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新鑫 高俊刚 杜永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用热重分析(TGA)法研究了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V-POSS)/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采用Kim-Park,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三种方法计算了共混物的降解反应活化能,结果说明,当V-POSS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4%、8%、12%和16%、... 用热重分析(TGA)法研究了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V-POSS)/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采用Kim-Park,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三种方法计算了共混物的降解反应活化能,结果说明,当V-POSS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4%、8%、12%和16%、升温速率为5℃/min时材料热降解起始温度分别提高了27.1℃、29.3℃、52.6℃和66.9℃,热降解反应活化能E_a提高了10 kJ/mol~50 kJ/mol,反应级数n也随V-POSS加入量增多有所提高,材料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聚丙烯 热重分析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葛铁军 肖尚雄 +1 位作者 王佳 何晓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0,共4页
分别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探讨了温度、盐酸和去离子水的配比、溶剂用量和聚合时间对实验产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手段... 分别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探讨了温度、盐酸和去离子水的配比、溶剂用量和聚合时间对实验产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为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同时,热失重分析表明,失重5%对应的温度在244.1℃,说明产物的热稳定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单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勇 周燕 +3 位作者 黄福伟 王灿锋 沈学宁 黄发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31-1836,共6页
用环戊基三氯硅烷合成不完全缩合三羟基硅氧烷[(C5H9)7Si7O9(OH)3],再以乙烯基三氯硅烷和不完全缩合三羟基硅氧烷为原料,以四氢呋喃和三乙胺为混合溶剂,通过"顶角-戴帽"反应合成了笼型单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即1,3,5,7,9,11,13-... 用环戊基三氯硅烷合成不完全缩合三羟基硅氧烷[(C5H9)7Si7O9(OH)3],再以乙烯基三氯硅烷和不完全缩合三羟基硅氧烷为原料,以四氢呋喃和三乙胺为混合溶剂,通过"顶角-戴帽"反应合成了笼型单乙烯基倍半硅氧烷,即1,3,5,7,9,11,13-七环戊基-15-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VinylPOSS)。利用FTIR、1H NMR、29Si NMR、13C NMR、元素分析、WAXD和TGA表征了VinylPOSS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Vinyl-POSS的产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应时间为10 h时,产率高达90%;其在弱极性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5%失重温度为283℃,800℃残留率为56%,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研究了VinylPOSS和高含氢硅油(HHSF)的反应性,结果表明VinylPOSS能与含氢硅油发生α、β加成反应,且以β加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氧烷 热稳定性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法合成乙烯基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敬辉 张凯 +1 位作者 吴菊英 袁仲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0-62,共3页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聚硅氧烷 乙烯基 合成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在硝胺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泽昊 陈冲 +4 位作者 卢佳新 张波波 肖飞 刘波 梁泰鑫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31,共8页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弹量热仪、密闭爆发器、半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发射药的能量性能、燃烧性能以及烧蚀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表征烧蚀管内壁表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产物组成。结果表明,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相容;OPS会降低发烧药的爆热、最大压力和火药力;随着OPS含量的增加,硝胺发射药降烧蚀率逐渐增大,缓蚀效果逐渐增强,当OPS含量为5%和8%时,降烧蚀率分别为23.9%、36.0%。对烧蚀管内壁表面裂纹、产物及其分布情况的分析表明,OPS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SiO2均匀分布在管壁内层,形成了具有优异热阻特性的保护层,降低了高温燃气、固体颗粒对管壁的侵蚀与冲刷作用,实现高效缓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苯基硅氧烷(OPS) 功能添加剂 硝胺发射药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掺杂含量对有机硅弹体/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启隆 陈向荣 +2 位作者 张添胤 王恩哲 任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9-1153,共15页
为了研究温度和掺杂含量对有机硅弹体/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绝缘和热学性能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纯有机硅弹体及不同掺杂含量的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SEM断面形貌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测量、热... 为了研究温度和掺杂含量对有机硅弹体/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绝缘和热学性能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纯有机硅弹体及不同掺杂含量的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SEM断面形貌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测量、热重分析、交联度实验、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测试、不同温度下介电谱和直流电导率测量,以及不同电场强度下的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掺杂含量对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交联网络的影响,以及温度对纳米复合材料电荷传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掺杂质量分数为3%的OV-POSS可以与有机硅弹体基体形成密集的交联网状结构,有效抑制基体分子长链段发生介电弛豫运动,使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交联度、α弛豫温度和陷阱能级显著增大;在20℃和120℃下,OV-POSS的未反应乙烯基和无机内核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分别起到深电子陷阱和深空穴陷阱作用,阻碍电极注入的载流子在材料内部传输,导致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电导率小于纯有机硅弹体;然而在220℃下,纳米复合材料内部的大量热电子激发导致其绝缘特性的劣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掺杂的OV-POSS可以有效提升有机硅弹体在20℃和120℃下的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弹体 乙烯基-硅氧烷(OV-POSS) 纳米复合材料 绝缘性能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笼型倍半硅氧烷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的合成及在改性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超 高俊刚 +2 位作者 韩宏哲 陈世辉 王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5,共5页
