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CD_4^+CD_(25)^+T调节免疫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乞国艳 薛银萍 +3 位作者 杨红霞 顾珊珊 周云辙 刘超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5-420,共6页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和以补中益气汤为主的辩证加减联合治疗)和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细胞CD_4^+CD_(25)^+Tr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和以补中益气汤为主的辩证加减联合治疗)和单纯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细胞CD_4^+CD_(25)^+Tr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明确诊断220例重症肌无力全身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组均有110例患者。A组治疗方法为免疫抑制剂(甲泼尼松龙和硫唑嘌呤)配伍中药重剂补中益气汤治疗;B组治疗方法为单纯免疫抑制剂(甲泼尼松龙冲击配伍硫唑嘌呤)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8个月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值和免疫调节细胞CD_4^+CD_(25)^+Tr百分比的动态变化,同时用许氏评分法的相对临床计分来判定治疗后6个月和18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6个月:因各种原因没有完成治疗的出组患者A组3例,B组5例;(2)治疗前两组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浓度值和CD_4^+CD_(25)^+Tr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浓度值、CD_4^+CD_(25)^+Tr百分比、临床相对计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18个月,A组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浓度值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CD_4^+CD_(25)^+Tr百分比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临床相对计分50%以上的患者人数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配伍重剂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值下降更明显、CD_4^+CD_(25)^+Tr免疫调节细胞值明显升高,患者的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且稳定而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 CD+4CD+25Tr免疫调节细胞 临床相对计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乞国艳 刘鹏 +4 位作者 顾珊珊 薛银萍 刘朝英 董会民 杨红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4-628,共5页
目的:1统计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阳性率;2评价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I型)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1统计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阳性率;2评价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I型)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或门诊的明确诊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发病年龄小于15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儿149例,单纯接受我院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为主方的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后1、3、6、12个月时应用重症肌无力许氏绝对与相对评分法评价重症肌无力症状的严重程度[1],同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外周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滴度。结果:1149例患儿中,98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的患儿,占65.77%;51例阴性的患儿,占34.23%。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与阴性患儿在治疗后1、3、6、12个月时临床相对评分≥75%(有效率)的患儿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到12个月时Ach R-Ab阳性患儿达到98.9%,阴性患儿达90.9%,有统计学意义;3相对评分≥90%(临床痊愈率)的患儿在1、3、6、12个月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到12个月时Ach R-Ab阳性患儿达到97.8%,阴性患儿达88.0%,有统计学意义。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儿的Ach RAb滴度治疗后3、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患儿Ach R-Ab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ch R-Ab滴度由(3.40±2.08)nmmol/L下降至(0.38±1.08)nmmol/L,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儿阳性率65.77%;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均高于Ach R-Ab阴性的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眼肌型患儿的抗体浓度随着肌无力的缓解逐渐下降至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JPYQBGJS)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1型)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 临床绝对和相对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抗体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崔新征 高峰 +5 位作者 杨鲲鹏 魏云 燕东海 郭亮 张水兰 张清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突触前膜抗体(Psmab)水平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186例MG患者及35例正常人血清AchRab和Psmab。结果:MG患者血清AchRab和Psmab水平...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突触前膜抗体(Psmab)水平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186例MG患者及35例正常人血清AchRab和Psmab。结果:MG患者血清AchRab和Psmab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2抗体水平高度相关(r=0.72,P〈0.001)。2抗体水平与MG患者的性别无关;1~14岁患者2抗体水平较低;胸腺瘤患者2抗体水平高于胸腺增生者;危象型患者高于轻型和混合型患者;手术摘除胸腺后,2抗体水平较术前下降(P均〈0.05)。结论:AchRab和Psmab与MG患者病情程度及病理类型有关,可用于MG的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抗突触前膜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和阴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迎亚 鲁卫华 +4 位作者 姜小敢 鲁美静 吴敬医 秦雪梅 姚卫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和阴性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择期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的20例MG患者,根据术前血液生化检查分为AchR抗体阳性组(P组,n=10)和AchR抗体阴性组(N组,n=10)。依...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和阴性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择期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的20例MG患者,根据术前血液生化检查分为AchR抗体阳性组(P组,n=10)和AchR抗体阴性组(N组,n=10)。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5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采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刺激电流60mA,间隔12s,频率2Hz,波宽0.2ms,定标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分别记录肌松起效时间、T125%恢复时间、T150%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术中使用多功能监测仪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HRV、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P组肌松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25%恢复时间、T15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延长(P<0.05)。