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7,共9页
中国历史上,"乐"概念至少发生过三次变易,一是西周"礼乐"之"乐"变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之"乐"、二是汉代"五声八音总名"之"乐"变西周"音声舞容"之"乐"...
中国历史上,"乐"概念至少发生过三次变易,一是西周"礼乐"之"乐"变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之"乐"、二是汉代"五声八音总名"之"乐"变西周"音声舞容"之"乐"、三是近现代"艺术音乐"变"五声八音总名"之"乐"。《乐记》作为后儒对西周礼乐制度的追记,"礼乐"之"乐"是其讨论的主体。但其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殷商及其以前的"乐图腾"观念。本文以"乐本篇"为例,分别讨论"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通伦理"、"审乐知政"及"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中所涉及的图腾之"乐",认为,只有用"图腾之乐"这一"乐"观念阐释这些重要范畴,才能合式克服以往儒家经典注疏文献中存在已久的隔膜或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本篇
“
乐
”图腾
干戚羽旄
乐
通伦理
郑卫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晓俊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7,共9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201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项目<中国上古礼乐关系研究>(编号:2015T80443)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乐器演奏的美学传统及当下实践研究>(编号:12YJA760070)的阶段成果
文摘
中国历史上,"乐"概念至少发生过三次变易,一是西周"礼乐"之"乐"变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之"乐"、二是汉代"五声八音总名"之"乐"变西周"音声舞容"之"乐"、三是近现代"艺术音乐"变"五声八音总名"之"乐"。《乐记》作为后儒对西周礼乐制度的追记,"礼乐"之"乐"是其讨论的主体。但其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殷商及其以前的"乐图腾"观念。本文以"乐本篇"为例,分别讨论"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通伦理"、"审乐知政"及"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中所涉及的图腾之"乐",认为,只有用"图腾之乐"这一"乐"观念阐释这些重要范畴,才能合式克服以往儒家经典注疏文献中存在已久的隔膜或误解。
关键词
乐本篇
“
乐
”图腾
干戚羽旄
乐
通伦理
郑卫之音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