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运动整合优势——基于功能偏侧化理论的EEG证据 被引量:3
1
作者 漆昌柱 宋一锐 王淙一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81,104,共14页
目的探究乒乓球运动员视觉运动整合的优势特征,并基于功能偏侧化理论分析其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2名乒乓球运动员作为专家组,21名普通大学生作为新手组。采用半视野速示技术,设置视觉运动整合任务,测试并比较乒乓球运动员与新手视觉运动... 目的探究乒乓球运动员视觉运动整合的优势特征,并基于功能偏侧化理论分析其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2名乒乓球运动员作为专家组,21名普通大学生作为新手组。采用半视野速示技术,设置视觉运动整合任务,测试并比较乒乓球运动员与新手视觉运动整合的行为差异及脑电特征。结果(1)乒乓球专家组的右手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P<0.05);(2)在视觉加工阶段,乒乓球专家组的P1成分潜伏期显著长于新手组,且专家组左半球N2潜伏期显著高于右半球(P<0.05);(3)在视觉运动转换和运动执行阶段,乒乓球专家组诱发了更大的BA6区的negativity波幅和BA4区的N2波幅(P<0.05);(4)在顶-枕区域,乒乓球专家组的高频alpha节律神经振荡水平低于新手组,具体表现为在左视野右手反应模式下高频alpha节律振荡水平较低(P<0.05)。结论(1)乒乓球运动员右手(优势手)的视觉运动反应时更短;(2)乒乓球运动员大脑右半球在早期视觉加工阶段对刺激识别更迅速,在视觉运动转换阶段更直接有效;(3)乒乓球运动员在视觉运动整合过程中表现出更少的注意资源消耗,主要体现在右半球的视觉加工和左半球的动作反应优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视觉运动整合 功能偏侧化 神经振荡 事件相关电位 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基本步法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意 梅齐昌 +1 位作者 Justin Fernandez 顾耀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8-168,共1页
目的大多数乒乓球运动员都存在不同类型或程度的运动损伤,而技术动作过程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以个性化肌骨建模和一维统计参数映射分析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步法,为提高运动员的... 目的大多数乒乓球运动员都存在不同类型或程度的运动损伤,而技术动作过程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以个性化肌骨建模和一维统计参数映射分析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步法,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AMTI测力台及Delsys表面肌电系统收集36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表面肌电信号等数据。使用Open Sim(v4.2)肌骨建模平台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关节角度、关节力矩、关节接触力等生物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跨步步法的引拍阶段,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髋关节表现出较大屈的角度和力矩,而并步步法膝关节在挥拍阶段伸的角度较大。并步步法髋关节接触力在内外方向上明显较大而跨步步法在前后方向上有明显增加。此外,Open Sim计算肌肉控制的肌肉激活数据与实验收集的肌肉活动信号相似,验证了肌肉骨骼建模计算的结果。结论并步步法表现出较高的动作质量,有助于下一个连续击球,而跨步步法具有较快的动作表现,倾向于直接得分。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应依据基本步法的不同特点制定训练和比赛方案,降低运动员下肢损伤的风险、增加训练的科学性及损伤康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步法 动作质量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活动 肌肉控制 运动损伤 肌肉骨骼 乒乓球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下旋前冲弧圈球时脊柱运动学分析
3
作者 张鹏 王晓暄 裘琴儿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05-505,共1页
目的研究比较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和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正手拉下旋前冲弧圈球时脊柱关节从初始时刻到整个完整动作结束时刻的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对比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招募两组受试者各15名,即右手... 目的研究比较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和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正手拉下旋前冲弧圈球时脊柱关节从初始时刻到整个完整动作结束时刻的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对比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招募两组受试者各15名,即右手持拍业余乒乓球男爱好者与右手持拍高水平乒乓球男运动员。实验仪器采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测量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下旋前冲弧圈球时脊柱关节的变化,获取脊柱变化的参数。利用Opensim平台,通过对FBLS模型精准建模和缩放,计算出乒乓球运动员完成正手拉下旋前冲弧圈球时脊柱关节C7~S1运动学变化的相关参数。数据通过Excel 2021和SPSS 26.0进行处理。结果关节角度上,两者关节C7-S1均存在显著差异;关节角速度上,关节T4~T5、T5~T6、T6~T7、T8~T9、T10~T11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关节存在显著性差异;关节角加速度上,关节C7~T1、T1~T2、T3~T4、T7~T8、T11~T12、L1~L2、L2~L3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关节活动度上,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脊柱关节C7~S1均大于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结论正手拉下旋前冲弧圈球对乒乓球运动员脊柱存在不利影响,长期的重复该动作容易造成脊柱侧屈现象,从而导致身体不平衡。