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渗透性能及水化微观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曾鲁平 乔敏 +5 位作者 赵爽 王伟 陈俊松 朱伯淞 冉千平 洪锦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69,共9页
对比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可再分散乳胶粉与聚合物乳液不同形态掺入后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与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速凝水化体系下聚合物颗粒的物理成膜过程以及化学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EVA共聚物通过颗粒吸附、团... 对比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可再分散乳胶粉与聚合物乳液不同形态掺入后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与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速凝水化体系下聚合物颗粒的物理成膜过程以及化学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EVA共聚物通过颗粒吸附、团聚及局部成膜作用,降低了速凝阶段水化产物钙矾石的数量并延缓了水泥C_(3)S的早期水化过程,造成速凝浆体凝结时间的明显延长以及早期强度降低,其以乳液形态掺入带来的早期水化延缓作用更强。硬化喷射混凝土内部直径130μm以上的圆形气泡数量受聚合物掺入影响而明显增多,造成硬化孔隙率增大同时降低了后期强度,但以乳胶粉形态掺入时EVA共聚物带来的引气作用及硬化气泡球形度改善效果更强。水化28 d,EVA共聚物在速凝浆体中可形成连续聚合物膜状结构,并充分分散、填充在钙矾石骨架与浆体孔隙之间,显著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水渗性能与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喷射混凝土 水化微观结构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基电缆屏蔽料的开发与加工工艺优化
2
作者 赵洋 郭甜 +1 位作者 尚英强 丁一铭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137,共7页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电缆屏蔽料存在与铝质导线之间剥离强度不佳的问题,为改善剥离强度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其性能的影响。醋酸乙烯酯(VA)质量分数(18%~40%)与MAH接枝PP(PP-MAH)质量分数(0%~5%)越高,EV...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电缆屏蔽料存在与铝质导线之间剥离强度不佳的问题,为改善剥离强度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其性能的影响。醋酸乙烯酯(VA)质量分数(18%~40%)与MAH接枝PP(PP-MAH)质量分数(0%~5%)越高,EVA屏蔽料与铝之间的剥离强度越大。在导电性方面,加入25~40份导电炭黑使得EVA屏蔽料的导电性能增加,但拉伸强度先升高后下降;而加入2、3、4份碳纳米管(CNT)在提升导电性的同时,也使电缆屏蔽料的拉伸强度下降了约26%、32%、36%。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剥离强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越高,剥离强度越大。通过实验优化,确定了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方为EVA分子内VA质量百分比为23%的EVA 100份、PP-MAH 3份、导电炭黑30份、CNT 2份。最佳的压制条件为热压温度120℃,热压压力10 MPa。基于该配方制备的EVA屏蔽料兼具良好的剥离性和导电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该研究为电缆屏蔽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表明通过合理调控基料与助剂的质量比、优化加工参数,可显著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满足剥离强度和导电性能等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电缆屏蔽料 铝护套 剥离强度 加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向氢氧化镁的改性及其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帅 马亚丽 +4 位作者 王海棠 司傲龙 郑强 贾松岩 李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120,共10页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对蒸氨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制得的Mg(OH)_(2)为研究对象,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HD-171)和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HD-172)作为表面改性剂,对Mg(OH)_(2)进行改性,将改性剂HD-171和HD-172改性后Mg(OH)_(2)添加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是影响蒸氨反应镁离子浸出率的关键因素,成功制备出纯度为99.98%、粒径为1.3μm、六方片状的高取向[I(001)/I(101)=1.3,I为晶面衍射峰强度]Mg(OH)_(2)产物。通过对比改性前后Mg(OH)_(2)的吸油值可知:在反应温度75℃,改性剂HD-171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1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85℃,改性剂HD-172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2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添加剂的质量分数均为70%的情况下,与未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相比,HD-171和HD-172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05和2.53 MPa,氧指数分别提升了2.6%和1.1%,说明HD-171和HD-172改性后的Mg(OH)_(2)可以有效地提高EVA的阻燃性和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高取向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硅烷偶联剂 阻燃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驱动一体化碳纳米管/氮化硼/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王文君 董余兵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4,共13页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复合纤维。结果表明:CNTs与纤维基体结合紧密,在纤维表面形成了良好的导电通路,CNTs/BN/EVA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可达到58.03 S/m,且具有良好的应变传感性能,其检测范围高达28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响应度(在175%~281%应变范围,GF为35.19,R^(2)=99.03%),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分别为196 ms和189 ms。加捻制得的CNTs/BN/EVA复合纱线在18 V电压下可在12 s内快速升温至111.45℃,且该复合纱线在周期性电刺激条件下表现出稳定的升降温行为,实现了对电致可逆驱动应变的精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功能填料 双向形状记忆 应变传感 电致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含蜡原油降凝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飞 李传宪 林名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EVA结晶性能稍有提高;随着极性基团含量的提高,EVA结晶性能显著恶化。