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普安银鲫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及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蒋左玉 姚俊杰 +2 位作者 安苗 熊铧龙 朱忠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10-3516,共7页
为了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变化及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它们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用于普安银鲫的孵... 为了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变化及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它们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用于普安银鲫的孵化,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5、10、15和20 g/L,维生素C浓度分别为0、20、25、30和35 mg/L。记录出膜时间及孵化率,筛选适宜葡萄糖和维生素C浓度。采用无添加(对照组)、最适葡萄糖浓度(葡萄糖组)和最适维生素C浓度(维生素C组)的溶液用于孵化,测定胚胎发育中ACC、FAS和CPTⅠ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葡萄糖浓度为15 g/L,维生素C浓度为30 mg/L时能获得最短出膜时间和最高的孵化率。2)胚胎发育过程中,FAS、ACC和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均呈上升趋势。3)葡萄糖组在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ACC和FAS比活力和全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在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维生素C组ACC、FAS全活力在出膜前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15 g/L葡萄糖和30 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能促进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ACC、FAS和CPTⅠ的合成与分泌而形成新的代谢水平,以维持胚胎中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维生素C 普安银鲫 胚胎 辅酶a羧化酶 脂肪酸合成酶 肉毒碱棕榈转移酶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及卵黄囊仔鱼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酶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黄建盛 阮涛 +3 位作者 陈刚 张健东 王忠良 汤保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988,共8页
为了研究葡萄糖对杂交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卵黄囊仔鱼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酶合成酶(FAS)活性的影响,在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受精卵孵化水体添加不同浓度[0(对照组)、2、4、6、8和10 mg/L]的葡萄糖,测定孵化... 为了研究葡萄糖对杂交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卵黄囊仔鱼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酶合成酶(FAS)活性的影响,在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受精卵孵化水体添加不同浓度[0(对照组)、2、4、6、8和10 mg/L]的葡萄糖,测定孵化率及畸形率,并测定1、2、3日龄卵黄囊仔鱼全长、ACC和FA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对受精卵孵化率及初孵仔鱼畸形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葡萄糖浓度与受精卵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的相关性均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描述,通过回归方程计算,获得最大受精卵孵化率的葡萄糖浓度为3.8 mg/L。葡萄糖浓度低于6 mg/L时,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受精卵孵化率随之升高,初孵仔鱼畸形率随之降低,卵黄囊仔鱼全长随之增加。对于1~3日龄仔鱼,葡萄糖添加组ACC及FA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在1日龄仔鱼阶段,ACC和FAS活性均呈上升的变化;在2~3日龄仔鱼阶段,ACC活性呈"上升—下降"的变化,FAS活性呈"上升—平缓"的变化。综上分析,在杂交石斑鱼人工育苗孵化水体中添加6 mg/L葡萄糖可显著促进其受精卵孵化及卵黄囊仔鱼发育,显著提高卵黄囊仔鱼ACC及FA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杂交石斑鱼 孵化率 卵黄囊仔鱼 辅酶a羧化酶 脂肪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叶片发育过程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若琳 杨敏 +2 位作者 张芬 田丽萍 薛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2-1907,共6页
【目的】研究油莎豆叶片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活性变化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油莎豆进行种植,利用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联免疫分析(ELISA)... 【目的】研究油莎豆叶片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活性变化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油莎豆进行种植,利用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和植物(Plant)游离脂肪酸(FFA)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其五个生育阶段(苗期、分蘖前期、分蘖期、分蘖后期、成熟期)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以及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未见一致规律性,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也未见一致的规律性;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游离脂肪酸含量却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无确定范围,无一致的规律性,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大小对游离脂肪酸合成的含量高低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辅酶a羧化酶 酶活性 脂肪酸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乾龙 王楚桃 +6 位作者 欧阳杰 朱子超 何永歆 蒋刚 管玉圣 熊英 李贤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7-271,305,共6页
