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羟基氧化钴氧化酶特性比色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
1
作者 赵灵芝 赵柳 +3 位作者 刘春叶 张小清 王龙杰 杨喆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5-591,共7页
本研究基于羟基氧化钴CoOOH和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反应发展了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比色法。在最佳条件下,CoOOH-TMB显色体系的吸光度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在0.5~7.0 U·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0.15 U·L^(-1)。将CoOOH... 本研究基于羟基氧化钴CoOOH和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反应发展了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比色法。在最佳条件下,CoOOH-TMB显色体系的吸光度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在0.5~7.0 U·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0.15 U·L^(-1)。将CoOOH-TMB显色体系结合纸芯片构建的纸基比色体系RGB值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在3~20 U·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0.5 U·L^(-1)。所构建的比色法可用于人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在临床分析和即时检测中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层(CoOOH) 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TMB) 生物硫醇 乙酰胆碱酯酶 纸基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浆乳酸菌发酵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耀辉 张彩猛 +3 位作者 孔祥珍 李兴飞 陈业明 华欲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0,共9页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有利于提高乙酰胆碱水平,从而缓解老年人认知障碍和记忆力衰退。该研究采用乙醇溶剂提取豆浆和发酵豆浆中的活性成分,并测定2种提取物对AChE的抑制活性,随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有利于提高乙酰胆碱水平,从而缓解老年人认知障碍和记忆力衰退。该研究采用乙醇溶剂提取豆浆和发酵豆浆中的活性成分,并测定2种提取物对AChE的抑制活性,随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SIMCA软件筛选出发酵前后含量显著变化的成分,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差异成分中的活性成分,并研究其与AChE的结合能力和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能显著(P<0.05)提高豆浆对AChE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由3.24 mg/mL降低至2.55 mg/mL;在豆浆和发酵豆浆提取物中共鉴定出84个成分,从中发现19个成分在发酵前后存在明显含量变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有13个成分能与AChE紧密结合,这些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AChE活性位点中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进而抑制AChE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发酵 乙酰胆碱酯酶 成分鉴定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MsAChE克隆与生物学功能
3
作者 张维佳 杨洪佳 +5 位作者 王艺晓 威力斯 吕佳炜 单志勐 张鑫鑫 樊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生物体内神经传导中的一种关键酶,它能够快速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保证神经信号在生物体内正常传递。本研究鉴定并克隆了一条黏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MsAChE(GenBank登录号:PP473664),其cDNA全...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生物体内神经传导中的一种关键酶,它能够快速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保证神经信号在生物体内正常传递。本研究鉴定并克隆了一条黏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MsAChE(GenBank登录号:PP473664),其cDNA全长5430 bp,包含一个长度为191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38个氨基酸。qRT-PCR分析显示,MsAChE基因在黏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为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利用RNAi技术将MsAChE基因沉默,以研究该基因对黏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当MsAChE基因被沉默后,在3~24 h内基因的表达量被显著抑制,其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RNA干扰6 h时,基因沉默效果最显著,基因表达量下降78.84%;用毒死蜱和西维因两种杀虫剂处理干扰后的黏虫,死亡率显著上升,处理后24 h,死亡率分别达到71.1%和58.9%;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表明黏虫体内许多与信号传导和代谢相关重要差异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MsAChE基因参与黏虫体内新陈代谢、信号传导等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解析AChE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为靶向杀虫剂的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乙酰胆碱酯酶 RNA干扰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倜培 李青 +5 位作者 包鸿慧 沈正兴 