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中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被引量:
35
1
作者
丁洪
蔡贵信
+1 位作者
王跃思
陈德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应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玉米-小麦轮作周年中氮肥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结果表明,氮肥产生的N2O为1.77~2.82kgN·hm-2,占施氮量的0.49%~0.76%;反硝化损失量为3~3.18kgN·hm-2,占施肥量的0.81%~0.86%。玉米...
应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玉米-小麦轮作周年中氮肥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结果表明,氮肥产生的N2O为1.77~2.82kgN·hm-2,占施氮量的0.49%~0.76%;反硝化损失量为3~3.18kgN·hm-2,占施肥量的0.81%~0.86%。玉米与小麦生长期间的氮肥反硝化损失率很相近,分别为0.7%~0.99%和0.77%~0.88%。反硝化作用和N2O排放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有机肥与氮肥混施增加N2O排放量。反硝化不是该旱作系统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但施用氮肥大大增加了N2O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轮作系统
氮肥
反硝化损失
N2O排放量
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川流域农业土壤反硝化作用测定及其调控措施
被引量:
12
2
作者
徐玉裕
曹文志
+3 位作者
黄一山
林璐
李大朋
王吉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6-1131,共6页
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转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探明五川流域内的农业土壤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对其进行测定。通过3次试验测定,发现五川流域农业土壤具有较强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在种植季节,土壤平均...
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转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探明五川流域内的农业土壤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对其进行测定。通过3次试验测定,发现五川流域农业土壤具有较强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在种植季节,土壤平均反硝化作用强度为0.1kgN·hm-2·d-1,最高达到0.6kgN·hm-2·d-1,其中蔬菜地反硝化作用强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反硝化作用同土壤的NO3-含量、含水量、温度以及pH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它们是流域土壤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五川流域农业土壤经由反硝化作用氮损失量占流域平均施肥量的16%,高于国内其他地区。针对五川流域的环境和农业经济特点,提出了控制反硝化作用的措施:在温度较低的夜间进行施肥灌溉宜以防止氮肥损失,用农村富余的厩肥代替化肥以减轻反硝化作用的发生,同时加大节水灌溉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流域
反硝化作用
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中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被引量:
35
1
作者
丁洪
蔡贵信
王跃思
陈德立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粮食与土地资源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7-56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01010)
中科院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APC-KF-2002-09)
文摘
应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研究了玉米-小麦轮作周年中氮肥的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结果表明,氮肥产生的N2O为1.77~2.82kgN·hm-2,占施氮量的0.49%~0.76%;反硝化损失量为3~3.18kgN·hm-2,占施肥量的0.81%~0.86%。玉米与小麦生长期间的氮肥反硝化损失率很相近,分别为0.7%~0.99%和0.77%~0.88%。反硝化作用和N2O排放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有机肥与氮肥混施增加N2O排放量。反硝化不是该旱作系统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但施用氮肥大大增加了N2O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轮作系统
氮肥
反硝化损失
N2O排放量
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
Keywords
maize
wheat
nitrogen fertilizer
organic manure
nitrification
-
denitrification
N 2 O emissio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川流域农业土壤反硝化作用测定及其调控措施
被引量:
12
2
作者
徐玉裕
曹文志
黄一山
林璐
李大朋
王吉苹
机构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6-113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1045和40671116)
文摘
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转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探明五川流域内的农业土壤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对其进行测定。通过3次试验测定,发现五川流域农业土壤具有较强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在种植季节,土壤平均反硝化作用强度为0.1kgN·hm-2·d-1,最高达到0.6kgN·hm-2·d-1,其中蔬菜地反硝化作用强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反硝化作用同土壤的NO3-含量、含水量、温度以及pH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它们是流域土壤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五川流域农业土壤经由反硝化作用氮损失量占流域平均施肥量的16%,高于国内其他地区。针对五川流域的环境和农业经济特点,提出了控制反硝化作用的措施:在温度较低的夜间进行施肥灌溉宜以防止氮肥损失,用农村富余的厩肥代替化肥以减轻反硝化作用的发生,同时加大节水灌溉力度。
关键词
农业
流域
反硝化作用
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
控制措施
Keywords
agriculture
catchment
denitrification
acetylene inhibition
-
intact soil core technique
control measure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中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丁洪
蔡贵信
王跃思
陈德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五川流域农业土壤反硝化作用测定及其调控措施
徐玉裕
曹文志
黄一山
林璐
李大朋
王吉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