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基胺-乙烯醇共聚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1
作者 徐才华 付瑶 +1 位作者 蒋元力 杨伯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166,169,共3页
合成制备了乙烯基胺-乙烯醇(VAm-VA)共聚材料。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酸性水解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溶解性的膜材料;采用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更好地将膜材料中的氨基盐酸盐转化为氨基。
关键词 乙烯基胺-乙烯醇共聚材料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辐射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海红 赫然 +3 位作者 柳美华 窦艳丽 张万喜 邓鹏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1,116,共5页
采用5万CiCo-60源进行辐照,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iO2纳米复合材料、SiO2纳米复合材料、ZnO纳米复合材料和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纳米粒子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辐照剂量、不同基体、不同纳米填料及改性剂等实验条件... 采用5万CiCo-60源进行辐照,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TiO2纳米复合材料、SiO2纳米复合材料、ZnO纳米复合材料和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纳米粒子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辐照剂量、不同基体、不同纳米填料及改性剂等实验条件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EVOH-68(乙烯醇基含量为68%)为基体的纳米复合材料经过辐照,力学性能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以EVOH-56(乙烯醇基含量为56%)为基体的纳米复合材料经过辐照,在小辐照剂量下力学性能提高,大剂量下力学性能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小。EVOH-56/纳米ZnO体系与EVOH-56/纳米TiO2体系相比表现的更耐辐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 纳米复合材料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纳米黏土阻隔材料
3
作者 薛敏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5,共1页
日本NipponGohsei公司和西班牙的Nanobiomat—ters公司签署了一份独家全球授权协议,这个协议是关于在EVOH中独家使用Nanobiomatters公司的02BlockBarrier纳米黏土添加剂。EVOH和纳米黏土阻隔材料商品名为Soaranol,现处于取样阶段,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 纳米黏土 阻隔材料 授权协议 EVOH 西班牙 添加剂 商品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尼龙6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易著武 刘跃军 +3 位作者 刘小超 杨坚 李祥刚 范淑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5-152,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尼龙6(EVOH/PA6)复合材料,用高级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特性。通过幂律模型对EVOH/PA6复合材料的黏度与剪切速率(γ)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并用Arrhenius方程描述了复合...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尼龙6(EVOH/PA6)复合材料,用高级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特性。通过幂律模型对EVOH/PA6复合材料的黏度与剪切速率(γ)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并用Arrhenius方程描述了复合材料黏度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EVOH/PA6复合材料为假塑性流体,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ηa)和非牛顿常数(n)随着EVOH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角频率(ω)扫描范围内,EVOH的加入提高了EVOH/PA6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数黏度|η*|。用Han曲线、Cole-Cole曲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发现,EVOH和PA6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另外,EVOH/PA6复合材料在EVOH的添加量达到15%(质量分数)时形成了微观相分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乙烯-乙烯醇共聚 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幂律模型 Arrheniu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增强聚丙烯微米纤维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万雨彩 刘迎 +3 位作者 王旭 易志兵 刘轲 王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提高常规纤维基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相分离法制备得到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PVA-co-PE)纳米纤维并制成悬浮乳液,将聚丙烯(PP)针刺基材浸渍到悬浮乳液中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PVA-co-PE纳米纤维增强PP微米纤维骨架复合... 为提高常规纤维基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相分离法制备得到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PVA-co-PE)纳米纤维并制成悬浮乳液,将聚丙烯(PP)针刺基材浸渍到悬浮乳液中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PVA-co-PE纳米纤维增强PP微米纤维骨架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静电电位计、孔径分析仪及滤料综合测试台对过滤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纤维的面密度为9.34 g/m^2时,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对尺寸为0.3μm的NaCl气溶胶粒子的过滤效率为99.936%,阻力压降为81 Pa,品质因数为0.0919 Pa-1,且复合过滤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相比PP针刺基材均增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醇-乙烯共聚 聚丙烯 冷冻干燥 复合过滤材料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乙烯醇(PVA)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梅 马荣堂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66-1968,共3页
