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34
1
作者 宫清顺 寿建峰 +3 位作者 姜忠朋 黄革萍 王艳清 倪国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7-314,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低孔低渗的冲积扇储层,储层天然能量较差,未经储层改造难以获得工业油流的问题,采用水基压裂液改造后试油未能获得成功,而在W36井采用油基压裂液压裂后试油获得成功。依据储层分析技术和实验分... 针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低孔低渗的冲积扇储层,储层天然能量较差,未经储层改造难以获得工业油流的问题,采用水基压裂液改造后试油未能获得成功,而在W36井采用油基压裂液压裂后试油获得成功。依据储层分析技术和实验分析技术,参照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分析大量岩心流动实验测试数据,针对百口泉组冲积扇砂砾岩储层敏感性深入研究,指出分析储层敏感性和改善压裂工艺将对油层保护及开发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伊/蒙混层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含量高是造成储层具有较强敏感性的主要原因;百口泉组储层水敏感性、盐敏感性和体积流量敏感性中等偏强,速度敏感性较弱。通过研究结果和生产试验,建议采取脱水油基压裂液、压裂液盐度控制在6 000 mg/L以上、控制流速和体积流量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不同敏感性造成的储层伤害,提高油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冲积扇 储层 百口泉组 乌尔禾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凝灰质岩成因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宫清顺 倪国辉 +2 位作者 芦淑萍 丁梁波 辛勇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基于岩石薄片、铸体照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二叠系乌尔禾组特殊凝灰质岩成因及储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岩石类型包括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砾岩;电测曲线呈现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的电性特征。分... 基于岩石薄片、铸体照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二叠系乌尔禾组特殊凝灰质岩成因及储集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岩石类型包括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砾岩;电测曲线呈现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的电性特征。分析表明,乌尔禾组凝灰质岩成因环境为封闭-半封闭的湖湾环境,由火山灰与正常陆源碎屑物混合堆积、固结成岩。同生期高盐度、碱性水介质条件为火山灰水解蚀变提供物质基础,形成云化(沉)凝灰岩,并析出方沸石。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隙、泄水道孔和裂缝。双孔介质特征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对油气富集起重要控制作用,控制了油藏分布及油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岩 湖湾环境 双孔介质储层 乌尔禾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高自然伽马砂砾岩特征及其沉积微相研究——以乌36井区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俊林 王仲军 +3 位作者 丁超 王贵文 宋光建 苏长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4-743,共10页
基于岩芯编录、测录井资料和薄片分析数据,对准噶尔盆地乌36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开展了沉积学研究。研究表明,乌36井区百口泉组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扇体内部砂砾岩具有自然伽马异常高的特点,而泥岩具有自然伽马异常低的特点,其原因主要... 基于岩芯编录、测录井资料和薄片分析数据,对准噶尔盆地乌36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开展了沉积学研究。研究表明,乌36井区百口泉组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扇体内部砂砾岩具有自然伽马异常高的特点,而泥岩具有自然伽马异常低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原岩碎屑中富含凝灰岩等高放射性物质,同时沉积物的粒度变化、搬运距离和相带展布控制了砂砾岩自然伽马异常的空间变化,并依据伽马异常的空间变化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泥质含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高自然伽马砂砾岩沉积微相划分的一种新方法。区内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中辫流线微相、扇中辫流砂岛微相、扇中漫洪带微相和扇缘漫流带微相。精细刻画了各期扇体沉积微相的展布与垂向演化特征,百口泉组三段发育四期扇体,垂向上表现为一个快速水退背景和缓慢水进背景下的沉积演化序列;百口泉组二段发育三期扇体,垂向上表现为退积型演化序列;百口泉组一段则表现为冲积扇扇缘沉积。通过与实际生产对比,本次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区内生产井的生产状况,验证了利用高自然伽马砂砾岩自然伽马特征研究沉积微相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异常砂砾岩 沉积微相 乌尔禾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禾油田下乌尔禾组凝灰质碎屑岩成因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有平 宫清顺 +2 位作者 刘静 芦淑萍 丁粱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07,共3页
乌尔禾油田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局部发育一套特殊的凝灰质碎屑岩,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以及凝灰质砂砾岩,其电测曲线呈现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的特征。根据对岩心、铸体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凝灰质碎屑岩为封... 乌尔禾油田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局部发育一套特殊的凝灰质碎屑岩,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以及凝灰质砂砾岩,其电测曲线呈现高电阻率、低声波时差的特征。根据对岩心、铸体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凝灰质碎屑岩为封闭-半封闭的咸化碱性湖湾环境下火山灰与正常碎屑物混合堆积而成,储集层具有双重孔隙介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乌尔禾油田 乌尔禾 凝灰质碎屑岩 湖湾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地震属性预测乌尔禾油田储集层孔隙度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周 陈永军 郭文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0-503,共4页
基于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地震资料,提取了43种地震属性数据;通过对提取的地震属性的分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优选出5种属性作为储集层孔隙度预测模型基本参数。结合区内已知井点处目的层孔隙度,利用多元回归和非参数回归方法对目的层进... 基于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地震资料,提取了43种地震属性数据;通过对提取的地震属性的分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优选出5种属性作为储集层孔隙度预测模型基本参数。结合区内已知井点处目的层孔隙度,利用多元回归和非参数回归方法对目的层进行储集层参数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油田 地震属性 孔隙度预测 聚类分析 多元回归 非参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上组储层表征方法研究
6
