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朱亚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51-53,共3页
采用DSC方法测试了PC/PBT(70/30,质量份)共混体系及在体系中加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X8900)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研究了AX8900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X8900改善了PC/PBT共混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 采用DSC方法测试了PC/PBT(70/30,质量份)共混体系及在体系中加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X8900)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研究了AX8900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X8900改善了PC/PBT共混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PC/PBT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AX8900用量为1phr时,共混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降滤效果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婷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张海宽 白丽萍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8-582,共5页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以AMV三元共聚物为柴油降凝剂,测定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单体和AMV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了影响AMV三元共聚物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一种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AM...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以AMV三元共聚物为柴油降凝剂,测定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单体和AMV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了影响AMV三元共聚物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一种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AMV三元共聚物与两种市售降凝剂分别进行复配,比较了复配前后的降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4.0:1.0:2.0,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5h,引发剂用量5.0g/mol的条件下合成的AMV三元共聚物可将柴油冷滤点降低3~4℃。AMV三元共聚物与宜兴EVA降凝剂复配后,对大庆5#柴油和济南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与德国DODIFLOW4744降凝剂复配后,对辽河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丙烯酸 马来酸酐 醋酸乙烯 共聚物 柴油降凝剂 冷滤点 复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书香 王振华 +1 位作者 康海彦 张贺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具有可逆溶解 -沉淀性能的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载体 ,并测定了其临界 pH值 (2 .4 7~ 3.5 1) .利用载体上的酸酐基团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得到了具有液相酶和固相酶两者... 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具有可逆溶解 -沉淀性能的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载体 ,并测定了其临界 pH值 (2 .4 7~ 3.5 1) .利用载体上的酸酐基团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得到了具有液相酶和固相酶两者优点的固定化酶 .考察了单体组成、固定化反应时间对固定化酶酶活的影响和可回收利用性 .固定化酶 (湿 )酶活可达 2 347u/ g ,经溶解 -沉淀循环 3次回收后的固定化酶酶活可保留 7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 三元共聚物 固定化酶 葡萄糖淀粉酶 可逆沉淀-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降凝剂的制备 被引量:16
4
作者 唐小华 严世强 +1 位作者 王绍霞 周永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作为柴油降凝剂.以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丙烯酸酯):n(苯乙烯):n(马来酸酐)=9:1:1、引发剂质量分数0.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 h为最佳条件,降...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作为柴油降凝剂.以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丙烯酸酯):n(苯乙烯):n(马来酸酐)=9:1:1、引发剂质量分数0.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 h为最佳条件,降凝剂收率为64.15%,降凝剂质量分数为0.1%时,研究的3种柴油组分油的凝点分别降低了10,5,7℃,具有良好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溶液聚合 正交试验 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马来酸酐-苯乙烯降凝剂的制备及其降滤效果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涛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杨桃 刘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8,共5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AE)-马来酸酐(M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AMS)降凝剂;考察了AMS的最佳聚合条件及其对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的降滤效果;用GC技术分析了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的分布;...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AE)-马来酸酐(M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AMS)降凝剂;考察了AMS的最佳聚合条件及其对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的降滤效果;用GC技术分析了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的分布;用1HNMR技术表征了AE和AMS的结构。AMS的最佳聚合条件为:n(AE)∶n(MA)∶n(St)=3∶1∶1,时间5h,温度80℃;AMS降凝剂的适宜添加量(占柴油的质量分数)为0.08%,此时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的冷滤点降幅分别为4℃和6℃。