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酰化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对速冻汤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世雄 张玲 +4 位作者 张雪梅 李雪 梁叶星 张欢欢 高飞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9-205,共7页
为提高速冻汤圆的食用品质,以乙酰化羟丙基糯玉米淀粉(acetylated hydroxypropyl waxy corn starch,AHWCS)作为品质改良剂,探究其对速冻汤圆的蒸煮、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在蒸煮特性方面速冻汤圆... 为提高速冻汤圆的食用品质,以乙酰化羟丙基糯玉米淀粉(acetylated hydroxypropyl waxy corn starch,AHWCS)作为品质改良剂,探究其对速冻汤圆的蒸煮、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在蒸煮特性方面速冻汤圆失重率为9.95%、蒸煮损失率为0.93%、冻裂率为13.33%,均为最低;汤汁透光率为7.43%,为最高。在质构特性方面,硬度、咀嚼性较低,质地松软,弹性最高。在感官品质方面,汤圆表面光滑、色泽鲜亮、口感柔软、有浓厚的糯米清香味,感官评分最高,为90.67分,汤圆品质最佳。因此,添加适当比例的AHWCS可有效改善速冻汤圆的品质,这为其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汤圆 乙酰化羟丙糯玉米淀粉(acetylated HYDROXYPROPYL waxy corn starch) 蒸煮特性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磷酸交联糯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其作为面条品质改良剂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侯汉学 董海洲 +3 位作者 汪建民 张锦丽 刘传富 宋晓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21,共5页
研究了羟丙基磷酸交联糯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糊的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 ,并将其添加到普通面粉中制作面条 ,结果表明 。
关键词 羟丙磷酸交联糯玉米淀粉 性质 面条 品质改良剂 糊化特性 烹煮特性 冻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磷酸交联糯玉米淀粉对钙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汉学 张锦丽 +2 位作者 董海洲 刘传富 宋晓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13,共3页
研究了钙离子浓度、溶液 pH、钙盐的类型、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羟丙基磷酸交联糯玉米淀粉和糯玉米原淀粉对钙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羟丙基磷酸交联糯玉米淀粉比糯玉米原淀粉能吸附更多的钙离子。
关键词 羟丙 淀粉 糯玉米淀粉 交联 处理时间 吸附性能 吸附能力 磷酸 钙盐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洪波 马冰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9,69,共4页
本文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硫酸钠为抑制膨胀剂,对糯玉米羟丙基淀粉合成工艺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糯玉米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氧化钠用量及硫酸钠用量对糯玉米... 本文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硫酸钠为抑制膨胀剂,对糯玉米羟丙基淀粉合成工艺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糯玉米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氧化钠用量及硫酸钠用量对糯玉米羟丙基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环氧丙烷用量、延长反应时间,可使羟丙基淀粉取代度增加。对糯玉米羟丙基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及粘度进行研究表明,随着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取代度的增加,其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增加,但粘度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糯玉米淀粉 合成工艺 催化剂 抑制膨胀剂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羟丙基淀粉改性次序及程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凯 刘丽艳 刘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28,共4页
为确定复合改性对淀粉性质的影响,从而为复合改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羟丙基淀粉及乙酰化淀粉2种单一改性淀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确定单一改性淀粉取代度,并以复合取代度为指标,探讨乙酰化羟丙基... 为确定复合改性对淀粉性质的影响,从而为复合改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羟丙基淀粉及乙酰化淀粉2种单一改性淀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确定单一改性淀粉取代度,并以复合取代度为指标,探讨乙酰化羟丙基复合改性淀粉的改性次序及改性程度对复合改性淀粉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作用与空间位阻是影响复合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乙酰化羟丙基复合改性淀粉合理的改性次序应为先羟丙基化后乙酰化,且在一定范围内,乙酰化反应不受羟丙基化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羟丙淀粉 复合改性 改性次序 改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稳定型羟丙基糯玉米淀粉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运艳 张晖 姚惠源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冻融稳定型羟丙基淀粉。并对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浓度、硫酸钠浓度对羟丙基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分子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制备冻融稳定型羟丙基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冻融稳定型羟丙基淀粉。