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瑶 秦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在我国尽管乙型肝炎疫苗早已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大大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率,但抗病毒治疗仍是目前唯一减缓或预防疾病进展的方法,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阻断HBV复制,在... 在我国尽管乙型肝炎疫苗早已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大大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率,但抗病毒治疗仍是目前唯一减缓或预防疾病进展的方法,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阻断HBV复制,在有限的疗程中实现更高的HBeAg阴转率、HBsAg清除率以及持续的治疗后效应。但因其价格贵,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多,且仅在三分之一患者中起效而使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乙型肝炎 疗效 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失衡:Meta分析
2
作者 毛孝周 王鑫鑫 +3 位作者 马驰 马笑盈 杨涓 郑盛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427-1433,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探讨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该研究已在国际荟萃分析INPLASY平台认证(I... 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探讨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该研究已在国际荟萃分析INPLASY平台认证(Inplasy协议认证编号:20232004),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TNF-a、INF-y、IL-4、IL-10)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3年5月30日。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评估,采用Revman5.4及Stata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该项Meta分析共检索出1 304项研究,最终纳入6项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HC组)[SMD=-1.86,95%CI(-3.36,-0.35),I^(2)=88%,P=0.02];CHB患者与HC组外周血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2.03,95%CI(-0.90,0.43),I^(2)=74%,P=0.49];CHB患者外周血IL-4水平高于HC组[SMD=1.63,95%CI(0.55,2.72),I^(2)=94%,P=0.003];CHB患者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高于HC组[SMD=4.39,95%CI(2.86,5.91),I^(2)=82%,P<0.000 01]。结论:CHB患者外周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呈异常表达状态,在CHB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毒性肝炎 TH1 TH2 META分析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相关研究
3
作者 杨娜 罗海英 秦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这种疾病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最终导致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因此,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铁调素抗菌肽(hepcidin antimicrobial peptide, HAMP),一种在肝细胞...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这种疾病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最终导致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因此,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铁调素抗菌肽(hepcidin antimicrobial peptide, HAMP),一种在肝细胞内显著表达的肽激素基因,可以在外周血中表达铁调素(hepcidin)[2],并且与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慢性丙型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访25年长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笑亚 洪天琪 +2 位作者 葛凯莉 张仁杰 魏春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2-965,97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年龄对其肝硬化、肝癌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95-1998年于深圳市中医院住院的慢乙肝患者,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通过HIS系统长期随访,使用SPSS、R语言计算患者随访25年肝硬化、肝...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年龄对其肝硬化、肝癌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95-1998年于深圳市中医院住院的慢乙肝患者,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通过HIS系统长期随访,使用SPSS、R语言计算患者随访25年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病率并进行组间比较,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279例慢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24例、肝癌12例。肝硬化5、10、15、20年及25年肝硬化累积发病率,低龄组为分别1.5%、2.1%、5.4%、11.6%、15.5%,高龄组为5.5%、9.8%、22.9%、29.0%、5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2个危险因素(年龄、随访时间)纳入回归模型。低龄组2例分别在随访17、21年进展为肝癌;高龄组5、10、15、20年及25年累积发病率为1.8%、3.8%、18.5%、21.8%、26.7%;共5个因素(初始年龄、HBV-DNA载量、终点前HBV-DNA转阴、随访时间及性别)纳入回归模型。结论初始年龄≥40岁的慢乙肝患者,尤其男性患者,其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龄患者,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终末肝病发病率。对于30~40岁的人群是否应启动抗病毒治疗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年龄 回顾性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建琼 程玲 +3 位作者 刘洪利 张长江 蒋黎 毛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合并SBP患者163例,...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合并SBP患者163例,男性137例,女性26例,年龄(44.21±11.30)岁。观察临床表现、血液检查、腹腔积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等情况,根据药敏及临床经验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及转归因素分析。结果 16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患者主要表现腹部压痛(75.46%)、腹胀(61.35%)、腹痛(52.15%)、反跳痛(47.24%),主要并发症为肝性脑病(30.06%)、肾功能不全(19.63%),少数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休克、发热。腹腔积液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分别为17.79%(29/163)和16.56%(27/163);腹腔积液或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仅为2.35%或23.53%,几乎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29%,除外自动出院患者,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上升至15.56%,治愈率84.44%。年龄、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在治愈组和无效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乙型毒性肝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琴 丛玉隆 +1 位作者 王宝恩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8-90,共3页
