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患儿-家长过渡期准备与双方生活质量的互依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丝丝 巩格言 +2 位作者 马佳莉 高雯颖 张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87-1595,共9页
目的·运用主-客体互依模型探究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家长对患儿过渡期准备的评估及其与双方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 目的·运用主-客体互依模型探究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家长对患儿过渡期准备的评估及其与双方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治疗的12~18岁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家长177对,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自我照护及过渡期准备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应用AMOS 24.0软件构建模型并分析关联性。结果·177例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家长对患儿过渡期准备的评估均不理想,患儿自评条目平均得分(3.39±0.62)分,家长评价条目平均得分(3.31±0.63)分;患儿及家长生活质量条目平均得分分别为(75.35±15.28)分和(70.27±18.56)分。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半年内缺课天数是患儿生活质量的负向预测因素;患病时长、独生子女与否、母亲无工作是家长生活质量的负向预测因素;患儿和家长医患沟通则为双方生活质量的正向预测因素。主客体互依模型结果显示:患儿和家长的过渡期准备及双方生活质量之间存在互依关系;家长的过渡期准备和家长生活质量之间存在主体效应(B=27.76,P=0.000),患儿及家长均存在客体效应(患儿:B=−14.91,P=0.007;家长:B=14.35,P=0.000);分维度分析中则存在不同程度的主客体效应。结论·慢性肾脏病患儿及其家长的过渡期准备与双方生活质量间存在互依关系;医护人员需关注双方过渡期间的亲子互动,将两者均纳入有针对性的过渡期准备计划中,提高双方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过渡期准备 慢性肾脏病 儿童 家长 主-客体互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