结论:罗库溴铵在血清AchR抗体阳性MG患者的维持时间长于血清阴性患者,而起效时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甾烷醇类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神经肌肉阻滞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免疫结合实验用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吟岫 谈华 +1 位作者 虞伟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斑点免疫实验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重症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抑制烟碱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郑金瓯 梁志坚 莫雪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6-448,i0015,共4页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IgG在烟碱模拟应激状态下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轴各层面活动的影响,探讨重症肌无力(MG)和MG危象发生机制与HPA内分泌轴变化的关系。方法将 nAchRab IgG或正常人IgG注入大鼠侧脑室,继后经烟碱刺...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IgG在烟碱模拟应激状态下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轴各层面活动的影响,探讨重症肌无力(MG)和MG危象发生机制与HPA内分泌轴变化的关系。方法将 nAchRab IgG或正常人IgG注入大鼠侧脑室,继后经烟碱刺激;应用原位杂交、放射免疫和化学发光免疫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鼠下丘脑、海马和颞叶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及皮质酮(CORT)浓度。结果在基础状态,nAchRab抑制下丘脑CRHmRNA表达,对海马、颞叶CRHmRNA表达无抑制,对血浆ACTH及CORT水平无影响;nAchRab抑制烟碱所诱导的下丘脑、海马及颞叶CRHmRNA表达,血浆 ACTH及CORT水平下降。结论 nAchRab能与下丘脑、海马及颞叶的乙酰胆碱受体(nAchR)结合,基础状态仅抑制下丘脑CRHmRNA表达;在烟碱诱导的状态下则整个HPA功能受抑制,结果模拟了应激状态MG发病和MG危象时的状况,提示MG发病和MG危象发生可能与HPA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酮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在重症肌无力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嘉欣 黄鑫 冯慧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6-310,共5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异常相关,自身免疫抗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ntibody,ACh RAb)是MG最常见的致病抗体,在全身型和眼肌型MG中的阳性率分别约为80%和5...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异常相关,自身免疫抗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ntibody,ACh RAb)是MG最常见的致病抗体,在全身型和眼肌型MG中的阳性率分别约为80%和50%[2]。目前临床上检测血清中ACh R-Ab主要用于辅助确立MG的诊断和临床亚组分型,但其浓度与MG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尚有争议,且未得到足够重视[3-4]。本文就ACh R-Ab在MG病情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浓度 重症肌无力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体水平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亚库甫·托合提 张凯楠 +4 位作者 赵辉 吾布里塔里甫·达吾提 张蕊 林仁勇 吕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10-2114,共5页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甲胎蛋白(AFP)是临床常用的HCC诊断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仅为41%~65%,漏诊率较高,因此亟须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诊断方法以提升AFP阴性患者等的HCC检出率。目的评估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甲胎蛋白(AFP)是临床常用的HCC诊断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仅为41%~65%,漏诊率较高,因此亟须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诊断方法以提升AFP阴性患者等的HCC检出率。目的评估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体(m3AchR-Ab)对AFP阴性HCC患者的诊断效能,并探索m3AchR-Ab对HC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9月入库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标本库的257例患者血清样本,其中90例已确诊为HCC患者的血清样本为HCC组,89例已确诊为良性肝病(肝硬化及肝血管瘤等肝病)患者的血清样本为良性肝病组,78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m3AchR-Ab水平,分析血清m3AchR-Ab水平与HCC患者性别、年龄、HCC肿瘤大小(最大直径)和数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3AchR-Ab水平对AFP阴性HCC的诊断价值。结果HCC组血清m3AchR-Ab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血清(P<0.05)。m3AchR-Ab水平与HCC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HBsAg相关(P<0.05)。血清m3AchR-Ab水平诊断AFP阴性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0.54,0.83)〕,最佳截断值为74.00 ng/ml,灵敏度为64.00%,特异度为91.02%。血清m3AchR-Ab联合AFP水平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5,0.95)〕,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8.02%。结论血清m3AchR-Ab水平对AFP阴性HCC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使用m3AchR-Ab和AFP联合诊断可提高HCC诊断效能,这可为未来研究新型HCC诊断标志物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体 生物标志物 灵敏度 特异度 影响因素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IL-21的表达及其与血清抗AChR抗体类别转换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波 田晓琳 +5 位作者 黄慧芬 翦爱 欧阳松 尹炜凡 段维维 杨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8-963,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类别转换的影响。方法:采集26例MG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应用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血清中抗AChR-IgG及其亚型IgG1,IgG2,IgG3的水平以...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类别转换的影响。方法:采集26例MG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应用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血清中抗AChR-IgG及其亚型IgG1,IgG2,IgG3的水平以及IL-21的浓度,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L-21R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其中8例患者B细胞上IL-21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MG患者组血清中IL-21浓度(31.686±8.499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5.147±6.366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G患者组PB-MCs上IL-21RmRNA的表达(0.139±0.052)高于正常对照组(0.101±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在眼肌型和全身型亚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MG患者B细胞上的IL-21R的表达水平(1.074±0.375)高于正常对照组(0.389±0.