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饭树树叶多糖提取及纯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程素娇 邓璐璐 +5 位作者 章海燕 夏肖肖 张晖 钱海峰 齐希光 王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146,189,共6页
以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饭树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先利用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利用回归分析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1:45(m:V)的料水比,调pH到9.5,在65℃下提取2... 以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饭树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先利用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利用回归分析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1:45(m:V)的料水比,调pH到9.5,在65℃下提取2.5h,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8.629 1mg/g,多糖纯度为38.27%。进一步优化多糖纯化工艺为提取液与95%乙醇按1:5(V:V)混合,静置6h,多糖纯度达到5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树叶 多糖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包正宇 樊铭聪 +4 位作者 李言 钱海峰 张晖 齐希光 王立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5-170,176,共7页
目的:研究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以验证其对调节餐后血糖的有益作用。方法:通过富集乌饭树树叶中环烯醚萜苷化合物与外源游离氨基化合物反应制备蓝黑色素,探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Lineweaver-Burk... 目的:研究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以验证其对调节餐后血糖的有益作用。方法:通过富集乌饭树树叶中环烯醚萜苷化合物与外源游离氨基化合物反应制备蓝黑色素,探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法和荧光发射光谱法分析其抑制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结果: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随色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IC_(50)值为0.373 mg/mL。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蓝黑色素属于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的混合抑制类型,荧光光谱结果分析表明色素可导致α-葡萄糖苷酶分子结构解折叠而使其失活。结论: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表现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辅助调节餐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树叶 蓝黑色素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大米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佳佳 王梦 +3 位作者 李言 钱海峰 樊铭聪 王立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42,共6页
目的:研究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大米蛋白组分结构性质和乳化性质的改善作用。方法:以乌饭树树叶为原料制备蓝黑色素,以乌米饭中大米蛋白为研究对象,模拟乌米饭染色过程并分析染色前后大米蛋白结构性质和乳化性质的变化。结果:乌饭树树... 目的:研究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对大米蛋白组分结构性质和乳化性质的改善作用。方法:以乌饭树树叶为原料制备蓝黑色素,以乌米饭中大米蛋白为研究对象,模拟乌米饭染色过程并分析染色前后大米蛋白结构性质和乳化性质的变化。结果: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可与大米蛋白形成二元复合物,导致色度L*值和b*值降低,复合物颜色向蓝黑色转变。色素—蛋白复合物溶解度增加,而持油性显著降低。利用圆二色光谱分析大米蛋白二级结构,发现其α-螺旋与β-折叠的相对含量下降,β-转角和无规卷曲的相对含量上升。当色素质量分数低于1.5%时,起泡稳定性升高,而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降低。当色素质量分数高于1.5%后,起泡稳定性下降,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升高。结论: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通过改变大米蛋白二级结构可改善其乳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树叶 蓝黑色素 大米蛋白 二级结构 乳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