合成了具有不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含量和不同芯壳比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ACR)树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CR乳胶粒子的形态;用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ACR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质;测试了PVC/ACR共... 合成了具有不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含量和不同芯壳比的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ACR)树脂,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CR乳胶粒子的形态;用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ACR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质;测试了PVC/ACR共混物的塑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AP-POSS在ACR芯中参与接枝和交联反应;MAP-POSS加入量为单体质量5%和10%时,壳层有最高的玻璃化转温度;芯/壳比为1∶1时,ACR粉末效果较好;PVC/ACR共混物材料塑化时间随ACR的含量增加而缩短,而塑化扭矩增大;ACR加入量为m(ACR)/m(monomer)=11/100时共混材料具有最大的冲击强度,较未加时提高了72.9%,比不含增塑剂的纯PVC提高了3.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硅氧烷 丙烯酸酯芯壳聚合物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法制备聚苯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平 费明 +1 位作者 俞建 江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149,共4页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 以工业级的3-氯丙基三氯硅烷和七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三硅醇钠为原料,通过顶端封角法合成了含有一个3-氯丙基、七个苯基的单官能团POSS(3-氯丙基POSS),并以其作为聚苯乙烯的添加剂,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POSS/PS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 ^(29)Si-NM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中间产物和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聚苯乙烯(PS)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OSS分子能成功地接枝到聚苯乙烯主链上,且POSS分子以分子级水平均匀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接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合成乙烯-笼型倍半硅氧烷杂化共聚物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贺新 张浩 +2 位作者 张春雨 郝秀峰 张学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50-1853,共4页
通过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Cp2ZrCl2)催化剂和改良的甲基铝氧烷(MMAO)助催化剂,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共聚物.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单乙烯基反应基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与乙烯的聚合.对共聚产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质、分子量及其分布等... 通过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Cp2ZrCl2)催化剂和改良的甲基铝氧烷(MMAO)助催化剂,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共聚物.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单乙烯基反应基团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与乙烯的聚合.对共聚产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质、分子量及其分布等进行了研究.共聚单体(POSS)的插入率在0.01%~0.30%之间,随着共聚单体在共聚物中摩尔分数的增大,聚合物的熔点和熔解热降低.共聚物的热重分析结果显示,乙烯-POSS共聚物拥有更高的热分解温度以及较高的热分解残留量.随着POSS的加入,聚合物的分子量明显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共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乙烯 硅氧烷 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烯基笼型倍伴硅氧烷/P(3HB-co-4HB)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降解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俊萍 张丽影 +1 位作者 赵小菁 范圣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1,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EOVPOSS)与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的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含量的EOVPOSS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EOVPOSS含量为1%时,共混材料...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EOVPOSS)与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的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含量的EOVPOSS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EOVPOSS含量为1%时,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同时其在土壤及脂肪酶中的降解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环氧乙烯基硅氧烷 力学性能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形态分析及对杂化材料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雪涛 孙国恩 +4 位作者 管东波 牟建新 刘博 江春梅 张春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6-860,共5页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塑料球压痕硬度计、高温高速摩擦磨损测试仪和悬臂梁冲击实验等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VPOSS以晶体状态存在于PMMA树脂中.通过DSC热性能曲线、FOX方程和Gordon-Talyor方程曲线发现,当POSS含量较高时,PMMA-POSS杂化体系能够发生相分离,对杂化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晶体聚集体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乙烯基硅氧烷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杭孝东 周燕 +2 位作者 沈学宁 黄发荣 杜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7,共4页
采用三氯硅烷水解缩合法合成了含八氢基的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并用T8H8合成了多乙烯基硅氧烷笼形倍半硅氧烷(DVS-POSS)树脂,采用FT-IR、1H-NMR、29Si-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8H8与二乙烯基硅氧烷(DVS)的加成反应。研究表... 采用三氯硅烷水解缩合法合成了含八氢基的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并用T8H8合成了多乙烯基硅氧烷笼形倍半硅氧烷(DVS-POSS)树脂,采用FT-IR、1H-NMR、29Si-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8H8与二乙烯基硅氧烷(DVS)的加成反应。研究表明,固化的DVS-POSS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Td5超过530℃;DVS-POSS树脂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在9.75MHz下,ε为3.02,tgδ为2.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乙烯基硅氧烷 加成反应 耐热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LD/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共混熔体的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花东栓 高俊刚 秦江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6,共5页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与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E-POS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切变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性、非牛顿指数和挤出膨胀比的影响;测定了共混物的屈服应力、断裂应力...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与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E-POS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切变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性、非牛顿指数和挤出膨胀比的影响;测定了共混物的屈服应力、断裂应力和断裂伸长率对 E-POSS 含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E-POSS 加入量在3%以内和实验温度低于160℃熔体的流动性随切应力增大而变好,假塑性增强,超过3%和高于160℃假塑性降低。