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表现及成因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历史
被引量:
3
1
作者
史桂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政府通过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掌控舆论,控制国内产业团体、国民组织,掌控生活必需品等方式,把国民卷入战争体制,纳入支持侵略战争轨道。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日本国内都出现&...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政府通过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掌控舆论,控制国内产业团体、国民组织,掌控生活必需品等方式,把国民卷入战争体制,纳入支持侵略战争轨道。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日本国内都出现"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狂热"场面。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到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从退伍军人到公共汽车售票员,或"捐款",或写慰问信,或到神社祈祷日军胜利进军,以不同方式表示对局势的关切,表达所谓的"爱国"情。不明真相的日本国民支持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延续14年之久的社会基础。在讨论日本战争责任时,我们将日本政府与国民区分开来,强调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这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完全忽视战争的另一个方面,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支持战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加害者"。检讨战争体制下日本国民对战争态度,可以看到历史复杂的一面,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战争,汲取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国一致
新闻媒体
国民精神总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理想之政党改造中国”——浅议张君劢的政党观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先初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4,共6页
在1949年之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张君劢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党观。他不赞成无条件引入西方模式,先是主张政党专心于国民政治教育,为政党政治创造条件;继而采取政党合作、“举国一致”之立场,旨在避免政党竞争之“流弊”...
在1949年之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张君劢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党观。他不赞成无条件引入西方模式,先是主张政党专心于国民政治教育,为政党政治创造条件;继而采取政党合作、“举国一致”之立场,旨在避免政党竞争之“流弊”,并集中力量共赴国难。同时他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理想政党”之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政党
国民政治教育
举国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党的改造与变质
3
作者
张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9,共9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局势动荡,政党内阁无力主导政治,政友会与民政党的联合因各种分歧难以达成。政党与军部、官僚等势力对抗,但又不能真正决裂。在"举国一致"政治下,政党人士提出自我改造理念,如床次竹二郎的政党"大...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局势动荡,政党内阁无力主导政治,政友会与民政党的联合因各种分歧难以达成。政党与军部、官僚等势力对抗,但又不能真正决裂。在"举国一致"政治下,政党人士提出自我改造理念,如床次竹二郎的政党"大同团结"、久原房之助的一国一党论、永井柳太郎的组建新党等,虽有强化政党、恢复政治势力之意图,却反而削弱了自身正当性,政党已然变质。政党改造理念与"强力政治"、国家统制等构想相契合,无形中推动了近代日本政治朝向法西斯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国一致
政党改造
一
国一
党
大政翼赞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谢晋元:“八百壮士守四行”之抗日英雄
4
作者
陆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1,共2页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发动的一场举国一致抗日救国的战役。此役中方投入了经过德式训练装备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部队和大批地方部队,总计70余万人的兵力,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奋勇与日军作战。“八一三”淞沪抗战给来犯之日...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发动的一场举国一致抗日救国的战役。此役中方投入了经过德式训练装备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部队和大批地方部队,总计70余万人的兵力,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奋勇与日军作战。“八一三”淞沪抗战给来犯之日军以迎头痛击,在战略上使日本陷入持久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亦为我国沿海工业内迁及政府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元
淞沪抗战
抗日英雄
四行仓库
主力部队
抗日救国
国民党中央
地方部队
举国一致
中国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表现及成因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历史
被引量:
3
1
作者
史桂芳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亚洲主义的演变与中日关系研究"(12BSS007)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合作共同发展基本经验研究--以中日关系为中心的考察"(12KDB03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政府通过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掌控舆论,控制国内产业团体、国民组织,掌控生活必需品等方式,把国民卷入战争体制,纳入支持侵略战争轨道。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日本国内都出现"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狂热"场面。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到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从退伍军人到公共汽车售票员,或"捐款",或写慰问信,或到神社祈祷日军胜利进军,以不同方式表示对局势的关切,表达所谓的"爱国"情。不明真相的日本国民支持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延续14年之久的社会基础。在讨论日本战争责任时,我们将日本政府与国民区分开来,强调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这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完全忽视战争的另一个方面,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支持战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加害者"。检讨战争体制下日本国民对战争态度,可以看到历史复杂的一面,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战争,汲取教训。
关键词
举国一致
新闻媒体
国民精神总动员
Keywords
National unanimity
news media
mobiliz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分类号
K313.46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理想之政党改造中国”——浅议张君劢的政党观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先初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4,共6页
文摘
在1949年之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张君劢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党观。他不赞成无条件引入西方模式,先是主张政党专心于国民政治教育,为政党政治创造条件;继而采取政党合作、“举国一致”之立场,旨在避免政党竞争之“流弊”,并集中力量共赴国难。同时他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理想政党”之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张君劢
政党
国民政治教育
举国一致
Keywords
Zhang Jun-mai
political party
the people's political education
national unanimity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党的改造与变质
3
作者
张东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战后日本的‘转向’与对外战略误判研究"(17JJD770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天皇制伦理对近代日本宪法学的侵入与畸化"(16YJC77003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局势动荡,政党内阁无力主导政治,政友会与民政党的联合因各种分歧难以达成。政党与军部、官僚等势力对抗,但又不能真正决裂。在"举国一致"政治下,政党人士提出自我改造理念,如床次竹二郎的政党"大同团结"、久原房之助的一国一党论、永井柳太郎的组建新党等,虽有强化政党、恢复政治势力之意图,却反而削弱了自身正当性,政党已然变质。政党改造理念与"强力政治"、国家统制等构想相契合,无形中推动了近代日本政治朝向法西斯统治。
关键词
举国一致
政党改造
一
国一
党
大政翼赞体制
Keywords
national unanimity
party transformation
one nation,one party
Imperial Rule Assistance Association
分类号
K313.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谢晋元:“八百壮士守四行”之抗日英雄
4
作者
陆军
机构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1,共2页
文摘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发动的一场举国一致抗日救国的战役。此役中方投入了经过德式训练装备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部队和大批地方部队,总计70余万人的兵力,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奋勇与日军作战。“八一三”淞沪抗战给来犯之日军以迎头痛击,在战略上使日本陷入持久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亦为我国沿海工业内迁及政府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关键词
谢晋元
淞沪抗战
抗日英雄
四行仓库
主力部队
抗日救国
国民党中央
地方部队
举国一致
中国军队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表现及成因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历史
史桂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理想之政党改造中国”——浅议张君劢的政党观
陈先初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党的改造与变质
张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谢晋元:“八百壮士守四行”之抗日英雄
陆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