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乌兰哈达—楚鲁达板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1
作者 吴燕清 杨志亮 +9 位作者 王常东 郝晓飞 姜山 林天发 于兵 董小宇 张强 周舰 王天奇 王一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3-1119,共17页
内蒙古乌兰哈达—楚鲁达板地区位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我国北方热液型铀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区内中生代火山喷发强烈且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整理前人资料、综合编图、铀矿地质调查评价,初步总... 内蒙古乌兰哈达—楚鲁达板地区位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我国北方热液型铀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区内中生代火山喷发强烈且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整理前人资料、综合编图、铀矿地质调查评价,初步总结了乌兰哈达—楚鲁达板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并进行钻探查证,研究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型铀矿分为次火山岩和蚀变裂隙带2种类型;研究区铀成矿高峰期为晚侏罗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相对集中在149~99 Ma之间,具有时间跨度大、多期多阶段的特征;铀矿化异常主要沿NE向F_(W2)切壳断裂分布,多产于NE、NW向次级断裂和构造裂隙带内;铀矿化富集于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熔岩、燕山晚期侵入岩内外接触带附近;铀矿化主要受铀源、地层、构造、次火山岩及热液蚀变复合控制。赤铁矿化、萤石化及硅化可做为直接的找矿标志,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应在NE向FW2导矿断裂带两侧寻找蚀变裂隙带型铀矿化,其次加强火山机构、次火山岩周围铀矿化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哈达-楚鲁达板 矿化特征 找矿方向 火山岩型铀矿 次火山岩型 蚀变裂隙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