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吡咯/乙肝表面抗体/多壁碳纳米管电极免疫伏安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
1
作者 时巧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0-1322,共3页
将溶解在含0.05 mol·L^(-1)聚吡咯的pH 7.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乙肝表面抗体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碳糊电极上,然后浸入牛血清白蛋白(1+99)溶液中制备聚吡咯/乙肝表面抗体/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利用免疫夹心反应原理,将溶液中的乙肝表... 将溶解在含0.05 mol·L^(-1)聚吡咯的pH 7.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乙肝表面抗体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碳糊电极上,然后浸入牛血清白蛋白(1+99)溶液中制备聚吡咯/乙肝表面抗体/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利用免疫夹心反应原理,将溶液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和标记有辣根过氧化酶的乙肝第二抗体结合在此电极上。在含有邻氨基酚和过氧化氢的底液中,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电活性化合物3-氨基吩呃嗪。此化合物在-0.270及-0.320 V(vs. Ag/AgCl)处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其峰电流值与乙肝表面抗体质量浓度在0.2~2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6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伏安法 乙肝表面抗原 聚吡咯/乙肝表面抗体/多壁碳纳来管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学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39-539,共1页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阴性 ELISA法 阳性 对照 HB 方法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国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ELISA试剂盒符合率及cut-off值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韩玮玮 金齐力 +8 位作者 刘嘉清 王莲子 郝丽 闫川 沈翔 肖春红 李涛 周敏 徐胜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1-628,共8页
探讨了六种国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试剂盒临界(cut-off)值的合适性以及采用cut-off血清的可行性。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六种国产ELISA试剂检测HBsAb标准物质和收集的临床标本。以试剂... 探讨了六种国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试剂盒临界(cut-off)值的合适性以及采用cut-off血清的可行性。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六种国产ELISA试剂检测HBsAb标准物质和收集的临床标本。以试剂盒cut-off值判定结果,仅试剂E和F检测10 mIU/ml的HBsAb标准物质阳性率为100%。试剂C、E的精密度最高。以10 mIU/ml HBsAb标准物质作为cut-off血清,六家试剂的cut-off值和灰区范围差别较大,试剂D的cut-off值最低,灰区范围最小,试剂F的cut-off值最高,灰区范围最大。当临床标本HBsAb浓度<10 mIU/m、10~<50 mIU/m、50~<100 mIU/ml时,大多数试剂厂家试剂用试剂盒cut-off值判定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与cut-off血清存在差异。HBsAb浓度100~1000 mIU/ml临床标本,六种试剂用两种cut-off值判定结果阳性符合率均为100%。六家国产HBsAb ELISA试剂盒检测性能存在一定差异,试剂盒推荐的cut-off值计算方式存在不足,采用cut-off血清会改变试剂盒的阴性和阳性符合率,使用前需使用临床标本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符合率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确认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菊英 刘瑶瑶 李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明确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呈现阳性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儿科住院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2260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将HBsAg阳性者立即进行HBsAg定量复检,确认阳性者纳入观察... 目的:明确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呈现阳性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儿科住院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2260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将HBsAg阳性者立即进行HBsAg定量复检,确认阳性者纳入观察组,阴性者纳入对照组;将观察组依据年龄分为1~7 d组、8~14 d组和15~28 d组;对照组依据临床诊断是否为高胆红素血症分为黄疸组和非黄疸组。知情同意后,观察组进行1~2周HBV-M追踪监测,收集所有新生儿临床诊断结果,HBV-M及总胆红素(TBIL)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母亲的HBV感染状况等临床资料,分析比较观察组、黄疸组及非黄疸组间总胆红素的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差异。结果:经HBsAg定量确认,观察组99例、对照组2161例;1~7 d组96例、8~14 d组1例、15~28 d组2例;黄疸组526例、非黄疸组1635例。观察组HBV-M模式主要以单项HBsAg(+)为主,占比62.6%(62/99),其次为HBsAg(+)合并HBsAb(+),占比20.2%(20/99);1~7 d组新生儿阳性检出率最高,占比97.0%(96/99);3例HBeAg阳性者其母亲为乙肝“大三阳”,其余患儿母亲HBsAg阴性,后者HBsAg定量测定值为0.11(0.06~0.24)U/ml,均为低值;第1周3例HBeAg阳性者HBV-M模式未变,67例HBsAg均转阴,29例测定值明显降低,并于第2周20例转阴、9例未检。