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0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渗透性能及水化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鲁平 乔敏 +5 位作者 赵爽 王伟 陈俊松 朱伯淞 冉千平 洪锦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69,共9页
对比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可再分散乳胶粉与聚合物乳液不同形态掺入后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与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速凝水化体系下聚合物颗粒的物理成膜过程以及化学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EVA共聚物通过颗粒吸附、团... 对比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可再分散乳胶粉与聚合物乳液不同形态掺入后对喷射混凝土力学强度与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速凝水化体系下聚合物颗粒的物理成膜过程以及化学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EVA共聚物通过颗粒吸附、团聚及局部成膜作用,降低了速凝阶段水化产物钙矾石的数量并延缓了水泥C_(3)S的早期水化过程,造成速凝浆体凝结时间的明显延长以及早期强度降低,其以乳液形态掺入带来的早期水化延缓作用更强。硬化喷射混凝土内部直径130μm以上的圆形气泡数量受聚合物掺入影响而明显增多,造成硬化孔隙率增大同时降低了后期强度,但以乳胶粉形态掺入时EVA共聚物带来的引气作用及硬化气泡球形度改善效果更强。水化28 d,EVA共聚物在速凝浆体中可形成连续聚合物膜状结构,并充分分散、填充在钙矾石骨架与浆体孔隙之间,显著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水渗性能与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喷射混凝土 水化微观结构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的链结构与结晶性能
2
作者 朱官来 邱冬 +4 位作者 姜艳峰 姜泽钰 张明强 安彦杰 李瑞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69,共5页
通过将乙烯-1-丁烯二元共聚物与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进行对比,分析了三元共聚物链结构及其对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共聚物与三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都非常宽,表明分子链间具有非均匀性;三元共聚物的亚甲基序列... 通过将乙烯-1-丁烯二元共聚物与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进行对比,分析了三元共聚物链结构及其对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共聚物与三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都非常宽,表明分子链间具有非均匀性;三元共聚物的亚甲基序列长度分布较窄,片晶厚度相对小,有利于提高共聚物透明性和加工性能;在较高的冷却速率下,三元共聚物的结晶度较二元共聚物小,有助于提高共聚物的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 乙烯-1-丁烯二元共聚物 链结构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丙烯-乙烯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符明恒 高建树 +4 位作者 杨啸 邵磊山 李静静 蒋文军 刘振宇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通过将等规聚丙烯分子链中丙烯链段替代为乙烯链段,建立了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分析模型可反映聚合物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 通过将等规聚丙烯分子链中丙烯链段替代为乙烯链段,建立了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物理模型,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乙烯含量及其分布对共聚物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度为50的分析模型可反映聚合物的真实性质且计算量适中;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导率逐渐增加;相同乙烯含量时,共聚物中乙烯链段数越小,对其声子振动态密度的影响越小,有助于提升其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乙烯共聚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乙烯含量 热导率 振动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孔剂对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朱磊 都世杰 +3 位作者 刘才林 任先艳 杨海君 林树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09-2316,共8页
Pt/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疏水催化剂是核电含氚废水处理工艺中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SDB载体的孔结构和抗压强度对Pt/SDB的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调配混合致孔剂溶解度参数,制备了大... Pt/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疏水催化剂是核电含氚废水处理工艺中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SDB载体的孔结构和抗压强度对Pt/SDB的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调配混合致孔剂溶解度参数,制备了大孔径SDB3、高抗压强度SDB7等两类载体。SDB3比表面积为303.92 m^(2)·g^(-1)、平均孔径;33.15 nm、抗压强度为48.2 N、静态水接触角为150.27°,热分解温度为394.10℃;SDB7比表面积为343.91 m^(2)·g^(-1)、平均孔径为7.91 nm,抗压强度264.9N,静态水接触角为143.30°,热分解温度为393.30℃。Pt/SDB3、Pt/SDB7的催化效率分别为86.0%、81.8%,对比国际商售产品、文献报道的Pt/SDB的催化效率分别为81.6%、81.0%。本文制备的两类SDB载体孔结构合理且抗压强度较高,它们的Pt/SDB催化效率与文献报道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基苯共聚物 致孔剂体系 溶解度参数 大孔径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5
