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类的囚笼:乔治·奥威尔的寓言式小说
被引量:
9
1
作者
罗良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中表现的反极权主义观点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他对人性的探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两部小说通过时空错位的叙事视角和对语言游戏的描述,讽喻了人性无穷的欲望及意识形态对人的...
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中表现的反极权主义观点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他对人性的探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两部小说通过时空错位的叙事视角和对语言游戏的描述,讽喻了人性无穷的欲望及意识形态对人的无形控制,进而揭示了现代人掉入技术文明囚牢的原因,警醒现代人要更重视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寓言式小说
《动物庄园》
《一九八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乔治·奥威尔缅甸殖民生活的政治观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勇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4-80,共7页
通过对乔治.奥威尔在缅甸任警察前后的历史考察以及反映他这段殖民地经历的散文《绞刑》、《射象》和小说《缅甸岁月》的文本分析发现奥威尔这个时期的政治观集中体现在对帝国主义制度的态度上,他大致经历了为帝国主义效力、对帝国主义...
通过对乔治.奥威尔在缅甸任警察前后的历史考察以及反映他这段殖民地经历的散文《绞刑》、《射象》和小说《缅甸岁月》的文本分析发现奥威尔这个时期的政治观集中体现在对帝国主义制度的态度上,他大致经历了为帝国主义效力、对帝国主义反思和与帝国主义决裂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与殖民话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的政治观
缅甸
帝国主义
殖民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国内对乔治·奥威尔研究的述评——以20世纪50~90年代的研究为据
3
作者
陈勇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0-24,共5页
乔治·奥威尔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作家。在2013年奥威尔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文章对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50年的国内奥威尔研究学术史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同时指出不同时期奥威尔研究的主要特征,以期在厘清学术史的基础之上进...
乔治·奥威尔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作家。在2013年奥威尔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文章对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50年的国内奥威尔研究学术史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同时指出不同时期奥威尔研究的主要特征,以期在厘清学术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国内奥威尔研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学术史
中国大陆
新世纪以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禁锢中的人性——乔治·奥威尔的《1984》
被引量:
1
4
作者
白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5期32-32,共1页
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很多评论都是从小说的政治和形式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本文透过文中在恶劣政治环境下对人性的深刻分析,来解读这部作品的广泛影响力。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1984》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一九八四》看乔治·奥威尔的语言观
被引量:
2
5
作者
戚扬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1期38-40,共3页
作为一名对语言具有浓厚兴趣和深刻洞见的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展现了一个对语言严加控制的国度。通过对《一九八四》的分析可见,奥威尔认为语言不仅是社会现实和人类思维的反映,也能够决定思维,影响人的观念,这和&q...
作为一名对语言具有浓厚兴趣和深刻洞见的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展现了一个对语言严加控制的国度。通过对《一九八四》的分析可见,奥威尔认为语言不仅是社会现实和人类思维的反映,也能够决定思维,影响人的观念,这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强式假说"语言决定论"有很大的相似性。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决定性,而这一观点过于绝对,已被学界证明是谬误。但是,奥威尔在语言对思维的预设和改变作用方面的描述是相对准确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在中国的研究简述
6
作者
周秀雅
许卉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1年第2期244-247,共4页
《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影响最为深远之处在于作者政治上独到的见解和深远的预见性。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主要集中在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其在世界范...