观察组与黄疸组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组与非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sAb阳性率及其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BsAg阳性新生儿大多并未感染HBV,其原因是接种乙肝疫苗即刻检测所致,新生儿检测HBV-M最好选择在接种乙肝疫苗2~3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乙肝表面抗原 一过性阳性 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和HBs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与S区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蕾 刘华 +2 位作者 宁小晓 庄瑜 高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探讨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与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的关系。方法将43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35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HBV DNA S区基因序列... 目的探讨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与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的关系。方法将43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35例HBsAg+/HBsAb-慢性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HBV DNA S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对患者的基因型进行分型并对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中B基因型8例、C基因型35例,对照组中B基因型9例、C基因型26例。实验组C基因型患者的年龄[(50.2±16.3)岁]明显大于B基因型[(34.4±13.4)岁](P=0.015);实验组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S区氨基酸突变率分别为0.77%和1.64%(P=0.005);而对照组的B、C两种基因型的突变率分别为0.59%和0.49%(P=0.597)。同样为C基因型的两组患者,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而且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大多分布在主要亲水结构区域(MHR)α决定簇的第一个环状结构区内;而B基因型只有少数患者有α决定簇内的突变。结论 HBsAg+/HbsAb+的乙肝患者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生突变;且C基因型患者的氨基酸突变大多发生于S区的α决定簇内,可能正是由于此种突变使HbsAg的抗原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基因型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锦宏 吴红 +1 位作者 王春苗 吴晓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8-640,64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罕见模式的病例,探讨其存在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 目的通过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罕见模式的病例,探讨其存在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MEIA)检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采用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采用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分析技术检测HBV基因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双变异nt1762A-T/nt1764G-A;比色法检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5 600例乙肝患者中,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检出率为2.3%,其阳性率在不同性别组及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所有HBsAg与HBsAb双阳模式中,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模式比例最高,占57.9%;HBsAg与HBsAb双阳模式中HBeAg阳性组乙肝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而HBeAg阴性组BCP双变异nt1762A-T/nt1764G-A发生率较HBeAg阳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乙肝患者HBsAg与HBsAb双阳检出率均高于无症状携带者、乙肝后肝硬化、重型乙肝及乙肝肝癌(P <0.05)。结论 HBsAg与HBsAb双阳性出现,并不预示乙肝病毒传染性减弱,而提示病毒基因有可能出现变异,临床有必要通过检测血清HBV DNA来确定患者体内病毒是否处于复制状态,为此部分HBsAg与HBsAb双阳性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临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类脂膜非标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学才 李荫 +3 位作者 梁汝萍 罗利军 蔡沛祥 邹小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固体铂盘电极支撑的双层类脂膜(Pt-BLM)技术固定乙肝表面抗体(HBsAb),研制成Pt-BLM-HBsAb电位型非标记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人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影响构筑BLM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用循环伏安法对pt-BLM进行了表征.传感器... 采用固体铂盘电极支撑的双层类脂膜(Pt-BLM)技术固定乙肝表面抗体(HBsAb),研制成Pt-BLM-HBsAb电位型非标记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人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影响构筑BLM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用循环伏安法对pt-BLM进行了表征.传感器对HBsAg呈Nernst响应,其线性范围为2~320μg/L,线性回归方程为△V=-1.09+32.4lg ρ(HBsAg),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该传感器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及选择性好,于4℃干态保存4周,其响应信号基本不变.