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与原油组成和降凝剂结构有关:随着原油中蜡含量的增大或蜡平均碳数的提高,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变差;降凝剂的分子量通过影响其在原油中的溶解性来影响降凝效果;EVA极性基团含量过高(大于33%)或过低(小于18%)都不利于降凝,只有在中间范围内时(28%左右),才能起到较好的降凝效果;随着EVA浓度的提高,改性效果先不断提高,然后在高浓度下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降凝剂 结晶性能 蜡晶形态 降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降滤效果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婷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张海宽 白丽萍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8-582,共5页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以AMV三元共聚物为柴油降凝剂,测定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单体和AMV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了影响AMV三元共聚物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一种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AM...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以AMV三元共聚物为柴油降凝剂,测定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单体和AMV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了影响AMV三元共聚物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一种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AMV三元共聚物与两种市售降凝剂分别进行复配,比较了复配前后的降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4.0:1.0:2.0,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5h,引发剂用量5.0g/mol的条件下合成的AMV三元共聚物可将柴油冷滤点降低3~4℃。AMV三元共聚物与宜兴EVA降凝剂复配后,对大庆5#柴油和济南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与德国DODIFLOW4744降凝剂复配后,对辽河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丙烯酸酯 马来酸酐 醋酸乙烯 共聚物 柴油降凝剂 冷滤点 复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处理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莉 刘景洋 +2 位作者 周潇云 郭玉文 乔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6,共6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了EVA的热失重特性及热处理产物。结果表明,EVA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均为两个阶段失重,失重温度分别为300~520、250~550℃,最终失重率均在99...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了EVA的热失重特性及热处理产物。结果表明,EVA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均为两个阶段失重,失重温度分别为300~520、250~550℃,最终失重率均在99%以上。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EVA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的热处理气体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C5以下的烷烃及烯烃,热处理液体产物以长直链的烷烃和烯烃为主,并带有少量的芳香类化合物和醇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光伏组件 热失重 热处理 产物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新法 黄灵阁 +4 位作者 胡宏伟 蒋爱云 孟程程 牛明军 陈金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126,131,共4页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流活化能ΔE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温度范围内,EVA熔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n小于1,说明EVA熔体为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流变性能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后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汉佳 石旭华 +2 位作者 罗浩云 罗楚卿 徐严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9,20,共4页
通过将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 (VAGF)与马来酸酐酯化接枝 ,制得带羧基的氯醋三元共聚物。探索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接枝反应的影响 ,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得到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 通过将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 (VAGF)与马来酸酐酯化接枝 ,制得带羧基的氯醋三元共聚物。探索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接枝反应的影响 ,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得到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为VAGF质量的 0 8% ,VAGF质量分数为 15 % ,温度 10 0℃ ,时间 9h。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的马来酸酐酯化活性高于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 -乙烯醇三元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后功能化 研究 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羟乙酯 三元共聚物 马来酸酐 酯化接枝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在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选择分布及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金 王春锋 +1 位作者 王永亮 韩志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107,共6页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与两者的用量比相关,在PE/EVA质量比为1/1时可获得具有共连续结构的共混物;在两相共连续PE-EVA共混物中引入BN后,发现BN选择分布在PE相中,BN/PE相与EVA形成共连续结构。BN的选择分布及共连续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在BN质量分数为30%时,与BN/PE相比,具有选择分布和相连续结构的BN/PE-EVA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了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共连续结构 导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改性天然木粉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祁宗 薛平 +2 位作者 丁筠 贾明印 李建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粉表面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改性后木粉的羟基峰基本消失,从而降低了原始木粉表面的化学极性,改善了改性木粉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EVA 的加入会提高木粉的热稳定性,并且阻止木粉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扫描电镜分析表明,EVA 可以包覆木粉表面,添加过量 EVA 会使木粉颗粒之间相互粘接,当 EVA 用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在木粉表面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 EVA 包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木粉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光伏组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热解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莉 周潇云 +1 位作者 刘景洋 乔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1-1215,共5页
