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亚兰 马圆艳 +1 位作者 汪德强 蔡雪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核酸的动态变化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安全停药的重要指标。对于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提高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核酸的动态变化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安全停药的重要指标。对于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提高乙肝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对结果的科学解读都十分重要。本文简要对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运用场景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为将来在临床中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乙肝病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融合蛋白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劲 刘军 +2 位作者 薛采芳 李英辉 宫卫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构建蛋白质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TAT和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targeted ribonuclease,TR)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将已构建的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基因、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V... 目的:构建蛋白质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TAT和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targeted ribonuclease,TR)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将已构建的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基因、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V core protein,HBVc)基因、人嗜酸性粒细胞来源的神经毒素(human eosinophil derived neurotoxin,hEDN)基因,克隆人含PTD TAT的pTAT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及其两个对照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表达。结论:Tat-乙肝病毒 靶向核糖核酸酶融合蛋白的构建,为体内应用靶向核酸酶治 疗乙型肝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乙肝病毒 靶向核糖核酸 融合蛋白 原核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与先天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津津 刘兰青 +3 位作者 刘庆 阮强 曲陆荣 尚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CMV- DNA)与先天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96例孕妇血清及 32例孕妇分娩时的脐血清 HCMV- DNA。结果 :96例孕妇血清 HCMV- DNA阳性检出率为 10 .4% ;7例血清 HCMV- DN...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CMV- DNA)与先天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96例孕妇血清及 32例孕妇分娩时的脐血清 HCMV- DNA。结果 :96例孕妇血清 HCMV- DNA阳性检出率为 10 .4% ;7例血清 HCMV- DNA阳性孕妇脐血清 HCMV - DNA检出率为 5 7% (4 /7) ,2 5例阴性孕妇脐血清 HCMV- DNA检出率为 12 % (3/2 5 ) ,血清 HCMV- DNA阳性孕妇组的 HCMV先天感染率为 5 7%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12 % (P <0 .0 5 )。结论 :血清 HCMV- DNA是活动性 HCMV感染的标志。血清 HCMV- DNA阳性的孕妇发生 HCMV先天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 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人巨细胞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先天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缺失与病毒性心肌疾病患者心功能损伤的关系
4
作者 魏瑾 耿涛 +2 位作者 刘治全 隋东虎 刘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状态病毒性心肌疾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缺失率,为进一步 明确mtDNA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提供分子依据。 方法:将83例病毒性心肌疾病患者分为病毒性心肌炎组(...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状态病毒性心肌疾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缺失率,为进一步 明确mtDNA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提供分子依据。 方法:将83例病毒性心肌疾病患者分为病毒性心肌炎组(VMC组,n=50)和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n=33), 23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用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患者外周淋巴细胞mtDNA977碱基对(mtDNA4977)和 mtDNA7436碱基对(mtDNA7436)缺失率,并分析mtDNA缺失程度与心脏扩大及心功能状态的关系。 结果:VMC组和DCM组外周淋巴细胞mtDNA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mtDNA缺失率的高低与心 功能损害呈一致性改变,NYHA心功能 I级与Ⅳ级者 mtDNA缺失率分别比对照组高 12.4倍和 110.3倍;mtDNA缺 失率与心功能分级、心胸比率及心腔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mtDNA4977和mtDNA7436缺 失率与 LV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1和-0.675(P均<0.05)。 结论:mtDNA缺失突变与病毒性心肌疾病患者心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可能在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脱氧核糖核酸 线粒体 基因 病毒性心肌疾病 心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纳克级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21
5