《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影响最为深远之处在于作者政治上独到的见解和深远的预见性。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主要集中在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上,对其中政治观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庄》
政治思想
文学艺术特征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乔治·奥威尔——充满矛盾的社会主义者
7
作者
曹丹丹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72-75,共4页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思想家,一个社会主义者。但由于他在作品《1984}和《动物农场》中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影射和讽刺招致了人们对其社会主义者身份的怀疑。奥威尔本人却一直坚持自己拥护社会主义。本文...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思想家,一个社会主义者。但由于他在作品《1984}和《动物农场》中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影射和讽刺招致了人们对其社会主义者身份的怀疑。奥威尔本人却一直坚持自己拥护社会主义。本文通过分析奥威尔的主要作品,找到了作者在对待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及其革命、集体经济方面的态度与其社会主义者身份不符的地方。但最终肯定这些不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作者对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的思索,更能证明奥威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社会主义者
(1984)
集中化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乔治·奥威尔的文学创作思想
8
作者
刘文
高洁
赵艺红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9期20-21,共2页
乔治·奥威尔是上世纪英国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其作品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将对奥威尔的写作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动物庄园》《巴黎伦敦落魄记》等作品的分析,探究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独裁主义思想以...
乔治·奥威尔是上世纪英国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其作品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将对奥威尔的写作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动物庄园》《巴黎伦敦落魄记》等作品的分析,探究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独裁主义思想以及他讽刺手法的运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反资本主义
反独裁主义
讽刺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奧威尔对1984年的世界的看法
9
作者
Rahat Nabi Khan
岳城
《科学与社会》
1983年第2期20-26,共7页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幻想小说《一九八四年》也许是他探索冷战对于世界和平以及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后果的最重要著作。文章把小说的各个方面——“矛盾的想法”、宣传和战争——与临近1984年的现实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战...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幻想小说《一九八四年》也许是他探索冷战对于世界和平以及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后果的最重要著作。文章把小说的各个方面——“矛盾的想法”、宣传和战争——与临近1984年的现实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威慑与裁军的问题在现在要比奥威尔写他那本小说的时候更加严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核战争
小说
世界和平
超级大国
看法
主权国家
热核武器
战略思想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寓言中的圆形人物--本杰明形象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10
作者
王凤娇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是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政治讽刺寓言。相较于其他角色扁平化的特点,本杰明的形象更具矛盾性和复杂性。通过创造这一圆形人物,奥威尔意在唤醒冷漠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希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兼...
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是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政治讽刺寓言。相较于其他角色扁平化的特点,本杰明的形象更具矛盾性和复杂性。通过创造这一圆形人物,奥威尔意在唤醒冷漠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希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兼具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投身反殖民主义、反资本主义和反极权主义的斗争中,而不是冷眼旁观、隐忍退让、明哲保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场》
圆形人物
人物形象
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乌托邦的诞生
被引量:
5
11
作者
赵柔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4,共8页
反乌托邦作为大众文化最具生产力和批判力的叙事传统之一,在今天仍然较难进行系统的讨论。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命名携带的陷阱——反乌托邦叙事往往被认为是对乌托邦的讽刺和否定,或者模糊地意指"坏的地方"以对应乌托邦...
反乌托邦作为大众文化最具生产力和批判力的叙事传统之一,在今天仍然较难进行系统的讨论。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命名携带的陷阱——反乌托邦叙事往往被认为是对乌托邦的讽刺和否定,或者模糊地意指"坏的地方"以对应乌托邦之"好的地方"。然而,若系统考察反乌托邦叙事,不难发现它早已溢出了乌托邦叙事的限定,直接回应着一系列现实论题,如女性主义、后人类主义、城市化问题、现代性、异化等。本文试图回到"反乌托邦"的命名起点,尝试通过分辨围绕着反乌托邦的话语构成,来打开一定的讨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乌托邦
乌托邦
乔治·奥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失败的表演——《缅甸岁月》中弗洛里的悲剧命运探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陈兵
陈璟鸿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1,112,共5页
英国现代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篇名作《缅甸岁月》描写了大英帝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日薄西山之时英国殖民者面临的困境。从表演研究的角度来看,小说主人公弗洛里和其他英国殖民者的行为都属于身份表演。弗洛里采取了一种阈限性...