中国是光伏组件的生产大国,报废后的光伏组件将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分解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光伏组件热解的关键。利用热重(TG)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光伏组件中的EVA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了EVA的失重特性、TG曲线与管式炉实验... 中国是光伏组件的生产大国,报废后的光伏组件将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分解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光伏组件热解的关键。利用热重(TG)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光伏组件中的EVA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了EVA的失重特性、TG曲线与管式炉实验的失重率差异和不同温度下气、液、固产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VA在两种气氛(空气、氮气)下的TG曲线均为2阶段失重,失重率在99%以上。在管式炉实验中,温度为350℃时,氮气和空气气氛的失重率相差不大;400℃时氮气气氛下EVA在管式炉实验的失重率(25.85%)高于TG实验(22.32%),空气气氛下管式炉实验的失重率(25.58%)低于TG实验(29.07%);450℃时,氮气和空气气氛下管式炉实验中EVA的失重率远大于TG实验,500℃时两种气氛下管式炉实验中失重率均在99%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也随之增加,固体质量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光伏组件 热重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新戊二醇在膨胀型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志领 王献玲 +1 位作者 孙楠 宋洪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3,107,共7页
以季戊四醇(PER)/二溴新戊二醇(DBNPG)混和磷酸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R)微胶囊化聚磷酸铵(APP)合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研究了DBNPG的含量在膨胀型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影响。流变行为、热分析、扫描电镜、阻燃性能与膨... 以季戊四醇(PER)/二溴新戊二醇(DBNPG)混和磷酸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R)微胶囊化聚磷酸铵(APP)合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研究了DBNPG的含量在膨胀型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影响。流变行为、热分析、扫描电镜、阻燃性能与膨胀度测试结果表明:DBNPG可以通过改善炭层的膨胀度、致密度和封闭性来提高隔热性能。适当的DBNPG可改善IFR与EVA的相容性,增大熔体的黏度,形成封闭的炭层,提高炭层的隔热性能,降低燃烧体系放热,有利于阻燃性能的提高。但DBNPG含量过高,会降低流体的黏度,恶化炭层的隔热性能,放热量增大,阻燃性能降低。当IFR中DBNPG/PER的质量比为38.5/90.0,EVA/IFR的质量比为70/3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阻燃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机理 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隔热性能 放热量 熔体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高级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红 高树刚 +1 位作者 徐红梅 谢焱鑫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6-1010,共5页
以C8~18富马酸高级醇酯(FA)和醋酸乙烯酯(VA)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共聚合成了FA-VA共聚物(PFA),并将其作为柴油降凝剂。在温度80℃、w(BPO)=1%(基于原料)、n(VA)∶n(富马酸十二醇酯)=3∶1的优化条件下,合成了富马酸十二... 以C8~18富马酸高级醇酯(FA)和醋酸乙烯酯(VA)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共聚合成了FA-VA共聚物(PFA),并将其作为柴油降凝剂。在温度80℃、w(BPO)=1%(基于原料)、n(VA)∶n(富马酸十二醇酯)=3∶1的优化条件下,合成了富马酸十二醇酯-VA共聚物(PFA-12)降凝剂。通过对加入PFA降凝剂的大庆原油产-20#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考察了PFA的降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PFA-12降凝剂在-20#柴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1%时,PFA-12降凝剂可将柴油的凝点降低18.0℃、冷滤点降低7.0℃;将PFA-12、富马酸十四醇酯-VA共聚物、富马酸十六醇酯-VA共聚物、富马酸十八醇酯-VA共聚物4种降凝剂按质量比16∶2∶2∶2进行复配得到的复合降凝剂,可将柴油的凝点降低22.0℃、冷滤点降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高级醇酯 醋酸乙烯 富马酸高级醇酯-醋酸乙烯共聚物 柴油降凝剂 凝点 冷滤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双环笼状磷酸酯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昕 欧育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0-654,共5页
以自行合成的两种双环笼状磷酸酯 Trimer和 PEPA为基的膨胀型阻燃剂阻燃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测定了阻燃 EVA的 L OI和 U L- 94阻燃性能 ,并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测试了其释热速率 (HRR)、总释热量 (THR)、质量损失速率 (ML R)... 以自行合成的两种双环笼状磷酸酯 Trimer和 PEPA为基的膨胀型阻燃剂阻燃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测定了阻燃 EVA的 L OI和 U L- 94阻燃性能 ,并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测试了其释热速率 (HRR)、总释热量 (THR)、质量损失速率 (ML R)、生烟量 (TSP)及有毒气体释放量等多种阻燃参数 .阻燃 EVA与纯 EVA相比 ,HRR,THR及 ML R分别降低 5 0 %~ 70 %,30 %~ 40 %及 5 0 %,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此外 ,燃烧时生成均匀而致密的闭孔结构炭层 ,孔径大约在 5~ 30 μm之间 ,孔壁为 6~ 9μm.燃烧残炭呈片层结构且燃烧过程中有类石墨结构炭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笼状磷酸酯 膨胀型阻燃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阻燃性能 释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极性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原油中沥青质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飞 穆中华 +4 位作者 李传宪 姚博 陈锦秀 张晓平 孙广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0-518,共9页