The soluble poly(vinyl alcohol)-g-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PVA-g-MPEG) graft copolymer was prepared by two-step synthe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PVA-g-MPEG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The phase change an... The soluble poly(vinyl alcohol)-g-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PVA-g-MPEG) graft copolymer was prepared by two-step synthe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PVA-g-MPEG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The phase change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DSC and POM. The phase change behavior presented solid-to-solid state; the phase transition process was reversible. Compared with pure MPEG, the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graft copolymer declined because of the addition of PVA. Due to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and chemical bond, the crystalline shape of the graft copolymer was chan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单甲醚 乙烯醇 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 溶解性 交联网络结构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二亚胺镍(Ⅱ)催化乙烯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丹枫 张文杰 +1 位作者 牛犇 仝鑫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9-646,共8页
采用一系列不同结构的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在倍半乙基氯化铝(EASC)作用下,催化乙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oS)共聚。研究了催化剂结构、VTMoS浓度、催化剂物质的量、铝镍元素物质的量之比(nAl/nNi)、乙烯压力、聚合时间和溶剂等对... 采用一系列不同结构的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在倍半乙基氯化铝(EASC)作用下,催化乙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oS)共聚。研究了催化剂结构、VTMoS浓度、催化剂物质的量、铝镍元素物质的量之比(nAl/nNi)、乙烯压力、聚合时间和溶剂等对共聚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催化工艺条件。采用高温核磁共振仪(NM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和熔点,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共聚物中的硅含量,并采用平衡溶胀法分析了共聚物的交联程度以及共聚物交联网络的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以C4为催化剂,且催化剂物质的量为5.0μmol, VTMoS浓度为0.50mol/L,n_(Al)/n_(Ni)=400,乙烯压力为1.0 MPa,聚合温度为25℃,聚合时间为1.0 h时,催化活性达到6.53×10^(5)g/(mol·h),共聚物中w(Si)为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亚镍催化剂 乙烯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共聚 功能化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及丙烯腈与N-乙烯基甲酰胺的共聚
8
作者 江绍群 袁汉江 +1 位作者 张广知 Gudrun Schmidt-Naake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用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与N-乙烯基甲酰胺、丙烯腈与N-乙烯基甲酰胺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探讨了不同体系的共聚行为.对共聚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IR),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拓宽N-乙烯基甲酰胺与它的共... 用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与N-乙烯基甲酰胺、丙烯腈与N-乙烯基甲酰胺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探讨了不同体系的共聚行为.对共聚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IR),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拓宽N-乙烯基甲酰胺与它的共聚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NPI) 丙烯腈(AN) N-乙烯基甲酰(NVF) N-乙烯基甲酰/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共聚物(NVF/NPI) N-乙烯基甲酰与丙烯腈-共聚物(NW/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和抗静电性能研究
9
作者 夏碧华 李家豪 +5 位作者 张枭楠 侯茗萱 瞿润怡 黄杨宇 李婷 东为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83,共9页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基于Ti_(3)C_(2)T_(x) MXene和聚乙烯亚胺之间的氢键作用使聚乙烯亚胺分子接枝在Ti_(3)C_(2)T_(x) MXene表面,制得改性Ti_(3)C_(2)T_(x) MXene。通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之间的加成反应制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并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以改性Ti_(3)C_(2)T_(x) MXene作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和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对制备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对该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电磁屏蔽性能、拉伸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表现出45 dB的高电磁屏蔽效率,12 MPa的高拉伸强度以及5×10^(7)Ω的高表面电阻,均高于不含Ti_(3)C_(2)T_(x) MXene的聚乙烯亚胺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片层材料MXene 乙烯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 电磁屏蔽性能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交联聚乙烯醇/羟基末端聚酰胺-胺树型高分子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武旭业 黄世文 +1 位作者 张建涛 卓仁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2-387,共6页
Novel physically cross-linked hydrogels, composed of PVA and hydroxy-terminated polyamidoamine(PAMAM) dendrimer G6-OH, were prepared by cyclic freezing/thawing treatment of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PVA and G6-OH. ... Novel physically cross-linked hydrogels, composed of PVA and hydroxy-terminated polyamidoamine(PAMAM) dendrimer G6-OH, were prepared by cyclic freezing/thawing treatment of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PVA and G6-OH. FTI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AMAM dendrimer G6-OH was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into PVA hydrogels. Higher contents of G6-OH in PVA/G6-OH hydrogels resulted in higher swelling ratios, and faster reswelling rat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ezing/thawing cyclic times, the swelling ratios and reswelling rates of PVA/G6-OH hydrogels decreased,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physically cross-linked PVA hydrog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醇 聚酰-树型高分子 水凝胶 制备 性质 物理交联 冷冻-融溶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物/SiO_2纳米杂化材料负载茂钛催化剂的制备及苯乙烯聚合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宁 唐涛 +2 位作者 崔冬梅 冯之榴 黄葆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17-2119,共3页