作者 吕金龙 曾舒 +3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杨康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光电雾度仪和光泽度仪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SBR含量的增加,PE消光膜的雾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则相应降低。当SBR质量分数超过15%时,PE薄膜的雾度超过60%,透光率大于88%,光泽度低于10 GU,展现出优异的消光特性。万能拉力试验机的测试结果表明,PE消光膜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随SBR质量分数的增加趋于一致,显示出良好的纵/横向力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BR对PE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显示,SBR/PE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随着SBR质量分数的增加,PE的结晶度逐渐降低。毛细管流变仪测试结果表明,SBR能够有效提高PE的加工性能。综上所述,SBR改性PE制备的消光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乙烯 消光膜 共混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型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纤维气凝胶蛋白分离材料
6
作者 曹展瑞 纪灿灿 +5 位作者 赫羴姗 周丰 向阳 高飞 刘轲 王栋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共9页
针对传统微球层析材料对牛血清蛋白等生物制品的分离速度慢、分离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纤维-壳聚糖季铵盐(CS)复合气凝胶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针对传统微球层析材料对牛血清蛋白等生物制品的分离速度慢、分离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纤维-壳聚糖季铵盐(CS)复合气凝胶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气凝胶吸附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气凝胶材料具有以EVOH纳米纤维为骨架的互穿多孔结构,压缩回弹性优异,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静态饱和吸附量高达1121.6 mg/g。本研究为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纯化材料的构筑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 壳聚糖季铵盐 气凝胶 牛血清白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单体含量对乙烯-辛烯共聚物加速光老化的影响
7
作者 杨子夜 卓文越 +2 位作者 赵桐 牛艳华 李光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30,共14页
研究了不同共聚单体含量的乙烯-辛烯共聚物(EOCs)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加速光老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微观形貌、流变性能、晶体性能和官能团变化的表征分析,揭示了共聚单体含量对EOCs光老化行为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共聚单体含量的乙烯-辛烯共聚物(EOCs)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加速光老化行为及其机理。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微观形貌、流变性能、晶体性能和官能团变化的表征分析,揭示了共聚单体含量对EOCs光老化行为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共聚单体含量的EOCs在老化后期易产生裂纹。凝胶含量、热失重及流变结果表明,共聚单体含量越高,加速光老化中光交联和断链降解的能力越强;LDPE在老化过程中以交联为主,而EOCs在老化后期以断链为主。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有EOCs样品的力学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而降低。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随着共聚单体含量增加,晶体形貌由链折叠层状晶体转变为束状晶体;共聚单体含量高的EOC2和EOC3样品中,束状晶体在老化过程中能够稳定存在。衰减全反射红外分析结果显示,各样品的光降解机制相似,主要以羰基和少量乙烯基为降解产物;但高共聚单体含量的EOC2和EOC3样品在老化前期产生较多碳碳双键结构,老化后期双键转变为酮、酯、醛等降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加速光老化 共聚单体含量 断链与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氢气透过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封声飞 周权 赵延广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9,共8页
目的探究并验证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薄膜在0~50℃下的氢气透过性规律。方法首先,根据分子扩散理论分析推导出表征ETFE薄膜透气速率的特征变量——渗透因子fp。其次,通过实验,采用热导法快速测定不同温度下ETFE薄膜对不同浓度氢气... 目的探究并验证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薄膜在0~50℃下的氢气透过性规律。方法首先,根据分子扩散理论分析推导出表征ETFE薄膜透气速率的特征变量——渗透因子fp。其次,通过实验,采用热导法快速测定不同温度下ETFE薄膜对不同浓度氢气的渗透因子。再次,结合反应活化能理论与渗透因子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并通过对比相同温度下实际测定的渗透因子fp与理论计算的渗透因子Fp得出结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结果温度te和氢气渗透因子fp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在不同氢气浓度下,热力学温度的倒数与fp的自然对数均呈线性关系,在相同温度下,实际fp与理论Fp接近。结论在0~50℃下,温度对ETFE薄膜的氢气透过性影响规律符合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方程,该研究对扩展ETFE薄膜在透气性与防护领域的应用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透气性 阿伦尼乌斯方程 热导法 渗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
9
