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乌兰布和绿洲区土壤生物学质量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包耀贤
肖晶晶
刘晓威
孙艳芳
机构
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90,共8页
基金
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08027)。
文摘
针对乌兰布和绿洲区10类林地和6类农地0~20 cm土层,分析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特征,利用因子分析法并对土壤生物学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类间生物学指标变异系数大(3种微生物数量123%~173%、7种酶活性42%~73%)。相比荒漠对照,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平均数量分别高出13.0倍和3.2倍,正效应明显,真菌数量灌木林地平均高出2.7倍,乔木地和农地高出0.8倍(呈负效应)。土壤酶活性高出荒漠对照分别为蔗糖酶4.2倍、脲酶2.0倍、过氧化氢酶2.0倍、碱性磷酸酶2.2倍、纤维素酶2.2倍、多酚氧化酶1.3倍、蛋白酶0.8倍(呈负效应)。筛选出的11个评价指标(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真菌、放线菌、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物理性黏粒)对SBQI(soil biological quality index)贡献达82%,评价结果科学可靠(R^(2)=0.875);各地类SBQI平均高出对照1.5~2.7倍,97.7%的SBQI<0.5(SBQI≤1),绿洲体系形成30多a来,区域土壤生物质量普遍得以改善,但整体很低;SBQI均值由大到小为:农地(0.31)、乔木地(0.28)、灌木地(0.27);沙枣(0.38)、苜蓿(0.35)、籽瓜(0.34)=番茄(0.34)=小美旱杨(0.34)、沙棘(0.33)、二白杨(0.30)=玉米(0.30)、油葵(0.27)、花葵(0.25)=柽柳(0.25)=沙木蓼(0.25)、花棒(0.24)=柠条(0.24)、霸王(0.23)、新疆杨(0.21)、对照(0.14)。建议根据研究区实际,有灌溉条件时,应密植杨树类乔木;无灌溉条件时,优推沙枣、沙棘等固氮灌木;农地多种苜蓿等豆科牧草和低矮经济作物。
关键词
乌兰布和绿洲区
土地利用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土壤生物质量评价
Keywords
Ulanbuh oasis area
land utilization
soil microbe
soil enzyme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soil biological quality
分类号
S714.3
[农业科学—林学]
题名 乌兰布和绿洲区土壤钾素形态特征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包耀贤
机构
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7期140-143,147,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08027)。
文摘
基于乌兰布和绿洲区林地和农地,系统研究了土壤各形态钾素特征并进行土壤钾素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地类间的速效钾、有效性钾和缓效钾变异系数高于30%,含量高出对照1.1~2.9倍,而矿物钾和全钾差异小(<15%),含量稍高于对照。大多地类速效钾富足,部分林地和玉米、花葵地已缺钾,钾素重要潜源缓效钾平均转化率高达22.7%。6个评价指标对土壤钾素指数(SKI)贡献高达92%,排序依次为有效钾因子(有效性钾>速效钾>缓效钾)、储量钾因子(矿物钾=全钾)和缓效钾转化率;82%的SKI>0.5,51%的SKI>0.6,综合供钾能力较强,但部分农地需少量补钾。建议研究区林地种植二白杨、小美旱杨、柽柳及沙枣、柠条、沙棘等固氮植物(花棒除外),农地种植低耗经济作物和苜蓿等固氮牧草,也适合在其他干湿交替明显的干旱灌区推广。
关键词
乌兰布和绿洲区
土地利用
土壤钾素
综合评价
Keywords
Ulanbuh oasis areas
Land utilization
Soil kalium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题名 乌兰布和绿洲区农田土壤质量评价及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包耀贤
肖晶晶
孙艳芳
刘晓威
机构
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73-80,共8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08027)资助。
文摘
基于乌兰布和绿洲区开垦13~38 a 6类农田,测试0~20 cm土层24个土壤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因子分析法筛出17个评价指标(速效氮、有效性钾、速效钾、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有机质、CEC、<0.01mm微团聚体、pH、物理性粘粒、蛋白酶、全钾、速效磷、真菌、纤维素酶和放线菌)对土壤质量指数(SQI)贡献可解释85.2%的信息量,评价结果具有高度代表性和可检验性,并建立SQI与17个指标间的演算模型。各农田SQI在0.20~0.62间,差异显著;各农田SQI高出对照1.5~2.2倍,SQI普遍得以提高;83%的样点SQI<0.5,SQI整体较低(均值0.41)。绿洲农田形成近40 a来,SQI随耕种年限呈前增后降的缓变极显著演化趋势,临界年是第30年,但经营38 a后SQI整体仍略高于耕种13 a农田。建议均衡施肥,以有机肥或有机肥+NP为主,少量补K,条件许可时种植固氮牧草休耕养地。
关键词
乌兰布和绿洲区
农田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演化
Keywords
Ulanbuh oasis areas
Soil quality of farmlands
Integrated assessment
Evolutio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