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烷氧基镁制备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秀东 谭忠 毛炳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49,共5页
综述了当前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载体的二烷氧基镁制备技术的研究情况。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二烷氧基镁制备的研究发展较早,现在已经较为成熟。用二烷氧基镁作为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颗粒形态好、活性高、等规度高等优点。我... 综述了当前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载体的二烷氧基镁制备技术的研究情况。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二烷氧基镁制备的研究发展较早,现在已经较为成熟。用二烷氧基镁作为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颗粒形态好、活性高、等规度高等优点。我国对于二烷氧基镁的研究还不十分成熟,这是我国聚烯烃行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这种技术的研发力度,以增加我国聚烯烃催化剂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氧基 乙氧基镁 载体 聚烯烃 聚丙烯 聚乙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负载量对SiO_2/MgCl_2复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诸亮 何雪莲 刘柏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引入硅胶载体,与乙氧基镁在有机混合溶剂中共浸渍得到镁质量分数分别为5.00%,10.00%和15.00%的催化剂前驱体,与TiCl_4反应制得一系列SiO_2/MgCl_2复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将所得催化剂用于常压乙烯均聚合、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 引入硅胶载体,与乙氧基镁在有机混合溶剂中共浸渍得到镁质量分数分别为5.00%,10.00%和15.00%的催化剂前驱体,与TiCl_4反应制得一系列SiO_2/MgCl_2复合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将所得催化剂用于常压乙烯均聚合、乙烯与1-己烯共聚合和氢调实验,比较不同催化剂活性和产物性能的差异,考察镁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镁负载量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孔结构和组成;镁质量分数为15.00%时,所得催化剂的Ti含量、比表面积以及β-MgCl_2相对含量均较高,其均聚合活性、整体共聚合活性最高,所得聚乙烯具有更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更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同时,该条件下所得催化剂还具有很好的氢调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乙氧基镁 负载量 氢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对乙烯淤浆聚合用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苟清强 俸艳芸 +3 位作者 杨红旭 李颖 郭子芳 周俊领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3,共4页
分别以MgCl_2和乙氧基镁为载体制备了适用于乙烯淤浆聚合工艺的A型和B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利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两种催化剂的组成、粒径和形态,利用淤浆聚合法研究了两种催化剂的聚合性能。结果表明:A型催化剂的... 分别以MgCl_2和乙氧基镁为载体制备了适用于乙烯淤浆聚合工艺的A型和B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利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两种催化剂的组成、粒径和形态,利用淤浆聚合法研究了两种催化剂的聚合性能。结果表明:A型催化剂的活性为16.7 kg/(g·h),高于B型催化剂约20%;A型催化剂的颗粒形态较好,制备的聚合物粉料中细粉含量较低;A型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略差于B型催化剂,但对乙烯与1-己烯的共聚合性能优于B型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氯化 乙氧基镁 载体 聚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等规聚丙烯的研制——Ⅳ.聚合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运瑾 刘铭 +5 位作者 周诺 刘志炜 丁健 张明革 蔡世绵 胡友良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以二乙氧基镁为载体的主要原料,采用三氯化铝使二乙氧基镁氯化制备载体,再采用四氯化钛进行载钛,得到一种丙烯聚合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经液相本体法丙烯聚合评价实验表明,此催化剂的活性为30~60kg/g,全聚物在沸庚烷中不溶部分为1... 以二乙氧基镁为载体的主要原料,采用三氯化铝使二乙氧基镁氯化制备载体,再采用四氯化钛进行载钛,得到一种丙烯聚合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经液相本体法丙烯聚合评价实验表明,此催化剂的活性为30~60kg/g,全聚物在沸庚烷中不溶部分为13%~30%,并对影响催化剂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给出并比较了催化剂小试、模试和中试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低等规度 聚合催化剂 制备工艺 乙氧基镁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by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5
作者 罗伟 冯其明 +1 位作者 欧乐明 刘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18-323,共6页
Magnesium hydroxide(MH),which is commonly used as a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filler in composite materials,was modified by silanization reaction with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γ-APS) in aqueous solution at d... Magnesium hydroxide(MH),which is commonly used as a halogen-free flame retardant filler in composite materials,was modified by silanization reaction with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γ-APS) in aqueous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pH range from 8.0 to 12.0).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grafted γ-APS on MH surface as a function of solution pH value were studied using elemental analysis,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γ-APS are activated in alkaline solution and lead to multilayer adsorption of γ-APS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of MH. The type of adsorption orientation of γ-APS on MH surface is a function of coverage density that is altered by changing solution pH value. At low coverage density (e.g. 55 nm-2),γ-APS molecules are preferentially adsorbed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silicon moiety towards the surface,and increasing coverage density (e.g. 90 nm-2) leads to parallel orientation. At an even higher coverage density (e.g. 115 nm-2),γ-APS molecules bond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amino moiety towards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hydroxide γ-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surface modification ORI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