并对淀粉乳浓度、环氧丙烷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浓度、硫酸钠浓度对羟丙基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和分子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制备冻融稳定型羟丙基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40%,环氧丙烷浓度1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h,氢氧化钠浓度1.3%,硫酸钠浓度14%。同时对羟丙基糯玉米淀粉的透明度和抗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随淀粉冻融稳定效果的增加,其淀粉的透明度和抗老化性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淀粉 羟丙淀粉 冻融稳定性 分子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和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对熟制麻团微波复热后脆性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凡晴 张坤生 任云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62-266,271,共6页
油炸食品冻藏后经过微波复热会出现微波浸湿现象,使表面失脆。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以及羟丙基糯玉米淀粉都是具有保水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本文采用响应面法,以麻团脆性为响应值,对麻团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羟丙基糯玉米淀粉的... 油炸食品冻藏后经过微波复热会出现微波浸湿现象,使表面失脆。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以及羟丙基糯玉米淀粉都是具有保水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本文采用响应面法,以麻团脆性为响应值,对麻团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羟丙基糯玉米淀粉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和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对麻团脆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三种添加剂的最优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3.1%、黄原胶添加量1.6%、羟丙基糯玉米淀粉添加量3.1%,此条件下微波复热后麻团的脆性为1569.4 g;而未添加三种添加剂的麻团微波复热后脆性为1019.5 g,由此证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和羟丙基糯玉米淀粉可改善微波复热后麻团的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黄原胶 糯玉米羟丙淀粉 脆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曹余 何绍凯 +2 位作者 田映良 孙琛 郭振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8,55,共4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无水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不同取代度和交联度的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并对复合变性淀粉的耐酸性、耐盐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特性指...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无水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不同取代度和交联度的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并对复合变性淀粉的耐酸性、耐盐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特性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变性淀粉的透光率、耐酸性、耐盐性、冻融稳定性受产品取代度和交联度影响较大,耐酸性、耐盐性、冻融稳定性随着取代度的升高而增强,透光率随着交联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交联 羟丙淀粉 复合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变性淀粉对鲅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睿纯 李义 +4 位作者 林松毅 傅宝尚 李睿尧 邵晓阳 张思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92,共8页
研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FMS 117)、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FMS 121)、预糊化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FMS 1820)三种不同类型变性淀粉的添加对鲅鱼鱼糜凝胶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影响。在鲅鱼鱼糜中分别添加0.5%、1%、1.5%、2%的FMS 117、FMS 12... 研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FMS 117)、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FMS 121)、预糊化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FMS 1820)三种不同类型变性淀粉的添加对鲅鱼鱼糜凝胶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影响。在鲅鱼鱼糜中分别添加0.5%、1%、1.5%、2%的FMS 117、FMS 121和FMS 1820,以制备鱼糜凝胶制品并测定其色度、持水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水分子弛豫时间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FMS 117)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FMS 121)的添加可以使鲅鱼鱼糜凝胶的持水性显著增大(P<0.05),提高不易流动水所占比例(r=0.35,P<0.05),使凝胶性能在1%添加量时达到最大值。当FMS117和FMS121添加量为1.5%时,鱼糜的硬度粘聚性达到最大值,咀嚼度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且白度处于合适的感官区间,说明该比例的添加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鲅鱼鱼糜凝胶的品质。FMS1820的加入会带来消极影响,各指标与其浓度成反比,说明其并不适合在鲅鱼鱼糜制品中添加。本研究为高品质鲅鱼鱼糜制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鲅鱼鱼糜凝胶 羟丙淀粉磷酸酯 乙酰化淀粉己二酸酯 预糊化乙酰化淀粉己二 酸酯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