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乌雕迁徙路线及栖息地
1
作者
陈丽霞
贾茹
+5 位作者
胡兴波
纪建伟
田恒玖
孙戈
王毅花
张国钢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68-77,共10页
【目的】乌雕(Clanga clanga)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列为易危(VU)物种,但其种群生态学特别是迁徙路线的研究较少,揭示其迁徙路线对中国乃至亚洲的乌雕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10月...
【目的】乌雕(Clanga clanga)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列为易危(VU)物种,但其种群生态学特别是迁徙路线的研究较少,揭示其迁徙路线对中国乃至亚洲的乌雕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10月,对在北京密云水库放飞的1只救护乌雕的迁徙路线进行了卫星追踪。【结果】乌雕是典型的白天迁徙物种,迁徙时段在4:00—16:00之间,迁徙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8:00—11:00之间;春季迁徙速度(139.51 km·d^(-1))与飞行速度(356.09 km·d^(-1))均比秋季迁徙速度(104.26 km·d^(-1))和飞行速度(190.71 km·d^(-1))快。春季迁徙途中确定了11个临时休息地和3个中途停歇地,其中途停歇地的主要栖息地为草地(68%)、耕地(26%)与林地(4%);秋季迁徙途中确定了24个临时休息地和4个中途停歇地,其中途停歇地的主要栖息地为草地(32%)、耕地(29%)、湿地(23%)和林地(10%)。乌雕度夏前期游荡范围很广,包括中国东北地区、蒙古国中东部和俄罗斯东南部;游荡距离东西跨度为1734.57 km(2017年)和1786.34 km(2018年);最小凸多边形法(MCP)95%的游荡面积达到833×10^(3)km^(2)(2017年)和1188×10^(3)km^(2)(2018年),50%MCP游荡面积为271×10^(3)km^(2)(2017年)和577×10^(3)km^(2)(2018年),2018年游荡面积约为2017年的2倍,2年间度夏区域重叠面积为741.80×10^(3)km^(2)。度夏后期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活动,活动面积较小,95%MCP面积为131.22 km^(2),50%MCP面积为11.49 km^(2);度夏期间主要利用的栖息地为草地、耕地、湿地和林地。乌雕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区中南部孟加拉湾恒河口区域的耕地越冬,且连续2年都回到同一个越冬地,95%MCP越冬范围为31.60 km^(2),50%MCP越冬范围为1.54 km^(2),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湿地和水体。【结论】虽然本次仅研究了1只乌雕的迁徙过程,但因有关该物种年度迁徙活动的报道较少,所以这一单只个体数据仍然很有价值,本研究首次记录了中国甚至亚洲乌雕完整的迁徙路线以及栖息地利用类型,为乌雕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雕
春季迁徙
秋季迁徙
活动区
栖息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雕迁徙路线及栖息地
1
作者
陈丽霞
贾茹
胡兴波
纪建伟
田恒玖
孙戈
王毅花
张国钢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68-77,共10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项目(91217-2022,202999922001,213023721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0530)。
文摘
【目的】乌雕(Clanga clanga)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列为易危(VU)物种,但其种群生态学特别是迁徙路线的研究较少,揭示其迁徙路线对中国乃至亚洲的乌雕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10月,对在北京密云水库放飞的1只救护乌雕的迁徙路线进行了卫星追踪。【结果】乌雕是典型的白天迁徙物种,迁徙时段在4:00—16:00之间,迁徙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8:00—11:00之间;春季迁徙速度(139.51 km·d^(-1))与飞行速度(356.09 km·d^(-1))均比秋季迁徙速度(104.26 km·d^(-1))和飞行速度(190.71 km·d^(-1))快。春季迁徙途中确定了11个临时休息地和3个中途停歇地,其中途停歇地的主要栖息地为草地(68%)、耕地(26%)与林地(4%);秋季迁徙途中确定了24个临时休息地和4个中途停歇地,其中途停歇地的主要栖息地为草地(32%)、耕地(29%)、湿地(23%)和林地(10%)。乌雕度夏前期游荡范围很广,包括中国东北地区、蒙古国中东部和俄罗斯东南部;游荡距离东西跨度为1734.57 km(2017年)和1786.34 km(2018年);最小凸多边形法(MCP)95%的游荡面积达到833×10^(3)km^(2)(2017年)和1188×10^(3)km^(2)(2018年),50%MCP游荡面积为271×10^(3)km^(2)(2017年)和577×10^(3)km^(2)(2018年),2018年游荡面积约为2017年的2倍,2年间度夏区域重叠面积为741.80×10^(3)km^(2)。度夏后期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活动,活动面积较小,95%MCP面积为131.22 km^(2),50%MCP面积为11.49 km^(2);度夏期间主要利用的栖息地为草地、耕地、湿地和林地。乌雕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区中南部孟加拉湾恒河口区域的耕地越冬,且连续2年都回到同一个越冬地,95%MCP越冬范围为31.60 km^(2),50%MCP越冬范围为1.54 km^(2),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湿地和水体。【结论】虽然本次仅研究了1只乌雕的迁徙过程,但因有关该物种年度迁徙活动的报道较少,所以这一单只个体数据仍然很有价值,本研究首次记录了中国甚至亚洲乌雕完整的迁徙路线以及栖息地利用类型,为乌雕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乌雕
春季迁徙
秋季迁徙
活动区
栖息地利用
Keywords
greater spotted eagle(Clanga clanga)
spring migration
autumn migration
home range
habitat use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乌雕迁徙路线及栖息地
陈丽霞
贾茹
胡兴波
纪建伟
田恒玖
孙戈
王毅花
张国钢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