英国现代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篇名作《缅甸岁月》描写了大英帝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日薄西山之时英国殖民者面临的困境。从表演研究的角度来看,小说主人公弗洛里和其他英国殖民者的行为都属于身份表演。弗洛里采取了一种阈限性的生活方式,游走于种族、文化和阶级的边缘以摆脱自己的身份困境。他的跨越既定社会规范的行为受到了自己同胞的排斥,亦为缅甸人所不理解,最终导致了其身份表演的失败和自己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缅甸岁月》
表演
殖民主义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农庄》中的黑色幽默
被引量:
3
13
作者
赵宇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15-117,共3页
乔治·奥威尔在他的小说《动物庄园》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将一个极权、泯灭人性的未来社会面貌通过拟人的寓言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讽刺、角色选择时代性、语言的谬论手法,体现黑色幽默的艺术技巧.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庄园》
黑色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散文《射象》的文体学分析
被引量:
5
14
作者
王旭霞
金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23期35-38,共4页
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修辞手法四个方面对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乔治·奥威尔的自传体散文《射象》进行文体学分析。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本研究认为,《射象》一文体现了奥威尔散文简洁明晰、准确客观的文体风格和反殖民主义的...
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修辞手法四个方面对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乔治·奥威尔的自传体散文《射象》进行文体学分析。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本研究认为,《射象》一文体现了奥威尔散文简洁明晰、准确客观的文体风格和反殖民主义的主题。对《射象》的文体学分析可以加深读者对奥威尔散文文体特征的理解和艺术魅力的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射象》
文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义的增值:论《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死亡”结尾
15
作者
王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7,共7页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以其作品鲜明的政治倾向、对极权政治的尖锐揭露在世界文坛声誉极高。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刻画了以温斯顿·史密斯为代表的试图反叛极权、追求自由与希望的个体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最终走向毁灭的抗...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以其作品鲜明的政治倾向、对极权政治的尖锐揭露在世界文坛声誉极高。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刻画了以温斯顿·史密斯为代表的试图反叛极权、追求自由与希望的个体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最终走向毁灭的抗争过程。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使人不禁追问:温斯顿是否遭受了枪决?作品的结尾对把握整部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实现艺术效果具有关键作用,可以赋予一部作品"终极关怀",温斯顿的结局由此成为了作品产生秘密与吸引读者深入探索的源泉之一。本文通过对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死亡意象和伏笔等进行分析,尝试从作家的创作意图、内在逻辑与结构、叙事技巧等方面阐释《一九八四》的结尾,探索小说解读的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一九八四》
温斯顿·史密斯
意义的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缅甸岁月》
16
作者
李兆前
《外语与翻译》
2014年第3期38-43,共6页
后殖民生态批评通过揭示(后)殖民文学作品中表述的物种偏见、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说明三者之间的意识形态一致性。乔治·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中各种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这三种偏见。《缅甸岁月》告诉我们,自然、有色人种、女人被...