对于正构烷烃含量较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较宽且较均匀的柴油,使用AMS降凝剂时,降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溶液聚合 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 马来酸酐 乙烯 柴油降凝剂 冷滤点 降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相分离的流变学行为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润明 俞炜 周持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6-169,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混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相分离温度由动态储能模量对温度曲线斜率的转折点确定.结果表明,表观相分离温度有很大的频率依赖性,因此,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于相...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混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相分离温度由动态储能模量对温度曲线斜率的转折点确定.结果表明,表观相分离温度有很大的频率依赖性,因此,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于相分离温度测定时要外推到频率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混体系 动态流变行为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乳化剂合成丙烯酸酯乳胶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凤敏 张志彬 +2 位作者 门明燃 陈雪芳 曹春雷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0,共6页
采用4种不同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三乙胺)皂化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乳液聚合的乳化剂合成了丙烯酸酯乳胶,并对4种不同碱皂化的SMA作乳化剂合成丙烯酸酯乳胶时所需乳化剂的用量、乳胶的粒径、粒径... 采用4种不同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三乙胺)皂化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乳液聚合的乳化剂合成了丙烯酸酯乳胶,并对4种不同碱皂化的SMA作乳化剂合成丙烯酸酯乳胶时所需乳化剂的用量、乳胶的粒径、粒径分布、黏度、乳胶稳定性及乳胶膜的吸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碱皂化SMA作为乳化剂均可以合成丙烯酸酯乳胶,最佳用量为单体的8%(质量分数,下同)。乳胶性能及乳胶膜的吸水率受皂化SMA所用碱的类型的影响较大。其中,NaOH皂化SMA作乳化剂合成的丙烯酸酯乳胶的综合性能最好,乳胶的粒径较小为142.4 nm,呈单分散,黏度为14.68 mPa·s,综合稳定性良好,乳胶膜吸水率较低,为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乳化剂 丙烯酸酯乳液 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作油煤浆燃料稳定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德荣 瞧在银 周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00-2003,共4页
以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为稳定剂,当共聚物中n(马来酸酐):n(丙烯酸丁酯)=1:5,用吡啶中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4%时,油煤浆(COM)燃料在3个星期后的棒惯时间仍然小于2s,碳粉的最高质量含量可达59.4%。该稳定剂用量少、原料易得,有较... 以马来酸酐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为稳定剂,当共聚物中n(马来酸酐):n(丙烯酸丁酯)=1:5,用吡啶中和,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4%时,油煤浆(COM)燃料在3个星期后的棒惯时间仍然小于2s,碳粉的最高质量含量可达59.4%。该稳定剂用量少、原料易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丙烯酸丁酯 COM燃料稳定剂 马来酸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9
作者 段亚冲 王景棚 +2 位作者 陈苏 陈杰 袁才登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8-102,共5页
以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及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SMB)并作为环氧树脂(E-51)韧性固化剂。测定了SMB的酸酐值;采用红外光谱对SMB及SMB/E-51固化物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该SMB/E-51... 以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及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SMB)并作为环氧树脂(E-51)韧性固化剂。测定了SMB的酸酐值;采用红外光谱对SMB及SMB/E-51固化物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该SMB/E-51固化体系的热性能;比较了不同配比的SMB/E-51固化产物在150℃经过不同时间后的剪切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了SMB与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分别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时所得的固化产物的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该固化剂的酸酐值为0.356 mol/100 g。E-51/SMB固化产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ax)达430℃;当E-51/SMB的质量比为1/1.2时,固化产物表现出较佳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150℃下保温36 h后,对不锈钢的搭接剪切强度达到15.40 MPa,高于在相同条件和最佳配比下的E-51/SMA固化产物;且E-51/SMB固化体系的韧性也优于E-51/SMA固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 环氧树脂 固化剂 热性能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莉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16,共3页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m(丙烯酸)=1∶2].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4.0%和1.9%,聚合反应温度90℃,保温...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m(丙烯酸)=1∶2].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4.0%和1.9%,聚合反应温度90℃,保温1h.产物为粘度较低的透明液体,分散性好,色泽浅,螯合力为518mgCaCO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马来酸酐-丙烯共聚物 水溶液聚合法 引发剂 还原剂 洗衣粉 代磷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助洗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鲁莉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11-1714,共4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A-Co-AA)的微波辐射合成及其助洗性能,并与常规方法制得产品的助洗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合成MA-Co-AA的较佳工艺条件是:马来酸酐(MA)与丙烯酸(AA)的摩尔比为n(IA)∶n(AA)=1∶3.5,引发剂用... 研究了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A-Co-AA)的微波辐射合成及其助洗性能,并与常规方法制得产品的助洗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合成MA-Co-AA的较佳工艺条件是:马来酸酐(MA)与丙烯酸(AA)的摩尔比为n(IA)∶n(AA)=1∶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7%,微波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8min。用微波辐射法合成的MA-Co-AA的助洗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合成法所制备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微波辐射 助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在石灰浆液吸收SO_2废气中的应用
