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451a与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刘强 余薇 王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51,共6页
目的:分析miR451a与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关系,为OBI的鉴别提供思路。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125003份,通过血液筛查检出OBI感染者。同时选取40例HBsAg双试剂反应性样本(S/C... 目的:分析miR451a与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关系,为OBI的鉴别提供思路。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125003份,通过血液筛查检出OBI感染者。同时选取40例HBsAg双试剂反应性样本(S/CO>3.0)为阳性对照组,40例健康献血者为阴性对照组(正常组)。检测各组的血浆miR451a水平,同时检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指标,并分析miR451a与OBI的关系。结果:125003份血液样本中54例判定为OBI,OBI感染率为0.043%(54/125003)。与正常组相比,OBI组、阳性对照组血浆miR451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但OBI组、阳性对照组血浆miR451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HBV DNA载量、TBil、ALT、AST水平均高于OBI组、正常组(P<0.05);OBI组与正常组血浆TBil、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血浆miR451a可鉴别OBI者与健康者,且曲线下面积为(AUC)=0.904(95%CI:0.829-0.978);但血浆miR451a较难鉴别OBI者与HBsAg反应者。结论:血浆miR451a可作为HBV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鉴别HBsAg无反应性献血者的O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miR451a 无偿献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作者 刘永振 廖昊 鲁凤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6-1256,共11页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是潜在的HBV传染源,可通过输血等方式传播。同时,OBI还可使乙肝相关疾病慢性进展,并维持乙肝慢性感染的状态,在免疫机能下降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情况下可能导致HBV感染...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是潜在的HBV传染源,可通过输血等方式传播。同时,OBI还可使乙肝相关疾病慢性进展,并维持乙肝慢性感染的状态,在免疫机能下降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情况下可能导致HBV感染再激活,引发急性肝炎或肝衰竭等严重肝病。因而,OBI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该人群生命健康和我国HBV感染防控。OBI的核心特征是用灵敏的试剂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但肝内存在复制全能性(replication competent)HBV基因组,以致循环血中的HBV DNA可呈间歇低值阳性(通常<200 IU/mL),HBV存在再激活风险。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不断扩大,国内外各大指南对功能性治愈的定义也在不断完善,其中均提到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持续消失的功能性治愈者肝组织内仍可能有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存在,提示这部分功能性治愈者的病毒学指征类似于隐匿性感染状态。本文围绕OBI定义、分类、对公共卫生影响、发生机制和临床再激活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梳理OBI相关研究进展,更新对OBI的认知,以期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从业者对新形势下OBI人群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功能性治愈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伤救治官兵互助输血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供血安全和免疫防护研究现状
3
作者 杨茜雯(综述) 周斌(综述) 纪永章(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战伤救治中战地紧急互助输血是拯救官兵生命的重要措施,而传染病暴发始终是军事行动的重大威胁。讨论战伤救治互助输血部队官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供血安全和免疫防护的研究现状,指导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个体免疫制定我军官兵个体化的... 战伤救治中战地紧急互助输血是拯救官兵生命的重要措施,而传染病暴发始终是军事行动的重大威胁。讨论战伤救治互助输血部队官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供血安全和免疫防护的研究现状,指导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个体免疫制定我军官兵个体化的健康防护策略。文章就部队官兵HBV感染的背景、部队官兵HB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与应用、官兵HBV免疫防护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输血 战伤救治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霞 陈常云 +4 位作者 张加军 时君 朱新宇 王琰 武坚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研究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HBV隐匿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HBV基因组S、X、C区分别设计2套巢式引物,比较扩增效率,挑选扩增效率高... 研究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HBV隐匿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HBV基因组S、X、C区分别设计2套巢式引物,比较扩增效率,挑选扩增效率高的引物巢式PCR扩增,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者。隐匿性HBV感染者与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易感因素、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比较分析。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13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较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年龄大,多为中老年患者,并且肝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后者。本组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约有12.5%为隐匿性HBV感染。HBV隐匿性感染导致肝脏炎症,甚至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不明原因性肝炎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IgA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利军 徐虹 +3 位作者 方利君 马学玲 张月娥 张秀荣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8,154,F005,共5页
目的 探讨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0 - 2 0 0 0 .2期间 35例确诊Ig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以半定量评分判断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 ;以PAP免疫酶法进行... 目的 探讨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0 - 2 0 0 0 .2期间 35例确诊Ig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以半定量评分判断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 ;以PAP免疫酶法进行肾组织HBsAg、HBcAg检测 ;以原位分子杂交及HBVDNA HBsAg、HBcAg双标记染色检测肾组织HBVDNA。结果 血清HBV感染阳性 11例 (31.4 % ) ,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携带率。肾组织HBV抗原阳性共 12例 (30 .6 % )。HBsAg在肾小球的阳性率高于肾小管 ,而HBcAg则在肾小管高于肾小球。各种亚型IgA肾病均可有HBsAg的沉积 ;肾小管的HBcAg阳性率高于肾小球。肾组织中HBVDNA阳性者为 4例 (6 6 .0 % ) ,均为肾小管上皮HBVDNA阳性。小儿IgAN肾组织HBcAg阳性患者其肾小管病变、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阴性者严重且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小儿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小儿 IGA肾病 回顾性分析 肾间质损害 拉米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泽寰 范新兰 +5 位作者 林蒋海 符志彦 潘德京 付永贵 贾宗剑 徐安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7-90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DPB1基因与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广州地区汉族人中 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75例正常个体的HLA -DPB1基因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两者的HLA ...