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系蚊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士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在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系蚊虫间的差异,为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蚊虫的抗药性提供依据。方法: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为底物,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为显色剂,测定单个蚊虫AChE,以残杀威...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在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系蚊虫间的差异,为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蚊虫的抗药性提供依据。方法: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为底物,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为显色剂,测定单个蚊虫AChE,以残杀威为抑制剂测定AChE不敏感性。结果:4种类敏感蚊虫AChE活性,龄幼虫间和3日龄雌成虫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3日龄雌成虫的AChE活性均明显高于其龄幼虫(P<0.01)。抗敌敌畏(Rd)、抗残杀威(Rp)品系淡色库蚊AChE活性水平高于敏感(S)品系(P<0.01),抗氯氰菊酯(Rc)品系淡色库蚊AChE活性与S品系相近(P>0.05)。Rd、Rp品系淡色库蚊不敏感AChE个体频率高于S品系(P<0.01),Rc品系淡色库蚊不敏感AChE个体频率与S品系相近(P>0.05)。结论:测定AChE可用来判断蚊虫抗药性状况,而测定对象宜选择3日龄雌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科/药物作用 蚊科/酶学 库蚊属/药物作用 库蚊属/酶学 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皮层中M1受体表达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王玲 沙芳 +3 位作者 吴建峰 叶翔 毕爱玲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9-394,共6页
背景近视的进展中视皮层M受体是否有变化,针灸治疗后视皮层M受体如何变化至今鲜见报道。目的观察电针对透镜诱导型近视(LIM)豚鼠视皮层中M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3周龄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近视模... 背景近视的进展中视皮层M受体是否有变化,针灸治疗后视皮层M受体如何变化至今鲜见报道。目的观察电针对透镜诱导型近视(LIM)豚鼠视皮层中M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3周龄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正常对照组豚鼠未进行任何干预,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右眼配戴-10D负性透镜共4周,近视电针组豚鼠造模即日开始每日针灸太阳穴和合谷穴30rain,共持续4周。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后4周采用检影法和A型超声仪测定各组豚鼠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测量完毕后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豚鼠并获取两侧视皮层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皮层中M1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视皮层上清液中M1受体蛋白质量浓度。结果造模后4周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右眼的屈光度分别为(0.83±O.36)、(-3.24±0.28)和(-3.30±0.45)D,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右眼的近视屈光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右眼的近视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200,P=0.659)。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右眼的眼轴长度分别为(8.33±0.08)、(8.67±0.14)和(8.60±0.06)mm,其中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右眼的眼轴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左侧视皮层M1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0.18、1.36±0.23和1.13±O.13,近视模型组豚鼠左侧视皮层M1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近视电针组豚鼠左侧视皮层M1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低于近视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和近视电针组豚鼠左侧视皮层M1受体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248.00±33.31、455.17±42.40和396.17±47.57,其中近视模型组M1受体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明显低于近视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刺激对近视豚鼠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无明显影响,近视豚鼠模型视皮层中M1受体表达增高,电针治疗可能通过降低其表达而对近视眼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近视/治疗 针刺穴位 乙酰胆碱/代谢 受体 视皮层/生理 豚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