后殖民生态批评通过揭示(后)殖民文学作品中表述的物种偏见、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说明三者之间的意识形态一致性。乔治·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中各种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这三种偏见。《缅甸岁月》告诉我们,自然、有色人种、女人被剥削和被压迫的根源在于人类的各种等级思想,各种非生态正义。奥威尔所表述的各种偏见依然存在于当今世界,因此我们必须同时根除物种偏见、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存的美丽、稳定与和谐的生物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缅甸岁月》
物种偏见
种族偏见
性别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期说明
被引量:
1
17
作者
Robert H.Maybury
田冬冬
《科学与社会》
1983年第2期4-5,共2页
1984年即将来临。这一未来的年代由于三十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说变得遐迩闻名。此时此刻,重读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著名小说《一九八四年》似乎是合乎时宜的(也许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
1984年即将来临。这一未来的年代由于三十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说变得遐迩闻名。此时此刻,重读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著名小说《一九八四年》似乎是合乎时宜的(也许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今天的生活,特别是世界上的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奥威尔在四卡年代后期撰写此书时所想象的我们当今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加以比较。他所想象的不只是可能性,而且甚至是可能发生的概率,如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发展趋势
小说
本期
两重性
机器
非人化
说明
想象
撰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九八四》中反讽手法的分析
18
作者
邹敏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2期13-14,共2页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所著的一部典型的运用反讽手法描写的警世小说,这部小说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奥威尔在语言运用、人物形象描写,以及对象征事物的表述中都运用了反讽手法,这是奥威尔《一九八四》的精华所在。我们...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所著的一部典型的运用反讽手法描写的警世小说,这部小说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奥威尔在语言运用、人物形象描写,以及对象征事物的表述中都运用了反讽手法,这是奥威尔《一九八四》的精华所在。我们可以透过《一九八四》中的反讽手法来领会作者本身的思想,并从中感悟其深刻的现代启示意义,可以警示当权者和普通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八四
反讽手法
极权主义
乔治·奥威尔
语言反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动态对等理论角度分析《动物农场》的翻译
被引量:
2
19
作者
徐潇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3期181-183,共3页
《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寓言体中篇小说,在英国文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已有三十多个中文译本。动态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它高度重视目的语和源语的契合程度,强调意义比形式更重要,对翻...
《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寓言体中篇小说,在英国文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已有三十多个中文译本。动态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它高度重视目的语和源语的契合程度,强调意义比形式更重要,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对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该文通过对荣如德、傅惟慈、隗静秋等译本的比较,从词汇、句法、篇章、文体等四个方面探究了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动态对等
尤金·奈达
《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物农场》的现代寓言世界
20
作者
许颖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3期93-95,共3页
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农场》以童话故事为外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断裂、破碎而又荒诞的极权主义世界。怀着对未来的忧虑,奥威尔以农场里的一场解放和改革运动为表征,揭露了极权主义是如何产生、运作并产生影响的,企图在恐怖、...
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农场》以童话故事为外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断裂、破碎而又荒诞的极权主义世界。怀着对未来的忧虑,奥威尔以农场里的一场解放和改革运动为表征,揭露了极权主义是如何产生、运作并产生影响的,企图在恐怖、混乱世界中构建一条救赎之路,为当下和未来的人类敲响了警钟——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对权力的渴求,以及权力对人类自由的束缚,这种"动物农场式"的政治寓言就不会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场》
断裂性
破碎性
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的囚笼:乔治·奥威尔的寓言式小说
被引量:
9
1
作者
罗良清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寓言理论及其现代转型"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08CZW027
文摘
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中表现的反极权主义观点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他对人性的探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两部小说通过时空错位的叙事视角和对语言游戏的描述,讽喻了人性无穷的欲望及意识形态对人的无形控制,进而揭示了现代人掉入技术文明囚牢的原因,警醒现代人要更重视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寓言式小说
《动物庄园》
《一九八四》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乔治·奥威尔缅甸殖民生活的政治观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勇
机构
温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4-80,共7页
文摘
