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基聚硅氮烷/苯并噁嗪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亚丰 宋金梅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38,共8页
采用乙烯基聚硅氮烷(PSN)与纯化后的苯并噁嗪单体(BZ)熔融共混杂化制备了一种兼具可陶瓷化和较高力学性能的PSN/BZ热熔树脂。通过分步骤多因素控制变量的DSC实验对比分析PSN、BZ、DCP三种成分对PSN/BZ反应性的影响,通过非等温DSC研究了P... 采用乙烯基聚硅氮烷(PSN)与纯化后的苯并噁嗪单体(BZ)熔融共混杂化制备了一种兼具可陶瓷化和较高力学性能的PSN/BZ热熔树脂。通过分步骤多因素控制变量的DSC实验对比分析PSN、BZ、DCP三种成分对PSN/BZ反应性的影响,通过非等温DSC研究了PSN/BZ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通过IR和DSC综合分析PSN/BZ官能团演变从而表征PSN/BZ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SN/BZ的固化反应机理主要为PSN在DCP引发下发生C=C打开加成聚合,N-H键间脱氨缩合反应,BZ在高温引发下发生开环聚合。同时BZ聚合物中的酚羟基与PSN中的Si-N键也可以部分反应生成Si-O-Si。PSN/BZ固化反应近似一级反应,固化反应级数非整数,证明固化过程较为复杂,其活化能较低,反应易进行,但固化温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聚硅氮烷 苯并噁嗪 杂化树脂 反应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隔热一体化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许亚丰 李明洋 +6 位作者 周鹏 殷雷 单清涛 焦萌萌 季平 杜美桃 崔林如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过隔热性能试验,0.9和0.6 g/cm^(3)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36和0.077 W/(m·K),优于同密度的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F酚醛复合材料。通过热氧稳定性表征,在空气气氛下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曲线由于可瓷化效应在800℃进入平台期后,无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且1000℃残炭率分别高达75.9%和68.1%。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表明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在1000℃时发生明显的可瓷化转变。同时,空心玻璃微珠融化后在复合材料中留下大量非贯通的孔洞,形成多孔陶瓷结构,该结构直至1400℃仍保持稳定。综上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抗热气流冲刷能力,可以保证飞行器内部不受高温破坏和维持气动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隔热一体化 低密度 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 乙烯基聚硅氮烷 苯并噁嗪 可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透波准陶瓷基体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宗波 张大海 +2 位作者 李永明 罗永明 徐彩虹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8,共4页
对含乙烯基陶瓷前驱体PSN1的固化工艺及其经准陶瓷化后所得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TGA、DMA对准陶瓷基体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分解温度及800℃残重率随准陶瓷化温度升高而升高,N2气氛下分别达到580℃和87%,空气气氛中分... 对含乙烯基陶瓷前驱体PSN1的固化工艺及其经准陶瓷化后所得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TGA、DMA对准陶瓷基体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分解温度及800℃残重率随准陶瓷化温度升高而升高,N2气氛下分别达到580℃和87%,空气气氛中分解温度高于550℃,残重率达95%以上,Tg也随准陶瓷化温度上升而升高,420℃准陶瓷化基体在400℃以下没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运用网络矢量分析仪测定了介电常数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准陶瓷基体介电常数小于3,并且随温度和频率变化不大。准陶瓷基体吸水率较低,最低达到0.03%。初步研究表明PSN1准陶瓷基体具有良好的热、介电稳定性,吸水率低,有望用作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聚硅氮烷 准陶瓷 透波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