判断凝血酶原时间(PT)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作用。选取72名经肝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不同肝纤维化分期血浆PT及HPT(分别以秒、活动度、率及国际标准化比率计),并通过... 判断凝血酶原时间(PT)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作用。选取72名经肝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不同肝纤维化分期血浆PT及HPT(分别以秒、活动度、率及国际标准化比率计),并通过ROC曲线分析两者诊断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0-S3期PT组间无差异,只有S4期明显升高或降低,且与S0、S1、S2、S3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HPT S0-S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PTs及HPTs诊断S4的阈值为14.05秒、19.75秒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89、0.814;0.889、0.907。PTA及HPTA的诊断阈值为85.5%、70.5%时,诊断S4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89、0.814;0.889、0.907。因此,HPT、PT在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作用,且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相关症状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梅花 史改 +2 位作者 孙青 秦秀芳 张雅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7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不同阶段的症状发生情况,为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就诊的2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不同阶段的症状发生情况,为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就诊的2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现频次最多和严重程度得分最高的症状为缺乏活力/乏力,困扰程度得分最高的症状为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同治疗阶段患者躯体症状困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稍有不同,需重视患者的症状表现,做好症状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干扰素 症状 症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MA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欣欣 郎振为 +4 位作者 孟忻 孙琳 王泰龄 赵景民 张世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6-78,共3页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对肝脏炎性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病理诊断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12 7例CHB患者肝穿刺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与现行病理诊断标准慢性肝炎分级、分期及Knodell-HAI评分系统...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对肝脏炎性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病理诊断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12 7例CHB患者肝穿刺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与现行病理诊断标准慢性肝炎分级、分期及Knodell-HAI评分系统进行统计学比较。另有6例作为对照,其中急性肝炎3例,静止性肝硬化3例。α-SMA在CHB、急性肝炎及静止性硬化三组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在扩大的汇管区及其周围,以及小叶内点灶状坏死部位。且α-SMA表达与慢性肝炎病理分级(G)、分期(S)及Knodell-H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α-SMA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温小凤 蒋忠胜 +6 位作者 陈念 张鹏 柯柳 覃川 李敏基 韦静彬 莫胜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方法选择CHB患者294例,随机分成建模组(224例)和验模组(70例),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同时记录20项血清学指标和超声检查的结果。在建模组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 目的建立一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方法选择CHB患者294例,随机分成建模组(224例)和验模组(70例),均接受肝组织病理检查,同时记录20项血清学指标和超声检查的结果。在建模组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研究终点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最后用验模组的相关指标验证模型的诊断效率。结果在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14个指标中,筛选出4个指标——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K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中静脉(MHV),并建立了由这4个指标组成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创诊断模型(NDMGLTI=6.599-0.611×logeHDL+0.758×logeAST+0.963×logeAKP-1.098×logeMHV),NDMGLTI评分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呈正相关(rs=0.515,P<0.01),建模组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患者的NDMGLTI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77,P<0.01)。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在建模组NDMGLTI评分诊断显著炎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0,最佳诊断值为10.98,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6.47%,特异度为64.81%,准确度为73.66%,阳性预测值为87.25%,阴性预测值为46.67%,Youden指数为41.28%。验模组NDMGLTI评分诊断显著炎症的AUC为0.849,其敏感度为83.67%,特异度为76.19%,准确度为81.43%,阳性预测值为89.13%,阴性预测值为66.67%,Youden指数为59.86%。结论应用NDMGLTI评分评估CHB患者的肝组织炎症程度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可以替代肝组织病理检查来指导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诊断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运动疗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楠 潘璇 +4 位作者 轧春妹 王佩 吴曼莉 宓余强 段毅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食欲、肝区不适、睡眠、大小便等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的12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度)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干预组在给予阿拓莫兰、甘利欣等保肝以及...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食欲、肝区不适、睡眠、大小便等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的12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度)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干预组在给予阿拓莫兰、甘利欣等保肝以及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八段锦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同样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早期卧床休息,进入恢复期后患者自行活动。