因此,教练在训练中需注重对乒乓球运动员另一侧的强化,防止脊柱侧屈现象的发生,注重身体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关节角度 身体平衡 关节活动度 运动员 角加速度 下旋 实验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静 郑海燕 +1 位作者 温红博 莫雷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采用自编的心理素质测评量表,对少体队、省队、国青队、国家队4个层次的乒乓球运动员群体心理素质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表现性、乐观性、变通性、宽容性、合作性、稳定性、探究性、紧张性、有恒性、自律性、独立性、果断... 采用自编的心理素质测评量表,对少体队、省队、国青队、国家队4个层次的乒乓球运动员群体心理素质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表现性、乐观性、变通性、宽容性、合作性、稳定性、探究性、紧张性、有恒性、自律性、独立性、果断性、沟通能力和工作专注14种心理特质上,不同的群体有显著差异,并且总体上表现出较高层次的群体优于较低层次的群体的趋势,因此,将不同层次运动员之间差异显著的这14种心理特质初步确定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重要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经验对乒乓球运动员动作加工的影响——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莹莹 陆颖之 +2 位作者 杨甜甜 顾楠 周成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6,84,共9页
目的考察在竞技运动领域,概念经验如何参与运动员的动作加工过程及其大脑加工特征。方法以言语研究中的典型脑电成分N400为指标,通过改变后期动作结果与前期动作序列是否匹配,探索不同技能水平运动员相较于无经验的普通大学生在加工乒... 目的考察在竞技运动领域,概念经验如何参与运动员的动作加工过程及其大脑加工特征。方法以言语研究中的典型脑电成分N400为指标,通过改变后期动作结果与前期动作序列是否匹配,探索不同技能水平运动员相较于无经验的普通大学生在加工乒乓球动作时是否会诱发明显的N400成分。结果①专家组和新手组运动员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②专家组(P=0.047)和新手组(P<0.001)在不匹配条件下相较于匹配条件均诱发了显著的类N400成分,而对照组在2类条件下诱发的类N400波幅无显著差异(P=0.846);③进一步将行为表现与脑电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只有专家组的反应正确率与类N400效应呈显著相关(r=0.62,P=0.001)。结论验证了运动员加工专项动作的优势,这种优势除源于动作经验的参与外,还源于概念经验的调节作用,且技能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动作加工过程越与概念经验系统的参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经验 乒乓球运动员 动作加工 类N400成分 脑电 事件相关电位(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肩胛肌失衡的表面肌电特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伟 尚学东 +2 位作者 鲁智勇 周敬滨 李国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明确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是否存在肩胛肌失衡(SMI),并分析其特有的表面肌电图(sEMG)特点及发病机制,为预防康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国家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分为健康运动员组(HA)、肩胛失衡运动员组(IA)以及健康对照组(CON)进... 目的:明确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是否存在肩胛肌失衡(SMI),并分析其特有的表面肌电图(sEMG)特点及发病机制,为预防康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国家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分为健康运动员组(HA)、肩胛失衡运动员组(IA)以及健康对照组(CON)进行肩胛肌肉sEMG测试。结果:正手击球时,IA组运动员的斜方肌上束(UT)和前锯肌(SA)的活动较CON组和HA组增大(显著性分别为P=0.002;P=0.004,P<0.001),而斜方肌中束(MT)的活动较后两组明显减小(P<0.001);反手击球时,IA组运动员的UT的活动较CON和HA组增大(P<0.001),MT的活动较后两组明显减小(P=0.015)。结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存在肩胛肌失衡,且有其特有的sEMG特点;SMI乒乓球运动员可能出现盂肱关节的前移、外移和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肩胛肌失衡 表面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过程中的神经心理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玉慧 章建成 +2 位作者 李安民 施之皓 王丽岩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80,共8页
