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与马五_41气水分布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洋 李树同 +3 位作者 牟炜卫 史云鹤 聂万才 闫灿灿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7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的形态对区内气水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毛儿沟灰岩至本溪组底地层厚度)恢复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其形态包括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及岩溶盆地等二级古地貌,并进一步...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志丹地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的形态对区内气水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毛儿沟灰岩至本溪组底地层厚度)恢复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其形态包括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及岩溶盆地等二级古地貌,并进一步识别出台地、浅洼、残丘、沟槽及洼地等三级古地貌。整体上,乌审旗—吴起一带属于岩溶高地,乌审旗东侧—靖边—志丹一带属于岩溶斜坡,横山—安塞一带以东属于岩溶盆地。通过典型气藏剖面分析及古地貌与气水分布的叠合,发现研究区的水主要分布于岩溶高地,气主要分布于岩溶陡坡或残丘部位。研究认为:岩溶高地虽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但后期因盆地构造演化,气水重新分异运移导致地层水较富集;岩溶斜坡处于岩溶高地与岩溶盆地的过渡区域,岩溶水排泄畅通,伴随强烈的膏溶作用,充填作用与胶结作用均不发育,从而形成良好的孔、洞、缝等储集空间,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富集条件;岩溶高地与岩溶斜坡的过渡带及残丘部位也均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富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气水分布 印模法 马五41 奥陶系 乌审旗—志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审旗典型工作面停复采冲击危险性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毅涛 王颜亮 +5 位作者 曲效成 刘文涛 魏全德 董亚东 张松林 韩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0,共5页
以母杜柴登煤矿30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停复采期间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工作面停复采前后矿压显现规律,提出了停复采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停采后,微震事件能量及频次明显降低,煤层应力... 以母杜柴登煤矿30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停复采期间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工作面停复采前后矿压显现规律,提出了停复采过程中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停采后,微震事件能量及频次明显降低,煤层应力及支架阻力数据明显增大;工作面复采后,震动场活动强度整体经历"突增—降低—小幅增高"三个阶段;工作面复采初期前40刀(约35m)为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区域;提出了停复采期间"应力预警-险情钻检确认-卸压解危-解危效果验证"为主要内容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处理流程,30202工作面实践效果良好,可为乌审旗地区相似条件工作面停复采期间的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审旗地区 冲击地压 停复采 监测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