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乌托邦文学书写中的后人类本质钩沉 被引量:2
1
作者 董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8,共9页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反乌托邦文学将探索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因科技与工业发展而产生改变的人类社会形态以及人类内心。通过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反乌托邦文学书写中后人类存在的考察,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由表及里地探讨了...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反乌托邦文学将探索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因科技与工业发展而产生改变的人类社会形态以及人类内心。通过对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反乌托邦文学书写中后人类存在的考察,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由表及里地探讨了未来世界关于后人类本质的哲学命题。在本体论上提出,无论存在形式如何,后人类只要有独立自由的意志都属于人类范畴的存在;从认识的发展规律看,人类阶层存在、工具理性的无序膨胀必然导致极权统治的危机;在方法论上提出,后人类的出现只是人类在不同的路径探索未来的产物,是反乌托邦文学书写中想象层面的探索和对救赎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文学书写 后人类 身份定位 极权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社会梦想”的乌托邦文学——以美国乌托邦文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桂娥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72,共11页
乌托邦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梦想",是政治与文学血亲关系的典型体现。美国乌托邦文学起步相对较晚,经历了19世纪末乌托邦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和20世纪后半叶的再度勃发,其中女性主义乌托邦、生态乌托邦以及伊托邦等亚文类也应运而... 乌托邦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梦想",是政治与文学血亲关系的典型体现。美国乌托邦文学起步相对较晚,经历了19世纪末乌托邦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和20世纪后半叶的再度勃发,其中女性主义乌托邦、生态乌托邦以及伊托邦等亚文类也应运而生。作为"社会梦想"的乌托邦文学积极"介入"社会政治生活,催生了许多乌托邦公社或组织。乌托邦文学兼具批判社会现实的解构精神和设想理想社会的建构力量,体现了文学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强大"介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梦想 美国乌托邦文学 “介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的类型、源流与文化心理考察
3
作者 耿传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由传统转向现代的重大历史转折点上,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既充满焦虑也满怀期待,由此催生了此一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兴盛。乌托邦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现代性文化现象,它有中西两种源头,可分为社会乌托邦、政治乌托邦、唯...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由传统转向现代的重大历史转折点上,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既充满焦虑也满怀期待,由此催生了此一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兴盛。乌托邦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现代性文化现象,它有中西两种源头,可分为社会乌托邦、政治乌托邦、唯情主义乌托邦等多种类型。乌托邦文学反映着传统的衰微和文化传递方式的变化,代表着一种中国人在西方这一现代欲望介体的引导下自我变革的要求。现代中国人开始普遍相信人的本质就是能选择如何生活,社会通过人们真诚的信仰和为之献身的真正理想就可加以改变,这使他们由传统的"信命论"者转向了现代的"抗命论"和"造命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乌托邦文学 类型与源流 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对“乌托邦文学”的误读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小青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乌托邦文学 当代中国文学 独特 理想世界 误读 描绘 自身 西方 发展影响 重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乌托邦定义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于云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3,共3页
乌托邦、反面乌托邦小说与乌托邦或反乌托邦思想不同。托马斯.莫尔1516年的《乌托邦》创立了一种文学范例和一种概念,随着社会变迁与不断变化的社会想象力而进化与变形。而它的反面对立物虽然与乌托邦文学和思想息息相关,但是却有其自... 乌托邦、反面乌托邦小说与乌托邦或反乌托邦思想不同。托马斯.莫尔1516年的《乌托邦》创立了一种文学范例和一种概念,随着社会变迁与不断变化的社会想象力而进化与变形。而它的反面对立物虽然与乌托邦文学和思想息息相关,但是却有其自身特定的发展历史。讽刺乌托邦文学、反乌托邦、反面乌托邦——按照这样的顺序演变,但其中又有交叉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思想 乌托邦文学 乌托邦 反面乌托邦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转向与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治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乌托邦在此之前就已做出预见与昭示。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暴露出重重危机,尤为突出的是生态危机与精神危机,反乌托邦文学已经对此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并不... 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乌托邦在此之前就已做出预见与昭示。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暴露出重重危机,尤为突出的是生态危机与精神危机,反乌托邦文学已经对此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但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并不截然对立,它们在超越性、批判性、艺术想象力等方面具有共通性。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之际,更需要发挥文学乌托邦精神的导向作用,将自然与人类精神的和谐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最终催促一种新型的"审美生态乌托邦"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转向 乌托邦 乌托邦 文学乌托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脉文心的文学“乌托邦”写作——论宗璞小说中理想精神的坚守
7
作者 王世锋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第5期47-50,共4页
宗璞在当代文坛上的评价比较高,但其文学创作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与宗璞温婉、内敛的创作风格、框架的"居小"有关。然而,宗璞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是极具特色的。文学的"乌托邦"在宗璞那里并不虚幻,她... 宗璞在当代文坛上的评价比较高,但其文学创作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与宗璞温婉、内敛的创作风格、框架的"居小"有关。然而,宗璞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是极具特色的。文学的"乌托邦"在宗璞那里并不虚幻,她始终根植于现实主义的肥沃土壤,并让自己的文学园地花繁叶茂。本文试从宗璞其人和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研究出发,探讨宗璞文学创作的"内质",挖掘其文本背后隐藏的其作为知识分子写作的思想资源和理想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 本色 现实主义 文学乌托邦 理想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 被引量:46