石娟 唐前勇 程一方 周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4,共8页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绿碎茶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以绿碎茶为试验材料,采用蒸干结合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2种干燥工艺对绿碎茶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干燥处理,比较研究了2种提取物的色泽,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以及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FD)较蒸干结合真空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BGTE-SVD)颜色相对偏黄,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其IC_(50)值分别为2.64、5.17、247.01、27.73 mg/L。同时,BGTE-FD具有较高的α-淀粉酶、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85.84、416.45、4.38 mg/L,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显著强于阿卡波糖(IC_(50)值为929.59 mg/L)。此外,BGTE-FD和BGTE-SVD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率分别高达65.28%和63.66%,略低于氨基胍(71.81%)。因此,真空冷冻干燥绿碎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及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绿碎茶可作为降血糖和抗痴呆产品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碎茶 多酚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抗糖尿病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醉木二萜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慧娟 全伟 +2 位作者 罗娥娥 秦徐杰 华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2,共6页
为研究马醉木叶中的二萜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该研究根据薄层色谱显色特征,使用硅胶、MCI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NMR和MS)分析且结合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同... 为研究马醉木叶中的二萜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该研究根据薄层色谱显色特征,使用硅胶、MCI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NMR和MS)分析且结合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同时采用Ellman法首次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马醉木叶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二萜化合物,分别是pierisformoside F(1)、3-epi-grayanotoxinⅩⅧ(2)、3-epi-grayanotoxin B(3)、asebotoxin-X(4)、pierisformosin B(5)、asebotoxinⅢ(6)、rhodojaponinⅢ(7)和pierisformosin C(8)。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表现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综上表明,马醉木中含有丰富的二萜成分和活性成分。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马醉木的化学成分多样性,为其后续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寻求更多的活性成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科 马醉木 二萜 pierisformoside F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 被引量:9
6
作者 黄瑜 张锡宇 +3 位作者 赵海桃 石统帅 邱隽蒙 符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400,共10页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估了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5种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40%、50%、60%、70%、80%)沙棘叶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估了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5种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40%、50%、60%、70%、80%)沙棘叶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以体积分数为60%乙醇水溶液提取的沙棘叶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最强,分别为85.80%±1.39%,2.45±0.18,97.14%±0.81%,可作为抗氧化剂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该沙棘叶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86±0.144) g/L,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类型是竞争性大于非竞争性的混合可逆抑制。Auto Dock分子对接及剂效相关性分析表明,沙棘叶活性成分与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对接亲和力,沙棘叶提取物的抗氧化、酶抑制活性与功能成分之间均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P<0.05),沙棘叶提取物中起主要抗氧化与酶抑制作用的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活性成分 乙酰胆碱酯酶 体外抗氧化 分子对接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固载酶材料的制备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固定化性能
7