作者 肖锡林 王永生 +1 位作者 李贵荣 吕昌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研究了吩噻嗪类染料甲苯胺蓝 (T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pH 1 0~ 1 1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 35 0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 研究了吩噻嗪类染料甲苯胺蓝 (T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pH 1 0~ 1 1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 35 0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对于ct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90 0ng·mL-1 ,检出限为6 75ng·mL-1 ,RSD为 3 7% ;对于fs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90 0ng·mL-1 ,检出限为 2 99ng·mL-1 ,RSD为 5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共振光散射法 脱氧核糖核酸 含量测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红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15
6
作者 向海艳 陈小明 +2 位作者 李松青 夏殊 刘安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2-825,共4页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5 0~ 7 0范围内 ,有机染料中性红在DNA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在 335 0nm处的共振光谱散射增强程度...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5 0~ 7 0范围内 ,有机染料中性红在DNA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在 335 0nm处的共振光谱散射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其线性范围为 0~ 6 0 0ng·mL-1,检出限可达 12 8ng·mL-1。该方法简便、快速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将该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DNA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红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测定 共振光散射法 混合样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染料探针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席小莉 杨曼曼 +1 位作者 韩小见 杨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1-786,共6页
核酸与各类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探测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是揭示核酸的生物功能和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染料ZR、甲酚红、苏木色精等与DNA的作用给出它们在不同结合数下的生成常数。此外还求取了它们的能量转移效... 核酸与各类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探测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是揭示核酸的生物功能和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染料ZR、甲酚红、苏木色精等与DNA的作用给出它们在不同结合数下的生成常数。此外还求取了它们的能量转移效率、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脱氧核糖核酸 给体 受体 DNA 荧光探针 作用机理 甲酚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与刚果红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迟燕华 庄稼 +1 位作者 薛其彬 李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1,共5页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在pH4.56的Tris缓冲溶液中脱氧核糖核酸(DNA)与刚果红(GGH)相互作用。生成的紫色配合物最大吸光度差ΔA在600nm,反应前后吸收光谱变化明显,反应体系对比度好。在此波长下测得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在pH4.56的Tris缓冲溶液中脱氧核糖核酸(DNA)与刚果红(GGH)相互作用。生成的紫色配合物最大吸光度差ΔA在600nm,反应前后吸收光谱变化明显,反应体系对比度好。在此波长下测得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105L·cm-1·mol-1,最大结合数n=32,最低检出限为c=8.04×10-8mol·L-1等。研究了体系的酸度、温度、时间等基本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物质对反应体系的干扰状况。离子强度的改变对体系的吸光度有一定影响。探讨了小分子物质与DNA作用的方式及二者的分子结构、分子构象及电子云分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刚果红 UV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品红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苏界殊 陈小明 +2 位作者 罗和安 龙云飞 何格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在pH为0.8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盐酸 (Tris-HCl)缓冲溶液中 ,三甲基品红(NM)与脱氧核糖核酸(fsDNA,ctDNA)分子作用后共振光光散射增强 ,其强度增加值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 ,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该方法线性范围分... 在pH为0.8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盐酸 (Tris-HCl)缓冲溶液中 ,三甲基品红(NM)与脱氧核糖核酸(fsDNA,ctDNA)分子作用后共振光光散射增强 ,其强度增加值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 ,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该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0.02~6.0mg·L -1,0.04~7.0mg·L -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4、0.9987 ,检出限分别为18.3、21.8μg·L-1,用于DNA合成样品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 ,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并用紫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品红 脱氧核糖核酸 共振光散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品红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7
10
作者 向海艳 陈小明 周迪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51-1053,共3页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副品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定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0 5~ 1 5范围内 ,有机染料副品红于 35 5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被DNA强烈增强 ,且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副品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定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0 5~ 1 5范围内 ,有机染料副品红于 35 5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被DNA强烈增强 ,且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0 10~ 15 μg·mL- 1 ,检出限可达 36ng·mL- 1 。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且线性范围较宽。