为高效科学防除重庆地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不同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ED_(50)和相对抗性倍数(RI)。结果表明,不同马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为高效科学防除重庆地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不同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ED_(50)和相对抗性倍数(RI)。结果表明,不同马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相对敏感种群除外);DJSP02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中抗(RI=8.78)和低抗(RI=2.10),其ED_(50)分别为377.31 g/hm^(2)和37.97 g/hm^(2);DJSP03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低抗(RI=3.18)和中抗(RI=7.56),其ED_(50)分别为136.84 g/hm^(2)和136.93 g/hm^(2),均已产生了正交互抗性。因此,在对重庆地区抗性马唐种群进行防除时宜与其他类型的除草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唐 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 敏感性 重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2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5
作者 张芷榕 汪凯 唐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 carboxylase 2,ACC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GEO、CPTAC数据库对ACC2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进行分... 目的: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 carboxylase 2,ACC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GEO、CPTAC数据库对ACC2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进行分析。采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ACC2敲低肝癌细胞系,观察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ACC2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且与预后不良相关(P<0.05)。体外细胞功能学实验表明降低ACC2表达显著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P<0.05)。细胞周期流式分析显示敲低ACC2促进肝癌细胞周期G1/S期的转变(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中CyclinE2和p21的表达降低,而CyclinA2和p-RB的表达升高。结论:ACC2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加速肝癌细胞周期G1向S期的转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辅酶a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效应与机制
6
作者 简阿妮 白雪霞 +1 位作者 杨南飞 沈萍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3-794,共12页
为了探究巨噬细胞如何促进肝癌细胞的脂滴囤积,并深入研究脂滴的关键代谢酶在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作用,利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上清液诱导Hepa1-6脂滴(lipid droplets,LDs)生成,发现TAMs中的白细... 为了探究巨噬细胞如何促进肝癌细胞的脂滴囤积,并深入研究脂滴的关键代谢酶在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作用,利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上清液诱导Hepa1-6脂滴(lipid droplets,LDs)生成,发现TAMs中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能够促进脂滴的积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lpha,ACC1)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影响着肝癌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发现,ACC1在LDhigh Hepa1-6中高表达,之后通过ACC1的小分子抑制剂、siRNA干扰和CRISPR-cas9敲除等手段阻断ACC1的活性,发现Hepa1-6脂滴积累降低,同时减少了Hepa1-6增殖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了Hepa1-6发生凋亡事件。综上所述,TAMs释放的IL-10促进了肝癌细胞的脂滴形成,导致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与凋亡。ACC1在TAMs促进肝癌细胞脂滴积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可能受TAMs释放的IL-10的调控,这些发现可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代谢重编程 脂滴 辅酶a羧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2改善脓毒症小鼠心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杜云霞 佘汉 +6 位作者 吴银雨 王易 周远群 王维飞 李涛 胡弋 毛庆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89-2697,共9页
目的观察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A carboxylase 2,ACC2)对脓毒症小鼠心脏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取24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 目的观察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etyl-CoA carboxylase 2,ACC2)对脓毒症小鼠心脏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取24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ND-630+脓毒症组。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心脏特异性ACC2敲除小鼠(ACC2ΔCM),并以ACC2 flox/flox Myh6-Cre-(ACC2 fl/fl)小鼠作为对照,取48只ACC2 fl/fl小鼠、48只ACC2ΔCM小鼠(8周龄,20~25 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C2 fl/fl+假手术组、ACC2 fl/fl+脓毒症组、ACC2ΔCM+脓毒症组、ACC2ΔCM+Mal-CoA+脓毒症组、ACC2ΔCM+假手术组。采用细胞微张力仪检测心肌细胞收缩功能与肌丝钙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ACC2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A,Mal-CoA)水平。观察小鼠脓毒症后36 h存活情况。结果脓毒症组较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显著下降,钙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以ACC2 fl/fl+假手术组为基础水平,ACC2ΔCM+脓毒症组较ACC2 fl/fl+脓毒症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恢复48.1%,钙敏感性明显恢复(P<0.05);ACC2ΔCM+Mal-CoA+脓毒症组较ACC2ΔCM+脓毒症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与钙敏感性明显下降(P<0.05);ND-630+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与肌丝钙敏感性上升(P<0.05)。