To obtain a novel support with practical value for metallocene catalyst(\%η\%\|C\-5H\-5)TiCl\-3(CpTiCl\-3), poly(styrene\|co\|4\|vinylpyridine)/SiO\-2 nanoscale hybrid material(SrP/SiO\-2) was firstly produced as sup... To obtain a novel support with practical value for metallocene catalyst(\%η\%\|C\-5H\-5)TiCl\-3(CpTiCl\-3), poly(styrene\|co\|4\|vinylpyridine)/SiO\-2 nanoscale hybrid material(SrP/SiO\-2) was firstly produced as support. After pretreatment by methylaluminoxane(MAO), the hybrid materials reacted with CpTiCl\-3. The results from SAXS, SEM and TEM indicated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and the size of inorganic particle in hybrid was nanoscale. The results from IR and XP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possible cationic active species in the hybrid\|supported catalyst, the polymerization results of styrene proved this pos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 载体 纳米杂化材料 SIO2 乙烯 负载型茂钛催化剂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悖 于鲁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05-1410,共6页
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是一种高阻隔性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广泛使用。概述了EVOH共聚物目前的生产状况及其发展状况;综述了EVOH共聚物的合成工艺;讨论了EVOH共聚物产品的分析表征方法。EVOH共聚物的合成工艺包括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 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是一种高阻隔性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广泛使用。概述了EVOH共聚物目前的生产状况及其发展状况;综述了EVOH共聚物的合成工艺;讨论了EVOH共聚物产品的分析表征方法。EVOH共聚物的合成工艺包括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物的聚合和EVA共聚物的醇解皂化。利用溶液聚合法合成EVA共聚物时,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及溶剂的选择影响着EVA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EVA共聚物的醇解皂化多采用均相皂化法。EVOH共聚物产品可利用GPC、IR、NMR和化学滴定法等方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 高阻隔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13
作者 张丹枫 仝鑫 +1 位作者 黄海林 高春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8,共8页
采用一系列结构不同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倍半乙基氯化铝(EASC)作用下,以配位共聚的方法制备乙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共聚物。研究了VTEoS的浓度、催化剂用量、n(Al)/n(Ni)、乙烯压力、聚合时间、溶剂以及催化剂结构对共聚反... 采用一系列结构不同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倍半乙基氯化铝(EASC)作用下,以配位共聚的方法制备乙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共聚物。研究了VTEoS的浓度、催化剂用量、n(Al)/n(Ni)、乙烯压力、聚合时间、溶剂以及催化剂结构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的聚合条件。通过核磁共振(NMR)、哀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热失重分析(TGA)、焙烧法、聚合物膜的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分别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硅质量分数和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以C4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时,共聚活性(以1 mol Ni计)最高达9.10×10^(5) g/(mol·h),共聚物中硅的质量分数为0.74%~3.39%。含硅单体的引入,能够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亚镍催化剂 乙烯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共聚 含硅功能化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与乙烯基五甲基二硅氧烷的配位共聚
14
作者 张丹枫 高春旋 黄海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6,共9页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独特的“链行走”机理以及对极性基团的耐毒性等特点,可用于催化α-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得到结构与性能优异的功能化聚烯烃.本文以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1~C6)为催化剂,在倍半乙基氯化铝(EASC)作用下,以乙烯和乙...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独特的“链行走”机理以及对极性基团的耐毒性等特点,可用于催化α-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得到结构与性能优异的功能化聚烯烃.本文以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1~C6)为催化剂,在倍半乙基氯化铝(EASC)作用下,以乙烯和乙烯基五甲基二硅氧烷(VPMDSO)为单体进行配位共聚,制备了一系列共聚物.考察了VPMDSO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Al/Ni摩尔比、乙烯压力、聚合时间、溶剂以及催化剂结构对配位共聚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聚合条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失重分析(TGA)及接触角测试等表征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硅含量和表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催化活性可达1.26×10^(6)g·mol_(Ni)^(-1)·h^(-1),共聚物中硅含量为0.25%~0.87%(质量分数),与聚乙烯(PE)相比,共聚物的表面能降低、疏水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功能化聚烯烃 α-二亚镍(Ⅱ)催化剂 乙烯共聚 乙烯基五甲基二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全球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的需求预定为80kt/a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0-1010,共1页