作者 郭明 燕冰宇 +2 位作者 周珊 王春鹏 储富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0-154,159,共6页
采用新型水热氧化合成方法制备了纤维素基质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载体材料——双醛纤维素(DAC)。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DAC固载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酶学性能,并与交... 采用新型水热氧化合成方法制备了纤维素基质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载体材料——双醛纤维素(DAC)。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DAC固载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酶学性能,并与交联壳聚糖(CCTS)、双醛淀粉(DAS)固载AChE的酶学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酶学性能理论方程。结果表明,新型水热氧化反应制得了高醛基含量的DAC;DAC固定化AChE与CCTS和DAS固定化AChE相比,稳定性好(10次重复利用率),可在25℃~55℃和pH 4.0~8.0范围保持酶活性;建立的理论方程较好地表征了固载酶的酶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醛纤维 水热合成 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 结构表征 酶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叶远志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8
作者 申开泽 胡祖茂 +4 位作者 尤梦吉 罗丽花 朱睿 吴道秀 华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从云南双江采集的卵叶远志中分离可培养内生真菌,采用ITS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并对所得真菌的发酵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以期探明卵叶远志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用于发掘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先导化合物的潜力。结果表明:从卵叶... 从云南双江采集的卵叶远志中分离可培养内生真菌,采用ITS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并对所得真菌的发酵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以期探明卵叶远志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用于发掘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先导化合物的潜力。结果表明:从卵叶远志中共分离到23株内生真菌,其中地上部分18株,根部5株,归属于1门4纲8目11科13属,优势属为刺盘孢属、镰刀菌属和附球酶属。采用Ellman法测定了内生真菌的甲醇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在测试浓度为0.5 mg/mL时,其中12株菌株表现出中等及以上强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30%),Boeremia exigua PSA002、Fusarium oxysporum PSA008、Penicillium brefeldianum PSB007等3株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50%),其中,F.oxysporum PSA008的抑制率高达75.35%。采用UPLC-QTOF/MS对PSA002、PSA008和PSB007等3株真菌大米培养物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析,3个样品的质谱数据点响应强度和数量都较为明显且存在差异,且与大米培养基相比也均存在不同,表明真菌代谢转化形成了一定的化学多样性成分。本研究可为后续发掘卵叶远志相关活性化合物提供基础研究材料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叶远志 内生真菌 真菌多样性 乙酰胆碱酯酶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不同物种乙酰胆碱酯酶和有机磷农药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佳琪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研究25种有机磷农药与30个不同物种乙酰胆碱酯酶(Acethlcholinesterase, AChE)的相互作用,分析分子结合过程中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所产生的正向作用,并阐明内在结合机制。旨在为对有机磷农药敏感的AChE定点突变寻找潜力位点和为有机磷农药... 研究25种有机磷农药与30个不同物种乙酰胆碱酯酶(Acethlcholinesterase, AChE)的相互作用,分析分子结合过程中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所产生的正向作用,并阐明内在结合机制。旨在为对有机磷农药敏感的AChE定点突变寻找潜力位点和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在分子结构层面提供理论依据。30个物种AChE蛋白质序列来自于NCBI和Uniport;25种有机磷农药二维结构分子来自于ZINC15在线检索器,三维结构模型使用Chem 3D软件生成;模板蛋白晶体结构来自于ProteinDataBank数据库;同源建模采用SWISS-MODEL服务器进行3D结构建模;采用UCLA-DOELAB-SAVESv6.0在线服务器进行模型质量评估;分子对接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19软件中Flexible Docking模块进行。同源建模结果经过SAVESv6.0服务器的ERRAT、Verift-3D和PROCHECK程序评估质量可靠可进行下一步分子对接研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物种的AChE对25种有机磷农药都有亲和力,仅个别有机磷农药对某些物种未体现出对接构象,而不同物种与不同有机磷农药分子以氢键、疏水作用等相互作用提供结合力,分子作用模式符合外周阴离子位点、酰胺骨架、酰基口袋、氧离子洞和芳香引导机制等乙酰胆碱酯酶功能位点假说。与大部分有机磷农药展现出普遍亲和力的物种如家蝇、桔小实蝇、三化螟和斜纹夜蛾等可作为有机磷农药快检的新酶源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春花花蕾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10
作者 曹彦刚 王建超 +5 位作者 王梦娜 何玉环 李红伟 郝志友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78-2283,共6页