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DPB1基因与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广州地区汉族人中 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75例正常个体的HLA -DPB1基因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两者的HLA -DPB1等位基因表现型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检验的广州地区部分汉族人的HBV感染与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汉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HLA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 DPB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董若琳 唐少华 +2 位作者 郑廷迪 蔡秀英 李苑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出 79例HBV感染孕妇 ,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及脐血中HBV DNA。结果 :4 7例大三阳孕妇血清HBV...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出 79例HBV感染孕妇 ,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及脐血中HBV DNA。结果 :4 7例大三阳孕妇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 97 9% ,32例小三阳孕妇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 9 4 %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大三阳孕妇脐血中HBV DNA检出率为 31 9% ,小三阳孕妇脐血中HBV DNA检出率为 0 %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胎儿宫内感染与孕妇HBV感染状态和HBV DNA检出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胎儿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亚江 高月求 王灵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1-303,共3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由美国学者Steinman及cohn于1973年发现,是体内重要的一类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其共同的生物学特性是细胞表面有许多树枝状突起。胞内具有丰富的线粒体,与巨噬细胞、B...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由美国学者Steinman及cohn于1973年发现,是体内重要的一类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其共同的生物学特性是细胞表面有许多树枝状突起。胞内具有丰富的线粒体,与巨噬细胞、B细胞抗原递呈功能不同,只有DC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使之分化、激活,后者影响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因此,DC被认为是机体免疫反麻的始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树突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抗原递呈功能 初始型T细胞 体液免疫系统 机体免疫 树突状细胞 CELLS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桂涛 刘杰 +3 位作者 徐德忠 阎永平 谢华红 杜玉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2-986,共5页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不同复制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病例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OR=3.10;P<0.05);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OR=2.09;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多见(OR=2.22;P<0.05);HLA-DRB1*15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13.4%,明显高于病例组6.9%(OR=0.48;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HLA-DRB1*15为陕西地区汉族人乙肝感染的抗性基因。本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是决定HBV感染后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HLA-DRB1 基因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佳燕 晁康 +3 位作者 李敏睿 吴艳琴 叶俊钊 钟碧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ALT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和25例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微球技术检测血清IL-21蛋白水平,并用real-t...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DNA、ALT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和25例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微球技术检测血清IL-21蛋白水平,并用real-time PCR法检测IL-21及IL-21受体(R)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病例组分为免疫耐受期组(25例)、免疫清除期组(25例)、低复制期组(26例)及再活动期组(25例)。(2)病例组血清IL-21蛋白及m 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免疫清除期组及再活动期组血清IL-21蛋白及m 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免疫耐受期组及低复制期组(P<0.001);低复制期组血清IL-21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及免疫耐受组(P=0.036)。(3)IL-21R m RNA水平在各组间没有差异。(4)血清IL-21蛋白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472,P=0.001)。(5)血清IL-21蛋白与ALT水平无关(r=0.024,P=0.868)。结论 :IL-21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表达上调,且与免疫活动有关,可能是机体控制HBV复制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自然史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房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职业防护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慧 韩传平 南秀荣 《护理研究》 2004年第3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产房 医护人员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职业防护 隔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晓霖 杨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病毒检测技术 HBV表面抗原 隐匿性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分子生物学技术 抗-HBC阳性 HB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会云 蒋佩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1-643,共3页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每年因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死亡30余万例。因肝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孕产妇死亡排位在部分地区已达到2~3位,早产、出血、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普通孕产妇。40%~90%的乙...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每年因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死亡30余万例。因肝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孕产妇死亡排位在部分地区已达到2~3位,早产、出血、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普通孕产妇。40%~90%的乙型肝炎感染发生在围生期和儿童期。我国每年约有14~16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妊娠分娩,如果不采取任何阻断措施,每年新增加的数量庞大的乙型肝炎感染人群将令人触目惊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 不良妊娠结局 围生期感染 专题讨论 现代观 孕产妇死亡 出生缺陷率 妊娠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妇女妊娠期抗病毒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蒋小仙 金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关于妊娠期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慢性HB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争议、利弊、疗效和安全性,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药物选择及随访管...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关于妊娠期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慢性HB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争议、利弊、疗效和安全性,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药物选择及随访管理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妊娠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黎明 孟祥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6-217,共2页
