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术内酯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成美 陈茂丽 任维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ATR-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大鼠记为对照组(NC),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HBV组、ATR-Ⅰ组(50μg/kg)、cGAS-ST...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ATR-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大鼠记为对照组(NC),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HBV组、ATR-Ⅰ组(50μg/kg)、cGAS-STING通路抑制剂(RU.521)组(450μg/kg)、ATR-Ⅰ+RU.521组(50μg/kg ATR-Ⅰ+450μg/kg RU.521),每组10只,NC组、HBV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1周。ELISA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IFN-γ、IL-2、TNF-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含量;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情况;Mass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HBV组较NC组胶原容积分数、ALT、AST、HBsAg、HBeAg含量、HA、LN和PCⅢ、IFN-γ、TNF-α和IL-2水平升高,cGAS、STING、p-TBK1/TBK1、p-IRF3/IRF3及IFN-β水平下降(P<0.05);与HBV组比较,ATR-Ⅰ组肝脏损伤、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胶原容积分数、ALT、AST、HBsAg、HBeAg含量、HA、LN和PCⅢ、IFN-γ、TNF-α和IL-2水平下降(P<0.05),cGAS、STING、p-TBK1/TBK1、p-IRF3/IRF3及IFN-β水平升高(P<0.05),RU.521组呈现相反趋势,RU.521消除了ATR-Ⅰ对HBV大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结论:ATR-Ⅰ可能通过激活cGAS-STING通路改善HBV大鼠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 cGAS-STING通路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x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诱导肝细胞表达Ⅰ型干扰素的研究
2
作者 潘颖 杨凯 +3 位作者 陈谨 孙蓓蓓 田平平 张发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和稳转HBV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为模型,转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HBx-siRNA]至HepG2.2.15细胞,转染HBx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和稳转HBV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为模型,转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HBx-siRNA]至HepG2.2.15细胞,转染HBx蛋白表达质粒pEGFP-HBx至HepG2细胞,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各细胞中的IFN-α、IFN-β mRNA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内质粒pEGFP-HBx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各细胞中HBx和p-IRF3蛋白含量变化,以探讨HBV通过HBx蛋白对Ⅰ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α和IFN-β mRNA在HepG2.2.15细胞中的含量略高于HepG2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干扰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x蛋白的表达后,细胞中IFN-α、IFN-β mRNA含量显著升高,转染pEGFP-HBx的HepG2细胞中Ⅰ型干扰素的基因表达量和p-IRF3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结论:HBV通过HBx蛋白抑制IRF3蛋白的活化,从而抑制Ⅰ型干扰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X蛋白 型干扰素 IRF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Ⅰ期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牟丹蕾 白雪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临床研究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 融合蛋白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伟 代晓朋 +5 位作者 王鲁燕 武福军 祁碧玉 刘志敏 李军锋 周育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0-555,共6页
目的检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HSA-IFNα-2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构建含1.6倍HBV基因组及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GFP-HBV),感染人肝细胞系HepG2细胞,构建HBV复制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HBV乙肝病... 目的检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HSA-IFNα-2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构建含1.6倍HBV基因组及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GFP-HBV),感染人肝细胞系HepG2细胞,构建HBV复制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HBV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表达;MTT法检测HSA-IFNα-2b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HBV RNA的相对表达以及细胞上清中HBV DNA绝对表达水平;双报告基因法检测HSA-IFNα-2b对HBV增强子Ⅰ活性的影响。结果 AdGFP-HBV感染HepG2细胞后可以复制表达HBV。HSA-IFNα-2b 500 kU·L-1加入AdGFP-HBV感染的HepG2细胞,使HBsAg表达降低51.32%(P<0.01),HBeAg降低50.26%(P<0.01),而相同浓度的HSA-IFNα-2b并不抑制细胞的增殖。随HSA-IFNα-2b浓度增加,其对HBsAg表达的抑制作用逐渐升高,HSA-IFNα-2b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Y)与其浓度(X)的回归方程是Y=21.11 lgX+11.91(r2=0.954),IC50为63.76 kU·L-1。HSA-IFNα-2b 500 kU·L-1使细胞中HBV RNA下降52.83%(P<0.01),培养上清中HBV DNA降低53.07%(P<0.01)。HSA-IFNα-2b 500 kU·L-1使HBV增强子Ⅰ活性下降40.04%(P<0.01)。结论构建了可用于药物评价的HBV复制细胞模型,HSA-IFNα-2b体外具有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白蛋白 干扰素Α-2B 融合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NPV增强子hr5增强HBsAg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茹 龙綮新 +2 位作者 王珣章 庞义 邓日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4-90,共7页