目的研究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花蕾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活性。方法望春花花蕾50%丙酮提取物采用DiaionHP-20、ToyopearlHW-40C、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按课题... 目的研究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花蕾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活性。方法望春花花蕾50%丙酮提取物采用DiaionHP-20、ToyopearlHW-40C、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按课题组前期方法测定化合物的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rassifolioside(1)、magnolosideB(2)、芦丁(3)、异槲皮苷(4)、槲皮素(5)、northalifoline(6)、cordysininB(7)、脱氧胸腺嘧啶核苷(8)、吲唑(9)、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10)、秦皮乙素(11)、C-藜芦酰乙二醇(12)、3,4-二羟基苯乙醇(13)、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4)、原儿茶酸(15)、2,4,6-三甲氧基苯酚(16)、丁香酸(17)。结论化合物1~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在20μmol/L浓度下均未显示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春花 花蕾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草中一个新的间苯三酚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
11
作者 高圆媛 邓青 +2 位作者 何清 李娜娜 何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0-1905,共6页
目的研究元宝草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元宝草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化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目的研究元宝草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元宝草二氯甲烷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和半制备HPLC等进行化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元宝草素A(1)、hyperbeanin A(2)、hyperpatulol I(3)、hyperhenone I(4)、hypercohone G(5)、hyperbeanol G(6)、hyperlagarin A(7)、hyperascyrone D(8)。化合物抑制乙酰胆碱酯酶IC 50值均在1.16~5.15μmol/L之间。结论化合物1为间苯三酚类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潜在活性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草 二氯甲烷部位 间苯三酚 分离鉴定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双标记法对家兔腰、骶、尾髓脊髓小脑束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的研究
12
作者 张进路 徐群渊 +2 位作者 王元身 王卫 王海燕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19-26,163,共9页
本研究采用10只家兔进行腰、骶、尾髓的脊髓小脑束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定位研究。其中8只在小脑内注射HRP后,按Mesulam组化法追踪腰、骶、尾髓各节段的HRP-AChE双标及HRP单标神经元;作为对照,2只家兔同样节段的脊髓切片则单纯显示神... 本研究采用10只家兔进行腰、骶、尾髓的脊髓小脑束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定位研究。其中8只在小脑内注射HRP后,按Mesulam组化法追踪腰、骶、尾髓各节段的HRP-AChE双标及HRP单标神经元;作为对照,2只家兔同样节段的脊髓切片则单纯显示神经元的AChE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家兔腰、骶、尾髓的各群脊髓小脑束神经元中,大多数细胞均为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但它们所含AChE的量可能有所不同。各群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所占数量的多少可能与脊髓小脑束神经元的不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脊髓小脑束 家兔 辣根过氧化物酶 乙酰胆碱酯酶双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敦 唐振华 +1 位作者 尚金燕 张传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7-503,共7页
对昆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EC3·1·1·7)的基因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结构,包括10个外显子的特征。对已经报道的昆虫AChE基因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基于已... 对昆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EC3·1·1·7)的基因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结构,包括10个外显子的特征。对已经报道的昆虫AChE基因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基于已知全序列的昆虫AChE基因,进行了昆虫AChE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对昆虫AChE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以及昆虫AChE基因的活性位点、AChE的变构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昆虫AChE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 分子进化 基因突变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布及纯化方法 被引量:26
14