分别于患者入院24h内及干预后2、4、8周时对患者的食欲、肝区不适症状、睡眠时间、握力、体重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食欲在八段锦运动干预后2周就明显改善,干预后8周时所有患者均食欲较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2、4周时肝区不适症状缓解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时,干预组所有患者均无肝区不适,明显优于对照组(82.3%);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2、4、8周时睡眠状况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疗法能够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食欲,增加摄入量,改善患者肝区疼痛等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可作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长期锻炼的一种新的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运动疗法 干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_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美英 韩刚 刘淑珍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920-921,共2页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 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肝患者63例 ,分为治疗组 3 0例 ,采用胸腺肽α1 1.6mg ,sc ,每周 2次 ,共用 6个月 ,同时加用拉米夫定 0 .1g ,po ,qd ,共 1a ;对照组3 3例 ,...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 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肝患者63例 ,分为治疗组 3 0例 ,采用胸腺肽α1 1.6mg ,sc ,每周 2次 ,共用 6个月 ,同时加用拉米夫定 0 .1g ,po ,qd ,共 1a ;对照组3 3例 ,仅用拉米夫定 0 .1g ,po ,qd ,共 1a。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 6,12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 抗 HBe血清转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在HBV DNA阴转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胸腺肽α1 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 抗 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拉米夫定 肝炎 乙型毒性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路德艳 杨慧玲 杜鹃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索影响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从年龄、性别、职业、乙肝家族史、既往饮酒史、抗... 目的探索影响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从年龄、性别、职业、乙肝家族史、既往饮酒史、抗病毒治疗、发病诱因、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202例慢性重型乙肝治疗有效130例,治疗无效72例,并发肝性脑病(OR=11.936)、抗病毒治疗(OR=4.257)、乙肝家族史(OR=3.678)及并发肝肾综合征(OR=4.707)是治疗无效的强预测因子(均P<0.01)。结论慢性重型乙肝合并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者,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无乙肝家族史者预后较差。医护人员应早期发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加强此类患者的抗病毒药物相关知识教育,强调抗病毒药物的远期效果,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提供院外护理指导,保证抗病毒药物的正规应用,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毒性肝炎 肝性脑 毒治疗 肝肾综合征 预后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国超 曾龙驿 +1 位作者 谢冬英 江柏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 ( 36例重度肝炎和 40例中度肝炎 )和 40例健康对照者 ,测定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反T3(rT3)...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 ( 36例重度肝炎和 40例中度肝炎 )和 40例健康对照者 ,测定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反T3(rT3)和促甲状腺素 (TSH)。【结果】与对照组和中度肝炎组比较 ,重度肝炎患者TT3、TT4、FT3 和FT4水平显著下降 ,TSH水平轻度下降 ,rT3 水平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中度肝炎患者TT4水平轻度下降。【结论】甲状腺功能的变化随肝炎病人临床病情的变化而改变 ,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评估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乙型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外周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水平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兴飞 郑常龙 +2 位作者 麦丽 严颖 邹小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探讨CTGF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入组60例CHB患者作为实验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每天1次口服治...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探讨CTGF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入组2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入组60例CHB患者作为实验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分别收集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后12、24周外周血,ELISA检测外周血中CTGF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CTGF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外周血中CT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CHB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后外周血中CTGF、HBV DNA载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后外周血CTGF表达下降,CTGF可作为反映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铁及铁蛋白检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邵飞 朱凤群 李春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SI)及铁蛋白(S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SF、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SI。结果慢性HBV感染者多出现SI和SF升高,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在重型肝炎组最为明显。SF、SI水平与HBV复制之... 目的探讨血清铁(SI)及铁蛋白(S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SF、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SI。结果慢性HBV感染者多出现SI和SF升高,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在重型肝炎组最为明显。SF、SI水平与HBV复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病毒复制增高而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SF、SI随着Child-Pugh分级(A、B、C级)依次增高,SF与肝纤维化指标LN有相关性。SF升高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较高,临床预后较差。结论SF、S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可以作为预测肝炎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菌丝对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雨秾 张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3-514,共2页
