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坡乌台诗案”诸问题再考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戴建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3-155,共13页
苏轼一案,经御史台审讯,送大理寺、刑部和审刑院量刑定罪,皇帝裁决后,由中书门下用敕牒颁布执行。明刊本《重编东坡先生外集》所载"乌台诗案"是据中书门下敕牒抄录而成。有史料显示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到了刑讯拷打。苏轼因赦恩... 苏轼一案,经御史台审讯,送大理寺、刑部和审刑院量刑定罪,皇帝裁决后,由中书门下用敕牒颁布执行。明刊本《重编东坡先生外集》所载"乌台诗案"是据中书门下敕牒抄录而成。有史料显示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到了刑讯拷打。苏轼因赦恩原免释放,故告身无须追缴,更不用勒停。其他涉案官员"一依罪人全原",都据苏轼遇赦免罪法而被豁免,最后同苏轼一起,受到神宗特责。乌台诗案,是神宗维护新政的产物,参与弹劾、审判的官员,有些是本于职分,与党争没有太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中书门下敕牒 诏狱制度 新旧党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苏轼“乌台诗案”的几种刊本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德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5-9,共5页
苏轼“乌台诗案”,宋时即已流传,并有多种抄本、刊本。今所见几种刊本中,《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忏花庵丛书》本《乌台诗案》为原案实录,基本上保存了诗案原貌;《苕溪渔隐丛话》本按编撰诗话的要求作过删改;《学海类编》本《诗... 苏轼“乌台诗案”,宋时即已流传,并有多种抄本、刊本。今所见几种刊本中,《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忏花庵丛书》本《乌台诗案》为原案实录,基本上保存了诗案原貌;《苕溪渔隐丛话》本按编撰诗话的要求作过删改;《学海类编》本《诗谳》则可断定是伪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诗谳 刊本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坡乌台诗案”新论 被引量:6
3
作者 巩本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8,共7页
苏轼因作诗批评新法,讥刺新党,被纠弹抓捕,酿成诗案,虽属冤枉,但也事出有因。重读这些诗作,重要的问题不是判断其中是否语含讽刺,而是应思考怎样看待这种讥讽。涉入诗案的作品固有其讽谏朝政、不满新法的一面,更反映出一位正直的儒家士... 苏轼因作诗批评新法,讥刺新党,被纠弹抓捕,酿成诗案,虽属冤枉,但也事出有因。重读这些诗作,重要的问题不是判断其中是否语含讽刺,而是应思考怎样看待这种讥讽。涉入诗案的作品固有其讽谏朝政、不满新法的一面,更反映出一位正直的儒家士大夫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和党争背景下其自身复杂矛盾的心态。诗人对新法的反对,与其说是某种政治愿望的表达,不如说是从其切身体验出发为百姓做出的呼喊;而他对新党的讽刺,也是其内心矛盾的自我开释与宽慰。《东坡乌台诗案》在苏轼诗歌的创作历程和宋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人对苏诗的接受提供了最直接的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讽谏 心态 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书运作视角下的“东坡乌台诗案”再探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6,172,共12页
《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卷八六所载乌台诗案的内容可能抄自承载神宗最终裁断的敕牒,而《东坡乌台诗案》则可能摘抄自御史台存档的从弹劾奏状开始至皇帝裁断为止的各个阶段的文书,虽然编者打乱了文书原有的次序,删掉了相关格式,进行杂糅汇... 《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卷八六所载乌台诗案的内容可能抄自承载神宗最终裁断的敕牒,而《东坡乌台诗案》则可能摘抄自御史台存档的从弹劾奏状开始至皇帝裁断为止的各个阶段的文书,虽然编者打乱了文书原有的次序,删掉了相关格式,进行杂糅汇编,但依然能够显现宋代诏狱案件审理过程中频繁的文书运作状况。由于苏轼等罪涉犯赃,讥讽诗作的印行又被认为是"情重法轻",所以能否适用恩赦、能否比附相关敕条而作出徒二年的定罪量刑建议等,皆非大理寺所能擅专,对苏轼的最终处断还是体现了神宗的恩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诏狱 文书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眉山诗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枣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59-64,88,共7页
所谓眉山诗案,是指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台以苏轼作诗“谤讪新政”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最后贬官黄州一案。因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所以这个案件被称为眉山诗案;又因御史台叫乌台,所以又被称为乌台诗案。这是北宋一场有名的文字狱。本... 所谓眉山诗案,是指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台以苏轼作诗“谤讪新政”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最后贬官黄州一案。因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所以这个案件被称为眉山诗案;又因御史台叫乌台,所以又被称为乌台诗案。这是北宋一场有名的文字狱。本文想对这场文字狱的起因、经过和性质,略作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神宗 东坡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御史台 苏辙 谤讪 文字狱 湖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新党舒亶考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福轩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2,共7页
舒亶是北宋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人物,在古代的历史语境中,常被定位为无耻小人形象。但真实的舒亶并非如此,虽然在北宋的政治文化与朋党之争中,舒亶因多次兴起狱案,尤其是排压打击苏轼的"乌台诗案"而备受后世非议,但其吏治、边... 舒亶是北宋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人物,在古代的历史语境中,常被定位为无耻小人形象。但真实的舒亶并非如此,虽然在北宋的政治文化与朋党之争中,舒亶因多次兴起狱案,尤其是排压打击苏轼的"乌台诗案"而备受后世非议,但其吏治、边功、文学均有不俗表现。单纯以一"小人"盖棺论定的评价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钩稽史料,详述舒亶生平行状,凸显那个"议论争煌煌"时代语境中的真实的舒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亶 吏治 边功 文学 乌台诗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黄州前后词风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帆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5-168,共4页