PE-LLD/E-POSS 共混物的强度在 E-POSS 含量为3%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氧烷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行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基多含氟支链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全焕 高宇 +1 位作者 张大为 黄焰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4步合成了含三条全氟烷基链的丙烯酸酯单体,并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与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获得POSS基含氟共聚物。经核磁共振(~1H-NMR、^(19)F-NMR、^...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4步合成了含三条全氟烷基链的丙烯酸酯单体,并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与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获得POSS基含氟共聚物。经核磁共振(~1H-NMR、^(19)F-NMR、^(13)C-NMR)、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等进行确证和表征。通过调节3种单体配比,可以获得具有超疏水性、良好疏油性的共聚物(Ov-POSS质量分数10%,MMA与含氟单体摩尔比为4:1),经其处理过的棉织物的对水接触角能够达到156°,对色拉油接触角为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含氟丙烯酸酯 溶液聚合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何辉 袭锴 +3 位作者 葛仁杰 贾叙东 余学海 陈庆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综述了POSS的合成和研究进展,介绍了POSS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基本特点、机理和最新应用进展,并对POSS在低介电常数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 硅氧烷 复合材料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卢婷利 梁国正 +1 位作者 陈涛 郭治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1,534,共6页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和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聚高产率地合成了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当单体浓度为0.45mol/L,水和催化剂的用量与单体的摩尔比约...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和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聚高产率地合成了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当单体浓度为0.45mol/L,水和催化剂的用量与单体的摩尔比约为3左右时,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且高温有利于八聚体的形成和缩短反应时间.合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FTIR、1H1、3C、29S i NMR和MS进行了表征,证实其结构式为(c-C6H11)8S i8O12.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聚硅氧烷 结构 水解-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氰酸酯树脂杂化材料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1 位作者 裴建中 陈栓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3,共4页
采用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双酚A二氰酸酯(BADCy),研究了不同含量的POSS对BADCy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反应性,研究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湿热性能。结果... 采用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双酚A二氰酸酯(BADCy),研究了不同含量的POSS对BADCy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反应性,研究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湿热性能。结果表明,BADCy/POSS杂化材料具有比BADCy低的介电常数,有望用作高性能印刷线路板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二氰酸酯 硅氧烷 杂化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1 位作者 方长青 裴建中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2,46,共4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采用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NH2)改性环氧树脂。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POSS(5%、10%、20%和30%)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经反应得到一系列杂化树脂;然后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含POSS...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采用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NH2)改性环氧树脂。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POSS(5%、10%、20%和30%)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经反应得到一系列杂化树脂;然后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含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对杂化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进行研究,并采用SEM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当POSS含量为10%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SEM分析表明"裂纹钉锚"和"裂纹诱导"两种增韧机理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硅氧烷(POSS) 杂化材料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解机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昆 张卡 +1 位作者 沈敏敏 胡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84,共4页
探讨了环氧树脂(EP)/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机理。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EP以及EP/POSS的燃烧行为,发现POSS可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以及总热释放。热失重-红外联用测试结果表明,虽然EP与EP/POSS热裂... 探讨了环氧树脂(EP)/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机理。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EP以及EP/POSS的燃烧行为,发现POSS可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以及总热释放。热失重-红外联用测试结果表明,虽然EP与EP/POSS热裂解产物种类相似,但EP/POSS气相产物均出现在较高温度下,这是由于POSS的存在延迟了EP热解产物的释放,并且在高温下形成了稳定性良好的含硅杂化炭层。此炭层可有效阻止热量与氧传递,从而在燃烧的过程中阻止下部材料进一步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硅氧烷 阻燃 热降解 热失重-红外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建莉 林杉 +3 位作者 郭威男 陈春银 张淑娴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0,10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LA/EVO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和分析了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结果表明:EVO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储能模量...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LA/EVO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和分析了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结果表明:EVO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储能模量,但对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无明显影响;当EVOS质量含量为0.5%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储能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3%和7 3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环氧基硅氧烷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