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特殊模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申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46-47,共2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的统计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前来我院就诊的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并对检测出的几种特殊模式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162例...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的统计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前来我院就诊的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并对检测出的几种特殊模式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发现,除一些临床常见模式外,也出现了4种特殊模式如:HBsAg与抗-HBs并存、HBeAg单独存在、抗-HBe的单独存在、抗-HBc单独存在。结论在诊断乙型肝炎和评价乙型肝炎疗效时,应同时观察HBsAg、抗-HBs、抗-HBc、HBV-DNA和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特殊模式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利胆汤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刘学俭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 :观察解毒利胆汤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M )的影响。方法 :选择 7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用解毒利胆汤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HBV M及乙型肝炎病毒核脱氧糖核酸 (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HBsAg、HBeA... 目的 :观察解毒利胆汤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M )的影响。方法 :选择 7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用解毒利胆汤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HBV M及乙型肝炎病毒核脱氧糖核酸 (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 :HBsAg、HBeAg、抗 HBc、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1 5 .6 3%、38.2 4 %、2 8.77%、2 0 .0 0 %。结论 :解毒利胆汤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解毒利胆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47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DNA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俊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 脱氧核糖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和E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莹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85-85,共1页
目的分析比较ELISA和E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检查的74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31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以及ELISA两种检测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比... 目的分析比较ELISA和E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检查的74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31例健康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以及ELISA两种检测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105例血清分别应用ELISA法与ECLIA法测定的抗-HBc、抗-HBe、HBeAg、抗-HBs、HBsAg的符合率分别是96.11%、81.05%、95.61%、95.61%、94.77%。经过相关性分析以后得出,HBV-M五项的检测结果都具有中等相关性(P<0.001,0.400<r<0.700)。差异方面的比较:抗-HBc、抗-HBs以及HBsAg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抗-HBe、HBeAg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 ELISA及ECLIA检测HBV-M所有5项值均有很好的相符性,ECLIA有更宽的检测范围及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检测e系统的敏感性比ELISA更高,检测能定量以及对乙肝病毒潜伏期感染、抗病毒的疗效、疫苗接种的效果以及乙肝病毒低水平的评估都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 ECLIA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 检测结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与肝癌相关性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靳光娴 张昭才 +1 位作者 孙卓祥 金艳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血清标志物与肝癌的关系。方法对经影像及甲胎蛋白阳性诊断确诊的58例肝癌患者,采用PCR和ELISA技术,分别进行了HBVDNA和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肝癌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为94... 目的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血清标志物与肝癌的关系。方法对经影像及甲胎蛋白阳性诊断确诊的58例肝癌患者,采用PCR和ELISA技术,分别进行了HBVDNA和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肝癌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为9482%,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占2241%。HBVDNA检测8例全部阳性;HBsAg、抗-HBe阳性组占5517%,HBVDNA检测15例,7例阳性,阳性率为4666%。其他各组均低于70%。结论认为肝癌的发生与HBV感染紧密相关,尽管肝癌发生后HBV复制受到抑制,但在HBsAg、HBeAg同时存在情况下HBV复制依然活跃,当抗-HBe标志物阳性时,肝癌的发生率最高(5517%),这可能与HBVC区变异株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标志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陈开勇 陈思吉 +2 位作者 张倩格 王绪山 曹磊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就诊的46例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以及56例HBV-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4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LAG-3、乙肝e抗原(HBeAg)、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等指标,并计算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T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LAG-3与各项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LAG-3水平对CHB进展为HBV-LC的诊断效能。结果 CHB组、HBV-LC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之间血清sLAG-3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28.7,P<0.001),且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高于CHB组(U=789.0,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与ALT、AST、APRI、FIB-4、HA、LN水平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2(P=0.004)、0.433(P<0.001)、0.618(P<0.001)、0.596(P<0.001)、0.519(P<0.001)、0.230(P=0.020)。血清sLAG-3水平诊断CHB进展为HBV-L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69,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5.2%。结论 sLAG-3在CHB、HBV-L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对HBV-L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血清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定量研究方法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慧梅 赵克斌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8期603-604,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标志 方法评价 定量研究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HBV抗原抗体 ELISA法 乙肝五项 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效果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宋兴丽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间校附属医院就诊的HBV感染患者60例资料,比较和分析资料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间校附属医院就诊的HBV感染患者60例资料,比较和分析资料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其诊断的准确率差异。