通过对乔治.奥威尔在缅甸任警察前后的历史考察以及反映他这段殖民地经历的散文《绞刑》、《射象》和小说《缅甸岁月》的文本分析发现奥威尔这个时期的政治观集中体现在对帝国主义制度的态度上,他大致经历了为帝国主义效力、对帝国主义反思和与帝国主义决裂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与殖民话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的政治观
缅甸
帝国主义
殖民话语
Keywords
George Orwell' s politics
Burma
imperialism
colonial discourse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国内对乔治·奥威尔研究的述评——以20世纪50~90年代的研究为据
3
作者
陈勇
机构
温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0-2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英文学关系史料学研究"(10BWW008)
文摘
乔治·奥威尔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作家。在2013年奥威尔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文章对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50年的国内奥威尔研究学术史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同时指出不同时期奥威尔研究的主要特征,以期在厘清学术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国内奥威尔研究的质量。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学术史
中国大陆
新世纪以前
Keywords
George Orwell
academic history
mainland of China
50s to 90s in 20 Century
分类号
I561.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禁锢中的人性——乔治·奥威尔的《1984》
被引量:
1
4
作者
白璐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5期32-32,共1页
文摘
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很多评论都是从小说的政治和形式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本文透过文中在恶劣政治环境下对人性的深刻分析,来解读这部作品的广泛影响力。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1984》
人性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一九八四》看乔治·奥威尔的语言观
被引量:
2
5
作者
戚扬
机构
长春财经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作为一名对语言具有浓厚兴趣和深刻洞见的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展现了一个对语言严加控制的国度。通过对《一九八四》的分析可见,奥威尔认为语言不仅是社会现实和人类思维的反映,也能够决定思维,影响人的观念,这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强式假说"语言决定论"有很大的相似性。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决定性,而这一观点过于绝对,已被学界证明是谬误。但是,奥威尔在语言对思维的预设和改变作用方面的描述是相对准确合理的。
关键词
《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
思维
分类号
H0-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在中国的研究简述
6
作者
周秀雅
许卉艳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外语系
出处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1年第2期244-247,共4页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不生创新研究项目《乔治·奥威尔作品在美两国的研究与批评比较》成果之一
文摘
《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影响最为深远之处在于作者政治上独到的见解和深远的预见性。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主要集中在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上,对其中政治观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庄》
政治思想
文学艺术特征
研究综述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乔治·奥威尔——充满矛盾的社会主义者
7
作者
曹丹丹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72-75,共4页
文摘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思想家,一个社会主义者。但由于他在作品《1984}和《动物农场》中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影射和讽刺招致了人们对其社会主义者身份的怀疑。奥威尔本人却一直坚持自己拥护社会主义。本文通过分析奥威尔的主要作品,找到了作者在对待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及其革命、集体经济方面的态度与其社会主义者身份不符的地方。但最终肯定这些不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作者对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的思索,更能证明奥威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社会主义者
(1984)
集中化经济
Keywords
George Orwell
socialist
1984
centralized economy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乔治·奥威尔的文学创作思想
8
作者
刘文
高洁
赵艺红
机构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9期20-21,共2页
基金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0年大学生科研项目——乔治·奥威尔的创作思想与写作风格研究(项目编号:DK2020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乔治·奥威尔是上世纪英国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其作品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将对奥威尔的写作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动物庄园》《巴黎伦敦落魄记》等作品的分析,探究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独裁主义思想以及他讽刺手法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反资本主义
反独裁主义
讽刺手法
分类号
J561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奧威尔对1984年的世界的看法
9
作者
Rahat Nabi Khan
岳城
出处
《科学与社会》
1983年第2期20-26,共7页
文摘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幻想小说《一九八四年》也许是他探索冷战对于世界和平以及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后果的最重要著作。文章把小说的各个方面——“矛盾的想法”、宣传和战争——与临近1984年的现实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威慑与裁军的问题在现在要比奥威尔写他那本小说的时候更加严峻了。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核战争