脓毒症组较假手术组小鼠心肌组织ACC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脓毒症组心肌Mal-CoA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ACC2ΔCM+脓毒症组小鼠心肌Mal-CoA水平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ACC2ΔCM+脓毒症组较ACC2 fl/fl+脓毒症组36 h存活率提高37.5%(P<0.05)。结论抑制ACC2通过降低Mal-CoA水平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收缩功能和钙敏感性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细胞 辅酶a羧化酶2 钙敏感性 丙二辅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灵芝调控大鼠乙酰辅酶A羧化酶α表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武俊紫 贾亚敏 +4 位作者 沈平瑞 胡跃高 全胜麟 李燕 李树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6-1092,共7页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富硒灵芝治疗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建立成功后富硒灵芝治疗组给予富硒灵芝水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辅助对比,空白对照组不加...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富硒灵芝治疗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建立成功后富硒灵芝治疗组给予富硒灵芝水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辅助对比,空白对照组不加以任何干涉,分别于6周和12周处死大鼠各半。大鼠肝脏HE染色显示,治疗6周后富硒灵芝组脂肪变性程度及细胞肿胀相较于模型组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灶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富硒灵芝12周组大鼠比富硒灵芝6周组肝脏改善效果更佳;治疗6周后,富硒灵芝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和GSH,差异显著(P<0.05);SERBF-1mRNA和蛋白表达:富硒灵芝6周组与模型对照6周组相比,只有微小差异(P>0.05),12周富硒灵芝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距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αmRNA和蛋白表达:富硒灵芝6周组与模型对照6周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差异更加显著;胰岛素抵抗指数6周时没有改善,12周时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推测,富硒灵芝可通过调控大鼠ACCα的表达、以提高抗氧化能力及改善肝功能来治疗NAFLD,但药效疗程较长,可能需长期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灵芝 非酒精性脂肪 辅酶a羧化酶α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大黄鱼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mRNA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钱宝英 黄红丽 +4 位作者 李娟 曹明月 张玉 赵亚运 薛良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39,共9页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脂代谢的关键酶,肌肉和肝脏是鱼类脂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研究饥饿过程中这两种酶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ELISA技术...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脂代谢的关键酶,肌肉和肝脏是鱼类脂代谢的主要场所。为研究饥饿过程中这两种酶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ELISA技术检测了在35 d饥饿过程中这两种酶在大黄鱼肌肉和肝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饥饿胁迫显著降低大黄鱼肌肉和肝组织中脂肪含量,以及脂肪合成关键酶ACC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脂肪分解关键酶HSL mRNA表达水平(P<0.05)。饥饿胁迫对肌肉和肝组织中HSL和ACC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肌肉和肝组织HSL(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8 2和0.539 6)以及肌肉组织ACC酶活性(r=0.677 7)与对应mRNA表达水平呈中度正相关(0.5<r<0.8),但ACC酶活性在肝组织与其对应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374 0),提示饥饿胁迫对大黄鱼HSL和ACC的表达存在翻译前和翻译后两种水平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饥饿胁迫对大黄鱼脂类代谢分子层面的影响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激素敏感性脂肪 辅酶a羧化酶 饥饿 MRNA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乙酰辅酶A羧化酶α基因全长cDNA分子克隆及饲料脂肪水平对其在肝脏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夏青 许建和 +7 位作者 潘茜 易乐飞 彭永兴 申欣 阎斌伦 高焕 王雯祥 程汉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497,共13页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半滑舌鳎肝脏中克隆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基因全长c 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半滑舌鳎ACC1基因在肠道、肝脏、肌肉、卵巢、脾脏、全脑、肾脏、心脏、肠系膜脂...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半滑舌鳎肝脏中克隆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基因全长c 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半滑舌鳎ACC1基因在肠道、肝脏、肌肉、卵巢、脾脏、全脑、肾脏、心脏、肠系膜脂肪等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肝脏中ACC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半滑舌鳎ACC1基因c DNA全长7 811 bp,含1个7 0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 357个氨基酸,ACC1蛋白计算分子质量为266 ku,等电点为6.42。半滑舌鳎ACC1氨基酸序列保守位点包括1个ATP结合位点(Gly^(316)~Gly^(321))、1个生物素结合位点(Val^(785)-Met^(786)-Lys^(787)-Met^(788))、1个辅酶A结合位点(Ser^(1969)~Val^(1995))。此外,半滑舌鳎ACC1基因存在可变剪接,形成另外2个同工型(isoforms),与分子质量为266 ku的ACC1相比,分别少8和15个氨基酸。2)半滑舌鳎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到ACC1基因的表达,肝脏和全脑中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分别为2.67和2.53;肠道、肠系膜脂肪和卵巢中次之,分别为1.14、1.10和0.97;肾脏中最低,仅为0.48。3)与对照组(未添加鱼油组)相比,3.5%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7.0%和10.0%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进一步降低,显著低于3.5%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10.0%鱼油组低于7.0%鱼油组(P>0.05)。综上,本试验克隆出了半滑舌鳎ACC1基因的全长c DNA,并得出半滑舌鳎ACC1蛋白的主要功能位点为ATP结合位点、生物素结合位点、辅酶A结合位点,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基本保守。半滑舌鳎ACC1基因主要在肝脏和全脑等生脂组织中表达,饲料中添加鱼油显著抑制其肝脏中ACC1基因的表达,且抑制作用与鱼油添加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辅酶a羧化酶α 分子克隆 营养调控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耿氏硬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类除草剂抗性水平及分子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国徽 王恒智 +3 位作者 赵宁 路兴涛 刘伟堂 王金信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10,共7页