将发球旋转作为自变量,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记录技术,采集被试的反应时和EEG。结果显示:运动员大脑信息加工的通路具有方向性且不可逆,视觉刺激信息沿枕—顶通路传导,国际健将组在枕区激活到顶区激活消退的时间短于二级组,为正确做出决策... 将发球旋转作为自变量,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记录技术,采集被试的反应时和EEG。结果显示:运动员大脑信息加工的通路具有方向性且不可逆,视觉刺激信息沿枕—顶通路传导,国际健将组在枕区激活到顶区激活消退的时间短于二级组,为正确做出决策节省了时间;国际健将组左右半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表现出不对称性,国际健将组主要启用了右脑枕区资源;在发球判断过程中,国际健将组完成认知活动采用的是一种节省模式,表现为动用大脑枕区和顶区资源较少,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 发球旋转 判断 视觉神经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发球动作识别时的神经效率——来自EEG的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丽岩 李安民 +2 位作者 顾楠 赵思 王洪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员识别发球动作时具有大脑皮层活动减少的特征。方法: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8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8名乒乓球初学者观看发球旋转的动作视频时的脑电数据,共有160个发球动作视频,在视频结束时被试进行旋转的判...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员识别发球动作时具有大脑皮层活动减少的特征。方法: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8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8名乒乓球初学者观看发球旋转的动作视频时的脑电数据,共有160个发球动作视频,在视频结束时被试进行旋转的判断,基于事件前的脑电基值.计算在动作识别过程中alpha频率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RD),了解大脑皮层激活状态的变化。结果:与运动新手相比。运动专家在动作识别过程中高频alpha(10.5.12.5Hz)的ERD幅度更低。与运动新手相比,运动专家在正确识别发球动作时高频alpha频段的ERD在顶叶皮层(P〈0.05)和枕叶皮层的幅值更低(P〈0.01)。结论: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动作识别存在神经效率,与更低幅度alpha频率的ERD相联系。乒乓球运动员发球动作识别时大脑顶叶和枕叶的能量消耗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发球 脑电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陶淘 王清 +1 位作者 苏楠 崔洪歧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选取的7位世界优秀运动员共四场比赛录像中接发球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改用大球后,由于接发球的质量与后面衔接球的优势与劣势有直接关系,因此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对进攻的主动性及能否造成...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选取的7位世界优秀运动员共四场比赛录像中接发球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改用大球后,由于接发球的质量与后面衔接球的优势与劣势有直接关系,因此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对进攻的主动性及能否造成得分有一定影响,是关系比赛胜负的关键原因之一。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出发,旨在找出优秀运动员在接发球运用上的不同,并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接发球 技术分析 使用率 得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中的脑电相干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志平 李安民 +2 位作者 金晨曦 陶莹 王丽岩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基于对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的脑电相干性的分析,了解乒乓球运动员大脑皮层激活的同步性变化特征,揭示其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各脑区间的功能耦合性。方法:以14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4名非运动员为被试,采用64... 目的:基于对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的脑电相干性的分析,了解乒乓球运动员大脑皮层激活的同步性变化特征,揭示其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各脑区间的功能耦合性。方法:以14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4名非运动员为被试,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被试在图形识别过程中的脑电数据,评估半球内和半球间低频α(8-10 Hz)、高频α(10-12 Hz)、低频β(13-22 Hz)以及高频β(23-35 Hz)频段的脑电相干性。结果: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的脑电相干性比非运动员高,体现在右侧的顶额区(P4-F4)、顶中央区(P4-C4)、顶颞区(P4-T8)、顶枕区(P4-O2)的半球内低频α频段;双侧顶额区(P3-F3,P4-F4),右侧的顶中央区(P4-C4)、顶颞区(P4-T8)、顶枕区(P4-O2)的半球内高频α频段;右侧的顶中央区(P4-C4)、顶颞区(P4-T8)、顶枕区(P4-O2)的半球内低频β频段;额区(F3-F4)和顶区(P3-P4)半球间低频、高频α频段;顶区(P3-P4)半球间低频β频段。结论: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相关脑区间的相干性比非运动员高,主要涉及顶区与额区、颞区以及中央运动脑区,体现了专家大脑的神经效率加工皮层激活的空间集中特性,表明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员的任务相关脑区间具有良好的功能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图形识别 脑电相干性 功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与试验室情境下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判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章建成 施之皓 +2 位作者 李安民 王丽岩 张玉慧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7-281,共5页
