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乌托邦文学书写中的后人类本质钩沉 |
董菁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作为“社会梦想”的乌托邦文学——以美国乌托邦文学为例 |
曾桂娥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3
|
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的类型、源流与文化心理考察 |
耿传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4
|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对“乌托邦文学”的误读 |
李小青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5
|
|
5
|
文学乌托邦定义探讨 |
于云玲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6
|
文明转向与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
马治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一脉文心的文学“乌托邦”写作——论宗璞小说中理想精神的坚守 |
王世锋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8 |
0 |
|
8
|
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 |
姚建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6
|
|
9
|
英国文学传统中的社群意识——从《坎特伯雷故事》到文化研究 |
孙艳萍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0
|
“轻灵”与“救世”——孙犁与赵树理小说中的乌托邦精神 |
李国
耿传明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审美乌托邦的中西比较 |
邹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以《文艺新潮》为中心的考察 |
杜英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3
|
论新时期乡土乌托邦的世俗文化精神 |
李雁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度外语类论文总目录 |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