将该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DNA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副品红 脱氧核糖核酸 共振光散射法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照射下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君 熊大珍 +5 位作者 张朝红 张向东 刘斌 张邯玉 孙伟 栗荣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光敏性化合物-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作用。在超声波和HP的协同作用下,在UV-Vis光谱中DNA溶液的吸光度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在FL光谱中DNA-EB溶液的荧光强... 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光敏性化合物-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作用。在超声波和HP的协同作用下,在UV-Vis光谱中DNA溶液的吸光度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在FL光谱中DNA-EB溶液的荧光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猝灭现象。考察了在超声波照射和HP存在的条件下,各种因素(如超声波照射时间,HP浓度和溶液酸度等)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长和HP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液酸度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当溶液为弱酸性和中性时对DNA的损伤较为明显,弱碱性时对DNA的损伤程度则又呈下降趋势。另外,在超声波损伤DNA的同时,溶液中的HP浓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HP也遭到了破坏。同时还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激活HP对DNA损伤的可能机理,认为对DNA损伤的现象可以采用"声致发光"和"热点"形成的机理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血卟啉(HP) 损伤 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姜素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国文 阙青民 潘军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10-1913,共4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 7.4)山姜素(ALP)与DNA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考察了不同温度下(25,32和39℃),DNA对山姜素荧光猝灭情况。实验发现,DNA能猝灭山姜素的内源性荧光,随着温度的升高,荧光猝灭常数KSV逐... 应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 7.4)山姜素(ALP)与DNA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考察了不同温度下(25,32和39℃),DNA对山姜素荧光猝灭情况。实验发现,DNA能猝灭山姜素的内源性荧光,随着温度的升高,荧光猝灭常数KSV逐渐减小(KSV分别为3.288×103,2.923×103和2.467×103L·mol-1),并且DNA对山姜素的猝灭速率常数Kq要大于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最大扩散所控制的碰撞猝灭常数,得出DNA对山姜素的荧光猝灭是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DNA与山姜素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光谱显示,DNA不能使得山姜素的吸收峰发生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而山姜素也不能使溴化乙锭-DNA体系的荧光强度及最大荧光峰位置发生变化,即山姜素不和溴化乙锭竞争与DNA的结合位点。DNA热变性实验发现,解链DNA对山姜素的荧光猝灭程度要大于正常DNA的猝灭程度,由此推断山姜素与DNA不存在嵌插作用。同时,I-离子效应和盐效应表明,山姜素与DNA之间主要以沟槽模式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姜素 脱氧核糖核酸 荧光光谱 结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纳 徐顺清 +1 位作者 孙汉清 王小利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制备壳聚糖脱氧核糖核酸 (DNA)纳米球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转染肝细胞系HepG2和L 0 2的活性。方法 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质粒做报告基因 ,GFP和壳聚糖通过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DNA纳米球 ,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 目的 制备壳聚糖脱氧核糖核酸 (DNA)纳米球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转染肝细胞系HepG2和L 0 2的活性。方法 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质粒做报告基因 ,GFP和壳聚糖通过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DNA纳米球 ,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壳聚糖DNA纳米球粒度分布、表面电位 ,DNaseⅠ保护实验研究壳聚糖DNA纳米球对包裹基因的保护作用 ,用体外基因转染实验定性评价纳米球的转染活性 ,MTT试验研究壳聚糖DNA纳米球对HepG2和L 0 2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壳聚糖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球 ,保护DNA免受DNaseⅠ的降解。壳聚糖DNA纳米球作为非病毒载体转染肝细胞系 ,基因能有效表达。结论 壳聚糖DNA纳米球作为非病毒载体转染肝细胞系有效 ,壳聚糖转染有细胞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球 转染 HEPG2 L-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黄反应光度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司文会 訾言勤 屠一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2-414,共3页
以微量脱氧核糖核酸与吖啶黄的反应为基础,优化了实验条件。基于DNA与吖啶黄最大吸收波长444nm的吸光度有线性降低的关系,建立了测定微量DNA的新方法。在0~8.0μg.mL-1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检出限为0.12μg.mL-1... 以微量脱氧核糖核酸与吖啶黄的反应为基础,优化了实验条件。基于DNA与吖啶黄最大吸收波长444nm的吸光度有线性降低的关系,建立了测定微量DNA的新方法。在0~8.0μg.mL-1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检出限为0.12μg.mL-1。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认为DNA与吖啶黄通过嵌入作用生成了加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吖啶黄 加合反应 含量测定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中一种新的脱氧核糖核酸酶的纯化及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东扬 祝雯 +2 位作者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6-490,共5页