小说
世界和平
超级大国
看法
主权国家
热核武器
战略思想
矛盾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寓言中的圆形人物--本杰明形象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10
作者
王凤娇
机构
青岛大学
出处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文摘
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是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政治讽刺寓言。相较于其他角色扁平化的特点,本杰明的形象更具矛盾性和复杂性。通过创造这一圆形人物,奥威尔意在唤醒冷漠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希望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兼具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投身反殖民主义、反资本主义和反极权主义的斗争中,而不是冷眼旁观、隐忍退让、明哲保身。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场》
圆形人物
人物形象
寓言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乌托邦的诞生
被引量:
5
11
作者
赵柔柔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4,共8页
文摘
反乌托邦作为大众文化最具生产力和批判力的叙事传统之一,在今天仍然较难进行系统的讨论。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命名携带的陷阱——反乌托邦叙事往往被认为是对乌托邦的讽刺和否定,或者模糊地意指"坏的地方"以对应乌托邦之"好的地方"。然而,若系统考察反乌托邦叙事,不难发现它早已溢出了乌托邦叙事的限定,直接回应着一系列现实论题,如女性主义、后人类主义、城市化问题、现代性、异化等。本文试图回到"反乌托邦"的命名起点,尝试通过分辨围绕着反乌托邦的话语构成,来打开一定的讨论空间。
关键词
反乌托邦
乌托邦
乔治·奥威尔
Keywords
dystopia
utopia
George Orwell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失败的表演——《缅甸岁月》中弗洛里的悲剧命运探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陈兵
陈璟鸿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新闻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1,11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历险小说与民族身份建构研究"(编号:14BWW070)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转型期的英国历险小说研究"(编号:13WWA001)的部分成果
文摘
英国现代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篇名作《缅甸岁月》描写了大英帝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日薄西山之时英国殖民者面临的困境。从表演研究的角度来看,小说主人公弗洛里和其他英国殖民者的行为都属于身份表演。弗洛里采取了一种阈限性的生活方式,游走于种族、文化和阶级的边缘以摆脱自己的身份困境。他的跨越既定社会规范的行为受到了自己同胞的排斥,亦为缅甸人所不理解,最终导致了其身份表演的失败和自己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缅甸岁月》
表演
殖民主义
身份
Keywords
George Orwell,Burmese Days,performance,colonialism,identity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农庄》中的黑色幽默
被引量:
3
13
作者
赵宇红
机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文摘
乔治·奥威尔在他的小说《动物庄园》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将一个极权、泯灭人性的未来社会面貌通过拟人的寓言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讽刺、角色选择时代性、语言的谬论手法,体现黑色幽默的艺术技巧.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庄园》
黑色幽默
Keywords
George Orwell
Animal Farm
black humor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散文《射象》的文体学分析
被引量:
5
14
作者
王旭霞
金媛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23期35-38,共4页
文摘
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修辞手法四个方面对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散文家乔治·奥威尔的自传体散文《射象》进行文体学分析。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本研究认为,《射象》一文体现了奥威尔散文简洁明晰、准确客观的文体风格和反殖民主义的主题。对《射象》的文体学分析可以加深读者对奥威尔散文文体特征的理解和艺术魅力的欣赏。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射象》
文体特征
分类号
H0-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义的增值:论《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死亡”结尾
15
作者
王苇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7,共7页
文摘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以其作品鲜明的政治倾向、对极权政治的尖锐揭露在世界文坛声誉极高。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刻画了以温斯顿·史密斯为代表的试图反叛极权、追求自由与希望的个体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最终走向毁灭的抗争过程。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使人不禁追问:温斯顿是否遭受了枪决?作品的结尾对把握整部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实现艺术效果具有关键作用,可以赋予一部作品"终极关怀",温斯顿的结局由此成为了作品产生秘密与吸引读者深入探索的源泉之一。本文通过对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死亡意象和伏笔等进行分析,尝试从作家的创作意图、内在逻辑与结构、叙事技巧等方面阐释《一九八四》的结尾,探索小说解读的新角度。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一九八四》
温斯顿·史密斯
意义的增值
Keywords
George Olwell
Nineteen Eighty - Four
Winston Smith
ending
increase of po-tential meaning.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缅甸岁月》
16
作者
李兆前
机构
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与翻译》
2014年第3期38-43,共6页
基金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雷蒙德·威廉斯的生态观”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范式转换: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3WLH43,13C559.