作者 莫笑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3,54,共7页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因而具备较理想的机械阻尼性能。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对机械阻尼性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较宽温域范围(>50℃)的阻尼材料。本文以苯乙烯和异戊二烯为单体,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和选择性加氢技术,合成了具有不同3,4-结构含量、苯乙烯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加氢度的SEPS,建立了聚合物主要结构参数与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异戊二烯段3,4结构含量在55%以上、苯乙烯含量在20%、数均分子量控制在1.0×10^(5)以上的SEP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有效阻尼温域(阻尼因子>0.3)范围为-20~35℃,温差达到55℃,是较理想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阻尼减震材料,可用作减震、去耦、隔声、消声覆盖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异戊二烯3 4-结构 阴离子聚合 选择性加氢 阻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基电缆屏蔽料的开发与加工工艺优化
10
作者 赵洋 郭甜 +1 位作者 尚英强 丁一铭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137,共7页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电缆屏蔽料存在与铝质导线之间剥离强度不佳的问题,为改善剥离强度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其性能的影响。醋酸乙烯酯(VA)质量分数(18%~40%)与MAH接枝PP(PP-MAH)质量分数(0%~5%)越高,EV...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电缆屏蔽料存在与铝质导线之间剥离强度不佳的问题,为改善剥离强度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其性能的影响。醋酸乙烯酯(VA)质量分数(18%~40%)与MAH接枝PP(PP-MAH)质量分数(0%~5%)越高,EVA屏蔽料与铝之间的剥离强度越大。在导电性方面,加入25~40份导电炭黑使得EVA屏蔽料的导电性能增加,但拉伸强度先升高后下降;而加入2、3、4份碳纳米管(CNT)在提升导电性的同时,也使电缆屏蔽料的拉伸强度下降了约26%、32%、36%。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对剥离强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越高,剥离强度越大。通过实验优化,确定了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方为EVA分子内VA质量百分比为23%的EVA 100份、PP-MAH 3份、导电炭黑30份、CNT 2份。最佳的压制条件为热压温度120℃,热压压力10 MPa。基于该配方制备的EVA屏蔽料兼具良好的剥离性和导电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该研究为电缆屏蔽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表明通过合理调控基料与助剂的质量比、优化加工参数,可显著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满足剥离强度和导电性能等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电缆屏蔽料 铝护套 剥离强度 加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向氢氧化镁的改性及其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金帅 马亚丽 +4 位作者 王海棠 司傲龙 郑强 贾松岩 李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120,共10页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 以菱镁矿煅烧得到的轻烧粉(主要成分为MgO)为原料,硝酸铵溶液为蒸氨母液,改变蒸氨条件提高蒸氨转化率,采用氨循环法合成层状高取向Mg(OH)_(2)。研究了蒸氨过程中硝酸铵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C_(NH_(4)NO_(3)))、蒸氨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对蒸氨转化率的影响;并以制得的Mg(OH)_(2)为研究对象,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HD-171)和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HD-172)作为表面改性剂,对Mg(OH)_(2)进行改性,将改性剂HD-171和HD-172改性后Mg(OH)_(2)添加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温度、氨/镁物质的量比是影响蒸氨反应镁离子浸出率的关键因素,成功制备出纯度为99.98%、粒径为1.3μm、六方片状的高取向[I(001)/I(101)=1.3,I为晶面衍射峰强度]Mg(OH)_(2)产物。通过对比改性前后Mg(OH)_(2)的吸油值可知:在反应温度75℃,改性剂HD-171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1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反应温度85℃,改性剂HD-172的质量分数为4%,反应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剂HD-172对Mg(OH)_(2)的改性效果最好。在添加剂的质量分数均为70%的情况下,与未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相比,HD-171和HD-172改性Mg(OH)_(2)/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05和2.53 MPa,氧指数分别提升了2.6%和1.1%,说明HD-171和HD-172改性后的Mg(OH)_(2)可以有效地提高EVA的阻燃性和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高取向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硅烷偶联剂 阻燃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驱动一体化碳纳米管/氮化硼/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2
