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4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结构的1H NMR和13C NMR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丹枫 喻国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4-738,共5页
采用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技术对由双[N-(2,6-二异丙基苯基)-3-异丙基水杨醛亚胺]镍(Ⅱ)配合物/甲基铝氧烷(Methylaluminoxane,MAO)催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的共聚物(EMMA-a)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表征,同时... 采用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技术对由双[N-(2,6-二异丙基苯基)-3-异丙基水杨醛亚胺]镍(Ⅱ)配合物/甲基铝氧烷(Methylaluminoxane,MAO)催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的共聚物(EMMA-a)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表征,同时对自由基聚合制得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b)作了相应的分析与表征。通过1H NMR数据,计算得到两种共聚物样品中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插入率分别为14.10%和10.26%(摩尔百分数)。基于13C NMR数据,分析比较了由配位共聚与自由基共聚所得共聚物样品在微观结构上的区别,结果发现,在共聚物的乙烯链段部分,由配位共聚得到的共聚物样品EMMA-a主要含有甲基型支链,而由自由基共聚所得共聚物样品EMMA-b具有长链型支链。另外,在共聚物的MMA链节部分,EMMA-a中的MMA单元的羰基(C‖O)碳的化学位移为177.27,而EMMA-b中的MMA单元的羰基(C‖O)碳的化学位移为17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 微观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酚醛树脂共混体系相形态控制研究
3
作者 李求进 张世杰 +1 位作者 樊晓华 焦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864-2866,共3页
用溶液浇铸膜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酚醛树脂共混物,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酚醛树脂共混体系由于氢键作用存在相容窗口... 用溶液浇铸膜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酚醛树脂共混物,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酚醛树脂共混体系由于氢键作用存在相容窗口,在其相容窗口内可以通过改变共聚物的共聚比或共混比来控制相形态结构,获得预期的纳米形态结构;在相容窗口中,共混物存在分散的颗粒,它源于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分凝结构,共混物中PS含量的增加会增加分子链间的分凝结构,致使分散颗粒出现,当分凝程度越来越大时,最终会导致共混体系进入相分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氢键 相容性 分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共混一步法制备具有优异水氧阻隔性能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量子点扩散板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博文 段宇豪 +3 位作者 葛伟新 朱家铭 熊英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为了同时增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的光扩散性能和水氧阻隔性能,首次将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光扩散粒子,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EVOH含量的SMMA/EVO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 为了同时增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的光扩散性能和水氧阻隔性能,首次将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光扩散粒子,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EVOH含量的SMMA/EVO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雾度仪、气体渗透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等详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光扩散性能、水氧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VOH与SMMA不完全相容,质量分数40%以下的EVOH在SMMA体系中以球形分散相形式存在,可将雾度从纯SMMA的0.3%提高至80%以上,起到光散射粒子的作用,透光率依然保持在60%以上;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水氧阻隔性能逐渐提高。将量子点加入阻隔扩散板中,能够有效延长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乙烯-乙烯共聚 荧光寿命 水氧阻隔性能 量子点扩散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规支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卢爱青 龚海丹 +2 位作者 任强 张开勇 蒋必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tBBiB)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二乙烯基苯(DVB)为支化单体,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90℃下进行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合反应,研究了不同单体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用...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tBBiB)为引发剂,CuBr/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二乙烯基苯(DVB)为支化单体,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90℃下进行了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合反应,研究了不同单体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多角激光散射仪(MALLS)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表现出活性聚合特征,Mw,MALLS>3.9×105;Mw,MALLS/Mw,GPC>1,说明反应生成了St与MMA的无规支化共聚物;;当St与MMA摩尔比为3:1时,共聚物中St单元的含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支化共聚 ATRP 乙烯基苯 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雅琼 许文林 鲁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7-529,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 ,研究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极性溶剂中分散聚合的工艺条件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 ,通过控制工艺条件 ,可以制得粒径均匀的共聚物微球。
关键词 窄分布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 微球 制备 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被引量:4
7
作者 居卫 于栋萍 +4 位作者 徐晨斐 韩亦钦 高宜健 李冬亚 张丹枫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0-347,共8页