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失调,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经临床观察发现具有培本补虚作用的冬虫夏草能升高CD4+、NK细胞,提高CD4+/CD8+比值。同时还能降低IgM水平。说明冬虫夏草不仅具有良好的调整细胞免疫功... 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失调,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经临床观察发现具有培本补虚作用的冬虫夏草能升高CD4+、NK细胞,提高CD4+/CD8+比值。同时还能降低IgM水平。说明冬虫夏草不仅具有良好的调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对体液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培本补虚 乙型慢性毒性肝炎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体验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丽翠 孙玉梅 +1 位作者 邢卉春 李建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type B,CHB)患者在选择和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真实体验,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医疗照顾。方法对9例CHB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CHB患...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type B,CHB)患者在选择和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真实体验,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医疗照顾。方法对9例CHB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的体验主要归纳为3个主题:(1)不良的生理反应;(2)不良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不确定感、无奈与勉强接受;(3)社会反应,表现为经济负担重与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缺乏。结论CHB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不良反应,尤其以心理反应最为突出。提示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在和谐、互动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毒治疗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干扰素α治疗无应答相关的关键免疫基因和通路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凤萍 鲁瑞 +3 位作者 刘怡欣 李梅 石娟娟 党双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7-412,共6页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筛选接受干扰素α(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应答者(Rs)和无应答者(NRs)之间差异表达的免疫基因,以探索IFN-α治疗CHB失败的分子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7555,包含6例Rs和7例...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筛选接受干扰素α(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应答者(Rs)和无应答者(NRs)之间差异表达的免疫基因,以探索IFN-α治疗CHB失败的分子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7555,包含6例Rs和7例NRs。使用R软件筛选Rs和NRs肝脏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再从免疫相关基因数据库ImmPort下载包含1793个基因在内的标志性免疫基因集,提取差异表达基因中的免疫基因,获取差异免疫基因。再对差异免疫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通过STRING在线分析工具构建差异免疫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对差异免疫基因按Degree、MCC、MNC、Closeness算法计算评分位于前10的基因,再取交集,得到枢纽基因(Hub基因)。结果从Rs与NRs间共筛选出差异免疫基因88个,其中上调基因13个,下调基因75个。GO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免疫基因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T细胞活化、细胞趋化性、细胞-细胞粘附的调节、抗原加工和提呈等方面。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免疫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h细胞分化、抗原加工和提呈、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免疫应答信号通路中。在PPI网络中通过不同算法筛选出的7个共同的Hub基因分别为CD8A、I FNG、CCL2、CCL5、CXCL10、CCL4、FCGR3A。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Rs与NRs之间的差异免疫基因及信号通路,并确定了7个与IFN-α治疗CHB无应答相关的Hub基因。这些Hub基因可能成为预测IFN-α治疗CHB应答情况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干扰素Α 生物信息学 差异免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晶日 李艳丽 王静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128-1130,共3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其世界范围的高发率,仍然占据着慢性传染病的研究的焦点位置,全世界的医学界人员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中医药在该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始终方兴未艾,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慢乙肝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其世界范围的高发率,仍然占据着慢性传染病的研究的焦点位置,全世界的医学界人员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中医药在该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始终方兴未艾,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慢乙肝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有辨证分型论治、以法论治、单味中药治疗、固定方药治疗、基础方加减治疗,然而尽管治疗方法复杂,但是总离不开中医辨证论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基本理论。在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取得一定疗效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研究也遇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教育模式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薛黎明 饶和平 +2 位作者 王婷婷 金拼拼 陈艳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8期20-22,61,共4页
目的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以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 目的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以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结果入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知识正确率、信念优秀率及行为优秀率均高于入院3d内(P<0.05或P<0.01);而观察组又优于对照组同期(P<0.01),且自我管理能力优秀率也高于对照组(90.0%vs 66.2%,P<0.01)。结论应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转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教育模式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依从性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