将其用于临床血清检验,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类脂膜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 非标记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谭琳琳 张国华 刘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00-2000,2003,共2页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V基因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闫秀萍 张凯宇 王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报告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基因序列变化特点。方法对三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基因全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对测序结果及S区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发现三例患者血清中HBV S区氨... 目的报告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基因序列变化特点。方法对三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基因全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对测序结果及S区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发现三例患者血清中HBV S区氨基酸均发生替换突变,并且,三例患者中HBV DNA发生碱基替换的位点大部分相同,且替换后碱基基本相同。结论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发生S区氨基酸序列突变,双阳现象的出现亦可能与S区外其他位点碱基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
10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1-851,共1页
病例166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三年前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于本院就诊,腹部MRI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10个月内间断行放疗及复查,未见异常.后患者间断上腹部胀满不适,近3天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余专科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 病例166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三年前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于本院就诊,腹部MRI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行手术切除,术后10个月内间断行放疗及复查,未见异常.后患者间断上腹部胀满不适,近3天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余专科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D-Bil4.8μmol/L、GGT116.9U/L、ALP129.6U/L升高,AFP、CEA、CA199未见异常.三年前MRI检查结果见图1,本次MRI检查结果见图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上腹部压痛 持续性胀痛 MRI检查 肝右叶 腹部胀满不适 CA199 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s阳性肝炎HBVDNA检测和肝活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吕娇健 孙慧伶 +1 位作者 朱梦飞 丁友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0,共1页
为了明确抗-HBs阳性、肝功能反复异常者的病原学诊断,我们对58例抗-HBs阳性患者测定血清HBVDNA,其中14例行肝穿活检免疫组化双标志检测,结果显示23/58患者HBVDNA阳性,肝穿组13/14患者肝组织HB... 为了明确抗-HBs阳性、肝功能反复异常者的病原学诊断,我们对58例抗-HBs阳性患者测定血清HBVDNA,其中14例行肝穿活检免疫组化双标志检测,结果显示23/58患者HBVDNA阳性,肝穿组13/14患者肝组织HBsAg、HBcAg双阳性,2例HDAg+患者HBVDNA均阳性。提示抗-HBs阳性、肝功能反复异常仍应考虑乙肝病毒感染,血清HBVDNA检测和肝穿刺将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肝活检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s阳性HBV感染者5年前瞻性随访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利华 张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7-348,共2页
目的观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HBV感染者5年疾病演变。方法对62例抗-HBs阳性者检测5年前后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水平及观察临床演变。结果5年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分别11.3%、4.8%,死亡5例见于123、12阳性模式组,123、1... 目的观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HBV感染者5年疾病演变。方法对62例抗-HBs阳性者检测5年前后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水平及观察临床演变。结果5年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分别11.3%、4.8%,死亡5例见于123、12阳性模式组,123、12、245阳性模式5年后仍有48.1%、66.7%、61.1%保持原模式不变,临床类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5年后抗-HBs和HBVDNA水平总趋势下降,123模式HBVDNA定量显著下降,12模式抗—HBs水平显著下降。结论HBVDNA和血清抗-HBs水平高低是预示疾病转归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抗-HBs及HBVDNA阳性肝炎疗效观察
13
作者 雷水贤 吕娇健 +4 位作者 孙慧伶 王树民 葛宇黎 商振球 兰乐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抗-HBs、HBVDNA阳性,肝功能反复波动的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3例对照组患者仅用中西药物护肝治疗,25例治疗组患者在中西药物护肝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结果发现拉米夫定治疗后生化学、...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抗-HBs、HBVDNA阳性,肝功能反复波动的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3例对照组患者仅用中西药物护肝治疗,25例治疗组患者在中西药物护肝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结果发现拉米夫定治疗后生化学、病毒学指标改善显著,对4例治疗前后肝脏组织学检查发现炎症程度有改善。