作者 欧成华 李传浩 吴清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88,共4页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为扇三角洲沉积相,具有物源近、成熟度低、储层纵横向展布不清、物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分析、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储层物性时空展布特征描述等...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为扇三角洲沉积相,具有物源近、成熟度低、储层纵横向展布不清、物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分析、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储层物性时空展布特征描述等系列研究,建立了基于超短周期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于单砂体的层面微构造模型,弄清了单砂层范围内沉积微相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划了有效储渗体和物性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表征的方法与技术,为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储层 沉积微相 乌尔禾油田 克拉玛依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层序地层及储集层演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文锋 胡平樱 +3 位作者 吴宝成 孟祥超 王海明 宫清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487,共3页
将乌尔禾油田下三叠统百口泉组(T1b)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LSC)、3个中期旋回(MSC)、7个短期旋回(SSC)。划分的短期旋回与砂体发育期次相对应,即每一个短期旋回对应一期砂体的形成。旋回发育规律:自下而上为不对称旋回-对称旋... 将乌尔禾油田下三叠统百口泉组(T1b)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LSC)、3个中期旋回(MSC)、7个短期旋回(SSC)。划分的短期旋回与砂体发育期次相对应,即每一个短期旋回对应一期砂体的形成。旋回发育规律:自下而上为不对称旋回-对称旋回-不对称旋回,前者的不对称旋回是由于前期基准面下降期沉积物被后期河道强烈冲刷而在地层记录中表现为冲刷界面;后者的不对称旋回则是由于可容空间逐渐增大而使下降旋回表现为欠补偿的饥饿沉积所致。主要储集层段MSC1、MSC2中下部位于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早-中期,由退积叠加样式的短期旋回组成,沉积物以相互叠置的冲积扇扇中亚相砂砾岩沉积为主。MSC1旋回储集层的均质性和产能要明显好于MSC2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油田 百口泉组 长期旋回 中期旋回 短期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9
8
作者 宫清顺 黄革萍 +2 位作者 倪国辉 孟祥超 丁梁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5-1144,共10页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发育一套典型的退积型冲积扇沉积。百口泉组中下部发育扇中亚相,上部发育扇缘亚相,反映研究区在三叠纪早期,湖平面逐渐升高,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 通过分析岩心、铸体薄片及测井等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发育一套典型的退积型冲积扇沉积。百口泉组中下部发育扇中亚相,上部发育扇缘亚相,反映研究区在三叠纪早期,湖平面逐渐升高,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速率比值(A/S比值)逐渐增大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包括辫状河道充填、筛状沉积、泥石流沉积及片流沉积。综合构造、测试及试油等资料,认为扇中亚相辫状河道充填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控制了油气富集的规模与油藏边界。在有利相带控制油藏分布的结论指导下部署钻探的多口评价井在百口泉组均获得工业油流,有效地指导油田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油田 百口泉组 冲积扇 扇中亚相 辫状河道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宫清顺 倪国辉 芦淑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5期11-16,共6页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岩矿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岩矿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颗粒压碎缝、溶蚀孔;储层综合评价为大孔、中细喉—细喉的低孔、低渗型储层。沉积相带是储层储集性能的基本控制因素,该区广泛发育的冲积扇扇中亚相的辫状河道充填沉积、筛状沉积的砂砾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本条件;成岩作用是储层储集性能的关键控制因素,其中压实作用是储层减孔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有限。此外,受压实作用或侧向应力作用产生的颗粒压碎缝是本区成岩作用独特之处,它为油气聚集提供新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改善储层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百口泉组 乌尔禾油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孔隙结构分析的低渗砂岩储层分类与表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武鑫 吉林 +5 位作者 吴伟 李芳 曾利刚 段朝伟 魏浩元 李英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5-625,共11页
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等资料,对乌尔禾油田克拉玛依组低渗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岩心物性、测井资料和生产数据,开展微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相结合的储层分类与表征。结果显示,中... 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等资料,对乌尔禾油田克拉玛依组低渗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岩心物性、测井资料和生产数据,开展微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相结合的储层分类与表征。结果显示,中值压力、分选系数和核磁大小孔隙比,与研究区储层的物性相关性较好,可作为储层品质分类的微观定量参数;孔隙度、渗透率与研究区储层产能系数、容积系数相关性较好,是储层类型划分的宏观定量参数。储层品质因子有效建立了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实现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反算孔隙结构参数。反算的3项微观参数与单位厚度日产液量结合,将储层产能明显地分为了一、二、三类。研究认为,压汞曲线、核磁T2谱特征,中值压力、分选系数、核磁大小孔隙比、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品质因子,表征了研究区低渗砂岩的储层品质,明确了3类储层的定量划分标准。该研究方案为研究区储层类型3级精细划分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油田 克拉玛依组 孔隙结构 低渗砂岩 K-MEANS聚类算法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水剖面测井精细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之的 夏宏泉 牛林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5-57,i0011,共4页
乌尔禾油田属于中孔、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地层水矿化度多变,油、水层的识别难度大;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为此,给测井精细解释带来诸多困难。针对该区地层水电阻率多变等实际情况,在明确地层水在平面及纵向... 乌尔禾油田属于中孔、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地层水矿化度多变,油、水层的识别难度大;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为此,给测井精细解释带来诸多困难。针对该区地层水电阻率多变等实际情况,在明确地层水在平面及纵向的分布规律之后,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计算了地层水电阻率,并重点开展了测井精细解释研究。通过提高含水饱和度等储层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精度,为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基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水剖面 测井解释 地层水 分布规律 计算 乌尔禾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