文摘
后殖民生态批评通过揭示(后)殖民文学作品中表述的物种偏见、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说明三者之间的意识形态一致性。乔治·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中各种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这三种偏见。《缅甸岁月》告诉我们,自然、有色人种、女人被剥削和被压迫的根源在于人类的各种等级思想,各种非生态正义。奥威尔所表述的各种偏见依然存在于当今世界,因此我们必须同时根除物种偏见、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存的美丽、稳定与和谐的生物共同体。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缅甸岁月》
物种偏见
种族偏见
性别偏见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期说明
被引量:
1
17
作者
Robert H.Maybury
田冬冬
机构
世界银行
出处
《科学与社会》
1983年第2期4-5,共2页
文摘
1984年即将来临。这一未来的年代由于三十五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说变得遐迩闻名。此时此刻,重读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著名小说《一九八四年》似乎是合乎时宜的(也许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今天的生活,特别是世界上的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奥威尔在四卡年代后期撰写此书时所想象的我们当今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加以比较。他所想象的不只是可能性,而且甚至是可能发生的概率,如果……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发展趋势
小说
本期
两重性
机器
非人化
说明
想象
撰稿人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九八四》中反讽手法的分析
18
作者
邹敏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2期13-14,共2页
文摘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所著的一部典型的运用反讽手法描写的警世小说,这部小说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奥威尔在语言运用、人物形象描写,以及对象征事物的表述中都运用了反讽手法,这是奥威尔《一九八四》的精华所在。我们可以透过《一九八四》中的反讽手法来领会作者本身的思想,并从中感悟其深刻的现代启示意义,可以警示当权者和普通民众。
关键词
一九八四
反讽手法
极权主义
乔治·奥威尔
语言反讽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动态对等理论角度分析《动物农场》的翻译
被引量:
2
19
作者
徐潇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
出处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3期181-183,共3页
文摘
《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寓言体中篇小说,在英国文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已有三十多个中文译本。动态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它高度重视目的语和源语的契合程度,强调意义比形式更重要,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对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该文通过对荣如德、傅惟慈、隗静秋等译本的比较,从词汇、句法、篇章、文体等四个方面探究了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
翻译
动态对等
尤金·奈达
《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物农场》的现代寓言世界
20
作者
许颖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3期93-95,共3页
文摘
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农场》以童话故事为外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断裂、破碎而又荒诞的极权主义世界。怀着对未来的忧虑,奥威尔以农场里的一场解放和改革运动为表征,揭露了极权主义是如何产生、运作并产生影响的,企图在恐怖、混乱世界中构建一条救赎之路,为当下和未来的人类敲响了警钟——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对权力的渴求,以及权力对人类自由的束缚,这种"动物农场式"的政治寓言就不会结束。
关键词
乔治·奥威尔
《动物农场》
断裂性
破碎性
救赎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类的囚笼:乔治·奥威尔的寓言式小说
罗良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乔治·奥威尔缅甸殖民生活的政治观
陈勇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国内对乔治·奥威尔研究的述评——以20世纪50~90年代的研究为据
陈勇
《安顺学院学报》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禁锢中的人性——乔治·奥威尔的《1984》
白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一九八四》看乔治·奥威尔的语言观
戚扬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在中国的研究简述
周秀雅
许卉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乔治·奥威尔——充满矛盾的社会主义者
曹丹丹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析乔治·奥威尔的文学创作思想
刘文
高洁
赵艺红
《今古文创》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奧威尔对1984年的世界的看法
Rahat Nabi Khan
岳城
《科学与社会》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寓言中的圆形人物--本杰明形象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王凤娇
《海外英语》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反乌托邦的诞生
赵柔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失败的表演——《缅甸岁月》中弗洛里的悲剧命运探析
陈兵
陈璟鸿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动物农庄》中的黑色幽默
赵宇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散文《射象》的文体学分析
王旭霞
金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意义的增值:论《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死亡”结尾
王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缅甸岁月》
李兆前
《外语与翻译》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本期说明
Robert H.Maybury
田冬冬
《科学与社会》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一九八四》中反讽手法的分析
邹敏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从动态对等理论角度分析《动物农场》的翻译
徐潇
《海外英语》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动物农场》的现代寓言世界
许颖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