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坦桑尼亚乌本迪带内基性–酸性岩类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康康 谢薇 +2 位作者 刘晓阳 赵晓博 顾延景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22,共14页
乌本迪带位于坦桑尼亚西南缘,具有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历史。相比其他演化阶段,有关中元古代的岩浆作用研究相对较少,从而制约了乌本迪带中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基于此,笔者选择坦桑尼亚姆贝亚(Mbeya)地区发现的中元古代辉长岩和正... 乌本迪带位于坦桑尼亚西南缘,具有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历史。相比其他演化阶段,有关中元古代的岩浆作用研究相对较少,从而制约了乌本迪带中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基于此,笔者选择坦桑尼亚姆贝亚(Mbeya)地区发现的中元古代辉长岩和正长花岗岩进行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辉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的锆石结晶年龄分别为(1433±9)Ma和(1428±11)Ma,为中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辉长岩具有高的TiO_(2)含量(最高可达2.6%)和Ti/Y值(最高可达601),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La/Yb)N值为4.85;Eu具轻微正异常,δEu值为1.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Ba、Sr、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Zr),其微量元素组成与大陆溢流玄武岩(CFB)类似,推测为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正长花岗岩具高的SiO_(2)含量(71.59%~75.08%)和Ga/Al值(Ga/Al×10^(4)值为2.98~3.11),Zr+Nb+Ce+Y远大于350×10^(-6);LREE富集,(La/Yb)N值为22.86~28.51;Eu具明显负异常,δEu值为0.12~0.34,显示A型花岗岩特征,较低的Mg#值(6~10)和Sr/Y值(0.17~0.65),表明其可能为中–下地壳基性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辉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的构造环境研究显示,两者均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与全球该时期构造演化体制相吻合,为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岩浆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辉长岩 正长花岗岩 乌本迪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桑尼亚西南部乌本迪带的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康康 刘晓阳 +5 位作者 王杰 任军平 左立波 何胜飞 吴兴源 孙宏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5-599,共15页
乌本迪带主要位于坦桑尼亚西南部,由8个地体构成,不同地体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年龄。乌本迪带不是单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而是经过不同阶段的俯冲造山作用和盆地内沉积作用形成。本文通过综合整理不同时期乌本迪带... 乌本迪带主要位于坦桑尼亚西南部,由8个地体构成,不同地体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年龄。乌本迪带不是单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而是经过不同阶段的俯冲造山作用和盆地内沉积作用形成。本文通过综合整理不同时期乌本迪带内地质事件和构造地质背景资料,将乌本迪带的演化分为9个阶段,分别为新太古代阶段(2740~2640Ma)、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沉积阶段(2640~2050Ma)、古元古代乌萨加蓝阶段(2050~1930Ma)和乌本迪阶段(1930~1800Ma)、古-中元古代沉积阶段(1800~1400Ma)、中元古代的基博拉阶段(1400~1080Ma)、中-新元古代伊鲁米德阶段(1080~850Ma)以及新元古代-寒武纪早泛非作用伸展阶段(850~600Ma)和晚泛非作用阶段(600~500Ma),其中形成于乌萨加蓝阶段的弧后洋盆之后可能继续扩张,在乌本迪阶段又发生俯冲造山作用。乌本迪带内金矿田的形成与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早期阶段形成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在后期演化中又不同程度的再活化,形成多期次的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年龄 构造地质背景 金矿田 乌本迪带 坦桑尼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桑尼亚西南部乌本迪带内Nsamya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康康 刘晓阳 +4 位作者 孙凯 龚鹏辉 吴兴源 何胜飞 孙宏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4-1190,共17页
