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范弢 杨世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1-556,563,共7页
应用美国环保署EPA的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评价方法,考虑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包气带、地形地貌、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等7个评价因子,结合GIS技术,对云南丽江古城所在的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从自然和人... 应用美国环保署EPA的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评价方法,考虑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包气带、地形地貌、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等7个评价因子,结合GIS技术,对云南丽江古城所在的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从自然和人类影响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污染严重,水资源保障率低,已危及丽江世界遗产地下水生态安全。加强对水资源环境的综合研究和保护,是进一步推动丽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DRASTIC GIS水污染 丽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盆地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其芬 杨世瑜 +1 位作者 赵志芳 党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B11期200-203,共4页
以Landsat-7ETM+数据为信息源,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对丽江盆地水系、植被、地貌及断裂构造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遥感解译和分析,提出了丽江盆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 丽江盆地 生态环境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丽江盆地中始新世奇蹄类化石再研究及Diplolophodon的修订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滨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42,共17页
云南西部丽江盆地中始新世丽江组中的哺乳动物群以奇蹄类占据优势,之前已经报道了13个种,丽江动物群的时代被认为从伊尔丁曼哈期延续到沙拉木伦期。重新研究了丽江盆地的部分奇蹄类化石,认为Rhodopagus yunnanensis是Lijiangia zhangae... 云南西部丽江盆地中始新世丽江组中的哺乳动物群以奇蹄类占据优势,之前已经报道了13个种,丽江动物群的时代被认为从伊尔丁曼哈期延续到沙拉木伦期。重新研究了丽江盆地的部分奇蹄类化石,认为Rhodopagus yunnanensis是Lijiangia zhangae的次同物异名,而后者具有和Lophiohippus相似的特征,所以将Lijiangia置于古兽科(Palaeotheriidae)的Anchilophini,而不是最初有疑问地归入的蹄齿犀科(Hyracodontidae)。Lunania也代表了一类和Paranchilophus相似的古兽而不是爪兽;如果Lophiohippus的正型标本代表了Lunania的上臼齿,那么Lophiohippus是Lunania的次同物异名。通过对戴氏貘科(Deperetellidae)Diplolophodon的厘定,认为该属包括了3个种:D.similis,D.lunanensis和D.xiangshanensis(新组合),其中丽江盆地的Teleolophus xiangshanensis应归入到Diplolophodon xiangshanensis。丽江盆地的奇蹄类化石组合和垣曲盆地河堤组任村段的奇蹄类化石相似性最高,且丽江动物群的时代应限于中始新世沙拉木伦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丽江盆地 中始新世 Anchilophini Lijiangia Deperetellidae Diplolophod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丽江盆地的第四纪地层与古环境 被引量:25
4
作者 汪新文 赵其强 杜恒俭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1-89,T002,共10页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根据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材料与抱粉分析资料,对滇西北丽江盆地的第四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拟定了其地质时代,讨论了其沉积相与形成时期的古环境。
关键词 第四纪 哺乳动物化石 丽江盆地 地层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丽江盆地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8
5
作者 程捷 汪新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5-155,162-170,共11页
本文简记了滇西北丽江盆地的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化石产自东元桥村南东元桥组的河流相灰黄、灰色砂层和砂砾层中,计有8属10种,即Megantereon sp.、Equussp.、Dicerorhinus sp.、Cervavitus ultimus、cf.Axis rugosus、cf.Axis y... 本文简记了滇西北丽江盆地的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化石产自东元桥村南东元桥组的河流相灰黄、灰色砂层和砂砾层中,计有8属10种,即Megantereon sp.、Equussp.、Dicerorhinus sp.、Cervavitus ultimus、cf.Axis rugosus、cf.Axis yunnanensis、Rusayunnanensis、Rusa sp.、Muntiacus sp.、Bos sp..动物群中的一些属种出现于元谋盆地“元谋人”动物群中,表现出两地动物群的相似性,这为“元谋人” 时代的确定可能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化石 哺乳动物纲 丽江盆地 中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典型岩溶盆地夏季水文系统水-岩反应及离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国锋 张真一 +1 位作者 何元庆 蒲焘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5,共5页
收集了横断山区丽江盆地2005年7月22至7月28日部分水体可溶性离子数据,运用主成分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横断山区丽江盆地7个代表性水体进行了化学离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的阳离子主要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中SO42-为优势阴... 收集了横断山区丽江盆地2005年7月22至7月28日部分水体可溶性离子数据,运用主成分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横断山区丽江盆地7个代表性水体进行了化学离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的阳离子主要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中SO42-为优势阴离子。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岩性对丽江盆地的水体可溶性常规离子构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人类活动对水体离子构成具有较强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Na+,K+,Mg2+,Ca2+浓度与岩石的岩性高度相关,Cl-和NO3-浓度与人类活动呈正相关关系。Ca2+与Mg2+相关性很强,说明Ca2+与Mg2+有很强的同源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与SO24-的化合物H2SO4参与并加速碳酸盐矿物和硫酸盐矿物的溶解有关;SO42-,Ca2+,Mg2+,K+,Na+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Cl-与NO3-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两种离子与人类活动有关,说明Cl-与NO3-有近似的来源且大部分来源于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盆地 可溶性离子 主成分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 物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