作者 彭宇 王荫长 +2 位作者 韩召军 陈长琨 李国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研究了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体躯和亚细胞分布 ,并用凝胶过滤层析和 2种亲和层析方法从二化螟幼虫体内分离、纯化乙酰胆碱酯酶。结果表明 :二化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主要集中于头部和胸部 ,而成虫胸部乙酰... 研究了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体躯和亚细胞分布 ,并用凝胶过滤层析和 2种亲和层析方法从二化螟幼虫体内分离、纯化乙酰胆碱酯酶。结果表明 :二化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主要集中于头部和胸部 ,而成虫胸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最低 ,显著低于头部和腹部。成虫体内AChE的活性明显高于幼虫。在亚细胞的分布上 ,乙酰胆碱酯酶主要位于膜上 (86 % ) ,近 46 %的活性存在微粒体中。在 3种纯化乙酰胆碱酯酶的方法中 ,以 3 羧基苯基 乙基二甲基铵作配体的亲和层析法纯化效果最佳 ,乙酰胆碱酯酶的最高纯化倍数为 5 36 0 5倍 ,产率 30 4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乙酰胆碱酯酶 分布 纯化方法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殖寄主对赤眼蜂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宗静 张帆 +3 位作者 孙光芝 李长春 高希武 郑炳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0-76,共7页
通过测定赤眼蜂Trichogramma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对底物的亲和力以及对抑制剂的敏感度研究了繁殖寄主对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和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的影响。柞蚕卵和米蛾卵繁殖的赤眼蜂羧酸酯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有不同... 通过测定赤眼蜂Trichogramma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对底物的亲和力以及对抑制剂的敏感度研究了繁殖寄主对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和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的影响。柞蚕卵和米蛾卵繁殖的赤眼蜂羧酸酯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柞蚕卵繁殖的赤眼蜂羧酸酯酶对α 乙酸萘酯或 β 乙酸萘酯的亲和力最高是米蛾卵的 2倍以上。繁殖寄主对乙酰胆碱酯酶对底物亲和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米蛾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羧酸酯酶活性明显高于柞蚕卵繁殖的种群 ,而米蛾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种群羧酸酯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柞蚕卵繁殖的种群。用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种群对对氧磷的敏感度明显低于米蛾卵繁殖的种群 ,而增效磷则正好相反。繁殖寄主对松毛虫赤眼蜂吉林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对DDVP和毒扁豆碱的敏感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而在松毛虫赤眼蜂广东种群和螟黄赤眼蜂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繁殖寄主 羧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杀虫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pTI基因杨树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丁双阳 李怀业 +2 位作者 李学锋 张志毅 高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以转CpTI基因毛白杨回交杂种 [(Populustomentosa×Populusbolleana)×Populustomentosa]叶片饲喂 4~ 5龄美国白蛾 (HyphantriacuneaDrury)幼虫 ,对其中肠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酯酶、羧酸酯酶的活... 以转CpTI基因毛白杨回交杂种 [(Populustomentosa×Populusbolleana)×Populustomentosa]叶片饲喂 4~ 5龄美国白蛾 (HyphantriacuneaDrury)幼虫 ,对其中肠解毒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酯酶、羧酸酯酶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 ,且随时间的延长抑制强度增加 ,饲喂 48h后 ,上述两种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 76 .42 %和 73.91% ;多功能氧化酶在饲喂的前 12h ,表现为受到抑制 ,最大抑制率为 35 .78% ,2 4h后酶活力反而高于对照 ;谷胱甘肽S -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受到抑制 ,而且两者表现极为相似 ,均在饲喂后 4h抑制作用最强 ,酶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 5 1.40 %和 40 .5 7% ,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均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加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pTI基因 杨树 美国白蛾 酯酶 幼虫 肠解毒酶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组分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翼 冯妍 +1 位作者 李晓明 王斌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9-464,共6页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青岛沿海的22种海藻样品提取物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2种海藻的石油醚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亮管藻、海头红、鸭毛藻和孔石莼表现出...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采自青岛沿海的22种海藻样品提取物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22种海藻的石油醚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亮管藻、海头红、鸭毛藻和孔石莼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在浓度为50μg/ml时的抑制率均大于50.0%,分别为50.5%、55.5%、56.6%和65.8%;其他大部分海藻的抑制率在30.1%到48.9%之间。