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23 DNA enzyme对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体外转录产物的切割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侯伟 沃健儿 +1 位作者 刘克洲 李敏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10-23 DNA enzym e对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体外转录产物的特异切割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3种能针对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开放阅读框A1816UG的特异性脱氧核酶,分别命名为D rzBC-7、D rzBC-8和D rzBC-9。应用体外转录的方法获得相应的... 目的:探讨10-23 DNA enzym e对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体外转录产物的特异切割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3种能针对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开放阅读框A1816UG的特异性脱氧核酶,分别命名为D rzBC-7、D rzBC-8和D rzBC-9。应用体外转录的方法获得相应的底物RNA,观察D rzBC-7、D rzBC-8和D rzBC-9对其的体外切割效应。以D rzBC-9为例,观察不同浓度的M gC l2对体外切割效率的影响,根据L inew eaver Burk作图法,计算相关的酶动力学参数Km、K cat和K cat/Km。结果:通过体外转录获得用于切割反应的底物RNA,其大小为300 nt。在特定的切割条件下,D rzBC-7、D rzBC-8和D rzBC-9均能对相应的底物RNA进行有效的切割,切割产物分别为109 nt和191 n。t以D rzBC-9为例,在切割反应体系中缺乏M gC l2时,未见有切割反应。M gC l2浓度在150 mm o.lL-1时达到最高切割效率,再提高M gC l2的浓度,切割效率未见明显增大。酶动力学参数Km、K cat和K cat/Km分别为1.4×10-9m o.lL-1,1.6 m in-1和1.1×109m o.lL-1.m in-1。结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的10-23 DNA enzym e在体外对相应的转录产物有特异切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催化性 DNA 单es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基因组 病毒/遗传学 重组 遗传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部分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邦宁 沈继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部分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53例患者中B型27例(50.9%),C型24例(45.3%),BC混合型2例(3.8%)。C型HBV-DNA水平和HBeA...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部分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53例患者中B型27例(50.9%),C型24例(45.3%),BC混合型2例(3.8%)。C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38±0.74)log值和79.17%,明显高于B型的(5.48±1.63)log值和23.10%(P<0.05);C型ALT、TBIL的水平均高于B型(P<0.05)。结论合肥地区部分儿童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B型占优势,C型次之,C型病情重于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部分医院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叶珺 熊自忠 +1 位作者 尹华发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679,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部分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安徽部分医院HBVDNA阳性的HBV感染者19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肝炎107例,肝炎后肝硬化59例,原发性肝癌6例,慢性重型肝炎20例,亚急性重型... 目的了解安徽省部分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安徽部分医院HBVDNA阳性的HBV感染者196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肝炎107例,肝炎后肝硬化59例,原发性肝癌6例,慢性重型肝炎2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采用Caliper-1000微流芯片分析仪分析检测HBVDNA和基因型。结果196份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26例(64·3%),C基因型59例(30·1%),BC混合型11例(5·6%),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江淮之间以B基因型占优势,淮河以北以C基因型占优势,分别为68·8%和66·7%;HBV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占62·7%(P<0·01),C基因型感染者以肝硬化为主,占44·1%(P<0·01),差异有显著性;检测出的HB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HBeAg阳性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肝硬化患者HBVC基因型的HBeAg阳性表达(68·4%)明显高于B基因型(31·6%)和BC混合型(0)。结论安徽省部分医院HBV基因型存在B、C和BC混合型,B型为该地区的优势基因型。HBVB基因型感染的临床疾病谱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而HBVC基因型感染以肝硬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微阵列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某市级医院HBV感染住院患者HBV基因型检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娟 董永海 +8 位作者 汪松 张学武 冯晨晨 许望东 黄芬 冷瑞雪 潘海峰 李筱青 叶冬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级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住院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HBV基因型检测采用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进行荧光PCR分型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化学发...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市级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住院患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探讨HBV基因型与肝炎严重程度、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HBV基因型检测采用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进行荧光PCR分型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HBV-DN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结果 48例HBV感染患者中HBV B基因型1例(占2.08%),C基因型35例(占72.92%),未分型12例(占25.00%),未发现B、C混合型和D型。不同基因型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B、C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基因型中HBeAg阳性率为42.86%。HBV-DNA阳性率在各基因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HBV-DNA水平在基因型间的差异提示C基因型感染者可能与肝炎病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x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项文清 刘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338,共6页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癌的最主要原因。作为乙肝病毒X基因的表达产物HBx蛋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功能,其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参与感染肝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癌的最主要原因。作为乙肝病毒X基因的表达产物HBx蛋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功能,其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参与感染肝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鉴于HBx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在感染肝细胞中的重要作用,HBx蛋白在肝癌发生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HBV和肝癌研究的热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毒蛋白质类/遗传学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