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AChR-Ab阳性患者血清IL-21浓度与抗AChR-IgG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9(P<0.05),但其与IgG1,IgG2,IgG3亚型的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PBMCs上IL-21RmRNA的表达与血清抗AChR-IgG及其IgG1,IgG2,IgG3亚型的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B细胞上IL-21R的表达与抗AChR-IgG及IgG1,IgG3亚型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P<0.05,P<0.01,P<0.05),而与抗AChR-IgG2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IL-21可能通过作用于B细胞上的IL-21R,影响MG患者血清中抗AChR抗体向IgG1和IgG3亚型转换,从而对MG发病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白细胞介素21 白细胞介素21受体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抗体类别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及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少波 梁燕 刘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05-1208,共4页
重症肌无力(Myathenia gravis,MG)是由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的一种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表现为:朝轻暮重、... 重症肌无力(Myathenia gravis,MG)是由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的一种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表现为:朝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骨骼肌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机制 重症肌无力 白细胞介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处 相关抗体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患者 血清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素抗体在伴胸腺异常重症肌无力者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张旭 夏君慧 +3 位作者 朱惠民 谢德耀 孙成超 叶好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4-675,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连接素抗体 异常 胸腺 临床意义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RAB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γRⅡB在重症肌无力中的表达及其与抗AChR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翦爱 田晓琳 +5 位作者 胡波 黄慧芬 欧阳松 尹炜凡 李静 杨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受体ⅡB(FcγRⅡB)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6名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MG患者和26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FcγRⅡB...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受体ⅡB(FcγRⅡB)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6名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MG患者和26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FcγRⅡBmRNA和FcγRⅡB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AChR抗体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MG组外周血B细胞中FcγRⅡB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在眼肌型患者和全身型患者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MG患者外周血B细胞上FcγRⅡB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IgG型AChR抗体水平与B细胞中FcγRⅡB1mRNA和FcγRⅡB2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FcγRⅡB的表达亦为负相关(P<0.05)。结论 MG中B细胞上FcγRⅡB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表达均降低,负调控作用减弱,造成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抗AChR自身抗体,可能是MG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γRⅡB 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赖祥青 杨明山 +2 位作者 徐金枝 唐荣华 高波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62-664,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重症肌无力 (MG)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ELISA法对 2 85例MG病人进行AchRab和PsMab的检测。同时还检测 2 0 2例MG病人的TNF -α、RBC -C3bRR和RBC -ICR及 10 4例MG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MG患者AchRab和PsMab的... 目的 :进一步探讨重症肌无力 (MG)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ELISA法对 2 85例MG病人进行AchRab和PsMab的检测。同时还检测 2 0 2例MG病人的TNF -α、RBC -C3bRR和RBC -ICR及 10 4例MG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MG患者AchRab和PsMa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chRab阴性组的PsMab阳性率明显高于AchRab阳性组 ;2 0 2例MG患者的TNF -α显著高于对照组 ;RBC -C3bRR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RBC -ICR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10 4例MG病人的T8+ 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 ,T4/T8比值则高于对照组。结论 :MG是一种以AchRab损害突触后膜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部分AchRab和PsMab均阳性的病人可能同时有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损害 ;而AchRab阴性PsMab阳性的病人可能以突触前膜的损害为主 ,两抗体均阴性的病人可能是细胞免疫或 /和TNF -α等其他体液免疫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免疫学 发病机理 肿瘤坏死因子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免疫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颜伟荣 俞耀庭 +2 位作者 杨丽 张卫华 缪鹏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87-1890,共4页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致病毒素是乙酰胆碱的受体抗体 .通过对载体材料的优化及对配基的筛选发现 ,使用质量分数为 6%的纤维素球形载体 ,以环氧氯丙烷法活化并固定上 L-色氨酸作为配基制备的血液灌流材料在静态吸附实验 (1 g吸附剂加入 3 m...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致病毒素是乙酰胆碱的受体抗体 .通过对载体材料的优化及对配基的筛选发现 ,使用质量分数为 6%的纤维素球形载体 ,以环氧氯丙烷法活化并固定上 L-色氨酸作为配基制备的血液灌流材料在静态吸附实验 (1 g吸附剂加入 3 m L 病人血清 ,室温 ,3 h)中可使抗体水平下降 2 5 %以上 ,吸附量达3 .669× 1 0 - 3nmol/g,选择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剂 制备 性能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彦存 刘惠哲 马晓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2-434,共3页