历经乌台诗案的生死劫难,被贬黄州的苏轼惮于做诗为祸,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他视为“小词无碍”的创作中,致使其创作发生了由诗而词的重大变化。但因为那场文字狱给苏轼太深的精神创伤,即使是“小词”的创作,也明显地表现出苏轼词学风... 历经乌台诗案的生死劫难,被贬黄州的苏轼惮于做诗为祸,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他视为“小词无碍”的创作中,致使其创作发生了由诗而词的重大变化。但因为那场文字狱给苏轼太深的精神创伤,即使是“小词”的创作,也明显地表现出苏轼词学风格由前期的外张向内敛、昂扬向悲壮、积极向悲凉的重要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台诗案 黄州 词风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三绝”课堂实录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可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36,38,共5页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走近一个雄视百代、千古无一的有趣灵魂--苏轼。“三咏赤壁”的写作背景是1079年,45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从“庙堂之器”骤成“戴罪之身”。我们从初中学过的《卜算子》和课前所发的助读材料来一窥他此时...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走近一个雄视百代、千古无一的有趣灵魂--苏轼。“三咏赤壁”的写作背景是1079年,45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从“庙堂之器”骤成“戴罪之身”。我们从初中学过的《卜算子》和课前所发的助读材料来一窥他此时的处境和心境: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叔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课 写作背景 缺月挂疏桐 卜算子 乌台诗案 课堂实录 贬黄州 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江流日夜,千古赤壁情———读苏轼《前赤壁赋》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德纯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黄州 《前赤壁赋》 乌台诗案 黄庭坚 文坛 黄冈 江东 九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联璧合及其他──读《儒道佛美学的融合》
10
作者 吴光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儒道佛 美学思想 珠联璧合 文艺美学 中国美学 乌台诗案 东坡 中国古代 苏武 内在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坡与林则徐
11
作者 周轩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2期82-85,共4页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曾作七古题为《壬寅腊月十九日,嶰筠前辈招诸同人集“双砚斋”作坡公生日,此会在伊江得未曾有。诗以纪之》。诗中对苏东坡颂扬备至,说,长松为您洗尘,仙鹤向您致意,还有龟兹的乐舞欢迎您。我们真想身着紫袍,临风吹笛,想...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曾作七古题为《壬寅腊月十九日,嶰筠前辈招诸同人集“双砚斋”作坡公生日,此会在伊江得未曾有。诗以纪之》。诗中对苏东坡颂扬备至,说,长松为您洗尘,仙鹤向您致意,还有龟兹的乐舞欢迎您。我们真想身着紫袍,临风吹笛,想来您在空中听到,一定会掀动胡须开怀大笑的。写完这首七古长诗,林则徐言犹未尽。一天之后,他又和了邓廷损次子邓尔颐怀念苏东坡的七律一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苏东坡 苏轼 爱国主义思想 流放 乌台诗案 伊犁 苏诗 江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宜为古人代言
12
作者 杨怀志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如梦 消极思想 《赤壁怀古》 乌台诗案 佛老思想 赤壁之战 诗言志 爱国词人 古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酒诵诗传真情——深入解读《赤壁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朝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5-45,17,共2页
关键词 《赤壁赋》 解读 诵诗 饮酒 真情 乌台诗案 黄州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惇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喻朝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1,4,共8页
《宋史》卷471至卷474为“奸臣传”,四卷共收好臣21人。其中卷471列奸臣6人,即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这份奸臣名单,看了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 疑问之一:在蔡确之前的一百余年中,来朝统治集团内难道就没有一个好臣吗... 《宋史》卷471至卷474为“奸臣传”,四卷共收好臣21人。其中卷471列奸臣6人,即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这份奸臣名单,看了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 疑问之一:在蔡确之前的一百余年中,来朝统治集团内难道就没有一个好臣吗?疑问之二:两来三百多年,一共只出了21个奸臣,而王安石的支持者和追随者竟然占了三分之一。《宋史》的编撰者究竟企图说明什么问题呢?疑问之三:察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果真都是奸臣吗? 本文拟就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章惇的评价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还望方家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 王安石 司马光 神宗 乌台诗案 三司条例司 太皇太后 编撰者 雇役法 垂帘听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东坡的人生幽默及其文化内蕴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尊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选取苏轼广为流传的遗闻轶事,从幽默的视角来重新观照东坡的人生形象和内在精神。文章不仅归纳分析了东坡的政治幽默、社交幽默、自我幽默这三种幽默类型及其特征.而且探讨了东坡人生幽默的成因及其发展轨迹.挖掘了东坡人生幽默... 本文选取苏轼广为流传的遗闻轶事,从幽默的视角来重新观照东坡的人生形象和内在精神。文章不仅归纳分析了东坡的政治幽默、社交幽默、自我幽默这三种幽默类型及其特征.而且探讨了东坡人生幽默的成因及其发展轨迹.挖掘了东坡人生幽默的深层内蕴及其文化意义。文章认为,东坡的人生幽默是在他整个生命旅程中不断得到发现、培养和成长的;幽默不仅改善了东坡的人际关系.使他赢得了厂大文人和读者的喜爱.而且使东坡的人生闪耀出智慧的光彩和乐观的精神;幽默最终溶入了东坡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 幽默感 乌台诗案 苏武 幽默艺术 政治生活 幽默类型 发展轨迹 幽默故事 社交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诗的用典看苏轼晚年“忠君”思想的变化