以采用试验室录像视频和现场发球旋转判断为任务,分析运动员不同试验条件下判断反应时间和准确性之间的差异,探讨试验研究刺激材料的生态学效度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选取6名国家乒乓球女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和卡... 以采用试验室录像视频和现场发球旋转判断为任务,分析运动员不同试验条件下判断反应时间和准确性之间的差异,探讨试验研究刺激材料的生态学效度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选取6名国家乒乓球女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试验条件对运动员旋转方式的操作绩效有影响,现场情境下运动员的操作绩效高,试验室情境下运动员的操作绩效低;现场情境下研究的生态学效度,运动员表现为较高判断正确率和较快判断反应时间。(2)不同试验条件下运动员的旋转方式判断存在差异,现场条件下运动员侧下旋判断准确性高,对转球判断准确性最低,在试验室条件下运动员对转球判断准确性高,对不转球准确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现场 实验室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发球动作识别的时间进程及半球效应: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丽岩 王洪彪 +1 位作者 朴忠淑 李安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4-812,共9页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识别时所诱发大脑激活的时间进程和半球效应。方法: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8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8名乒乓球初学者观看发球动作视频时的事件相关电位,了解动作识别的时间进程和半球效应。结果:(1...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识别时所诱发大脑激活的时间进程和半球效应。方法: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8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8名乒乓球初学者观看发球动作视频时的事件相关电位,了解动作识别的时间进程和半球效应。结果:(1)启动时间在70~150 ms感知分析阶段诱发了明显的枕区P1成分,专家组的潜伏期长于新手组,而在额区诱发了N1成分和左侧枕区的P2成分;(2)250~900 ms为动作识别的比较编码阶段,诱发了枕区和顶区的P300成分和PSW成分,大脑左侧半球的PSW成分平均波幅高于右侧半球;(3)900~1300 ms为动作识别的匹配识别阶段,诱发了LNC成分,900~1000 ms时间窗表现为中央运动区和额区的激活;1000~1100 ms时间窗表现为额区和右侧顶区激活;1100~1200 ms时间窗和1200~1300 ms时间窗均表现为额区和中央运动区激活,左侧半球激活大于右侧半球激活。与运动新手相比,运动专家LNC成分的平均波幅更小。结论:运动员进行动作识别的时间进程如下:运动信息感知-特征知觉-信息比较编码-信息模式的匹配识别,其中匹配识别是动作识别的核心过程。左半球在动作识别中表现出优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发球 动作识别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欣华 吴文侃 刘旭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16项个性因素具有典型的项目特征,总体状况表现为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等7个方面趋向高分特征,而在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等7个方面趋向低分特征。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与女篮、女排运动员相比,个性表现更为...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16项个性因素具有典型的项目特征,总体状况表现为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等7个方面趋向高分特征,而在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等7个方面趋向低分特征。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与女篮、女排运动员相比,个性表现更为热情活泼、自信好强,与女大学生相比,其个性特征表现得较为鲜明,性格更为成熟。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双重个性均属于适应型、外向型、安详机警型和果断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个性特征 中国 适应型 外向型 安详机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自我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静 李平 +1 位作者 孔丽娜 莫雷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85,共5页
为了进一步与实证研究的结果相印证,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对国家队顶尖级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深度访谈并进行自我分析,结合研究者自身运动生涯的轨迹进一步探讨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重要心理特质。结果表明: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包括表现... 为了进一步与实证研究的结果相印证,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对国家队顶尖级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深度访谈并进行自我分析,结合研究者自身运动生涯的轨迹进一步探讨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重要心理特质。结果表明: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包括表现性、乐观性、变通性、稳定性、探究性、自律性及工作专注等8项,这些心理素质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竞赛成绩以及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自我分析 陈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的大脑功能非对称性及功能耦合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志平 李安民 王积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61,共6页
