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断陷期层序地层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文武 邓海 +1 位作者 龚永杰 魏国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6-821,共6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次凹断陷期铜钵庙组、南屯组层序格架以及内部体系域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南次凹断陷期主要发育3个三级层序,在凹陷内每个层序体系域完整出现,其展布受坡折带控制,...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次凹断陷期铜钵庙组、南屯组层序格架以及内部体系域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南次凹断陷期主要发育3个三级层序,在凹陷内每个层序体系域完整出现,其展布受坡折带控制,而在高部位则有不同程度的剥蚀现象。断陷期的水进域和高位域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是乌南次凹的主要烃源岩,南一段低位域和高位域的扇三角洲前缘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储层。这些砂体和烃源岩有效匹配是乌南次凹构造-岩性油藏的富集带,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中部坡折带是最有利的大规模油气成藏区带,南一段是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聚集区,也是本区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次凹 乌东斜坡带 层序地层 油藏类型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形成条件 被引量:4
2
作者 鲍园 罗群 +2 位作者 韦重韬 王超勇 邹明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1-463,共3页
对研究区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以正常陆源碎屑岩为主,含较少凝灰质沉积岩类;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发育层段与次生孔隙发育层段具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南屯组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受众多因... 对研究区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以正常陆源碎屑岩为主,含较少凝灰质沉积岩类;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发育层段与次生孔隙发育层段具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南屯组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受众多因素影响,不整合面风化淋滤作用和有机酸溶蚀作用是控制有效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高结构成熟度的颗粒支撑作用是控制有效储集层原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自生黏土矿物包壳使弱压实作用对有效储集层未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三角洲前缘沉积相带控制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次凹 南屯组 有效储集层 控制因素 深层次生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及成藏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文武 邓海 +1 位作者 孙静 李国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油气二次运移是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条件及对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的分析,利用油气的物理性质、地化指标、断裂、沉积等总结出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模式有沿主断层垂直运移、沿不整合面和渗透层侧向运移和复式... 油气二次运移是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条件及对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的分析,利用油气的物理性质、地化指标、断裂、沉积等总结出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模式有沿主断层垂直运移、沿不整合面和渗透层侧向运移和复式阶梯式运移等3种模式;乌南次凹油气运移以由西向东运移为主,同时向南、向北运移充注。在分析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成藏系统和成藏模式,3种不同的运移方式控制着不同的成藏模式,由于断裂和沉积作用在缓坡带形成多种坡折带,是最有利的大规模油气成藏区带,南一段是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成藏区。乌南次凹可划分为自源封闭成藏动力系统、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和自源-他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乌东斜坡带最主要的成藏系统是前两个类型,主要勘探目的层为南屯组一段、南屯组二段和铜钵庙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次凹 乌东斜坡带 油气二次运移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致密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潘中亮 陈巍 +3 位作者 王正来 李全 苏磊 赵容怀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储层黏土矿物含量高,严重影响油气的开发。利用乌南次凹767个岩心样品的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资料,研究了黏土矿物的类型和组合关系,以及其分布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蒙脱石含量低且仅存在南二段上部,伊利石含...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储层黏土矿物含量高,严重影响油气的开发。利用乌南次凹767个岩心样品的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资料,研究了黏土矿物的类型和组合关系,以及其分布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蒙脱石含量低且仅存在南二段上部,伊利石含量高且在整个南屯组都有分布;自下而上发育的黏土矿物组合有S+K+I+I/S,K+I+C+I/S+C/S,I+C+I/S+C/S,I+K+I/S及I+C+I/S等;火山物质的水解蚀变及长石的溶蚀作用均是造成黏土矿物含量增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黏土组合 南屯组 乌南次凹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非常规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164,共4页
海拉尔盆地为中新生代的多旋回、断一坳叠合型陆相断陷盆地。通过分析该盆地乌南次凹的构造、沉积、油气成藏特征,认为断陷盆地的油气生成于成熟的烃源岩区自源封闭的成藏系统中。剩余资源主要赋存于生烃凹陷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 海拉尔盆地为中新生代的多旋回、断一坳叠合型陆相断陷盆地。通过分析该盆地乌南次凹的构造、沉积、油气成藏特征,认为断陷盆地的油气生成于成熟的烃源岩区自源封闭的成藏系统中。剩余资源主要赋存于生烃凹陷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致密砂岩、粉砂岩互层内,是非常规油气赋存的有利区带,应作为下一步非常规油气藏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次凹 沉积层序 非常规致密储层 威利斯顿盆地 巴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二段储层特征研究
6
作者 张红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6期5-9,共5页
通过分析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毛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及测井解释结果,从沉积特征、储层展布、物性特征、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主控因素等方面对乌南次凹南屯组二段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低孔、低渗储层,其... 通过分析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毛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及测井解释结果,从沉积特征、储层展布、物性特征、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主控因素等方面对乌南次凹南屯组二段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低孔、低渗储层,其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控制。综合储层的岩性、物性、成岩后生作用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对乌南次凹南屯组二段储层进行了分类,南二段主要发育Ⅱ类储层,有少量Ⅰ类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次凹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