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对话共鸣产生幽默的认知机制:概念整合+乖讹消解的视角 |
刘兴兵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幽默乖讹的再现——试论王尔德喜剧的翻译 |
王韵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3
|
朱英诞谐诗观及其实践 |
王泽龙
温琳舒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西方幽默理论研究综述 |
蔡辉
尹星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95
|
|
|
5
|
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的语义跃迁——框架转换理论视角 |
姜蕾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6
|
西方经典笑论的批判性思考 |
何芳芝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7
|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幽默 |
刘保全
|
《新疆新闻界》
|
1994 |
0 |
|
|
8
|
打破语言和言语的均衡——言语幽默致笑机制之一 |
谭达人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
9
|
《让子弹飞》幽默台词的语用分析 |
黄彬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0
|
领导者的幽默艺术 |
王鸿俊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
11
|
清爽怡人的喜剧风采——评《傅尔的故事三部曲》 |
周安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2
|
略论喜剧中的丑与笑 |
杜东枝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