目前全球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EVOH)的需求预定为80kt/a。美国、欧洲、亚洲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需求每年都以8%~10%的速度增长,预测到2007年对EVOH的需求将达到100kt/a。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 需求 预定 树脂 全球 食品包装材料 EV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维尼纶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产品小试成功
16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197,共1页
四川维尼纶厂成功开发出乙烯一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小试工艺技术具备工业转化可行性,制备的两个型号EVOH树脂及其多层复合膜的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EVOH是高技术、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其气体阻隔性约为普通聚... 四川维尼纶厂成功开发出乙烯一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小试工艺技术具备工业转化可行性,制备的两个型号EVOH树脂及其多层复合膜的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EVOH是高技术、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其气体阻隔性约为普通聚乙烯的10000倍,排在世界三大高阻隔树脂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 四川维尼纶厂 树脂产品 小试工艺 EVOH树脂 功能高分子材料 性能指标 多层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催化5-乙烯基-2-降冰片烯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共聚
17
作者 杨建平 房江华 +3 位作者 陈斌 邵丹凤 胡敏杰 高浩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考察了双金属催化剂Fe(acac)3-Al(i-Bu)3(acac=乙酰丙酮)催化5-乙烯基-2-降冰片烯(ENB)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共聚反应条件的影响因素。并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方法考察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 考察了双金属催化剂Fe(acac)3-Al(i-Bu)3(acac=乙酰丙酮)催化5-乙烯基-2-降冰片烯(ENB)与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共聚反应条件的影响因素。并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方法考察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当n(三异丁基铝)∶n(乙酰丙酮铁)=23∶1,c(乙酰丙酮铁)=2.26×10-3 mol/L,聚合温度为70℃,聚合时间为6 h,溶剂为甲苯,总单体浓度4 mol/L,n(ENB)∶n(TBMA)=1∶1时,共聚物中ENB与TBMA摩尔分数分别为18.2%和81.8%,共聚物分散指数为Mw/Mn=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双金属催化剂 共聚 5-乙烯基-2-降冰片烯 甲基丙烯酸特丁酯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降冰片烯为第三单体的三元乙丙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18
作者 陈建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1,共7页
以膦亚胺半茂钛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5-乙烯基-2-降冰片烯(VNB)为第三单体合成了乙烯-丙烯-VNB(E-P-VNB)三元共聚物。利用GPC,IR,DSC,1H NMR,13C NMR等方法分别研究了共聚单体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共聚物的硫化特性及耐热... 以膦亚胺半茂钛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5-乙烯基-2-降冰片烯(VNB)为第三单体合成了乙烯-丙烯-VNB(E-P-VNB)三元共聚物。利用GPC,IR,DSC,1H NMR,13C NMR等方法分别研究了共聚单体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共聚物的硫化特性及耐热氧老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膦亚胺半茂钛催化体系成功合成了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E-P-VNB。VNB的加入降低了乙丙共聚反应速率及收率,但VNB含量可达4.0%(w),催化活性在106g/(mol·h)以上,未出现可见的凝胶,E-P-VNB中无规结构单元占主导地位。E-P-VNB硫化胶的硫化速度快,交联密度大,高温压缩永久变形小,回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好,耐热氧老化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亚半茂钛 5-乙烯基-2-降冰片烯 烯烃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炔基含氟聚(酰亚胺-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喻文章 袁荞龙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7,共10页
为改善聚酰亚胺(PI)的溶解性和可融性,合成了两种含三氟甲基的芳香二胺单体,并以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作为二酐单体,选用端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PPS)作为柔性链单元,间氨基苯乙炔(APA)作为活性封端剂,制备得到一系列... 为改善聚酰亚胺(PI)的溶解性和可融性,合成了两种含三氟甲基的芳香二胺单体,并以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作为二酐单体,选用端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PPS)作为柔性链单元,间氨基苯乙炔(APA)作为活性封端剂,制备得到一系列加成型热固性含氟聚(酰亚胺-硅氧烷)共聚树脂(ABIS)。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表征ABIS的结构,并研究其溶解性、流变特性和固化后的热稳定性。用溶液成膜法制备了ABIS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物理特性。用热压法以T300碳布作为增强体制备了ABIS树脂基复合材料(T300CF/ABIS),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硅氧烷链段和三氟甲基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PI树脂体系的流动性和溶解性。引入含氟芳香二胺后虽然ABIS固化树脂的5%热失重温度(T_(d5))有所降低,但仍超过425℃,800℃下的残留率(Y_(r800℃))达到26%。ABIS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高达15.8 MPa和65.3%,在40~107 Hz下的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分别约为3.21和0.01且基本不变,超纯水在ABIS膜表面的接触角为94°。T300CF/ABIS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ILSS)分别高达137.6 MPa和16.6 MPa。本研究制备的ABIS树脂有望在微电子器件和柔性防热复合材料中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硅氧烷) 含氟共聚树脂 溶解性 可融性 热性能 物理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尼龙共混型阻隔材料
20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乙烯/尼龙共混型阻隔材料 有机溶剂 乙烯-乙烯醇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