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乔丹复出”的市场反响谈体育信息产业 |
王立红
|
《山东体育科技》
|
2002 |
2
|
|
2
|
多维视角下“真假乔丹”事件的回顾与反思 |
孙民康
|
《体育科技》
|
2014 |
1
|
|
3
|
乔丹效应:你值多少钱? |
|
《会计之友》
|
1999 |
0 |
|
4
|
球星投中电影“篮筐”——乔丹出场大片《空中大掼篮》 |
黎枫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5
|
我和乔丹的日子 |
午门
|
《电影评介》
|
2003 |
0 |
|
6
|
乔丹体育6250万美元收购茵宝老牌绿茵豪门能否再创历史荣光 |
肖莹
|
《中国纺织》
|
2020 |
0 |
|
7
|
“乔丹”来了 |
范可承
戚虹(指导)
|
《小学生作文》
|
2020 |
0 |
|
8
|
引领中国运动设计乘风起航——“乔丹杯”决赛评审结果出炉 |
罗依林
本刊资料库(图)
|
《服装设计师》
|
2019 |
0 |
|
9
|
法国“新浪潮”——访瑞士指挥家菲利普·乔丹 |
黄笑耶
|
《歌剧》
|
2011 |
0 |
|
10
|
乔丹商标系列纠纷案 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 |
罗向京
|
《国际人才交流》
|
2021 |
0 |
|
11
|
飞人乔丹脚上的耐克 |
|
《董事会》
|
2005 |
0 |
|
12
|
乔丹车队在京举行“想东方”活动 |
|
《汽车实用技术》
|
2005 |
0 |
|
13
|
解读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
许卓艺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性别与权利:论格拉斯哥的女性主义诗学观 |
张晓敏
张慧楠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5
|
谈电影《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硬汉特征 |
刘曼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林书豪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
雍晓燕
|
《四川教育》
|
2012 |
0 |
|
17
|
浅析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语言特色 |
王艳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耐克公司的营销之道 |
苏同华
|
《上海管理科学》
|
1995 |
0 |
|
19
|
两个女人在美国——《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与《陪读夫人》比较谈 |
庄学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20
|
同桌 |
司马明珠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