以储罐储存的阿曼原油及不同醋酸乙烯酯基团(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添加EVA前后原油中沥青质的动态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及粒度分布的变化,进而探讨了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VA基团含量对EV... 以储罐储存的阿曼原油及不同醋酸乙烯酯基团(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添加EVA前后原油中沥青质的动态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及粒度分布的变化,进而探讨了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VA基团含量对EVA分散稳定沥青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VA基团质量分数为30%的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作用最强;EVA通过吸附于沥青质表面,抑制沥青质絮凝沉淀,从而起到分散稳定沥青质的作用;非极性基团的空间阻碍作用和EVA与沥青质间的吸附作用共同影响了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效果;增加VA含量会导致EVA中非极性链的数量和长度减小,减弱EVA非极性链的空间阻碍作用,从而减弱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效果。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增加VA含量会增强EVA与沥青质的吸附作用,从而提高EVA分散稳定沥青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极性 沥青质 分散稳定性 沥青质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式硫酸镁晶须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强华 唐龙祥 瞿保钧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利用极限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试验、锥形量热器、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碱式硫酸镁晶须(MOS)填充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与氢氧化镁(MH)填充阻燃EVA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O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卤阻... 利用极限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试验、锥形量热器、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碱式硫酸镁晶须(MOS)填充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与氢氧化镁(MH)填充阻燃EVA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O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卤阻燃剂。当填充量相等时,与EVA/MH相比,EVA/MOS具有更高的极限氧指数和UL94垂直燃烧级别,更低的热释放速率、有效燃烧热和质量损失速率,以及更高的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硫酸镁晶须 无卤阻燃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氢氧化镁 MOS 燃烧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改性淀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臣 陆冲 程树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813,870,共7页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GEVA)和马来酸酐(MA)功能化改性淀粉(MST),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二者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MST/GEVA复合材料,其中固定MST...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GEVA)和马来酸酐(MA)功能化改性淀粉(MST),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二者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MST/GEVA复合材料,其中固定MST和GEVA的质量分数均为20%。通过拉伸、冲击、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EVA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改善,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170%,冲击强度提高了400%左右;随着GEVA接枝率的提高,淀粉逐渐被GEVA相包覆,促进了淀粉在PLA基体中的分散;同时复合材料的吸水性降低,结晶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淀粉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增容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军 陈民杰 +1 位作者 万吴军 殷会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增韧的尼龙 66/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物(PA66/EVA g MAH)。实验结果表明 ,未经接枝改性的EVA与PA66是不相容的 ,对增韧PA66几乎没有贡献 ,而EVA g MAH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韧效果。...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增韧的尼龙 66/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物(PA66/EVA g MAH)。实验结果表明 ,未经接枝改性的EVA与PA66是不相容的 ,对增韧PA66几乎没有贡献 ,而EVA g MAH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韧效果。在熔融挤出过程中 ,PA66与EVA g MAH发生了原位化学反应 ,生成了PA66 EVA共聚物。这种共聚物细化了分散相尺寸 ,使得分散相在PA66基体中分散得更均匀 ,提高了两相的相容性。同时增强了两相界面间的结合力 ,使得应力能够在两相间有效地传递 ,这种界面形态的改善直接影响到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变化。随着EVA g MAH含量的增加 ,PA66/EVA g MAH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 ,当PA66/EVA g MAH的共混比为 70 / 30 (质量比 )时 ,体系发生了脆韧转变 ,冲击强度达到了最大 ,比纯PA66、PA66/EVA( 70 / 30 )共混物提高了 12倍。和PE g MAH、PP g MAH相比 ,EVA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接枝 马来酸酐共混体系 研究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EVA-g-MAH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阻燃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喜平 陆昶 +5 位作者 陈峰 程刚 姚大虎 赫玉欣 张兴刚 张用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熔融指数、力学性能、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EVA/PA6阻燃合金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EVA-g-MAH用量的增加,EVA/PA6阻燃合金的极限氧指数稍有降低,但当EVA-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垂直燃烧可达UL 94V-0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增容剂可提高EVA/PA6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聚酰胺6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