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模式下乘客出行时间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鑫 丁小兵 +1 位作者 刘志钢 吴金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5-70,74,共7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模式下,对乘客出行时间进行分析,建立乘客出行时间最小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程序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客流量进行验证,开行快慢车后乘客总出行时间为25642 h,较开行前减少1054...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模式下,对乘客出行时间进行分析,建立乘客出行时间最小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程序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客流量进行验证,开行快慢车后乘客总出行时间为25642 h,较开行前减少1054 h,节省出行时间3.9%。对比原运营方案,优化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乘客出行时间,为出行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乘客出行时间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互通”的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天国 宋唯维 +2 位作者 陈聪聪 张志会 陈友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8,25,共9页
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是浙江省嘉兴市第一条市域铁路,是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中重要线路之一,与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条件下市域铁路网络跨线运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列车开行方案设计是制定市域铁路运输组织... 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是浙江省嘉兴市第一条市域铁路,是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中重要线路之一,与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条件下市域铁路网络跨线运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列车开行方案设计是制定市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的前提,做好“互联互通”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是运营期市域铁路运营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市域铁路规划设计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研究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概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在分析市域铁路不同列车种类的基础上,以所有乘客总体出行时间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应用数学规划、多目标优化的方法构建了一套“互联互通”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包括市域铁路直达列车数量计算模型、大站快车停站选择模型和大站快车、站站停列车数量计算模型。在研究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线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依据初期早高峰时段客流预测结果,计算得到初期早高峰时段嘉兴南站—南枫线段采用快慢车混跑方式,大站快车停车站为科技城站、嘉善站,开行直达列车1对/h,大站快车3对/h,站站停列车5对/h;嘉兴南站—示范区线段采用快慢车混跑方式,大站快车停车站为科技城站、嘉善站、西塘站,开行大站快车2对/h,站站停列车6对/h,进而确定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互联互通 列车开行方案 优化模型 乘客出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婷 靳文舟 朱子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站间距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站间距能缩短乘客的出行总时间,增强线路的客流吸引能力,提高线路的运营效率。阐述地铁站间距研究现状,分析乘客使用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时间组成,建立乘客总出行时间与城市中心区轨道... 站间距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站间距能缩短乘客的出行总时间,增强线路的客流吸引能力,提高线路的运营效率。阐述地铁站间距研究现状,分析乘客使用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时间组成,建立乘客总出行时间与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间距的关系式,并基于微积分思想提出最优站间距的计算方法。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选取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线网进行最优站间距研究。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站间距规划及站点选址,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出行时间 最优站间距 微积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快速公交运营调度目标研究
4
作者 汪洋 陈小鸿 +1 位作者 杨超 许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9,33,共6页
将合理、可行的快速公交运营调度目标,作为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开展道路快速公交规划建设,是实现并保障"公交优先"强有力的手段。目前国内诸多城市正在开展大规模的道路快速公交规划和建设。运营调度目标反映道... 将合理、可行的快速公交运营调度目标,作为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开展道路快速公交规划建设,是实现并保障"公交优先"强有力的手段。目前国内诸多城市正在开展大规模的道路快速公交规划和建设。运营调度目标反映道路快速公交的运行特征和服务水平,是道路快速公交系统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研究乘客出行时间与道路快速公交系统可靠性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基础设施利用率,确定道路快速公交系统以候车时间小于最大可接受时间为运营调度目标;发车间隔较大时提出以控制运行与时刻表间容许偏差为手段;发车间隔较小时以控制公交车辆间隔变化系数为手段。最后,针对道路快速公交系统提出设施利用效率最大化为调度目标,并以车站停靠失败率作为衡量设施利用效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快速公共交通 可靠性 乘客预计出行时间 运营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