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尔第三王朝对外战争的演变及其特征
1
作者 刘昌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5,共10页
乌尔第三王朝战争史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亚述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从乌尔纳姆时期的统一战争,到舒尔吉时期的扩张战争,再到阿马尔辛、舒辛和伊比辛时期的防御战争,乌尔第三王朝对外战争经历了从主动扩张到被动防御的演变过程。同时,其对外... 乌尔第三王朝战争史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亚述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从乌尔纳姆时期的统一战争,到舒尔吉时期的扩张战争,再到阿马尔辛、舒辛和伊比辛时期的防御战争,乌尔第三王朝对外战争经历了从主动扩张到被动防御的演变过程。同时,其对外战争呈现出有选择性的扩张,即“东战西和”的特征,战争的目的一是为了掠夺战利品和战俘,二是为了建立军事缓冲区、保卫王朝核心区的安全,三是为了控制呼罗珊商路,加强和东部伊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随着阿摩利人和埃兰人的威胁加剧,乌尔第三王朝统治者的政治目的并未能完全实现,而其短暂的百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尝试,为后来的两河流域国家统治与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第三王朝 对外战争 舒尔吉 “东战西和” 呼罗珊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中央集权”——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国王舒勒吉改革辨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晓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8-196,255,共10页
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2~2004年)是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王朝,被视为该地区中央集权国家的典型。它的第二位国王舒勒吉(约公元前2094~2047年在位)推行了十项改革,是这一中央集权国家的真正缔造者。但至今,对舒勒吉改革的综合考... 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2~2004年)是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王朝,被视为该地区中央集权国家的典型。它的第二位国王舒勒吉(约公元前2094~2047年在位)推行了十项改革,是这一中央集权国家的真正缔造者。但至今,对舒勒吉改革的综合考察寥寥无几。通过考察舒勒吉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历史动因、结果,可以论证乌尔第三王朝中央集权的本质,即乌尔第三王朝在经济运行机制上集权,表现就是王室凭借税收政策成为全国资源流动的中心。而乌尔第三王朝经济上的集权与政治体制中的分权之间存在着张力,这一张力最终导致乌尔第三王朝作为一个统一地域国家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集权 国王舒勒吉 改革 乌尔第三王朝税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河流域六十进制位值记数法早期发展的新证据及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欧阳晓莉 Christine Proust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1-221,共21页
乌尔第三王朝(前约2112~2004)是六十进制位值记数法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管理文书中出现了与这一记数法相关的若干新证据。称为“边缘数字”(书写在文书正文外空白处的数字)。作者通过分析两篇文献中的边缘... 乌尔第三王朝(前约2112~2004)是六十进制位值记数法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管理文书中出现了与这一记数法相关的若干新证据。称为“边缘数字”(书写在文书正文外空白处的数字)。作者通过分析两篇文献中的边缘数字,发现这些边缘数字既采用了随后在古巴比伦时期应用广泛的完全六十进制记数法,又采用了首次发现的部分六十进制记数法。使用后一记数法的数字整体不是一个六十进制数字,但其每个组成部分可视为一个六十进制数字。由此推断,这两篇文献中的边缘数字产生于以度量衡单位表示的数量与以六十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值间的转换。边缘数字的形态取决于运算的具体性质:部分六十进制记数法数字促使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更加简便,而完全六十进制记数法数字适用于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十进制位值记数法 乌尔第三王朝 边缘数字 两河流域数学 楔形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两河流域早期王衔的沿革与国家形态的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国洪更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
古代两河流域的统治者一般都拥有许多头衔和名号,有些头衔反映了统治者与神灵的关系,有些头衔则反映了国王的权势。^(④)古代两河流域雄心勃勃的统治者都致力于开疆辟土和拓展势力范围,国王的权势往往体现在其控制的疆域面积上。国家版... 古代两河流域的统治者一般都拥有许多头衔和名号,有些头衔反映了统治者与神灵的关系,有些头衔则反映了国王的权势。^(④)古代两河流域雄心勃勃的统治者都致力于开疆辟土和拓展势力范围,国王的权势往往体现在其控制的疆域面积上。国家版图的扩大往往会引起国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国家形态的演变,上述变化往往体现在彰显国王声威的头衔的发展演变上。因此,本文拟追溯早王朝时期(Early Dynastic Period,约公元前2900—前2350年)、城邦争霸阶段(The Period of Struggle for Hegemony,约公元前2600—前2350年)以及阿卡德王国(Akkadian Kingdom,约公元前2334—前2154年)与乌尔第三王朝(The Third Dynasty of Ur,简称Ur III,约公元前2112—前2004年)时期标志统治者权势的头衔的历史沿革,来考察古代两河流域早期国家形态的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两河流域 乌尔第三王朝 开疆辟土 演变情况 历史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苏美尔奴隶制社会的婚姻制度——以苏美尔吉尔苏城民法判决文书和同时期及稍后的法典为根据
5
作者 陈艳丽 吴宇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3-162,176,共10页
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两河流域进入乌尔第三王朝的苏美尔帝国时期。在帝国重要的行省吉尔苏(Girsu)城遗址上出土了216块法律判决泥板文书,这些法律文件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时期奴隶社会法律的原始材料。这其中有23块楔形文献是关于... 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两河流域进入乌尔第三王朝的苏美尔帝国时期。在帝国重要的行省吉尔苏(Girsu)城遗址上出土了216块法律判决泥板文书,这些法律文件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时期奴隶社会法律的原始材料。这其中有23块楔形文献是关于婚姻纠纷的裁决,本文以这23块关于婚姻的法律文书为依据,并结合同时代的《乌尔那穆法典》与稍后的《李皮特伊什塔尔法典》和《埃什嫩那法典》中有关婚姻的法律条文,初步论述了苏美尔奴隶制社会中婚姻关系建立和解除的法律程序,以及与婚姻生活有关的一些内容。从中反映出苏美尔男子和女子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所处的截然不同的地位:丈夫是妻子的主人,妻子则在婚姻生活中处于半奴隶式的从属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美尔帝国 乌尔第三王朝 吉尔苏法律文书 法典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