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经典保留剧目久演不衰的美学思考
1
作者 胡志平 《人文天下》 2019年第16期5-6,共2页
在标榜着历史悠久、文化渊源的国学生态中,“保留剧目”是传承文化的形式之一,同时它还指被演员或剧团演出获得成功,并且保留下来用以经常演出的剧目。前面冠以“经典”二字,自是指其在保留剧目中艺术造诣更高、影响力更大、演出次数更... 在标榜着历史悠久、文化渊源的国学生态中,“保留剧目”是传承文化的形式之一,同时它还指被演员或剧团演出获得成功,并且保留下来用以经常演出的剧目。前面冠以“经典”二字,自是指其在保留剧目中艺术造诣更高、影响力更大、演出次数更多。相关数据显示,无论是大戏还是小戏,历史故事戏、婚姻爱情戏还是公案戏,都有一定量的保留剧目存在。所以,分析经典保留剧目为什么成功应当从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将从剧本的矛盾结构、人物塑造以及综合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解释经典保留剧目的魅力从何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演不衰 演出 美学思考 婚姻爱情 数据显示 艺术造诣 传承文化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回归传统中再现经典——复排赣剧《荆钗记》引发的思考
2
作者 陈星 《影剧新作》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赣剧《荆钗记》是江西省赣剧院的保留剧目,于1991年创排,编剧黄文锡,导演刘安琪、孙蓓君,作曲程烈清。他们的合作堪称赣剧主创的“黄金组合”。该剧自上世纪末首演以来,凭着其深刻且具有当代价值的主题、卓越的演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 赣剧《荆钗记》是江西省赣剧院的保留剧目,于1991年创排,编剧黄文锡,导演刘安琪、孙蓓君,作曲程烈清。他们的合作堪称赣剧主创的“黄金组合”。该剧自上世纪末首演以来,凭着其深刻且具有当代价值的主题、卓越的演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作曲和舞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由此,赣剧青阳腔《荆钗记》在众多剧种的《荆钗记》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三十多年来,该剧久演不衰,曾荣获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大奖、文华剧作奖、文华表演奖,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及“优秀演出奖”,担纲主演的涂玲慧凭借该剧享誉中国戏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节 优秀剧目奖 久演不衰 青阳腔 赣剧 涂玲慧 主创 黄金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新闻
3
作者 蒋海瑛(整编) 《歌剧》 2024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国家大剧院推出轻歌剧《蝙蝠》新制作NCPA launches new production of Die Fledermaus轻歌剧《蝙蝠》于1874年首演于维也纳剧院,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洋溢着“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使... 国家大剧院推出轻歌剧《蝙蝠》新制作NCPA launches new production of Die Fledermaus轻歌剧《蝙蝠》于1874年首演于维也纳剧院,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洋溢着“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问世150年来久演不衰,不仅是世界范围内上演频率最高的轻歌剧经典之一,更是许多知名歌剧院迎接新年的保留“贺岁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演不衰 约翰·施特劳斯 国内新闻 国家大剧院 《蝙蝠》 轻歌剧 热爱生活 贺岁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彩球舞》的舞蹈动作与音乐音腔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明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彩球舞》是一部誉满国内外的福建民间舞蹈作品。其中音乐演唱表现出了闽音音腔的特点,而舞蹈动作与音腔既对应又交错融合,这是使舞蹈作品具有独特的闽南韵味和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彩球舞 舞蹈动作 音乐舞蹈 舞蹈作品 挽花 腔格 舞蹈音乐 久演不衰 艺术实践 地方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戏”谱“新舞”:东方灵欲三部曲之《双下山》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琦睿 《上海艺术家》 2016年第1期33-34,共2页
赵梁算是我的师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92级中专,但是当他毕业时我入校,其实没有任何的交集,只是偶尔会听到这样一个名字。赵梁学民间舞六载,日后却转而从事现代舞创作,曾旅居国外一段时间,回国后发现,中国的现代舞仍是十年前的样子,"... 赵梁算是我的师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92级中专,但是当他毕业时我入校,其实没有任何的交集,只是偶尔会听到这样一个名字。赵梁学民间舞六载,日后却转而从事现代舞创作,曾旅居国外一段时间,回国后发现,中国的现代舞仍是十年前的样子,"还是西方多年前的技术、技巧,没有出现真正走入大众视野的现代舞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山 舞蹈系 当代舞 邪见 高级定制 久演不衰 叙述方式 人物精神 视觉震撼 动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哑剧艺术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家耀 《上海艺术家》 1994年第3期16-17,共2页