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 ,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主要对其发病机制中的抗体 (前膜抗体、抗肌联蛋白抗体、RyR抗体 )、细胞因子。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研究进展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发病机制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补气”针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血清AchR-Ab和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洪峰 董理 王婷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补气"针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酰胆碱受体α1(AchRα1)129-145多... 目的:观察"温阳补气"针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酰胆碱受体α1(AchRα1)129-145多肽片段免疫接种雌性Lewis大鼠,建立EAMG模型。随机选取建模成功的EAMG大鼠30只,分为针灸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并将同期购进未建模的10只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针灸治疗组大鼠予以"温阳补气"针法治疗,每次30min,每天1次,7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治疗2个疗程;药物对照组大鼠予以溴吡斯的明灌胃治疗,18.5mg·kg-1·d-1,连续治疗15d;其余2组不予任何特殊处置,仅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24h,抽取大鼠尾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AchR-Ab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灸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EAMG大鼠血清的AchR-Ab和IFN-γ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chR-Ab和IFN-γ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后针灸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温阳补气"针法可以降低EAMG大鼠血清中AchR-Ab和IFN-γ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治疗MG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霍江涛 龙海丽 +1 位作者 骆翔 徐金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的防止及应用价值。方法31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全部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3d置换1次。置换液为20%白蛋白50ml、706代血浆1000ml。置换当日及置换后3、7、14...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的防止及应用价值。方法31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全部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3d置换1次。置换液为20%白蛋白50ml、706代血浆1000ml。置换当日及置换后3、7、14d根据临床绝对记分法评分,评分当日清晨抽血查AchR-Ab。结果痊愈、基本痊愈、好转、显效和无效分别为2、4、11、17和3例,总有效率91.9%。有2例、2次在置换中出现低血压,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能迅速降低血液中AchR-Ab水平,起效快、并发症少,对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重症肌无力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对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馨雁 樊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336-3339,共4页
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老年MG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 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老年MG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老年MG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醋酸地塞米松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老年MG患者中药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分型与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比较、辅助性T细胞17(Th17)频数、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23%,高于对照组(61.76%,P=0.01)。治疗后,2组老年MG患者的QMG评分、Th17细胞频数、Treg细胞及AchR-A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激素使用,能够有效缓解老年MG患者的临床症状使QMG评分降低,调节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血清AchR-Ab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老年重症肌无力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血清RNS和AchR-Ab表达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文颖娟 杨俊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57-2361,共5页
目的研究葛根复方(葛根、黄芪、丹参、苍术、黄柏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腓肠肌重复性神经刺激电位(RNS)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研究葛根复方(葛根、黄芪、丹参、苍术、黄柏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腓肠肌重复性神经刺激电位(RNS)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葛根复方组采用皮下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方法建立重症肌无力的实验模型,造模成功的两组分别给予强的松、葛根复方灌胃4周,观察大鼠治疗前后的RNS和AchR-Ab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各组大鼠的RNS都有明显衰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和葛根复方组的RNS衰减程度都减弱;治疗后与强的松组比较,葛根复方组的RNS衰减程度明显低。治疗前造模各组大鼠的AchR-A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强的松组和葛根复方组治疗后和模型组比较,两组中AchR-A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强的松和葛根复方组比较,葛根复方组的AchR-Ab表达水平明显偏低(P〈0.05)。结论葛根复方能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腓肠肌的肌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葛根复方 重复性电极刺激电位(RNS)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AChR亚单位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景筠 贾建平 +1 位作者 卢炜 马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眼外肌易于受累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对正常人眼外肌、其他骨骼肌群(8例)以及MG患者肋间肌(10例)AChRα、β、γ、ε、δ亚单位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83例MG患者血清AChR抗体对不同骨...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眼外肌易于受累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对正常人眼外肌、其他骨骼肌群(8例)以及MG患者肋间肌(10例)AChRα、β、γ、ε、δ亚单位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83例MG患者血清AChR抗体对不同骨骼肌群AChR的反应。结果①正常人眼外肌与其他骨骼肌一样均可见AChRα、β、γ、ε、δ亚单位mRNA的表达;②全身型MG患者肌肉AChRαP3A+/β-actin较正常对照组高(P=0·028);③眼肌型、全身型MG抗成人腓肠肌AChR抗体显著高于抗胎儿肌肉AChR抗体(P=0·001,0·016)。结论MG患者眼外肌易受累机制可能与眼外肌AChR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及眼外肌的内在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眼外肌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