用形成包涵体(OOC+)并能利用人工合成启动序列和多角体XIV启动子表达外源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将多角体基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增强子... 用形成包涵体(OOC+)并能利用人工合成启动序列和多角体XIV启动子表达外源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将多角体基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增强子hr5部分序列同时插入无包涵体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SVI-G基因组中,得到两株高效表达HBsAg基因又形成包涵体的重组病毒TnNPV-shr35-OCC+和TnNPV-shr26-OCC+.对重组病毒的酶切鉴定、DNA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及其相应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已正确插入病毒基因组中.插入顺序中,hr5增强子是插入HBsAg基因下游,多角体基因与HBsAg基因方向相反.125Ⅰ-固相放射免疫检测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HBsAg基因在昆虫离体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保留了抗原活性.TnNPV-shr26-OCC+和TnNPV-shr35-OCC+表达的HBsA吕蛋白与没有插入增强子序列的重组病毒TnNPV—HBs85-OCC+的比较,分别提高了40%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子 杆状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ACNPV HB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转录因子技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6
作者 李中堂 罗伟 +3 位作者 付愚 蒋清虎 刘济铭 吴忠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2-1326,1331,共6页
目的设计与构建特异性结合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1(HBV Enh1)的锌指蛋白人工转录因子(ZFP-ATF),检测在Hep G2.2.15细胞内的表达、对细胞生长影响及观察其抑制HBV DNA复制与表达的作用。方法构建含结合结构域ZFP与抑制性效应结构域Krüp... 目的设计与构建特异性结合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1(HBV Enh1)的锌指蛋白人工转录因子(ZFP-ATF),检测在Hep G2.2.15细胞内的表达、对细胞生长影响及观察其抑制HBV DNA复制与表达的作用。方法构建含结合结构域ZFP与抑制性效应结构域Krüppel相关盒(KRAB)的人工转录因子(ATF),进行相关修饰、优化后,将人工合成ATF核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 DNA3.1(^+),测序鉴定其正确性,X-treme GENE HP转染Hep G2.2.15细胞,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ATF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ATF对细胞生长的影响,ATF转染24、48、72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对HBV DNA复制与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c DNA3.1-ATF(nls-ZFP-KRAB-FLAG)真核表达载体,ATF在Hep G2.2.15细胞中能正常表达,且对细胞生长无明显的影响,ATF具有抑制HBV DNA复制与表达的作用,在转染72 h后抑制作用达最高,抑制率达68.0%。结论构建的ATF在Hep G2.2.15细胞中能够正常表达且无毒性作用,可特异性结合HBV Enh1靶序列并具有抑制HBV DNA复制与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 人工转录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 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MC-7721肝癌细胞膜上β_2糖蛋白I可能的受体
7
作者 高沿航 高普均 +3 位作者 王丹 时阳 朴云峰 杨翰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研究β2糖蛋白I(β2GPI)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以进一步探讨β2GPI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采用L igand b lot技术,从SMMC-7721、HL-60及SGC-7901三个细胞株中,筛选出具有与人β2GPI特异结合蛋白成分的细胞。SMM... 研究β2糖蛋白I(β2GPI)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以进一步探讨β2GPI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采用L igand b lot技术,从SMMC-7721、HL-60及SGC-7901三个细胞株中,筛选出具有与人β2GPI特异结合蛋白成分的细胞。SMMC-7721细胞在40kD处出现一特异染色带,而HL-60及SGC-7901二种细胞则无此反应。在SMMC-7721细胞中存在有与人β2GPI特异结合的蛋白,这种蛋白可能参与了HBV感染肝细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糖蛋白 SMMC-7721肝癌细胞株 受体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X15在HBV复制中的意义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柳青 魏霞飞 +4 位作者 甘春杨 袁怡 沈静 黄爱龙 胡接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筛选DEx D/H-box家族中可能影响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基因,初步研究DHX15对HB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DEx D/H-box家族基因到表达质粒PCH9,并构建由HBV增强子和核心启动子驱动的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core-Rluc;分... 目的:筛选DEx D/H-box家族中可能影响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基因,初步研究DHX15对HBV复制的调控作用。方法:克隆DEx D/H-box家族基因到表达质粒PCH9,并构建由HBV增强子和核心启动子驱动的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core-Rluc;分别将各种DDX表达质粒与pcore-Rluc共转染HepG2细胞,筛选影响Rluc荧光素酶活性的DDX家族成员。在HepG2细胞中共转染HBV1.3倍体质粒和DHX15表达质粒,通过Western blot检测DHX15在细胞中的表达,用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检测过表达DHX15对细胞中HBV复制水平和转录水平的影响。构建HBV增强子与核心启动子截短突变体,确定DHX15在HBV增强子或核心启动子上的作用区域。结果:成功构建30种DEx D/H-box家族基因克隆;筛选出对HBV增强子/核心启动子有明显影响的基因DHX15(P=0.042);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DHX15能促进HBV DNA的复制水平;并且能上调HBV RNA转录水平;成功构建HBV核心启动子截短突变体,发现DHX15促进HBV的复制是通过增强子实现的(t=8.292,P=0.001;t=5.215,P=0.006)。结论:过表达DHX15可通过影响HBV增强子的活性从而促进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DX家族 DHX15 启动子 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