结论拉米夫定可用于抗-HBs、HBVDNA阳性,肝功能反复波动的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肝活检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b滴度高于10000mU/ml外周血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娟 石彬 +1 位作者 马龙 姚新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HBs Ab滴度>10 000 m U/ml外周血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及特征,寻找可能的HBs Ab序列,为维持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方法:提取HBs Ab滴度高于10 000 m U/ml样本的PBMC总DNA,外送美国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Immuno SEQ平台... 目的:分析HBs Ab滴度>10 000 m U/ml外周血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及特征,寻找可能的HBs Ab序列,为维持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方法:提取HBs Ab滴度高于10 000 m U/ml样本的PBMC总DNA,外送美国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Immuno SEQ平台行Illumina Solexa高通量测序,用IMGT数据库中的High V-QUEST软件初步分析BCR CDR3受体库IGHV、IGHJ和IGHD基因亚群的分布情况、IGHV-J配对取用情况、CDR3区氨基酸长度分布及氨基酸取用情况,并与NCBI数据库中HBs Ab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实验样本均高频取用基因亚群IGHV3、IGHV4,IGHJ4、IGHJ6,IGHD3、IGHD6;高频取用配对IGHV3-J4、IGHV3-J6。CDR3区氨基酸长度均以14及15个氨基酸长度为中线呈正态分布,高频取用的氨基酸依次为Y、G、D、A、R、S,在107、108、109、113、114位点呈现氨基酸多样性取用,在105、106、115、116、117位点上取用氨基酸保守。与NCBI数据库中HBs Ab序列比对,得到IGHV、IGHJ、CDR3氨基酸长度完全一致的独特序列共48条。结论:HBs Ab滴度高于10 000m IU/ml样本BCR CDR3受体库的组成具备基本一致的特征,获得的48条独特序列为维持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 乙肝表面抗体 BCR CDR3受体库 乙肝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 2b治疗1年疗效欠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换用恩替卡韦7年后引发HBsAg血清学转换1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桃源 陈友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03-1304,F0003,共3页
恩替卡韦(ETV)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戊环核苷类似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临床上较少报道长期使用ETV治疗获得HBs Ag血清学转换。本例患者,男性,48岁,诊断为HBe Ag阴性CHB,经普通干扰素治疗48周后HBV DNA仍可测,肝功能... 恩替卡韦(ETV)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戊环核苷类似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临床上较少报道长期使用ETV治疗获得HBs Ag血清学转换。本例患者,男性,48岁,诊断为HBe Ag阴性CHB,经普通干扰素治疗48周后HBV DNA仍可测,肝功能反复异常,序贯ETV治疗后,血清HBV DNA持续阴性以及ALT持续正常,并且治疗7年后出现血清HBs Ag消失而且发生血清学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乙肝表面抗体 血清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在胎盘绒毛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咏怡 陈励和 +9 位作者 李芳 禤庆山 许敏 伍海鹰 范祎 李坚 马新中 卢伟红 岑婉仪 陈宏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53-2654,共2页
目的:探讨在父系HBsAg阳性的流产胚胎中HBV-DNA感染和表达情况。方法:在仅男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组合,即女HBsAg(-)且男HBsAg(+)流产组合中,按以下组合将入选对象分为4组,组1为女HBsAb(+)且男大三阳HBeAg(+),组2为女HBsAb(+)且... 目的:探讨在父系HBsAg阳性的流产胚胎中HBV-DNA感染和表达情况。方法:在仅男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组合,即女HBsAg(-)且男HBsAg(+)流产组合中,按以下组合将入选对象分为4组,组1为女HBsAb(+)且男大三阳HBeAg(+),组2为女HBsAb(+)且男小三阳HBeAg(-),组3为女HBsAb(-)且男大三阳HBeAg(+),组4为女HBsAb(-)且男小三阳HBeAg(-)。观察其胚胎绒毛HBV-DNA表达情况。结果:男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sAg(+)89例组合中,仅在男大三阳HBeAg(+)组合发现绒毛HBV-DNA升高。女HBsAb(-)且男HBeAg(+)组合中2例,女HBsAb(+)且男HBeAg(+)组合中1例。女方HBsAb阳性与否在男方大三阳组中子代绒毛HBV-DNA升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三阳父亲更容易发生父婴垂直传播,女方HBsAb阳性与否不能完全阻断父婴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乙肝表面抗体 阻断 绒毛 父胚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别忽视健康体检
17
作者 李立 《农村百事通》 2015年第16期60-62,共3页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认为正常体检没有必要,只在感觉生病时才去医院就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有许多疾病早期病状并不明显,甚至是毫无感觉,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追悔莫及。比如,大多数癌症患者早期感觉毫无异常,待...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认为正常体检没有必要,只在感觉生病时才去医院就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有许多疾病早期病状并不明显,甚至是毫无感觉,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追悔莫及。比如,大多数癌症患者早期感觉毫无异常,待到自己觉察出问题时往往已是晚期。也有很多人通过体检虽然明确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注意力只集中在重症上,对体检检查出来的小毛病置之不理,最终小病熬成大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治疗时间 大三阳 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体 疾病早期 白细胞分类计数 身体状况 肾充血 血红蛋白测定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