通过(NH4)2SO4沉淀,利用Blue Sepharose 6 Fast Flow和SP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方法从灵芝中分离纯化了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命名为GLDNase.通过质谱分析确定GLDNase精确分子质量为13807 u.SDS-PAGE电泳表明GLDNase为单亚基多肽,其N-... 通过(NH4)2SO4沉淀,利用Blue Sepharose 6 Fast Flow和SP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方法从灵芝中分离纯化了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命名为GLDNase.通过质谱分析确定GLDNase精确分子质量为13807 u.SDS-PAGE电泳表明GLDNase为单亚基多肽,其N-端氨基酸序列为PLDTGRYHIYTW/T/CDGG.GLDNase可作用于ssDNA和dsDNA,是一种非限制性内切酶,酶活性依赖于二价金属阳离子Mg2+,10 mmol.L-1EDTA可完全抑制其活性.最适pH值为8.4,40℃时相对活性最高.GLDNase水解DNA的产物末端的基团为3′-OH、5′-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脱氧核糖核酸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三丁基锡化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朝红 苏欣 +5 位作者 臧树良 赵广富 冯冲 铁梅 耿兵 董殿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TBT既作用于DNA的磷酸基团,使DNA构象发生变化;又作用于DNA的碱基基团,对DNA双螺旋结构有一定影响。而且,TBT与DNA作用时间越长,... 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TBT既作用于DNA的磷酸基团,使DNA构象发生变化;又作用于DNA的碱基基团,对DNA双螺旋结构有一定影响。而且,TBT与DNA作用时间越长,则减色越明显。还考察了TBT和磷酸根浓度,以及溶液pH值对TBT与DNA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锡(TBT) 脱氧核糖核酸(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核酸的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春叶 张剑 +2 位作者 苗延青 尤静 陈杰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1-766,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脱氧核糖核酸(DNA)毛细管电泳迁移行为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法,对不同片段长度DNA进行分离检测,考察DNA片度长度、电场强度、聚合物浓度及分子量等因素对DNA迁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DNA迁移时间随... 本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脱氧核糖核酸(DNA)毛细管电泳迁移行为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法,对不同片段长度DNA进行分离检测,考察DNA片度长度、电场强度、聚合物浓度及分子量等因素对DNA迁移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DNA迁移时间随其长度的增加而延长;电场强度越高,DNA迁移时间越短,分离效果变差;DNA在高浓度聚合物介质中的迁移时间较低浓度中延长;聚合物分子量越高,DNA迁移时间越长。基于对大片段DNA的分离效果考虑,毛细管无胶筛分实验中应限制高场强的使用;为了实现较小DNA片段的满意分离,应使用分子量较小的筛分介质,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无胶筛分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吖啶黄-脱氧核糖核酸反应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红 刘绍璞 罗红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12,共4页
研究了盐酸吖啶黄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作用,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测定核酸的方法。在pH 6.4的B-R缓冲溶液中,盐酸吖啶黄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使溶液共振瑞利散射强度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505 nm处,而在... 研究了盐酸吖啶黄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作用,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技术测定核酸的方法。在pH 6.4的B-R缓冲溶液中,盐酸吖啶黄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使溶液共振瑞利散射强度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505 nm处,而在330 nm波长处有一稍弱的散射峰。DNA质量浓度在0.04-0.80 mg·L-1范围内,与RRS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23 mg·L-1。应用于测定合成样品中DNA含量并测得回收率为98.0%-104.0%。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盐酸吖啶黄与DNA间的相互作用包含有静电引力、π-π堆积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脱氧核糖核酸 盐酸吖啶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永生 肖锡林 +1 位作者 李贵荣 吕昌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9-31,35,共4页
研究了三环杂芳香类染料吖啶橙 (AO)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 pH11.5~12.5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吖啶橙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339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新... 研究了三环杂芳香类染料吖啶橙 (AO)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 pH11.5~12.5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吖啶橙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339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对于ct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3~1000μg/L ,检出限为2.86μg/L,RSD为3.6 %;对于fs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0~1250μg/L ,检出限为4.78μg/L,RSD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 共振光散射光谱 含量测定 痕量分析 脱氧核糖核酸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贺吉香 江崇球 高明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5-758,共4页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 ,热变性曲线等手段 ,对小檗碱 (BR)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ct 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盐酸小檗碱通过嵌插方式与ct DNA相互作用的 ,并且根据荧光峰增强与BR浓度的线性关系 ,提出了BR...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 ,热变性曲线等手段 ,对小檗碱 (BR)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ct 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盐酸小檗碱通过嵌插方式与ct DNA相互作用的 ,并且根据荧光峰增强与BR浓度的线性关系 ,提出了BR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小檗碱 相互作用 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嵌插方式 荧光光谱 荧光偏振 肠道菌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