12
作者 韩利华 孙晓然 +1 位作者 梁英华 张学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3,106,共4页
以水作溶剂、过氧化物作引发剂合成马来酸酐与丙烯酸共聚物 ,详细探讨了共聚物组成、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稳定分散 Ca( OH) 2 碱性悬浮液吸收 SO2 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生物降解性无磷、无氮型水质稳定剂对碱... 以水作溶剂、过氧化物作引发剂合成马来酸酐与丙烯酸共聚物 ,详细探讨了共聚物组成、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稳定分散 Ca( OH) 2 碱性悬浮液吸收 SO2 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生物降解性无磷、无氮型水质稳定剂对碱液吸收SO2 的效率可提高 5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悬浮剂 吸收率 SO2废气 含硫废气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络合超滤分离水溶液中Pb^(2+)和Zn^(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光亮 李振山 包立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2-548,共7页
采用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PMA)为络合剂,研究络合超滤技术对水溶液中Pb2+和Zn2+的分离效果、竞争络合效应以及外加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以两种金属离子截留率之差表示分离率,以单一金属离子溶液中离子截留率与混合溶液中该离子的截留... 采用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PMA)为络合剂,研究络合超滤技术对水溶液中Pb2+和Zn2+的分离效果、竞争络合效应以及外加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以两种金属离子截留率之差表示分离率,以单一金属离子溶液中离子截留率与混合溶液中该离子的截留率之差表示金属离子间的竞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PMA浓度增加,两种金属离子的分离率先增大后减小,当PMA浓度为200 mg/L时,分离率达到最大值,为54.47%。pH从2增加到6时,分离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4时达到最大,为71.34%。两种金属离子的竞争效应随pH及PMA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在pH=5,PMA浓度为200 mg/L时,混合溶液中两种离子竞争效应最强。外加Na2SO4对分离率有较大影响,随着n(Na2SO4)增大分离率增加,随后基本保持不变,在n(Na2SO4)=0.06mol/L时,分离率达到最大值,为97.677%。加入Na2SO4减弱了Zn2+的竞争络合能力,有利于两种金属离子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Zn2+ 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 超滤 选择性分离 竞争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对ABS的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远 李文振 +4 位作者 钱正华 张来胜 董亮 王论 唐颂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保持马来酸酐单体质量分数为5%,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质量分数为30%,改变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合成系列四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四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四元共聚物对ABS树脂耐热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投料比为1∶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0×10~4左右的四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最高达到253.3℃,5%热分解温度可达到351℃。该共聚物可使ABS共混物T_g升高到124.7℃,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乙烯 Α-甲基乙烯 马来酸酐 ABS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在皂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敏 蒋禹旭 +2 位作者 伍燕 成煦 杜宗良 《针织工业》 2011年第4期36-38,74,共3页
采用特性黏度为51mL/g,马来酸酐(M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为1∶9的共聚物[P(MA-AA)]作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皂洗剂,研究了P(MA-AA)的用量、皂洗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红RES、黄3RS、蓝B-2GLN和翠蓝BES等4只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皂洗和防沾色效果... 采用特性黏度为51mL/g,马来酸酐(M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为1∶9的共聚物[P(MA-AA)]作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皂洗剂,研究了P(MA-AA)的用量、皂洗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红RES、黄3RS、蓝B-2GLN和翠蓝BES等4只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皂洗和防沾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虽对不同结构染料染色织物的皂洗效果不同,但当P(MA-AA)的用量为2 g/L时,都能获得最佳的洗涤效果;当染料结构不同时,皂洗温度的影响规律不同;当皂洗时间超过15 min后,继续皂洗,皂洗效果几乎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丙烯酸 共聚物 皂洗 防沾色 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PC/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春林 段辉丽 吴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为反应单体,加入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SAM)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三元共聚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寻求最优的合成条件;并以自制的SAM...