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乔治·奥威尔缅甸殖民生活的政治观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勇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4-80,共7页
通过对乔治.奥威尔在缅甸任警察前后的历史考察以及反映他这段殖民地经历的散文《绞刑》、《射象》和小说《缅甸岁月》的文本分析发现奥威尔这个时期的政治观集中体现在对帝国主义制度的态度上,他大致经历了为帝国主义效力、对帝国主义... 通过对乔治.奥威尔在缅甸任警察前后的历史考察以及反映他这段殖民地经历的散文《绞刑》、《射象》和小说《缅甸岁月》的文本分析发现奥威尔这个时期的政治观集中体现在对帝国主义制度的态度上,他大致经历了为帝国主义效力、对帝国主义反思和与帝国主义决裂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与殖民话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的政治观 缅甸 帝国主义 殖民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师军强 蔡琼 陈达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52,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青年和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内涵要义丰富,包括青年地位作用观、青年成长发展观和青年工作方法观三部分。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青年和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内涵要义丰富,包括青年地位作用观、青年成长发展观和青年工作方法观三部分。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优化内容设置、创新教育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健康教育生态等举措,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在中国的研究简述
3
作者 周秀雅 许卉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1年第2期244-247,共4页
《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影响最为深远之处在于作者政治上独到的见解和深远的预见性。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主要集中在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其在世界范... 《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影响最为深远之处在于作者政治上独到的见解和深远的预见性。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主要集中在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上,对其中政治观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庄》 政治思想 文学艺术特征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观视域下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兼容性问题研究
4
作者 李骄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8-125,334,共9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兼容与不兼容两种观点。在学界普遍认为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理论的情况下,历史唯物主义是何种意义上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成为解决分歧的关键。根据青年马克思对同时代思想...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兼容与不兼容两种观点。在学界普遍认为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理论的情况下,历史唯物主义是何种意义上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成为解决分歧的关键。根据青年马克思对同时代思想家实证观点的批判,“真正的实证科学”是以经验为基础却不拘泥于经验,始终保持对现存的批判与超越能力,并不断走出理论、走向实践的实证知识。本文认为,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兼具事实维度与价值维度,因而可以与政治哲学相互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哲学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军校生长军官学员婚恋观教育思想引导的思考
5
作者 罗秘 赵晶 +1 位作者 宋春阳 段小波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分析军校生长军官学员婚恋观及其教育存在问题,通过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方面,从学员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着力,对于分析把握军校生长军官学员婚恋观教育特点规律...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分析军校生长军官学员婚恋观及其教育存在问题,通过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方面,从学员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着力,对于分析把握军校生长军官学员婚恋观教育特点规律,进一步提升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生长军官学员 婚恋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越芬 林屹 季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44-45,共2页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即将政治理论的灌输与隐性教育、环境渗透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预防和克服大学生政治盲动和政治偏激;充分利...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即将政治理论的灌输与隐性教育、环境渗透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预防和克服大学生政治盲动和政治偏激;充分利用并有效规范网络,拓宽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 调查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尧母门”对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以及政治史观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宋艳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2,共7页
"尧母门"发生于汉武帝晚期,对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以及政治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尧母门"与"巫蛊之祸"密切关联,使西汉中后期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并使中央集权的"嫡长... "尧母门"发生于汉武帝晚期,对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以及政治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尧母门"与"巫蛊之祸"密切关联,使西汉中后期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并使中央集权的"嫡长子继承制"被打破,国本动摇,开启了西汉中后期外戚专权的政治格局。汉昭帝时,公羊家眭弘提出"汉家尧后"思想,这无疑受到了汉武帝"尧母门"的影响。武帝视昭帝为尧,"汉家尧后"思想正源于此。"汉家尧后"思想的提出,实际上是要用尧的火德代替汉武帝的土德,它使西汉中后期的政治史观产生了根本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尧母门 政治格局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月玲 王秀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6,共4页
既然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据,是一事物固有的、稳定的、根本的性质,而不是一事物的某一现象或某一特点,所以,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应该具有共识。然而,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仍然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既然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据,是一事物固有的、稳定的、根本的性质,而不是一事物的某一现象或某一特点,所以,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应该具有共识。然而,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仍然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由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偏差,造成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混乱,引起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不同甚至分歧的观点。本文以科学实践观为视域,澄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述评 被引量:3
9
作者 戴钢书 肖永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19-23,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经历了迅速兴起、缓步发展和丰富拓展三个时期,已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总体框架和研究范畴。理论研究围绕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体系、历史流变、总体特征、致因分析等问题呈现出六种研究取向;实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经历了迅速兴起、缓步发展和丰富拓展三个时期,已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总体框架和研究范畴。理论研究围绕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体系、历史流变、总体特征、致因分析等问题呈现出六种研究取向;实证研究与之交叉并行,不断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今后的研究要向社会发展大局视野下的政治观转换,研究内容上要注重系统性研究,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 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东/西之间“发明儿童”——论民族政治与鲁迅的儿童观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玮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46,共8页