研究了3个在苯胺基邻位含有不同位阻效应的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1~C3的合成及其结构的分析与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C3为主催化剂,考察了Al与Ni物质的量之比(nAl/nNi)、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甲基丙烯酸甲... 研究了3个在苯胺基邻位含有不同位阻效应的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1~C3的合成及其结构的分析与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C3为主催化剂,考察了Al与Ni物质的量之比(nAl/nNi)、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浓度、时间等对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影响,得到最佳聚合条件为:nAl/nNi为150,温度25℃,压力2MPa,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评价了C1、C2和C3催化剂结构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苯胺基邻位的取代基位阻较小时,催化活性较好,但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低,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1 H-NMR、13C-NMR、FT-IR等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配体 镍配合物 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丹枫 张玉军 +1 位作者 喻国聪 高文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2-2088,共7页
以4种基于水杨醛亚胺配体的镍配合物bis[N-(2,6-diisopropylphen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1),bis[N-(2,6-diisopropylphenyl)-3-meth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2),bis[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 以4种基于水杨醛亚胺配体的镍配合物bis[N-(2,6-diisopropylphen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1),bis[N-(2,6-diisopropylphenyl)-3-meth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2),bis[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3)和[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Ph)(PPh3)(C4)为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对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催化共聚.以C3为模型催化剂,研究了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在最佳的聚合条件下,探索了不同的催化剂结构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2的活性高于C1和C3,为13.1 kg/(mol Ni·h),而C3的插入率最低,为14.1%.对于具有相同配体不同结构的配合物C3和C4,含双水杨醛亚胺配体的C3的催化活性高于含单水杨醛亚胺配体的C4,而两者在共聚单体MMA的插入率方面差别不大.对所得共聚物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 聚烯烃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乳液共聚物与PVC共混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丽庭 张留成 +3 位作者 刘国栋 高俊刚 刘海峰 金日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6-109,共4页
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 N-苯基马来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将其与PVC共混得到耐热 PVC共混物 ,研究了共聚物组分含量对 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性的影响 ,用TBA、TGA对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 。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 乳液共聚 聚氯乙烯 力学性能 流变性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刚 张邦华 +3 位作者 宋谋道 周庆业 黎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79-1883,共5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嵌段共聚物(PS-b-PMMA).采用GPC、FTIR、NMR(1HNMR、13CNMR和固体NMR)和DM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高分子量、窄分布、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两嵌段共聚物.
关键词 嵌段共聚 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微球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馨 辛忠 杨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0-315,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微米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微球,研究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组成、引发剂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聚合...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微米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微球,研究了分散介质组成、单体组成、引发剂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聚合产物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 分散聚合 共聚物微球 分散聚合法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晓峰 张德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先制备出粒径均匀、形态一致的乳胶粒 ,采用后处理过程得到大量带有微孔的颗粒 ,并对共聚物进行测试分析。
关键词 乳液聚合法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 微孔粒子 纳米材料 增韧剂 填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对铸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赫文秀 张永强 +2 位作者 索全伶 简丽 贺文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99,共3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共聚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产品为无规共聚物,对可发处理后的共聚物的铸模性能进行测定,并研究了单体残留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和结构以及分子量对铸模性...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共聚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产品为无规共聚物,对可发处理后的共聚物的铸模性能进行测定,并研究了单体残留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和结构以及分子量对铸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单体残留量增加,PSMMA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2)同一种PSMMA共聚物珠粒,单体残留量不同,其结构也不同;(3)PSMMA共聚物的分子量愈大,发泡剂含量愈高,发泡倍率愈大,成型密度愈小,相应的发气量和灼烧后的残留量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 共聚 合成 铸模性能 悬浮聚合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聚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志华 谢富强 +1 位作者 夏柏如 付志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17-1619,共3页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二硫醇(EDT)为链转移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得到了含有残余巯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链转移剂(HS-PMMA),继而以HS-PMMA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采用普通自由基聚合方...