为明确耿氏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Ohwi)Tzvel潜在抗性种群对不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其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采用剂量-反应曲线法测定了耿氏硬草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5种... 为明确耿氏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Ohwi)Tzvel潜在抗性种群对不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其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采用剂量-反应曲线法测定了耿氏硬草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5种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扩增并比对了耿氏硬草抗性和敏感种群间ACCase基因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SD-6相比,耿氏硬草种群SD-32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6.5、7.5、15.0、4.4和5.7;SD-32种群ACCase基因CT区域的2078位氨基酸基因由GAT突变为GGT,导致天冬氨酸(Asp)被甘氨酸(Gly)取代。分析表明,ACCase基因2078位氨基酸的突变可能是导致耿氏硬草对ACCase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氏硬草 辅酶a羧化酶 除草剂 抗性水平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龚莹 彭少丹 +6 位作者 汪骞 官春云 王学军 杨进成 瞿观 刘坚坚 林良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9893-19896,共4页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属于生物素包含酶类型Ⅰ,在生物体内催化乙酰辅酶A形成丙二酰辅酶A。在植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主要有异质型和同质型2种;在动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属同质型,分为ACC1和ACC2 2种类型。主要...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属于生物素包含酶类型Ⅰ,在生物体内催化乙酰辅酶A形成丙二酰辅酶A。在植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主要有异质型和同质型2种;在动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属同质型,分为ACC1和ACC2 2种类型。主要介绍了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以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质体中的异质型ACCase的亚基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编码基因。ACCase由生物素羧化酶(Biotincarboxylase,BC)亚基、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亚基(Biotincarboxyl Camer Protein,BCCP)、羧基转移酶的α-CT亚基和β-CT亚基4种亚基构成,有3个功能结构域,即BC功能结构域、BCCP功能结构域以及CT功能结构域。除β-CT亚基由质体基因编码外,其他亚基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质体中组成功能蛋白,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a羧化酶 亚基 结构 功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晓风 蒋瑶 +1 位作者 王保明 张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共9页
以油茶‘湘林1号’品种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简并PCR、RACE、交错PCR等技术,获得了油茶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901 bp,含有一个1 599 bp的ORF,编码533个氨基酸残基。BC蛋白的等电点pI为6.88... 以油茶‘湘林1号’品种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简并PCR、RACE、交错PCR等技术,获得了油茶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901 bp,含有一个1 599 bp的ORF,编码533个氨基酸残基。BC蛋白的等电点pI为6.88,分子量为58 509.3 u,含两个跨膜结构域,是一个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模体搜索结果表明在BC上具有N-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ATP结合位点等多个功能结构域。同源建模的模型中发现12个α-螺旋,整个BC蛋白为一个内凹的结构。该基因已登录到GenBank,并被命名为co-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辅酶a羧化酶 BC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种间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阳 孔维宝 +1 位作者 牛世全 武国凡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2-687,共6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SwissProt中的拟南芥、大豆、甘蓝型油菜、小麦等物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进而对其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三级结...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SwissProt中的拟南芥、大豆、甘蓝型油菜、小麦等物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进而对其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三级结构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ACC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约50683 bp,编码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93.41 kD,理论等电点为7.27,是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要构件.通过进化树分析可分别将8种生物分为2组:A支包括小麦等7个物种,B支仅含甘蓝型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a羧化酶 差异性 相似性 物种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靳莉 任天瑞 +1 位作者 向文胜 陈馥衡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7,共9页
