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下对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省思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学森 邬志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5,共5页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大量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城市需要综合统筹提升教育资源承载力予以应对。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社会资源,对其承载力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对义务教育资...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大量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城市需要综合统筹提升教育资源承载力予以应对。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社会资源,对其承载力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对义务教育资源具有重要影响,结合教育资源与承载力的研究提出了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尝试建立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模型,对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可持续性承载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义务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学术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丁学森 邬志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4,共6页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大量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大城市需要综合统筹提升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予以应对,对其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深入思考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压力作...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大量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大城市需要综合统筹提升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予以应对,对其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深入思考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压力作为一种客观状态,对其进行概念和学理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城镇化下教育资源与学龄人口之间的矛盾。而所谓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不降低已有教育资源水平前提下,义务教育学段的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最大数量的支撑、承受能力或限制、约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资源 教育承载力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学术概念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学森 邬志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大量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城市需要综合统筹提升教育资源承载力予以应对。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对其承载力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本质就...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大量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城市需要综合统筹提升教育资源承载力予以应对。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对其承载力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本质就是合理的义务教育发展方式,就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场域空间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结构性的开放空间。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不单是一个教育资源问题,更是一个需要融合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性问题。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是跨学科的综合理论,需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加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流向、学校布局调整、资源配置机制与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 人口承载力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研究——以调整价格的人员经费支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33,共9页
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的来源包括教育经费支出和地区间产品、服务的价格差异两个方面。在教育公平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讨论中,如果直接比较各地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研究得出的结论将失去真实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人员投入是... 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的来源包括教育经费支出和地区间产品、服务的价格差异两个方面。在教育公平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讨论中,如果直接比较各地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研究得出的结论将失去真实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人员投入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投入,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镇地区义务教育人员经费生均支出进行调整,获得真实人员投入情况,并对其差异进行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较为精确的调整方法。基于大样本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借鉴国外可比工资指数法构建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经费价格调整指数变异性大,因此对人员经费支出进行价格调整是必要的;各省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投入真实差距小于义务教育人员经费支出的差距;各省份城镇地区间生均义务教育人员真实投入的差距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学龄儿童仍然获得更少的义务教育人员投入,应该继续贯彻执行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地区 义务教育资源 价格差异调整 人员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省级统筹机制——基于A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阮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9,共7页
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省级政府应总揽全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整体格局与区域特点,协调各类主体责任,形成重点倾斜、分区施策、协同治理的省级统筹机制... 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省级政府应总揽全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整体格局与区域特点,协调各类主体责任,形成重点倾斜、分区施策、协同治理的省级统筹机制,发挥中央和县级政府无法替代又无法或缺的行政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城乡均衡 省级统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乡村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世琼 刘睿 +2 位作者 戴技才 陈希娅 胡秋宁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49-1362,共14页
以国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的重庆市乡村地区为例,采用Densi-Graph城乡识别法进行行政区划内部格网尺度的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探究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于Densi-Graph城乡识别法的重庆市城乡... 以国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的重庆市乡村地区为例,采用Densi-Graph城乡识别法进行行政区划内部格网尺度的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探究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于Densi-Graph城乡识别法的重庆市城乡差异显著,乡村区域面积达79752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96.82%。城市部分面积为2616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18%。2)重庆市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并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递减的格局。3)政府重视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水平、自然地理环境均与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4)交通站点密度与教育投入是影响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的主导因子,二者与各项因子的交互叠加作用增强效果显著;影响机制上,地形起伏度与坡度是乡村义务教育资源可得性水平的限制条件,社会经济是基础,交通是关键,教育投入是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乡村地区 义务教育资源 可得便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春超 林芊芊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38,共17页
农民工群体的留城意愿及其决定因素是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基础问题。农民工的留城决策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收益,还取决于整个家庭特别是其后代的收益。从农民工的行为决策出发,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274个城市衡量... 农民工群体的留城意愿及其决定因素是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基础问题。农民工的留城决策不仅取决于其个人的收益,还取决于整个家庭特别是其后代的收益。从农民工的行为决策出发,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274个城市衡量义务教育资源的相关指标,采用Probit和IV Probit模型,研究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正向影响。对于有子女义务教育需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影响更大。在控制了户籍制度的影响后,估计结果仍然稳健。尽管部分农民工子女可能难以平等享受到城市的教育资源,但是这无法全部抵消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正向吸引作用。随着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要求提高,城市义务教育资源将对农民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城市政府更大程度地向农民工开放义务教育资源是社会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义务教育资源 留城意愿 政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空间分布、可达性与资源均衡性研究——以武汉为例
8
作者 魏萍 黄静 +1 位作者 颜家琴 贺三维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3-1068,共16页
以中部地区超大城市武汉为例,基于中小学POI、教育资源、道路网络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服务区网络分析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方法,评估武汉各区域中小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达性和资源分布均衡度。研究发现... 以中部地区超大城市武汉为例,基于中小学POI、教育资源、道路网络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服务区网络分析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方法,评估武汉各区域中小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达性和资源分布均衡度。研究发现,尽管武汉市中小学布局整体均匀,但资源密度却偏向中心城区,导致远城区资源分布稀疏。考虑上学交通方式、时间和供需匹配因素,小学生上学的便利性和资源均衡性优于初中生,中心城区优势更明显。这种资源配置现状与武汉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匹配,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因此,建议武汉未来的义务教育布局应结合区域功能、人口规模及实际需求,实施科学预测与超前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建立跨区域资源动态调配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及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义务教育资源 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可达性 空间均衡性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工具的历史变迁、基本特征与功能定位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91,206,共11页
运用豪利特和拉米什的政策工具分类模型,考察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工具的历史变迁及其基本特征,发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经历了单纯的强制性政策工具配置、强制性政策工具主导与自愿性政策工具为辅配置、自愿性政策工具广泛... 运用豪利特和拉米什的政策工具分类模型,考察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工具的历史变迁及其基本特征,发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经历了单纯的强制性政策工具配置、强制性政策工具主导与自愿性政策工具为辅配置、自愿性政策工具广泛使用与混合性政策工具拓展配置、强制性政策工具改进配置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政策工具变迁呈现的基本特征包括:断裂式变迁和渐进式变迁相结合、从单一的政策工具走向多元组合的政策工具箱、价值取向从城市取向走向农村取向。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必须以顶层设计形成人性、协同、系统的政策工具箱,发挥自愿性政策工具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功能,强化强制性政策工具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矫正功能和标准功能,加强混合性政策工具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引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 强制性政策工具 混合性政策工具 自愿性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基于DEA技术的评价与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孟姐 杨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一个区县能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区县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评价区县内各学校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并为学校提供改进资源配置的可能方... 在一个区县能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区县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评价区县内各学校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并为学校提供改进资源配置的可能方案。评价时要建立与评价目标相适应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注意数据的可得性和测量的准确性,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资源配置必须考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学校资源配置效率 规模效益 效率评价 评价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需要警惕“简单集中”思维
11
作者 王烽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
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一项迫切任务。优化学校布局工作事关民生底线和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各地在推进调整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工作的过程中,应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围... 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一项迫切任务。优化学校布局工作事关民生底线和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各地在推进调整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工作的过程中,应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围绕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指针,建立新的工作参考系。同时需排除单纯经济效益考虑、简单集中思维,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因地制宜推动经济效益、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的平衡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学校布局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公共服务 小规模学校 学住融合 人口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