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二硫醇(EDT)为链转移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得到了含有残余巯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链转移剂(HS-PMMA),继而以HS-PMMA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进行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采用普通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结构可以设计的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 普通自由基聚合 多官能团链转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月欣 龙敬伟 +1 位作者 刘盘阁 张留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9,共2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N 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苯乙烯三元共聚体系中苯乙烯用量对共聚物的透光性、黄色度、耐热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影响产品透光性的前提下 ,St的加入可明显降低产品的黄色度 ;适量的St...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N 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苯乙烯三元共聚体系中苯乙烯用量对共聚物的透光性、黄色度、耐热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影响产品透光性的前提下 ,St的加入可明显降低产品的黄色度 ;适量的St可提高共聚物的耐热性并改善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苯乙烯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 环己基马来酰亚胺总质量的 15 %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乙烯 共聚 透光性 耐热性 机械性能 PMMA 有机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碘存在下合成聚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16
作者 包宏强 张颖 +1 位作者 徐冬梅 张可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8,共4页
在元素碘存在下,用衰减链转移聚合(DT)的方法合成以碘为端基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I),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共聚过程符合ATRP机理,所得共聚物通过GPC和1H-NMR表... 在元素碘存在下,用衰减链转移聚合(DT)的方法合成以碘为端基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I),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共聚过程符合ATRP机理,所得共聚物通过GPC和1H-NMR表征,证明是分子量分布较窄(■w/-■n=1.4-1.8)的二嵌段共聚物PVAc-b-P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活性自由基聚合 共聚 衰减链转移聚合 醋酸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封装胶膜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远 徐梦楠 +1 位作者 陶家骏 蒋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苯乙烯(St)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接枝单体,熔融接枝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制备POE-g-P(HEMA-co-St)(以下简称POE-g-PHS)和POE-g-P(HEMA-co-St-co-KH570)(以下简称POE-g-PHSK)。以过...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苯乙烯(St)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接枝单体,熔融接枝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制备POE-g-P(HEMA-co-St)(以下简称POE-g-PHS)和POE-g-P(HEMA-co-St-co-KH570)(以下简称POE-g-PHSK)。以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TBEC)为交联剂、POE-g-PHS和POE-g-PHSK为改性剂,分别加入POE基材中,经熔融共混和层压交联制备POE/POE-g-PHS胶膜和POE/POE-g-PHSK胶膜,研究了POE-g-PHS和POE-g-PHSK对胶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g-PHS和POE-g-PHSK含量的增加,POE预制膜的防交联剂迁移能力明显提升;同时,POE胶膜交联度的提升和结晶度的变化也影响其综合性能。当POE-g-PHS和POE-g-PHSK质量分数分别为9%和6%时,综合性能最优。预制膜表面摩擦系数变化率从17.13%分别降低到0.53%和0.49%,胶膜交联度从86.28%分别提高至89.87%和90.91%,剥离强度从12.86 N/cm分别提升至20.86 N/cm和32.14N/cm,同时,抗紫外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和体积电阻率等性能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α-烯烃共聚物胶膜 熔融接枝 交联剂迁移 表面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交叉分级
18
作者 叶锦镛 骆德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用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在25.0±0.1℃的丙酮-乙腈、一氯代正丁烷-环己烷中进行交叉分级,测定了所得到的35个级分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从实验结果可知,Stockmayer理论对低转化率共聚物及高转化率的MS共... 用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在25.0±0.1℃的丙酮-乙腈、一氯代正丁烷-环己烷中进行交叉分级,测定了所得到的35个级分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从实验结果可知,Stockmayer理论对低转化率共聚物及高转化率的MS共聚物的化学组成分布的计算都适用,计算所得分布与交叉分级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共聚 氯代正丁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 自由基引发 高转化率 环己烷 交叉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庆华 孙建中 周其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方法合成了聚2-乙烯基吡啶(P2V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嵌段共聚物(P2VP-b-PMMA),并采用GPC、FT-IR、NMR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合产物为数均分子量103166、多分散指数1.08的单分散P2VP-b-PMMA。
关键词 2-乙烯基吡啶 甲基丙烯酸甲酯 阴离子活性聚合 嵌段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武清泉 赵清香 +1 位作者 王玉东 刘民英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45-49,共5页
讨论了氯乙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 3种共聚单体的投料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树脂性能的影响。所得共聚树脂加工成片后 ,测量其各种物理性能 ,结果显示出低温韧性和抗冲击性等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乙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