一位醉心于哑剧事业的朋友来信称,他难以抑制喜悦与激动。’94上海国际哑剧节的举办了却了他多年来的夙愿,终于获得了在中国观众面前最好的表现机遇。字里行间透射出的艰辛令我默然良久。
关键词 戏曲文化 久演不衰 传统戏曲 《十五贯》 苏州评弹 四功 心想事成 形体动作 精湛的技艺 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
7
作者 刘一祯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4,共2页
歌剧《江姐》是中国歌剧舞台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可谓久演不衰,自1964年该剧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五次大的排演。1964年9月的首演;1978年的复排及上海电影制片厂歌剧电影《江姐》的摄制;1984年为参加全国歌剧调演的演出;1991年为纪念建党70周... 歌剧《江姐》是中国歌剧舞台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可谓久演不衰,自1964年该剧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五次大的排演。1964年9月的首演;1978年的复排及上海电影制片厂歌剧电影《江姐》的摄制;1984年为参加全国歌剧调演的演出;1991年为纪念建党70周年的演出;2007年作为国家大剧院落成首批调演的演出。五次排演也诞生了五代“江姐”——江姐的扮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姐 音乐创作 久演不衰 上海电影制片厂 扮演者 国家大剧院 板腔体 英雄人物 《白毛女》 经典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呼啸山庄》创作特色与叙事风格研究
8
作者 高慧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6-58,共3页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主要描写的是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收养后,不堪受辱而外出,致富后进行报复的故事。作品表达出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主要描写的是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收养后,不堪受辱而外出,致富后进行报复的故事。作品表达出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同一时代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充满了反抗压迫、追求幸福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创作特色 希斯 叙事风格 勃朗特姐妹 利夫 人物形象 凯瑟琳 久演不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地方戏生存和发展战略一家言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西庭 《戏剧之家》 2014年第8期17-19,共3页
汉剧和楚剧是湖北地方戏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大剧种。它们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一场浩劫,使艺苑中一花独放,百花凋零;文革结束后,戏曲舞台虽出现过短暂的回光返照似的繁荣景象,紧接着就提出了振兴的口号,振兴到现在,两剧种现状... 汉剧和楚剧是湖北地方戏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大剧种。它们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一场浩劫,使艺苑中一花独放,百花凋零;文革结束后,戏曲舞台虽出现过短暂的回光返照似的繁荣景象,紧接着就提出了振兴的口号,振兴到现在,两剧种现状并不乐观,前景更是令人担忧。为此,有识之士们又及时地组织了这场战略研讨会,为其生存和发展广纳衷言,求计求策。借此机会,我不揣冒昧,将自己的一家之言竹筒倒豆,和盘托出,捧个人场,凑个热闹,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 百花凋零 戏曲舞台 沈云 久演不衰 一花独放 徐九经升官记 战略研讨会 余笑予 李雅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皮条》到《绸吊》:一个人和一个节目的创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宇全 《杂技与魔术》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景区经常看到一个久演不衰大受观众欢迎的节目,那就是用杂技“绸吊”演绎的《梁祝》: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和一男一女的精彩表演,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可以说《绸吊·梁祝》是近些年上演率很高的一... 在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景区经常看到一个久演不衰大受观众欢迎的节目,那就是用杂技“绸吊”演绎的《梁祝》: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和一男一女的精彩表演,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可以说《绸吊·梁祝》是近些年上演率很高的一个杂技节目,也是一个融杂技艺术“难、险、奇、美、意”于一体的充满浪漫情怀和艺术想象力的现代杂技高空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节目 久演不衰 杂技艺术 《梁祝》 绸吊 梁祝 艺术想象力 现代杂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对《春草闯堂》的角色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阿娜 《戏剧之家》 2014年第3期19-19,共1页