8
作者 姚建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长期以来,作为西方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现象的乌托邦文学,尤其是乌托邦及反乌托邦小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为甚。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遮蔽了我们对西方文学史整体景观的了解与鉴赏,也阻隔了我们获得有价值的文学思想资源的... 长期以来,作为西方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现象的乌托邦文学,尤其是乌托邦及反乌托邦小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为甚。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遮蔽了我们对西方文学史整体景观的了解与鉴赏,也阻隔了我们获得有价值的文学思想资源的可能性。作为研究存在的亚小说文类,乌托邦小说及反乌托邦小说能为我们走近存在,走近人自身的生存境遇,反思我们的文学观,进而重写文学史提供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存在 生存境遇 乌托邦小说 文学 文学研究 乌托邦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文学传统中的社群意识——从《坎特伯雷故事》到文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艳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5,共7页
自中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文学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而演变。从《坎特伯雷故事》到乌托邦文学,再到文化研究,英国文学不断对侧重物质文明的现代价值体系发出质疑,通过展望理想的社群生活,逐渐形成鲜明的社群文化意识。在争论与创新中,英国... 自中世纪后期以来,英国文学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而演变。从《坎特伯雷故事》到乌托邦文学,再到文化研究,英国文学不断对侧重物质文明的现代价值体系发出质疑,通过展望理想的社群生活,逐渐形成鲜明的社群文化意识。在争论与创新中,英国人文知识分子心怀天下,以丰富的社群文学意象和深邃的共同文化思想不断地参与不列颠民族的社群想象,打造着英国特色的社群文化,成为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与守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意识 《坎特伯雷故事》 乌托邦文学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灵”与“救世”——孙犁与赵树理小说中的乌托邦精神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国 耿传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1,共7页
乌托邦文学从其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可分为唯情式与实事式两种类型。唯情式乌托邦将审美作为最高功利性,力求通过"艺术化图景展现"方式,去改造人的精神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实事式乌托邦着眼于对社会形态与制度的关注,体现着理... 乌托邦文学从其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可分为唯情式与实事式两种类型。唯情式乌托邦将审美作为最高功利性,力求通过"艺术化图景展现"方式,去改造人的精神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实事式乌托邦着眼于对社会形态与制度的关注,体现着理性建构秩序的"救世"情怀。反观上世纪40年代文学地图,孙犁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轻灵"审美旨归与赵树理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救世"理性追思可以算是这两种乌托邦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灵”与“救世” 乌托邦文学 唯情式乌托邦 实事式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乌托邦的中西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4-150,共7页
无论东方中国抑或西方世界,审美乌托邦思想都不约而同地存在于各自的历史文化中,几乎成为一个跨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因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西审美乌托邦在乌托邦基本属性和特点之外,呈现出"体系"与&qu... 无论东方中国抑或西方世界,审美乌托邦思想都不约而同地存在于各自的历史文化中,几乎成为一个跨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因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西审美乌托邦在乌托邦基本属性和特点之外,呈现出"体系"与"片段"的不同建构模式、"宗教"与"世俗"的不同精神气质、"写意"与"细描"的不同建构风格、"进城"与"下乡"的不同探寻路径、"向前"与"回望"的不同期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乌托邦 审美方式 乌托邦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以《文艺新潮》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文艺新潮》(1956.2.18—1959.5)被评论界誉为1950年代香港现代派坐标性之刊物。论文通过考察此刊物,对其文学性质及意义给予以往不同的界说。围绕着此刊物的编者与撰稿者形成了一个跨越两岸三地的青年文人群体,他们将现代主义审美与... 《文艺新潮》(1956.2.18—1959.5)被评论界誉为1950年代香港现代派坐标性之刊物。论文通过考察此刊物,对其文学性质及意义给予以往不同的界说。围绕着此刊物的编者与撰稿者形成了一个跨越两岸三地的青年文人群体,他们将现代主义审美与时代现实关怀相连接,香港现代文学与台湾及世界现代文学相沟通,追求重建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的乌托邦。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文艺新潮》及其运作之于冷战时期香港本地文艺场域构型与文学主体性生成之意义,并检视其时新潮社同人与香港左右两派文化及美元/援文化、内地美学传统,台湾及世界文坛之多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冷战 文学乌托邦 马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乡土乌托邦的世俗文化精神
13
作者 李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9-232,共4页
新时期乡土乌托邦具有浓厚的世俗追求,这种精神主要体现于对凡人庸常生存空间的肯定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新时期乡土乌托邦从传统民间乡土大地汲取养料,发掘民间乡土文化中被政治和经济所一度掩盖的本真的生活,它以自然文化为基... 新时期乡土乌托邦具有浓厚的世俗追求,这种精神主要体现于对凡人庸常生存空间的肯定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新时期乡土乌托邦从传统民间乡土大地汲取养料,发掘民间乡土文化中被政治和经济所一度掩盖的本真的生活,它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庸常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传统文化延续下来的道德理想为原则,勾画了建立在乡土大地上的理想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乡土乌托邦文学 世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度外语类论文总目录
1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82-83,共2页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本体隐喻习得研究 ——基于WIDE的个案研究张建丽孙启耀04(01) 西方乌托邦文学溯源之古典神话牛红英06(01)
关键词 外国语学院 总目录 外语类 论文 学报 北京 英语学习者 乌托邦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