运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4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4名普通大学生在经验相关以及经验无关图形识别时的脑电数据,计算图形识别过程中的alpha频段(8~13 Hz)能量变化以及theta(4~7 Hz)频段颞叶与运动前区之间的脑电相干性,以探讨乒乓球... 运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4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4名普通大学生在经验相关以及经验无关图形识别时的脑电数据,计算图形识别过程中的alpha频段(8~13 Hz)能量变化以及theta(4~7 Hz)频段颞叶与运动前区之间的脑电相干性,以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大脑功能非对称性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耦合性。结果发现:在alpha频段能量上,运动员对圆进行识别时左右颞叶alpha频段能量差大于十字星,普通大学生则无差异;在对圆进行识别时,运动员左右颞叶alpha频段能量差值大于普通大学生;在对十字星进行识别时,alpha频段能量无组间差异。在脑电相干性上,运动员的右半球相干性高于左半球,普通大学生左右半球相干性无差异;在右半球相干性上,运动员高于普通大学生,而左半球相干性无组间差异;十字星形识别过程中的脑电相干性不存在组间及半球差异。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过程中,右侧颞叶较低的激活以及右侧颞叶-运动前区之间的高相干性,可能表明乒乓球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注意技巧,在图形识别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于视觉空间加工,体现了专家大脑的神经效率加工,而且上述特性不具有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图形识别 大脑功能非对称性 功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低频振荡振幅方法的乒乓球运动员脑可塑性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牧 黄月 +1 位作者 高晴 陈华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9,共8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选取动态低频振荡振幅(dynamic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dALFF)方法,动态探测不同训练程度的乒乓球运动员脑功能活动的可塑性变化,以更精确地分析乒乓球项目特征,并为乒乓球...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选取动态低频振荡振幅(dynamic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dALFF)方法,动态探测不同训练程度的乒乓球运动员脑功能活动的可塑性变化,以更精确地分析乒乓球项目特征,并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监控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乒乓球专业队运动员、专业体育院校乒乓球专项学生以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普通被试,分别进行乒乓球训练情况调查。采集3组被试rs-fMRI相关数据,计算大脑dALFF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提取差异脑区的dALFF值做双样本t检验并做Bonferroni校正;同时分别将组间差异脑区dALFF值与运动员周训练时长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3组被试左侧小脑及左侧颞中回的dALFF值均有显著差异[体素P<0.01,团块P<0.05,高斯随机场(GRF)校正,体素>40]。事后检验发现,大学生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左侧小脑dALFF值均显著高于普通被试(P<0.05),大学生运动员左侧颞中回dALFF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被试(P<0.05),且均呈现大学生运动员>专业运动员>普通被试的变化趋势。专业运动员左侧小脑及左侧颞中回dALFF值与周训练时长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而大学生运动员左侧小脑及左侧颞中回dALFF值与周训练时长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82和–0.4115,均P<0.05)。结论乒乓球运动可以引起大脑可塑性变化。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训练程度下可发生大脑(快速)运动平衡和视觉运动协调相关脑区的功能变化,其局部脑区脑自发活动的变异性在运动训练前期强于后期,且随着训练时长的增加,脑自发活动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动态低频振荡振幅 脑可塑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地面支撑作用力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丹丹 苏丕仁 唐建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运用两块瑞士产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0名优秀男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弧圈球技术过程中地面对人体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进行测试。用两种发力方式拉弧圈球,一为用最大力量,二为中等力量。从垂直、水平、前后3个方向对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左右脚... 运用两块瑞士产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0名优秀男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弧圈球技术过程中地面对人体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进行测试。用两种发力方式拉弧圈球,一为用最大力量,二为中等力量。