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及漏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浩 朱善良 +3 位作者 陈俊 左维嵩 莫绪明 杨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APSD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CTA或心导管造影证实为APS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CT...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APSD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CTA或心导管造影证实为APS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CTA或心导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对超声漏诊及诊断不明确的声像图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该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结果:38例患儿中,25例由外院初筛,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11例,疑似3例,漏诊11例,漏诊率44%。本院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30例,疑似2例,11例为单纯APSD,其余均合并其他先天心血管畸形。所有正确诊断的病例均表现为左、房室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及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其中30例显示主-肺动脉间隔的回声中断,缺损直径7~28mm。本组共漏诊6例,漏诊率15.8%,2例因同时合并室间隔缺损(VSD)、重度肺动脉高压(PH)漏诊,1例因合并右室双出口(DORV)、VSD及PH漏诊,1例因二尖瓣大量反流、PH漏诊,1例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PH漏诊,另1例漏诊为新生儿。结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易漏诊,出现超声心动图结果难以解释的左心增大或肺动脉高压时,首先应考虑APSD的可能,若同时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造成的肺动脉高压时也不能完全排除APSD。并将所有怀疑为APSD的患儿同时进行心导管或CTA检查,以便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尽早手术,改善患儿的生存率,减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建 马瑞彦 +2 位作者 陈林 王学峰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2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例14岁以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 方法 本组患儿共11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91(2~14)岁,入院后通过心脏超声及CTA等方法明确诊断,按Mori分... 目的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2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例14岁以下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 方法 本组患儿共11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91(2~14)岁,入院后通过心脏超声及CTA等方法明确诊断,按Mori分型,其中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3例,其中5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例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结果 全组患儿术前确诊9例,漏诊2例,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9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2例患儿采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经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外游离结扎。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晚期死亡1例(严重肺部感染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0例患儿术后门诊随访1~10年,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心脏超声均未见主-肺动脉间隔残余漏。 结论 术前通过心脏超声,结合CTA或者升主动脉造影对先天性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可明确诊断;合并复杂的心脏大血管畸形与本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先天性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军 周兴祥 +2 位作者 盛明洪 何志容 吴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 CDFI)对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 ( APSD)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 ,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 3例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观察。结果 行 CD-FI检查 3例患者 ,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 CDFI)对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 ( APSD)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 ,多普勒频谱和彩色显像对 3例主 -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观察。结果 行 CD-FI检查 3例患者 ,诊断为 APSD,其中 型 2例 , 型 1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1例 ,均经手术证实。APSD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是 :主 -肺动脉内异常高速血流由升主动脉射入 ,主 -肺动脉扩张 ,左、右肺动脉增宽 ,左心增大。结论 CD-FI可用作诊断 APSD的首选方法 ,具有无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外科微创封堵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胡锐 莫绪明 +3 位作者 朱善良 左维嵩 陈俊 徐玉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封堵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opulmonary septal defect,A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封堵Ⅳ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opulmonary septal defect,A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利用TEE引导经胸微创封堵Ⅳ型APSD的患儿,选用膜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p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或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器。术前所有患儿均行TTE详细筛查,主要测量缺损大小、缺损上缘距右肺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下缘距窦管交界部的距离、大动脉内径。胸骨正中切口,于大动脉表面缝置荷包,术中TEE引导下置入导丝鞘管、进行封堵器释放、评价即刻封堵效果。术后进行TEE随访。结果:9例术前TTE显示缺损上下缘距各相关结构均有一定距离、均无其他需要手术干预的心内畸形。TEE指导下9例微创封堵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即刻TEE观察封堵器与APSD上下缘组织结构的关系,9例半月瓣启闭均无影响,升主动脉及右肺动脉均无梗阻征象,2例封堵器边缘存在细小残余分流(分流束<1.5 mm)。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上述2例残余分流分别于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复查消失。结论:在TEE指导和监测下行外科微创封堵治疗Ⅳ型APSD操作有效,安全性高,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伴右肺动脉异位起源于主动脉1例
5
作者 宋敏 任卫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0-1590,共1页
患儿女,6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2.5个月"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Ⅱ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余未见明确异常。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与右肺动脉连接处(距肺动脉瓣根部9~10mm)回声失落,宽约13mm(图1A);CDFI于大动脉水平探及左向右... 患儿女,6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2.5个月"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Ⅱ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余未见明确异常。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与右肺动脉连接处(距肺动脉瓣根部9~10mm)回声失落,宽约13mm(图1A);CDFI于大动脉水平探及左向右为主的双向分流信号,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图1B),肺动脉瓣处可探及轻度反流信号,反流峰速约3.5m/s,估测肺动脉舒张压约49mmHg;房间隔卵圆孔处探及左向右分流信号,分流束宽2~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肺动脉起源异常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离断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庆桥 蒋世良 +3 位作者 凌坚 徐仲英 张岩 谢若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离断 (IAA)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患者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  结果 :心导管检查 4例均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畸形、动脉导... 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离断 (IAA)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患者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  结果 :心导管检查 4例均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畸形、动脉导管未闭 (PDA)及主—肺动脉根部有交通。心血管造影 4例均诊断为IAA合并APSD ,其中 1例合并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手术治疗 1例 ,为IAA (Ⅰ型 )合并APSD (Ⅱ型 )及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  结论 :心血管造影是诊断IAA合并APSD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弓离断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心血管造影 诊断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