16
作者 张福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78-80,共3页
在过去的苏轼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苏轼的忠君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甚至把苏轼说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忠君主义者”。对这种观点需要加以分析。应当承认,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苏轼确实具有儒家的忠君思想:但这种思想在黄州以... 在过去的苏轼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苏轼的忠君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甚至把苏轼说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忠君主义者”。对这种观点需要加以分析。应当承认,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苏轼确实具有儒家的忠君思想:但这种思想在黄州以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乌台诗案”使他险遭杀身之祸,晚谪岭、海,又使他几乎不能生还。统治阶级的残酷的打击迫害、长期贬谪的痛苦的生活现实教育了他,使他逐步改变了对封建君主所抱的幻想,在思想上与统治阶级发生了明显的背离。本文即试图通过对苏诗中若干典故的分析,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诬以“包藏祸心、怨望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研究 统治阶级 知识分子 苏诗 乌台诗案 忠君思想 地主阶级 晚年 黄州 典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寒食诗帖》与黄州地理空间所孕育的美学意涵
17
作者 李秀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7,共8页
黄州时期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受挫后的重要生命历程,苏轼于黄州书写的《寒食诗帖》联结了他的人格理想与对内在精神超越的追寻。此书帖在创作上,于技道相参、主客交融的灵性交感时,其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可让我们洞悉创作主体内... 黄州时期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受挫后的重要生命历程,苏轼于黄州书写的《寒食诗帖》联结了他的人格理想与对内在精神超越的追寻。此书帖在创作上,于技道相参、主客交融的灵性交感时,其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可让我们洞悉创作主体内在复杂的心理变化,以及其深层的生命意涵。透过作者诗文书帖的视觉呈现,我们可以了解苏轼在黄州其心灵世界得到提升后,于深刻的反思与观照中所孕育的美学意涵,为观者提供了一幅苍凉而清寂的文学艺术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寒食诗帖 乌台诗案 黄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诗歌创作的分期问题新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3-57,共5页
苏轼诗歌创作的分期问题新探方然学术界历来十分重视苏轼诗歌创作分期问题的探讨,然而众家持论多异。苏辙以为: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谪居于黄(州),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又说:“公诗本... 苏轼诗歌创作的分期问题新探方然学术界历来十分重视苏轼诗歌创作分期问题的探讨,然而众家持论多异。苏辙以为: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谪居于黄(州),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又说:“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①大抵以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歌 分期问题 《题西林壁》 思想情绪 王安石变法 陶渊明 黄州 《冷斋夜话》 苕溪渔隐 乌台诗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宝荣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54,共3页
宋代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周宝荣出版政策的调整宋初二帝赵匡胤及赵光义,虽出身行伍,却深知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以“文德致治”为基本点,形成了以文化成天下的右文国策。所以北宋前期,政府对图书出版活动是大力... 宋代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周宝荣出版政策的调整宋初二帝赵匡胤及赵光义,虽出身行伍,却深知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以“文德致治”为基本点,形成了以文化成天下的右文国策。所以北宋前期,政府对图书出版活动是大力提倡的,图书出版政策也相当宽松、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出版活动 图书出版 宋政府 《宋刑统》 北宋中期 出版政策 学士院 巾箱本 《宋史》 乌台诗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格境界的统一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胜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58-61,共4页
试论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格境界的统一杨胜宽尽管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千载难遇的才人,他自己从小便树立了非凡的政治理想,但客观地对苏轼一生的作为审察一番,便不难发现,他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性格、情绪,胸无城府,... 试论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格境界的统一杨胜宽尽管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千载难遇的才人,他自己从小便树立了非凡的政治理想,但客观地对苏轼一生的作为审察一番,便不难发现,他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性格、情绪,胸无城府,口没遮拦,都不适合政治游戏的深奥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 人格境界 艺术追求 艺术境界 艺术活动 黄州之贬 乌台诗案 政治斗争 精神境界 自然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