从垂直、水平、前后3个方向对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左右脚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两种技术动作之间左右脚支反力的最大力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1)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垂直方向上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最大,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支反力较小;身体重心的移动影响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变化,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2)发力拉弧圈球时,更要注重增加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蹬地力和重心移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支撑反作用力 弧圈球技术 乒乓球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视觉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视觉搜索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丽岩 李安民 臧徐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3,共5页
采用10名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为被试,以乒乓球发球片段为运动情境,结合双眼视差成像原理的偏正光技术在实验室形成立体环境为素材,对专业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同时进行平面视觉和立体视觉条件下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比较研究... 采用10名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为被试,以乒乓球发球片段为运动情境,结合双眼视差成像原理的偏正光技术在实验室形成立体环境为素材,对专业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同时进行平面视觉和立体视觉条件下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视觉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和操作绩效存在差异。在立体视觉成像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落点的判断反应快,且运动员的采用了注视次数少,视觉搜索频率快,注视分配和注视轨迹更倾向于集中的搜索模式。运动员在立体视觉条件下视觉信息加工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发球 立体视觉 平面视觉 视觉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肌肉失衡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功能中心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伟 尚学东 +2 位作者 鲁智勇 周敬滨 李国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分析肩胛肌肉失衡(scapular muscle imbalance,SMI)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员肩关节功能中心(functional joint center,FJC)的特点。方法:选择国家男子乒乓球优秀运动员25人,根据肩胛外向滑动(lateral scapular slide,LSS)测试和... 目的:分析肩胛肌肉失衡(scapular muscle imbalance,SMI)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员肩关节功能中心(functional joint center,FJC)的特点。方法:选择国家男子乒乓球优秀运动员25人,根据肩胛外向滑动(lateral scapular slide,LSS)测试和手臂与肩关节运动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及DASH运动部分评分分为肩胛失衡组(IA组,12人)和健康组(NA组,13人),另选择年龄、身高和体重与运动员组匹配的15名男性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ON组)。采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测量所有实验对象优势侧FJC在X轴(内外)、Y轴(上下)和Z轴(前后)三个方向上相对于胸骨上窝参照点的平均位移(mm),分析肩胛骨姿势变化。结果:CON组FJC在内外、上下和前后等方向的位移与NA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588,P=0.716,P=0.963)。IA组FJC在内外、上下、前后方向的位移较NA组和CON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在X轴上外移(P<0.001),在Y轴上下移(P<0.001),在Z轴上前移(P<0.001)。结论:相比健康乒乓球运动员和健康普通人,肩胛肌肉失衡乒乓球运动员肩胛静息姿势有前、下、外向相对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肩胛肌肉失衡 肩关节功能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肩袖损伤康复训练个案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乐伟 蒋航 +3 位作者 尚学东 戈含笑 李国平 刘国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2-754,共3页
肩部损伤是乒乓球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其中又以肩袖损伤为主[1]。慢性肩袖肌群损伤病程长、反复发作,对运动能力影响较大,且较难治愈。受伤运动员常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训练和比赛。如何治疗和预防肩部损... 肩部损伤是乒乓球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其中又以肩袖损伤为主[1]。慢性肩袖肌群损伤病程长、反复发作,对运动能力影响较大,且较难治愈。受伤运动员常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训练和比赛。如何治疗和预防肩部损伤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肩袖损伤 康复训练 个案报告 反复发作 运动量训练 肩部损伤 受伤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