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昆嵛山腮扁叶蜂与乔木层树种的联结性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潘琪
梁军
倪杨
苑晓雯
时良
李建伟
张星耀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2,共8页
-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682)
-
文摘
【目的】明确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与乔木层树种关联性质以及关联强度,为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控制该食叶害虫提供参考。【方法】在昆嵛山林区设置的50块永久样地内进行乔木层植物调查,并基于2×2联表,应用总体方差分析、!2统计检验、Ochiai关联度指数、Dice指数、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Cramer指数等指标,分别对昆嵛山腮扁叶蜂与50块样地中所有57种乔木树种种群的总体相关性、该昆虫与各树种构成的物种对之间联结性质,联结显著性以及联结强度进行测度,并计算了这些乔木植物的重要值。【结果】1)50块永久样地范围内共有7种植物为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寄主,它们分别是赤松、黑松、红松、华山松、火炬松、班克松以及美加红松,其重要值之和占所有乔木树总重要值的49.1%;2)昆嵛山腮扁叶蜂与57个树种群总体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3)该食叶昆虫与26个物种分别构成的物种对均呈正联结关系,与另外31个物种分别构成的物种对呈负联结关系,负联结的比例高于正联结;4)该昆虫与赤松、黑松分别具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的(P<0.05)正联结关系,与拐枣、青杨分别具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的(P<0.05)负联结关系。【结论】筛选出昆嵛山林区范围内与昆嵛山腮扁叶蜂存在正、负联结的乔木树种各2种,为林分结构调整控制该种食叶害虫提供基础。此外,还结合野外实际观测情况,对昆嵛山林区内食叶昆虫—寄主—非寄主的分布及共存状况与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各个物种联结性联结性指数的作用和局限进行评价。由于该种食叶害虫仅出现于昆嵛山林区范围内,属于地区特有种,故而本项研究对揭示本地害虫长期以来与寄主协同互作的模式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关键词
昆嵛山腮扁叶蜂
乔木层植物
种间联结性
-
Keywords
Cephalcia kunyushanica
tree layer plants
inter-specific correlation
-
分类号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