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Y41-4109对乙肝病毒衣壳组装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晓璟 巫国谊 +3 位作者 王钊 王宇 陈红松 尹长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88,共5页
乙肝病毒衣壳蛋白成功组装成衣壳二十面体的过程是病毒前基因组RNA逆转录形成成熟DNA的必要步骤。衣壳结构的轻微改变或破坏能对病毒子代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小分子抗病毒化合物(heteroaryldihydropyrimidine,... 乙肝病毒衣壳蛋白成功组装成衣壳二十面体的过程是病毒前基因组RNA逆转录形成成熟DNA的必要步骤。衣壳结构的轻微改变或破坏能对病毒子代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小分子抗病毒化合物(heteroaryldihydropyrimidine,HAP)BAY41-4109在与衣壳蛋白二聚体摩尔浓度比达到1∶2时,能干扰乙肝病毒衣壳蛋白组装成衣壳二十面体。在BAY41-4109的作用下,衣壳蛋白发生错误组装,形成不规则球体、平面片状结构和管状结构。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管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它是衣壳蛋白重新装配形成的具有螺旋对称性的规则组装体,衣壳蛋白按六角晶格方式排列,其最小组成单位是衣壳蛋白的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衣壳蛋白组装 二十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模拟的HBV衣壳组装调节剂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姜明宏 王晨晨 刘根炎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7,共7页
衣壳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抗HBV的一个新靶点。HBV衣壳组装调节剂(CAMs)具有开发为新型抗HBV药物的潜力。为了探究CAMs与HBV衣壳蛋白的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蛋白表面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衣壳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抗HBV的一个新靶点。HBV衣壳组装调节剂(CAMs)具有开发为新型抗HBV药物的潜力。为了探究CAMs与HBV衣壳蛋白的作用机制,采用分子对接、蛋白表面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了CAMs代表化合物HAP_R01与HBV衣壳蛋白及其突变体的结合模式,分析了突变对其抗HBV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hr33和Val124的突变显著降低了HAP_R01的结合稳定性及亲和力,Thr33和Val124在HAP_R01与HBV衣壳蛋白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为新型HBV CAMs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壳蛋白 衣壳组装调节剂 分子对接 突变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毒结构与组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易华山 赵瑶 +4 位作者 马鲜平 王芝英 张德志 李前勇 左福元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4,共6页
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以媒介昆虫为传播媒介侵染野生反刍动物和家畜的世界范围流行的病原微生物。BTV颗粒是由10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双股RNA病毒,分别编码7个结构蛋白(VP1-VP7)和至少4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3a和NS4... 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以媒介昆虫为传播媒介侵染野生反刍动物和家畜的世界范围流行的病原微生物。BTV颗粒是由10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双股RNA病毒,分别编码7个结构蛋白(VP1-VP7)和至少4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3a和NS4)组成的连续蛋白质层的复杂结构,BTV已被作为大型无囊膜dsRNA病毒研究的模型系统。近年来,通过反向遗传学(RG)、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蛋白晶体结构解析等研究分析方法,为BTV病毒蛋白结构、病毒蛋白之间功能关系、病毒组装/拆卸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研究进展,该文对BTV病毒衣壳蛋白结构、核心蛋白的组装、基因组RNA组装等方面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衣壳 结构蛋白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