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载情况下地铁车厢乘客热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5,共4页
通过有无加载幅流风机和调整空调出风温度,设计了三种不同工况,建立了1∶1的实车模型和人体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满载情况下地铁车厢乘客的热舒适性。研究发现,幅流风机对满载地铁车厢的舒适性具有一定的改... 通过有无加载幅流风机和调整空调出风温度,设计了三种不同工况,建立了1∶1的实车模型和人体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满载情况下地铁车厢乘客的热舒适性。研究发现,幅流风机对满载地铁车厢的舒适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亦需综合考虑送风温度等多种因素使乘客舒适度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厢 乘客舒适 幅流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铁路隧道内瞬变压力及车厢内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娟 何洪 +3 位作者 杨伟超 王昂 邓锷 曹宏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8-615,共8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三维可压缩、黏性、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隧道-空气-列车三维数值仿真模型。针对高海拔地区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研究列车以300 km/h的速度运行通过不同海拔隧道时产生的隧道内瞬变压力及车体表...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三维可压缩、黏性、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隧道-空气-列车三维数值仿真模型。针对高海拔地区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研究列车以300 km/h的速度运行通过不同海拔隧道时产生的隧道内瞬变压力及车体表面瞬变压力的变化特征,分析大气压和温度等因素对瞬变压力的影响规律,得到海拔高度与瞬变压力之间的拟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车内外瞬变压力计算公式,进一步研究不同海拔下车内外瞬变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高速列车密封性能对高海拔地区乘客舒适性的影响,提出不同海拔下的列车密封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车试验结果峰值的最大误差为13%,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可靠;2)压力波在不同海拔下的传播特性不变,瞬变压力的时程曲线变化趋势一致,海拔仅改变瞬变压力峰值;3)隧道内瞬变压力和车体表面瞬变压力与海拔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瞬变压力峰值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线性降低的趋势;4)不同海拔对列车密封性指数有不同的要求,0海拔地区要求车体密封性指数不得小于9 s,当海拔超过3 000 m时,列车的密封性指数应不得低于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速列车 隧道壁面压力 车体表面压力 乘客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耗预测的网联电动公交车生态驾驶优化策略
3
作者 潘应久 郗毅 +2 位作者 刘延森 房文鹏 张文珊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50,共12页
电动公交车的动力系统及能耗特性与传统内燃机公交车存在显著差异,传统公交车的节能驾驶策略并不完全适用于电动公交车。本文综合考虑电动公交车经过信号交叉口时的信号配时、前车信息能耗特性和乘客舒适性,提出一种基于能耗预测的网联... 电动公交车的动力系统及能耗特性与传统内燃机公交车存在显著差异,传统公交车的节能驾驶策略并不完全适用于电动公交车。本文综合考虑电动公交车经过信号交叉口时的信号配时、前车信息能耗特性和乘客舒适性,提出一种基于能耗预测的网联电动公交车生态驾驶深度强化学习模型。首先,采集纯电动公交车自然驾驶数据,考虑电动公交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特性,利用车辆动力学建立能耗基本模型,构建系统辨识模型对能耗基本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和估计;其次,剖析车辆进出信号交叉口时不同信号相位对速度模式的影响,确定能够精确描述交通环境信息的状态变量,以构建的能耗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安全、效率、节能和舒适性构建奖励函数,基于SAC(soft actor critic)算法构建电动公交车进出信号交叉口的生态驾驶策略优化模型;最后,将本文构建的生态驾驶策略与经典交叉口通行策略GLOSA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生态驾驶策略在划分的4种交通情境下均可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在通行时间平均仅增长7.29%的情况下,舒适性平均提高21.96%,能耗平均降低2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驾驶策略 网联电动公交车 深度强化学习 乘客舒适性 能耗预测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车内压力波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前选 梁习锋 任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99-1704,共6页
列车高速过隧道时诱发的压力波通过车体缝隙传入车内,给旅客乘车舒适性带来严重影响,在实验室模拟车内压力波动过程以系统研究车内压力波动与人耳舒适性的关系,以便为制定气压变化下科学的人耳舒适性标准提供依据。基于车内压力变化是... 列车高速过隧道时诱发的压力波通过车体缝隙传入车内,给旅客乘车舒适性带来严重影响,在实验室模拟车内压力波动过程以系统研究车内压力波动与人耳舒适性的关系,以便为制定气压变化下科学的人耳舒适性标准提供依据。基于车内压力变化是车体空气进出口流量关于时间的积分,设计以1台罗茨风机、两阀门组及控制单元为核心的车内压力波试验模拟装置,以实现变体积流量交替对车体进行充气和抽气,使车内压力变化曲线不断逼近现场实车试验测得的车内压力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装置试验结果与现场实车试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装置可真实模拟列车通过隧道时车内压力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乘客舒适性 车内压力 试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轨线路采用正常线间距单渡线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永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2期38-41,共4页
分析了正常线间距单渡线在中国未被采用的原因 ,依据列车通过单渡线夹直线时稳定性及乘客舒适性条件 ,举例说明了采用正常线间距单渡线是能够满足行车稳定性和乘客舒适性条件的。提出了正常间距单渡线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包... 分析了正常线间距单渡线在中国未被采用的原因 ,依据列车通过单渡线夹直线时稳定性及乘客舒适性条件 ,举例说明了采用正常线间距单渡线是能够满足行车稳定性和乘客舒适性条件的。提出了正常间距单渡线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包括其夹直线处短轨及其绝缘接头的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轨线路 线路设计 线间距 单渡线 行车稳定 乘客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客室空气压力波动控制
6
作者 周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2,共4页
简述了地铁列车客室空气压力波动对乘客舒适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对列车客室空气压力波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提升列车气密性和优化列车造型来抑制车内压力波动的措施。通过上述措施对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进行了优化。在东莞轨道交通2... 简述了地铁列车客室空气压力波动对乘客舒适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对列车客室空气压力波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提升列车气密性和优化列车造型来抑制车内压力波动的措施。通过上述措施对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进行了优化。在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正线进行的列车客室空气压力波测试结果表明,客室空气压力波动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快线 列车 空气压力波动 乘客舒适性 气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