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 ,乙肝病毒感染在汉族、土家族、苗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大学 6 0 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 ,并进行统... 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 ,乙肝病毒感染在汉族、土家族、苗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大学 6 0 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吉首大学学生HBsAg总阳性率为 8 8% ,汉族、土家族、苗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 10 2 %、5 1%及 4 8% ,土家族、苗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汉族。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大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调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亚妮 符霞 +2 位作者 宋利 陈源汉 黄宝球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7期2354-2356,共3页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3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焦虑阳性率为21.6%,抑郁阳性率为4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为(37.92±9.13)分;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呈低度负相关(r=-0.327,P=0.048),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呈中度负相关(r=-0.530,P=0.001)。[结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低,医务人员以及病人的家人、亲戚、朋友和社会人员均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从而帮助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焦虑 抑郁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建议(2018年)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彩萍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0-913,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是通过血液或性接触传播,母胎垂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肝硬化和肝癌重要原因,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1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发布了美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建议。...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是通过血液或性接触传播,母胎垂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肝硬化和肝癌重要原因,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1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发布了美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建议。该报告还简要总结了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先前发表的母体抗HBV治疗指南,以减少围产期HBV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HBV感染 性接触传播 解读 公共卫生问题 垂直传播 治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黎君 徐伟琴 姚旭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1期854-855,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血和血制品经注射、输血、针刺、创伤及母婴垂直等途径传染,近年发现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传播.而精神病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发病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HBV感染.为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中的感染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血和血制品经注射、输血、针刺、创伤及母婴垂直等途径传染,近年发现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传播.而精神病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发病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HBV感染.为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中的感染情况,提供防治依据,减少住院精神病病人HBV的传播.对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 619例精神病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其HBV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精神病人 护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初级保健医生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34-1734,共1页
背景对复杂医学问题人群,如乙型肝炎(HCV)病毒感染者,发展社区医疗保健(the extension for community healthcare outcomes,ECHO)模式可使资源不足的医疗服务得以改善。利用视频会诊技术,ECHO模式有利于初级保健医生治疗复杂疾病。方法... 背景对复杂医学问题人群,如乙型肝炎(HCV)病毒感染者,发展社区医疗保健(the extension for community healthcare outcomes,ECHO)模式可使资源不足的医疗服务得以改善。利用视频会诊技术,ECHO模式有利于初级保健医生治疗复杂疾病。方法对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UNM)HCV诊所的HCV感染治疗,与美国新墨西哥州乡村及监狱的21个ECHO初级保健医生的治疗做了前瞻性定群对照研究。将有慢性HCV感染且无治疗史的407例患者纳入研究。主要终点为持续病毒应答率。结果患者对治疗有持续病毒应答率:美国UNM HCV诊所为57.5%(84/146例);ECHO为58.2%(152/26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9.2,10.7),P=0.89]。HCV-1表型感染患者的持续病毒应答率:UNM HCV诊所为45.8%(38/83例);ECHO为49.7%(73/14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UNM HCV诊所为13.7%;ECHO为6.9%。结论 ECHO模式可作为医疗资源不足社区治疗HCV感染的有效方法。与其他州或国家目前可提供的治疗相比,此模式可使他们治疗更多的HCV感染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初级保健医生 治疗史 WONCA 论文摘要 慢性HCV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 EC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肽运载体TAP2基因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摘要)
20
作者 夏天 郝妍 +4 位作者 王小华 刘洋 陈兆鹏 沈锡中 朱乃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6,共1页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中国人群抗原肽运载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基因与HBV感染以及慢性HBV感染和慢性肝炎并发肝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病例,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中国人群抗原肽运载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基因与HBV感染以及慢性HBV感染和慢性肝炎并发肝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病例,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选取10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1例HBV感染康复者及113例正常对照,进行TAP2等位基因分型。对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的TAP2*0201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感染恢复组(X^2=4.95,P〈0.03);肝硬化组的TAP2*01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5.72,P〈0.02);在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组中DR4与TAP2*0101等位基因间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0.026,P〈0.05)。结论TAP2*0101等位基因型携带者易感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而丁AP2*0201则表现出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性。两者均与HBV感染的预后似有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抗原肽运载体 P2基因 慢性HBV感染 预后 慢性乙型肝炎 等位基因分型 正常对照组 摘要 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