作者 王文君 董余兵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4,共13页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 为了丰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基纤维的响应方式,实现电致可逆驱动,以纳米六方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BN/EVA复合纤维,并通过溶胀-浸渍法在纤维表面包覆碳纳米管(CNTs)导电层,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CNTs/BN/EVA复合纤维。结果表明:CNTs与纤维基体结合紧密,在纤维表面形成了良好的导电通路,CNTs/BN/EVA复合纤维的电导率可达到58.03 S/m,且具有良好的应变传感性能,其检测范围高达28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响应度(在175%~281%应变范围,GF为35.19,R^(2)=99.03%),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分别为196 ms和189 ms。加捻制得的CNTs/BN/EVA复合纱线在18 V电压下可在12 s内快速升温至111.45℃,且该复合纱线在周期性电刺激条件下表现出稳定的升降温行为,实现了对电致可逆驱动应变的精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功能填料 双向形状记忆 应变传感 电致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衍生物阻燃剂制备及其对乙烯-醋酸乙烯酯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栋科 杨启航 +3 位作者 赵海洋 赵地顺 崔文广 高岩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5,共9页
通过顺丁烯二酸(MA)、氢氧化铝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磷阻燃剂DMATH。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DMATH的结构。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分析了乙烯-醋酸乙烯酯的阻燃性... 通过顺丁烯二酸(MA)、氢氧化铝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磷阻燃剂DMATH。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DMATH的结构。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分析了乙烯-醋酸乙烯酯的阻燃性能。利用热失重分析了EVA及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DMATH能抑制乙烯-醋酸乙烯酯的燃烧滴落与烟雾产生,在气相和凝聚相中发挥阻燃作用。当阻燃剂DMATH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值从19%提高到29.1%,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峰值烟雾释放速率(SPR)、总热释放(THR)及总烟雾释放(TSR)分别降低了176 k W/m^(2),0.034 m^(2)/s,13.53 MJ/m^(2)和11.6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O 乙烯-醋酸乙烯 有机磷 阻燃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EVA-g-MAH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阻燃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喜平 陆昶 +5 位作者 陈峰 程刚 姚大虎 赫玉欣 张兴刚 张用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6/IFR(EVA/PA6/IFR)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增容剂EVA-g-MAH对EVA/PA6阻燃合金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熔融指数、力学性能、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EVA/PA6阻燃合金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EVA-g-MAH用量的增加,EVA/PA6阻燃合金的极限氧指数稍有降低,但当EVA-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垂直燃烧可达UL 94V-0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增容剂可提高EVA/PA6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聚酰胺6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流变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威 余大洋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PDD-TFE)共聚物是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开展PDD-TFE共聚物平均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和流变特性研究对拓展其加工应用有重要意义。鉴于溶液法测定PDD-TFE共聚物MW及MWD存在难度,建立了由动... 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PDD-TFE)共聚物是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开展PDD-TFE共聚物平均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和流变特性研究对拓展其加工应用有重要意义。鉴于溶液法测定PDD-TFE共聚物MW及MWD存在难度,建立了由动态流变法和动态黏弹法获得PDD-TFE共聚物MW及MWD的改进方法。根据Fox方程、共聚物结构和性能参数得到了PDD-TFE共聚物的零切黏度与MW之间的关系;通过Carreau-Yasuda方程拟合PDD-TFE共聚物的复数黏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零切黏度。在实验测定PDD-TFE共聚物的储能模量与频率关系基础上,应用动态黏弹法得到其MW及MWD,并进一步研究了220℃时PDD-TFE共聚物的MW及MWD对共聚物熔体流变特性的影响,发现共聚物的MWD越宽,共聚物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越明显;随着共聚物MW增大,共聚物熔体的非牛顿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2 2-二甲基-1 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平均分子量 流变特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系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研究
16