在坦桑尼亚西南部的乌本迪带内首次发现了阿拉斯加型(岛弧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对约束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Nsamya杂岩体主要岩性为单辉橄榄岩和辉长岩,单辉橄榄岩位于杂岩体的中部,而辉长岩主要位于北部边缘,表现出... 在坦桑尼亚西南部的乌本迪带内首次发现了阿拉斯加型(岛弧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对约束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Nsamya杂岩体主要岩性为单辉橄榄岩和辉长岩,单辉橄榄岩位于杂岩体的中部,而辉长岩主要位于北部边缘,表现出环状岩体特征。锆石U-Pb年龄表明杂岩体的形成年龄介于1874~1944Ma之间,为古元古代晚期。岩石地球化学显示,杂岩体具有低SiO_(2),高MgO、FeOT、Cr和Ni含量,富集LREE和Ba、P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同程度的亏损HREE和Nb、Ta、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特征,为具有岛弧构造背景的阿拉斯加型岩体。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认为其形成于古元古代乌本迪造山作用晚期的岛弧盆地闭合阶段,玄武质岩浆来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遭受下地壳基底的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amya杂岩体 锆石定年 地球化学 阿拉斯加型 乌本迪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桑尼亚乌本迪造山带的演化、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及中国—坦桑尼亚造山型金矿床的异同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兴源 刘晓阳 +5 位作者 王杰 唐文龙 何胜飞 龚鹏辉 孙宏伟 许康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82,共18页
坦桑尼亚克拉通西—西南边缘的乌本迪带一直被视为是一个形成于古元古代的造山带,主要由一系列高级变质、变形的地体组成。该造山带中产出2个大型金矿区,即卢帕金矿田与姆潘达矿区,它们是坦桑尼亚境内仅次于维多利亚湖金矿集区的最重要... 坦桑尼亚克拉通西—西南边缘的乌本迪带一直被视为是一个形成于古元古代的造山带,主要由一系列高级变质、变形的地体组成。该造山带中产出2个大型金矿区,即卢帕金矿田与姆潘达矿区,它们是坦桑尼亚境内仅次于维多利亚湖金矿集区的最重要黄金产地,而且卢帕金矿田内众多矿床(点)很可能属于造山型金矿。近年来,以乌本迪带新元古代榴辉岩的发现为标志,不同研究者相继在乌本迪带的区域构造演化和金成矿作用研究等方面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这表明乌本迪带的实际地质情况远比传统观点认为的更加复杂。本文全面回顾了乌本迪带的内部构造单元划分、地球动力学演化和金矿床成矿作用等研究概况,尤其是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乌本迪带在造山作用过程以及金矿成因方面所取得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本文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还将乌本迪带的金矿与我国胶东及小秦岭地区的造山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为乌本迪造山带下一步基础地质研究及找矿实践提供一些线索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本迪带 卢帕金矿田 姆潘达矿区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桑尼亚乌本迪造山带Kipili英安岩-流纹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5
作者 吴兴源 刘晓阳 +5 位作者 龚鹏辉 许康康 孙凯 何胜飞 周佐民 贺福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2-1230,共19页
Kate-Kipili火山-侵入岩组合位于乌本迪带西缘与班韦乌卢地块的结合部位,通常被认为代表了造山后阶段的岩浆活动记录。本文对Kipili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的结果显示,3件样品的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887.0±8.... Kate-Kipili火山-侵入岩组合位于乌本迪带西缘与班韦乌卢地块的结合部位,通常被认为代表了造山后阶段的岩浆活动记录。本文对Kipili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的结果显示,3件样品的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887.0±8.6Ma、1885.4±8.0Ma和1869.0±8.0Ma,指示其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Kipili英安岩-流纹岩样品总体表现为高硅、高碱和低钛、低铁、低镁和低磷的特征,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所有样品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及Rb、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中等的负Eu异常,亏损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Ba、Sr含量变化较大。本文样品具有高的分异指数(DI=94~98)、低的铝饱和指数(A/CNK=0.82~1.10)和刚玉分子数(<1.0%),其斑晶通常仅见黑云母(绿泥石化)、石英和长石,而未出现白云母、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暗示它们属于高分异I型长英质岩石。Kipili火山岩的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大(-5.42~+2.16)、全岩εNd(t)值为较小的负值(-1.83~+0.11)并具有高的锆饱和温度,Hf-Nd二阶段模式年龄均为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表明本文英安岩-流纹岩是古老的下地壳物质遭受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之混合后的母岩浆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结合区域上已有的资料,本文认为Kipili火山岩很可能形成于乌本迪造山作用同碰撞到后碰撞过渡阶段的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本迪带 Kate-Kipili火山-侵入岩 古元古代晚期 高分异Ⅰ型长英质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