与石油醚组分不同的是,只有少数海藻的乙酸乙酯组分表现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鸭毛藻的活性最为显著,在浓度为25μg/ml时抑制率高达71.8%;孔石莼的乙酸乙酯组分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余海藻的乙酸乙酯组分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较弱,有些不仅没有活性,反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组分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 活性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L.)头部乙酰胆碱酯酶检测农药残留最佳条件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董杰 王开运 +1 位作者 姜兴印 仪美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3-96,共4页
系统研究了敏感家蝇 Musca domestica Vicina L .羽化后不同天数其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比活力、敏感度以及酶源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缓冲液 p H值对家蝇头部 ACh E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家蝇初羽化至羽化后第 15 d,其头部 ACh E... 系统研究了敏感家蝇 Musca domestica Vicina L .羽化后不同天数其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比活力、敏感度以及酶源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缓冲液 p H值对家蝇头部 ACh E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家蝇初羽化至羽化后第 15 d,其头部 ACh E的比活力逐渐升高 [0 .4 483± 0 .0 10 4~ 0 .776 9± 0 .0 189μmol/ (mg· min) ],而酶源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 (187.0 2 2 2± 9.0 2 13~83.0 2 2 2± 7.1111μg/头 )。羽化后 2~ 4 d,其头部 ACh E的敏感度最高 ;初羽化和羽化后第 15 d,敌敌畏的 I50 分别是羽化后第 3d的 1.4倍和 2 .1倍。在一定的 p H值范围内 (6 .6~ 8.0 ) ,家蝇头部ACh E的比活力随缓冲液 p H值的升高而增大。本研究为利用家蝇头部 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乙酰胆碱酯酶 比活力 敌敌畏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品系棉蚜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变异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飞 韩召军 唐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用浸叶法测定了采自我国不同地区 (泰安、莱阳、南京、北京和安阳 )的棉蚜品系Ⅰ、Ⅱ、Ⅲ、Ⅳ、Ⅴ对久效磷、甲胺磷、抗蚜威和灭多威等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各棉蚜品系对杀虫剂的抗性依次为Ⅴ >Ⅳ >Ⅲ ,Ⅱ >Ⅰ。进一步研究表明 ... 用浸叶法测定了采自我国不同地区 (泰安、莱阳、南京、北京和安阳 )的棉蚜品系Ⅰ、Ⅱ、Ⅲ、Ⅳ、Ⅴ对久效磷、甲胺磷、抗蚜威和灭多威等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各棉蚜品系对杀虫剂的抗性依次为Ⅴ >Ⅳ >Ⅲ ,Ⅱ >Ⅰ。进一步研究表明 ,Ⅴ和Ⅳ品系棉蚜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显著下降 ,Ⅱ品系次之 ,Ⅲ和Ⅰ品系接近于敏感品系。Ⅴ和Ⅳ品系乙酰胆碱酯酶的Km值显著下降 ,表明酶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同棉蚜抗性品系的酯酶 (全酯酶和羧酸酯酶 )活性均显著升高 ,其中Ⅲ品系的酯酶活力为Ⅱ品系的 2倍。Ⅴ品系羧酸酯酶Km值达 2 4 6 0 4 μmol L ,而Ⅳ品系仅为 84 4 μmol L ,该两个品系羧酸酯酶发生了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抗性程度的棉蚜品系均存在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低抗水平的棉蚜品系 ,以代谢抗性为主 ,靶标抗性为辅 ;中抗水平的棉蚜品系 ,抑或由于解毒代谢酶的活性显著增强 ,也可能由于靶标的敏感性显著下降 ;而高抗水平的棉蚜品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抗性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抑制中浓度 米氏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飞虱羧酸酯酶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体躯与亚细胞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姚洪渭 蒋彩英 +1 位作者 叶恭银 程家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0,共6页
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羧酸酯酶 ( Ca E)和乙酰胆碱酯酶 ( Ach E)的体躯及亚细胞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若虫头、胸、腹部中 Ca E活性分别占 50 .8% ,2 6.0 %和 2 3.2 % ,雌成虫各占33.0 % ,2 3.5%和 4 3.5% ,雄... 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羧酸酯酶 ( Ca E)和乙酰胆碱酯酶 ( Ach E)的体躯及亚细胞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若虫头、胸、腹部中 Ca E活性分别占 50 .8% ,2 6.0 %和 2 3.2 % ,雌成虫各占33.0 % ,2 3.5%和 4 3.5% ,雄成虫各占 2 6.5% ,2 3.2 %和 50 .3%。若虫、雌雄成虫的 Ach E活性均主要分布于头部 ,各占总活性的 87.7% ,71.1%和 74 .7%。差速离心结果表明 ,该飞虱 Ca E主要位于胞质溶胶层中 ,其活性占 57.0 %~ 66.9% ;Ach E活性在胞质溶胶层中仅占 5.8%~ 17.0 % ,而 62 .8%~ 76.9%的活性则分布于线粒体层、细胞核和细胞碎片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羧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亚细胞分布 抗药性 水稻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