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头赤石脂丸临床新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锐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8期19-19,共1页
胸痹一证,始见《金匮要略》一书,称胸痹者,位胸不通而得名。胸藏心肺,居于阳位,主司气血,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仲景认为胸痹病机是"阳微阴弦","阴居阳位",痰饮凝聚,胸阳不布,气机痹阻而成... 胸痹一证,始见《金匮要略》一书,称胸痹者,位胸不通而得名。胸藏心肺,居于阳位,主司气血,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仲景认为胸痹病机是"阳微阴弦","阴居阳位",痰饮凝聚,胸阳不布,气机痹阻而成。因此,仲景创制了一系列温阳启闭,蠲饮宽胸的方剂。诸如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等。只要胸中阳气宣展,绝无阴闭寒凝之嫌,而咳唾胸痛,心痛短气,胁下逆抢心,心痛彻背等证,均可迎刃而解。这不能不说是仲景对胸痹证的治疗是一个创建,为后世胸痹证的研究治疗奠定了辨治基础。同时仲景也观察到胸痹有虚证实证的不同,上述方治皆指实证而言。如偏于虚证的人参汤,阳衰寒闭的乌头赤石脂丸,病情危急的薏苡附子散等,皆属此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赤石脂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临床 《金匮要略》 呼吸功能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胸痹”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被引量:3
2
作者 贾丁 任国胜 李文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6期243-244,共2页
胸痹,病证名。出《灵枢本藏》。一般指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病证。指痰浊、瘀血等阴邪凝结,胸阳失宣,气机闭阻,脉络不通的病症。症见胸满闷痛,甚则痛引彻背,喘息,不得平卧等。治以温阳益气,疏气豁痰为主;病延日久,络脉瘀阻者,兼以通... 胸痹,病证名。出《灵枢本藏》。一般指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病证。指痰浊、瘀血等阴邪凝结,胸阳失宣,气机闭阻,脉络不通的病症。症见胸满闷痛,甚则痛引彻背,喘息,不得平卧等。治以温阳益气,疏气豁痰为主;病延日久,络脉瘀阻者,兼以通络。常用栝蒌薤白汤、栝蒌薤白半夏汤、乌头赤石脂丸等方。即胃痹。《症因脉治·胸痹》:"胸痹之证,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时或作呕"〔1〕。胸痹者,乃胸间闭塞而痛也。其主证为胸憋,心痛。形成胸痹的原因大多为胸阳不足,阴乘阳位,气机不畅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栝蒌薤白半夏汤 治则 中药 中医 乌头赤石脂丸 栝蒌薤白汤 温阳益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经方临证探讨
3
作者 彭万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9,共3页
心血管病既是临床常见病,又是难治之疾.张仲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与当今心血管病相关的心痛、胸痹、心悸等证的诊治方法,可谓承前启后之集大成者.历代医家多喜用而效显.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及点滴体会,将运用仲景方(即"... 心血管病既是临床常见病,又是难治之疾.张仲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与当今心血管病相关的心痛、胸痹、心悸等证的诊治方法,可谓承前启后之集大成者.历代医家多喜用而效显.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及点滴体会,将运用仲景方(即"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经方 心悸 胸痹 心痛 乌头赤石脂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分期辨治“心病” 被引量:12
4
作者 关芳 艾梦环 +1 位作者 王骄 李卫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0-12,共3页
《金匮要略》乃"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既有"心病"专篇论述,且有散见他篇的分期辨治。早期-心气不足,胸闷短气,气伤是主要表现,胸闷短气为并发症,治以参麦饮。中期-心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胸闷短气,心中空虚惕... 《金匮要略》乃"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既有"心病"专篇论述,且有散见他篇的分期辨治。早期-心气不足,胸闷短气,气伤是主要表现,胸闷短气为并发症,治以参麦饮。中期-心阳不足,温煦功能减退,胸闷短气,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脉结代等,治以小建中汤、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后期-痰瘀内阻,胸痹心痛,胸阳不振,阴寒内生,殃及心脉瘀滞不通而出现胸痹心痛,治以瓜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薏苡附子散、乌头赤石脂丸。冠心病可归属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辨证可根据心气、心阳损伤程度早诊断,及时发现,分期诊治,截断病势。研究整理张仲景心病分期论治思路,对防治心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胸痹 真心痛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冠心病 心气不足 参麦饮 心阳不足 小建中汤 桂枝甘草汤 炙甘草汤 痰瘀内阻 瓜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 薏苡附子散 乌头赤石脂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