《春草闯堂》是一出观众耳熟能详的花旦剧目。1963年著名的剧作家范钧宏与邹忆青,将莆仙戏《春草闯堂》改编为京剧。《春草闯堂》既尊重传统,又广泛吸收,使该剧焕发出不同于原剧的别样风姿。为京剧荀派留下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艺术形象。... 《春草闯堂》是一出观众耳熟能详的花旦剧目。1963年著名的剧作家范钧宏与邹忆青,将莆仙戏《春草闯堂》改编为京剧。《春草闯堂》既尊重传统,又广泛吸收,使该剧焕发出不同于原剧的别样风姿。为京剧荀派留下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艺术形象。由于京剧《春草闯堂》的成功上演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和好评,50年来众多的剧种和剧团都在争相移植京剧版的《春草闯堂》,继而使得该剧成为一出"戏保人"的经典保留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草闯堂 范钧 舞台艺术 山西省晋剧院 角色分析 忆青 刘长瑜 经典剧目 抬花轿 久演不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编淮剧《孟姜女》异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明 《上海戏剧》 1984年第5期30-,共1页
听说,上海淮剧团的最近对孟姜女的故事来了一番彻底的革命。在他新编写的淮剧《孟姜女》中,万喜良是自觉自愿、高高兴兴地去修长城的,最后他并非苦累而死,而是在一次抢险中壮烈牺牲;孟姜女也没有哭倒长城,她哭的是丈夫壮志未酬身先死,... 听说,上海淮剧团的最近对孟姜女的故事来了一番彻底的革命。在他新编写的淮剧《孟姜女》中,万喜良是自觉自愿、高高兴兴地去修长城的,最后他并非苦累而死,而是在一次抢险中壮烈牺牲;孟姜女也没有哭倒长城,她哭的是丈夫壮志未酬身先死,愿以血肉之躯共筑长城;秦始皇修长城本意为抵御外敌、保障人民安全,只是贪官“关老爷”把事办坏了……据说,这样改的目的是为了符合今人“对秦始皇的新的更加客观公正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上海淮剧团 久演不衰 万喜良 壮烈牺牲 把事 法海 历史真实 捉放曹 《白蛇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西洋乐器在中国戏曲音乐中的作用与魅力——以小提琴在滇剧《大唐公主》的运用为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海红 《民族音乐》 2021年第3期13-15,共3页
曾经风光于世,创造了人类戏剧史上三大辉煌的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前二者已经寿终正寝,成为过往的戏剧经典,束之高阁了,只有中国戏曲,依然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活跃于当今的戏剧舞台,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娱乐的享... 曾经风光于世,创造了人类戏剧史上三大辉煌的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前二者已经寿终正寝,成为过往的戏剧经典,束之高阁了,只有中国戏曲,依然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活跃于当今的戏剧舞台,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娱乐的享受。这个独特的戏剧现象自然引起中外戏剧从业者的关注和研究,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戏曲得以永葆青春,久演不衰,获得穿越千年的无穷生命力呢?笔者供职于戏曲乐队,有着二十多年的小提琴戏曲演奏经历,拟从一个戏曲音乐演奏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音乐 久演不衰 戏曲乐队 戏剧舞台 中外戏剧 戏剧史 古希腊戏剧 西洋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剧早期红小生如今成了植物人
14
作者 孙世基 《文化艺术研究》 1994年第6期29-,共1页
关键词 竺水招 姚水娟 机关布景 久演不衰 时装戏 合作演出 唐僧 谷泉 十姐妹 剧场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追求
15
作者 汤丽芳 黄世钰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汉宫怨 徐派 元成宗 地方剧种 久演不衰 穷生 《霸王别姬》 尹派 刘询 十八相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终不忘演戏的名伶张湘卿
16
作者 孙世基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2期11-,共1页
关键词 张湘 筱丹桂 越剧团 杨延德 果报录 《秦香莲》 甩发 狮子楼 久演不衰 傅全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忘观众情
17
作者 尹小芳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6期68-,共1页
关键词 尹派 领衔主演 尹桂芳 实验剧团 红梅阁 何文秀 茅威涛 《桃花扇》 久演不衰 艺术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威涛的书卷气
18
作者 高炎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4期44-,共1页
关键词 茅威涛 越剧团 久演不衰 艺术实践 次要地位 融汇贯通 洗尽铅华 内在素质 万卷书 能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茅威涛现象”──兼谈演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光”
19
作者 吴斌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茅威涛 尹派 戏剧表演 久演不衰 文华奖 何文秀 尹桂芳 张生 美学追求 《西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越剧首次改革的支持者──记宁波中南大戏院经理朱仁富
20
作者 孙世基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6期31-,共1页
关键词 机关布景 姚水娟 筱丹桂 施银花 丁郎寻父 三门街 商芳臣 幕表戏 久演不衰 演员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