概述了乙酰辅酶 A羧化酶 (Acetyl- Co A carboxylase,[EC6 .4 .1.2 ],ACC酶 )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以 ACC酶为作用靶标的抑制剂的发展状况。根据抑制剂在体内与体外的抑制数据 ,讨论了化合物物理性质与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ACC酶... 概述了乙酰辅酶 A羧化酶 (Acetyl- Co A carboxylase,[EC6 .4 .1.2 ],ACC酶 )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以及以 ACC酶为作用靶标的抑制剂的发展状况。根据抑制剂在体内与体外的抑制数据 ,讨论了化合物物理性质与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ACC酶抑制剂主要有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肟醚类环己二酮类、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其中肟醚类环己二酮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CC酶抑制剂已经有几十种商品化的产品。目前新发现的芳氧苯基环己二酮类和三酮类环己二酮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a 羧化酶 抑制剂 研究进展 除草剂 芳氧苯氧丙酸酯 肟醚类环己二酮 芳氧苯基环己二酮 三酮类环己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哲 谭晓风 龙洪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8,共6页
以葡萄桐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油桐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 DN A序列。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推导出的BC亚基氨基酸序列蛋白的等电点p I为7.98,... 以葡萄桐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油桐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 DN A序列。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推导出的BC亚基氨基酸序列蛋白的等电点p I为7.98,相对分子量58 262.0 Da,稳定系数为38.1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蛋白含有2个比较明显的跨膜区,是一个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模体搜索结果表明在BC上具有ATP结合位点。三级结构中有16个α螺旋,3个部分形成一个内凹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辅酶a羧化酶 BC亚基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惠钧 陈芳 +1 位作者 姜俊云 延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480,I0001,共7页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在微生物生长和脂肪酸合成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生物ACCase的分类、结构与功能、代谢作用和抑制剂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微生物ACCase类型主要分为真核型(同质型)和原核...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在微生物生长和脂肪酸合成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生物ACCase的分类、结构与功能、代谢作用和抑制剂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微生物ACCase类型主要分为真核型(同质型)和原核型(异质型)两大类,分别以酿酒酵母ACCase和大肠埃希菌ACCase为代表。结构与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异质型ACCase的BC和CT亚基的晶体学、作用位点等方面。许多研究表明ACCase在微生物的生长和脂肪酸合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ACCase活性减弱和丧失会导致菌体生长减缓或无法存活,脂肪酸的合成也明显减弱。面对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抗药菌,以微生物ACCase及其亚基作为抗生素筛选靶标,成为筛选和合成新抗生素的重要方向,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a羧化酶 微生物 脂肪酸代谢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衣克寒 付颖 叶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7,共7页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是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一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通过抑制真核型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酰辅酶A的羧化反应,进而抑制植物脂肪酸的合成,多用于苗后有选择性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本文综述了该类除草...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是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一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通过抑制真核型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酰辅酶A的羧化反应,进而抑制植物脂肪酸的合成,多用于苗后有选择性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本文综述了该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及在应用中的抗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a羧化酶 芳氧苯氧羧酸 环己二酮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爽 张荣全 叶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10期26-32,共7页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是除草剂的作用靶标之一,此类除草剂主要有两类:芳氧苯氧丙酸类(APP)和环己烯酮类(环己二酮,环己烯二酮,CHD)。本文就ACCase抑制剂的发展历史、合成方法、结构与活性和除草机制等方面作了概述。
关键词 辅酶a羧化酶 抑制剂 除草剂 芳氧苯氧丙酸类 环己烯酮类 合成方法 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能量平衡和运动减肥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岚 艾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366,共4页
近年来,在肥胖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脂过多堆积是肥胖病的基本病理特征。在脂肪合成过程中,不仅ACC是限速酶,而且其催化产物丙二酸单酰辅酶A(malony... 近年来,在肥胖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脂过多堆积是肥胖病的基本病理特征。在脂肪合成过程中,不仅ACC是限速酶,而且其催化产物丙二酸单酰辅酶A(malonyl-CoA,MA)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脂肪酸的代谢。本文就近年来ACC在能量平衡和肥胖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a羧化酶 能量平衡 运动减肥 肥胖病 发病机制 病理特征 合成过程 催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