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为反应单体,加入引发剂、链转移剂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SAM)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种类、用量及链转移剂用量对三元共聚物摩尔质量的影响,寻求最优的合成条件;并以自制的SAM来增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探讨了SAM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三元聚合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效果优于过氧化苯甲酰(BPO),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物质的量之比为60∶38∶2,链转移剂十二硫醇(TDM)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用量均为单体总质量的0.1%时,可获得摩尔质量为80 000 g/mol左右的三元共聚物SAM;SAM对PC/ABS共混物起到了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聚合 乙烯-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87-489,共3页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 ,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 ,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 ,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 -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 )∶m(丙烯酸 ) =1∶2 ,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 4.0 %和 1.9% ,聚...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 ,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 ,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 ,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 -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 )∶m(丙烯酸 ) =1∶2 ,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 4.0 %和 1.9% ,聚合反应温度 90℃ ,保温 1h。产物为黏度较低的透明液体 ,分散性好 ,色泽浅 ,螯合力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水溶液聚合 引发剂 还原剂 洗衣粉 助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K树脂
18
作者 戚远慧 朱永军 +2 位作者 罗筑 黄安荣 韦良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简称K树脂)(K-g-GM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对K-g-GMA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接枝率,分析了GMA用量对K-g-GMA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简称K树脂)(K-g-GM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对K-g-GMA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接枝率,分析了GMA用量对K-g-GMA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将K-g-GMA添加到K树脂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K/SAN透明合金。结果表明:随着GMA用量的增加,K-g-GMA的接枝率逐渐升高,当GMA用量为4 phr时,接枝率最高,熔体流动性较好。当K树脂与SAN质量比为15∶85,w(K-g-GMA)为3%时,与未加K-g-GMA相比,透明合金的拉伸强度、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和透光率分别提高6.08%,25.72%,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熔融接枝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阻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叶天旭 刘延卫 +1 位作者 李孟 李鸿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2067-2070,共4页
将马来酸酐(MAH)与苯酚于室温下混合得到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简称CTC),用此配合物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按摩尔比1∶1∶1,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 h,引发剂用量为0.3%较为缓和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将马来酸酐(MAH)与苯酚于室温下混合得到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简称CTC),用此配合物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甲酯(MA)按摩尔比1∶1∶1,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 h,引发剂用量为0.3%较为缓和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MAH/AM/MA)阻垢剂。结果表明,该阻垢剂对碳酸钙和磷酸钙均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阻垢剂浓度为130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到100%;阻垢剂浓度为7 mg/L时,对磷酸钙的阻垢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阻垢剂 电荷转移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及其应用
20
作者 龚方红 刘春林 +2 位作者 徐建平 蒋必彪 陈爱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了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KN)与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反应,在共聚物的分子链上引入了极性基团。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当MAH质量分数为1.8%、引发剂DCP的质量分数为0.12%时,可...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了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KN)与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反应,在共聚物的分子链上引入了极性基团。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当MAH质量分数为1.8%、引发剂DCP的质量分数为0.12%时,可获得性能优良的接枝物。经接枝改性的KN与尼龙6(PA6)的相容性明显改善,可以制备超韧尼龙,当KN的质量分数为20%时,PA6/KN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可达95kJ/m2,是纯PA6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 接枝 增韧剂 超韧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