谈到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形成,鲁迅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许多研究者对鲁迅的儿童观进行研究,他们大多注意到鲁迅对“儿童的发现”,从“立人”的角度对儿童的关注,将鲁迅置于反对功利主义儿童观的源头。这些研究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我... 谈到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形成,鲁迅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许多研究者对鲁迅的儿童观进行研究,他们大多注意到鲁迅对“儿童的发现”,从“立人”的角度对儿童的关注,将鲁迅置于反对功利主义儿童观的源头。这些研究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它们的局限性。顺应反思启蒙中心论的思潮,有关儿童的研究开始反思“发现儿童”的历史性,指出“儿童”的“发现”对应着特定政治革命、阶级、性别观念的变迁,与工业经济的成长、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自然景观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儿童 鲁迅 民族政治 发明 功利主义 政治革命 “发现”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态势下大学生政治观状况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郁云琦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当前大学生在政治认知、政治立场、政治参与、政治价值追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他们虽然政治价值判断正确,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责任感较强,但存在国家观、民族观淡化,政治敏锐性缺失,政治信仰危机等问题。其中既有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所带... 当前大学生在政治认知、政治立场、政治参与、政治价值追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他们虽然政治价值判断正确,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责任感较强,但存在国家观、民族观淡化,政治敏锐性缺失,政治信仰危机等问题。其中既有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化的影响,有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不断分析经济全球化态势下赋予政治观的崭新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政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政治 政治认知 政治价值判断 政治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华洲 徐天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2,共3页
毛泽东同志虽然未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一概念,但在其著作中有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真知灼见。本文着重探讨毛泽东同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观的内容、特点以及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 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 资源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威 石海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89-91,95,共4页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自由时间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性内容,实践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高体现。从马克思主义...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自由时间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性内容,实践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高体现。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角度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加人的自由时间、实现人的实践自由、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分别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催化功能和导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由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观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洪涛 张耀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主...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主体、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发掘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观,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天人观新论——政治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旭鹏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
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始终是围绕着"人"这一核心来进行的,作为自然性的"天",人类是无法干涉的,而作为形而上意义的"天",却为人类政治生活提供了终极依据。荀子天人观的本质是其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基础,其... 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始终是围绕着"人"这一核心来进行的,作为自然性的"天",人类是无法干涉的,而作为形而上意义的"天",却为人类政治生活提供了终极依据。荀子天人观的本质是其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基础,其中包含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天人之分",将视野聚焦于人类社会的构建;另一个维度是"参于天地",为现实的政治秩序寻求形而上的依据。只有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对荀子天人观进行重新审视,才能发掘其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政治哲学 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树立教学生态观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慧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70-72,共3页
课堂教学生态观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环境之间(包括社会环境)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生态危机: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隔阂、忽视个体价值... 课堂教学生态观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环境之间(包括社会环境)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生态危机: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隔阂、忽视个体价值的塑造,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等。而要克服这些危机,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树立教学生态观,要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生态 意蕴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致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
本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进行了积极方面和不足方面的概括,从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观积极方面表现的致因和不足方面表现的致因,对提高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 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学、政治、文学的张力与融摄——李绂文学观的维度建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7,共9页
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 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碍及尤重躬行有得的思想支撑下,打通了道统与治统的隔阂,并由此建构了"文——道——治"的话语体系,实现了文道与治道的融合。其"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的思想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在文论上的事功倾向。其"诗文,心之所发见"的立论则带上了鲜明的心学色彩。受阳明学考据传统及清初考证学的影响,李绂多以考据入文章。作为心学家的李绂在文章体认与创作上,反而突破了理学与心学的范囿,进而站在文学本位思考文章内容、体式、技巧诸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绂 文学 心学 政治 文学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政治观教育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11-13,共3页
高校的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与之形成互动。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要有实效,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的优化,要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传媒环境等方面采取相... 高校的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与之形成互动。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要有实效,必须重视社会环境的优化,要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传媒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环境 经济全球化 政治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眼中的科学观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性变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科学。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什么样科学以及如何成为一门科学方面,学者们认识看法各有不同。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对"思想政治教...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性变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科学。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什么样科学以及如何成为一门科学方面,学者们认识看法各有不同。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在科学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全面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内涵,使科学成为获取知识的方式,重视学科共同体的构建、促进国内外的交流对接,形成服务社会的科学视角,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者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