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舜皇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主要结构特征——Ⅳ.乔木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汉杏 何秀春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6,共5页
生物多样性是当代生态学研究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而物种多样性既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又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它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所占地位最为重要.以湖南舜皇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生境梯度,33个中样方,99个小样方的... 生物多样性是当代生态学研究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而物种多样性既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又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它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所占地位最为重要.以湖南舜皇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生境梯度,33个中样方,99个小样方的叠加和群落重构资料,采用7个测度公式,对物种多样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舜皇山常绿阔叶乔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为11.006,信息度指数为3.666 1;α多样性指标中的丰富度指数dGL和Shanm on-W iener指数,以及β多样性指标中的群落系数和欧氏距离,能较好地反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常绿阔叶林 乔木物种多样性 湖南舜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高分辨率遥感估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鲁霞 庞勇 +2 位作者 桑国庆 李增元 胡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398-8413,共16页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也是云南省普洱地区重要森林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遥感估测对研究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光谱异质性假说和环境异质性假说,首先使用1m空间分辨...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也是云南省普洱地区重要森林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遥感估测对研究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光谱异质性假说和环境异质性假说,首先使用1m空间分辨率的机载高光谱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提取了光谱多样性特征和垂直结构特征。然后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递归特征消除方法选择对研究区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较好解释能力的遥感特征,并对Shannon-Winner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建模、制图。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机载LiDAR数据提取的垂直结构特征和机载高光谱数据提取的光谱多样性特征均对研究区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随机森林模型估测结果分别为R^(2)=0.48,RMSE=0.46和R^(2)=0.5,RMSE=0.45;两种数据源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遥感数据的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估测精度,随机森林估测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69和0.37。(2)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对研究区针阔混交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的估测能力优于机载高光谱数据。(3)机器学习方法有助于从高维遥感数据特征中选择适合于森林乔木物种多样性建模的少量特征。该研究在云南普洱开展对季风常绿阔叶林的遥感估测研究,可为森林生物多样性调查提供补充手段,有助于森林生物多样性大尺度、长期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常绿阔叶林 乔木物种多样性 机载激光雷达 机载高光谱 特征选择 林业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米槠林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游水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06-110,共5页
本文从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 (天然米槠林CK、A级择伐更新、B级皆伐迹地天然更新、C级皆伐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 )对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CK、A级和B级乔木层都是以米槠为优势种... 本文从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 (天然米槠林CK、A级择伐更新、B级皆伐迹地天然更新、C级皆伐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 )对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CK、A级和B级乔木层都是以米槠为优势种 ,C级顶极种米槠处于第 2优势种 ,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 1优势种 ,而D级受人工种植的影响乔木层优势种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以杉木为优势种 ;通过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大种类组成、各科含种数、各科含属数和各属含种数上升到B级或C级后下降或直接下降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线性下降、优势度呈线性上升。特别是D级杉木林乔木层由于以人工种植杉木为优势种控制着整个群落的性质和环境、导致分析的各方面指标与天然米槠林CK相距甚远 ,目前较难恢复到米槠顶极群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林 不同人为干扰 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