结果: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方面,二者的检测结果经各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准确率方面,CMIA法检测结果优于ELISA法(P<0.05)。结论:在HBV感染患者的诊断中,CMIA法检测效果的准确性高于ELIS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 酶联免疫吸附法 化学发光微粒 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高玉金 刘成永 孙庆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 375例乙肝患者在HBV DNA含量分组中,随HBV DNA含量增高,HB...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VM。结果 375例乙肝患者在HBV DNA含量分组中,随HBV DNA含量增高,HBs Ag、HBe Ag含量也增高,后两者与前者有良好的一致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 .5 332 ,r=0 .380 9)。抗HBs,抗HBe及抗HBc与HBV DNA之间,无明显规律。HBs Ag含量:慢性轻度肝炎分别与急性肝炎、慢性重度、亚重肝、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 .0 1,0 .0 5或0 .0 0 1) ,HBe Ag含量:慢性轻度肝炎分别与急性肝炎、慢性中度、慢性重度、亚重肝、慢性重肝,肝硬化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 .0 1或0 .0 0 1) ,HBs Ag含量及HBe Ag含量在其他临床分型中比较部分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率及HBV DNA定量在部分临床分型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DEL FIA)是一敏感、特异方法,定量检测HBs Ag、HBe Ag能反映HBV DNA载量及复制情况;部分情况表明肝脏病变越重,其HBs Ag及HBe Ag血清含量越低,HBV DNA阳性率及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 DNA定量 定量检测 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HBsAg含量 HBVDNA阳性率 HBeAg HBVDNA含量 实时荧光定量 慢性重型肝炎 临床分型 急性肝炎 慢性轻度 分析仪检测 PCR仪 HBVM 乙肝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DNA载量和血清学标志物在儿童乙型肝炎防控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肖琛月 孙果 +1 位作者 刘禹涵 李梅 《临床检验杂志》 2024年第12期892-896,共5页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16岁及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及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为完善儿童HBV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血清中HBV DNA载量,化学发光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分别检测HBV血清学标...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16岁及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及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为完善儿童HBV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血清中HBV DNA载量,化学发光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分别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6例接受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的患儿中,HBV DNA检出45例,阳性率为52.3%,其中34例为高病毒载量。在HBV DNA阳性患儿中,35例为男童,10例为女童,二者之间HB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8,P=0.055)。不同年龄组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0,P=0.019),其中15岁患儿阳性率最高。64例患儿检测了HBV血清学抗原抗体指标,共发现9种抗原抗体组合模式;另有80例患儿检测了肝功能指标,发现其中至少有1项肝功能指标异常者33例。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和血清学标志物以及肝功能指标检测互为补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儿童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判断HBV感染程度和传染性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儿童 荧光定量PCR 病毒载量 血清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857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霍志晓 张世田 +3 位作者 乔坤艳 代庆海 陆伟 侯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对天津地区8 57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模式组合方式,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血清标志物共...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对天津地区8 57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模式组合方式,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血清标志物共有18种不同组合模式,其中模式1(HBsAg+、HBeAb+、HBcAb+)占比例最高,为40.00%;其次为模式2(HBsAg+、HBeAg+、HBcAb+),所占比例为27.14%;特殊血清学模式(HBsAg+、HBsAb+)所占比例为5.50%。男性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或<0.01)。20~40<岁年龄组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分别为49.58%和62.16%,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或<0.01)。结论天津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以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为主要血清标志物模式;上述两种血清标志物模式在2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在男性感染者中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标志 横断面研究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与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 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标本HB... 目的分析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与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 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BV血清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标本HBV-DNA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Hbe 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HBV-DNA阳性率与HBV-M之间存在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DNA,可清晰准确显示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之后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血清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于力 郭杰 +1 位作者 李贵军 冯庆双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9期62-63,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可致持续性的病毒感染.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已超过10%,通常判断HB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可致持续性的病毒感染.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已超过10%,通常判断HB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即两对半,抗HBclgm(6项)和HBV-DNA等,了解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血清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5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应用ECLIA和ELISA法检测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 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应用ECLIA和ELISA法检测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对血清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结果ECLIA的诊断准确率为98.98%(97/98),高于ELISA法的74.49%(7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542,P<0.05)。