作者 袁颖 张丽锋 +4 位作者 孙彦民 蔡巷 段兴宇 周立山 韩恩山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以茂金属/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异丁基铝为催化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乙烯-1-辛烯共聚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法、核磁共振碳谱法等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和1-辛烯用量对共聚物的... 以茂金属/三苯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异丁基铝为催化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乙烯-1-辛烯共聚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高温凝胶渗透色谱法、核磁共振碳谱法等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和1-辛烯用量对共聚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为1μmol,n(Ti)∶n(Al)∶n(B)为1.0∶300.0∶1.2,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5 min,1-辛烯用量为20 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39×10^(5),1-辛烯含量达26.6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乙烯-1-辛烯共聚物 聚合条件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聚物对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共混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宣伯 陆赵峻 +3 位作者 苏萃 姚雪容 张龙贵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再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于促进EVOH的分散性。利用DSC、SEM、力学性能测试、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构及PE-g-MAH的加入对共混物性...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再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于促进EVOH的分散性。利用DSC、SEM、力学性能测试、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共混物的结构及PE-g-MAH的加入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DPE与EVOH不相容,EVOH以球形颗粒均匀分散在LDPE基体中,添加PE-g-MAH后可显著改善EVOH的分散性,大幅降低EVOH的结晶温度,进一步提高EVOH/LDPE共混物的强度及对一类萜类物质的阻隔性能。另外,当EVOH含量为10%(w)时,EVOH/LDPE共混物的阻隔性能相对纯LDPE有明显提升,之后进一步提高EVOH含量,阻隔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共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EVA装置废溶剂中的醋酸乙烯和异十二烷
18
作者 杜梦琪 曾衍铧 +3 位作者 朱锦羡 温启旺 宋庆彬 彭绍洪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3,168,共4页
准确测定EVA装置废溶剂中的醋酸乙烯和异十二烷含量是实现废溶剂资源化利用的基础。建立气相色谱同时分析EVA废溶剂中的醋酸乙烯和异十二烷含量的方法,优化了待测组分的色谱分离条件及检测参数,考察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表... 准确测定EVA装置废溶剂中的醋酸乙烯和异十二烷含量是实现废溶剂资源化利用的基础。建立气相色谱同时分析EVA废溶剂中的醋酸乙烯和异十二烷含量的方法,优化了待测组分的色谱分离条件及检测参数,考察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表明,醋酸乙烯和异十二烷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9和0.9992,方法检定下限分别达到0.28,11.90 mg/L,加标回收率为97.08%~100.15%和99.90%~102.88%,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05%与1.80%(n=6),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EVA装置废溶剂中醋酸乙烯和异十二烷回收工艺的指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废溶剂 eva 醋酸乙烯 异十二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彩色防水涂料及施工
19
作者 王敏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27,共2页
介绍了EVA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配比及施工方法。此种防水涂料无污染 ,防水效果好 。
关键词 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 彩色防水涂料 施工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填料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复合改性及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海波 李宾 +3 位作者 袁晓 柳翠 沈春银 戴干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8-933,1013,共7页
采用氧化镁(MgO),碳化硅(SiC)和氮化硼(BN)为功能填料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功能复合改性,以制备高性能光伏封装胶膜。研究了功能填料对EVA胶膜的剥离强度、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热导率和耐老化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 采用氧化镁(MgO),碳化硅(SiC)和氮化硼(BN)为功能填料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功能复合改性,以制备高性能光伏封装胶膜。研究了功能填料对EVA胶膜的剥离强度、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热导率和耐老化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填充量下,三种功能填料中MgO复合改性的EVA胶膜封装性能最好,导热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也最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功能填料提高EVA封装材料耐老化的机理,发现产生乙酸是EVA胶膜加速老化的主要因素,而功能填料对EVA胶膜老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填料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复合改性 耐老化性能 老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