ECLIA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LIA对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ELIS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实施ECLIA检测其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准确并监测病情,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应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扬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67-69,共3页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应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HBV感染患者,采集患者血液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电化学发光法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HBV感染血清学标...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应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HBV感染患者,采集患者血液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电化学发光法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漏诊率。结果 电化学发光法对HBsAg、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00%、55.00%、43.00%,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85.00%、37.00%、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HBsAb、HBcAb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化学发光法对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诊断准确率98.00%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83.00%,漏诊率2.00%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帮助临床诊断的检验方法 ,其中后者对HBV感染的各项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更高,漏诊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血清标志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电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和HBV-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进友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100-100,102,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前S1抗原和HBV-DNA及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674例标本中,HBVPreS1-Ag总阳性率55.64%,HBVDN...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前S1抗原和HBV-DNA及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674例标本中,HBVPreS1-Ag总阳性率55.64%,HBVDNA总阳性率63.20%。HBeAg(+)两组的PreS1-Ag、HBVD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HBeAg(-)两组。PreS1-Ag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相反。PreS1-Ag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8.49%和67.21%。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和HBVPreS1-Ag三项联合检测互相补充,对HBV感染早期诊断,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标志 HBV前S1抗原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检测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晓婷 梁健夫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3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检测法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观察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检测法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观察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比较两组患者HBV感染检测准确率、血清标志物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法比较,采用CLI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更准确,对早期准确诊断病情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检测法 血清标志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产妇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与哺乳指导 被引量:15
18
作者 许细叶 陈红 刘海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15 0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阳性 79例为单阳组 ,HBs Ag及 HBe Ag均阳性 71例为双阳组。分别留取产后 3~ 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15 0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阳性 79例为单阳组 ,HBs Ag及 HBe Ag均阳性 71例为双阳组。分别留取产后 3~ 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检测。结果两组乳汁中 HBs Ag、HBe Ag、HBc Ab、HBV 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根据 HBV- M各项指标阳性的临床价值分析产妇初乳中 HBe Ag、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双阳者 (HBs Ag、HBe Ag阳性 )不宜哺乳 ,初乳中单纯 HBs Ag阳性、而 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乳汁 乙肝病毒标志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模式与病毒载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志雄 陈江林 龚五星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S1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标志物及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对125例乙型病毒感染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其中31例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结果:发现肝癌中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 g(+),HbeA b(+),HbcA b(+)模...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标志物及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对125例乙型病毒感染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其中31例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结果:发现肝癌中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 g(+),HbeA b(+),HbcA b(+)模式59例(47.2%),占第一位。HbsA g(+),HbcA b(+)模式37例(29.6%),占第二位,它们分别与HbsA g(+),HbeA b(+),HbcA b(+)模式21例(16.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1例肝癌检测乙肝病毒载量在106cop ies/mL以下。结论:HbsA g(+),HbeA b(+),HbcA b(+)模式和HbsA g(+),HbcA b(+)模式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模式,原发性肝癌病毒载量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永胜 赵福贵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期70-70,共1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符合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的PHC诊断标准的364例患者的HBV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64例PHC患者中合并HBV感染298例(81.87%),HBsAg阳性258例(7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符合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的PHC诊断标准的364例患者的HBV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64例PHC患者中合并HBV感染298例(81.87%),HBsAg阳性258例(70.88%),抗HBs阳性25例(6.87%),HBeAg阳性20例(5.5%),抗HBe阳性203例(55.77%),抗HBc阳性263例(72.25%)。结论PHC与HBV感染关系密切,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标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